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展开一、课标分析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之后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既从物理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环保角度对噪声作了说明,教学中不应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的污染有深刻的体会。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初学物理,好奇心较强,但实践能力较弱,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故在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要悉心指导。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物理兴趣的培养,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的好奇、好强、好动的心理特性,调动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1.知道噪声的定义、来源。
2.知道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方法。
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先后播放乐音和噪声的视频。
教师提问:你在听到这两种声音时,有什么感受?
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心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噪声的产生及其危害。
学生看视频,听声音。
学生回答:乐音使人感到愉快,噪声使人感到不舒服。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噪声及其产生原因的思考。
环节二:噪声的来源
探究活动1:用示波器演示乐音(敲击音叉产生的声音);用示波器演示噪声(用泡沫塑料刮玻璃)。
教师提问:从示波器中我们能看出这两种声音有什么区别?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例如,鞭炮声、电钻声、吸尘器工作时的声音、工地上机器工作的声音、飞机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等都是噪声。
教师提问:小提琴演奏“梁祝”发出的是噪声还是乐音?你中午午休时,一位同学在旁边大声地播放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你有什么感受?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生活中的乐音当然也可能成为噪声。
请说出你身边的噪声。
教师总结: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思考。
学生回答:一个振动有规律,一个振动没有规律。
学生回答:乐音;感到烦躁,严重影响我的休息。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通过示波器让学生“看到”噪声与乐音的区别,进而理解噪声的定义。
讲解噪声和乐音的定义与区别,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噪声。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三: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
1.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dB)。
声音的等级
人的听觉效果
0 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
30~40 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 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90 dB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疾病
150 dB
鼓膜会破裂出血,失去听力
2.噪声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例1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学生阅读。
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回答问题。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通过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不同分贝下的噪声,理解噪声对人们身体和生活的影响。
巩固新知,检验学习成果。
环节四:控制噪声
教师提问:既然噪声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控制噪声呢?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噪声是如何产生的?噪声是如何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噪声的?
既然噪声是这样从产生到传入我们耳朵的,那我们就按照这三个步骤来控制噪声。
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或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教师提问:(1)你知道哪些措施是防止噪声产生的?
(2)你知道哪些措施是阻断噪声的传播的?
(3)你知道哪些措施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的?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般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波进入我们的耳朵。
学生回答:
(1)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禁止大声喧哗等。
(2)建隔音墙、种树、关闭门窗等。
先让学生讨论控制噪声的方法,教师再归纳总结。这样在讨论和交流中让学生逐渐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理解控制噪声的原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四:控制噪声
例2 城市高架道路某些路段有高3~4 米的透明板墙,目的是(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例3 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
A.50 dB B.70 dB
C.90 dB D.110 dB
例4 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安静的图书馆里嘈杂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带耳罩、捂耳朵等。
学生答题,教师答疑。
及时巩固新知识,检验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来源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噪声的等级单位:分贝(dB)各种分贝的声音噪声的危害→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噪声的控制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课堂练习
课堂8分钟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
1.《七彩作业》第二章第4节。
2.“练习与应用”1~5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情景导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抓好入门教育,展示物理趣味,加强实验教学,引导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控制噪声,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