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选择性必修二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191942/0-17272683980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选择性必修二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191942/0-1727268398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选择性必修二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学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6191942/0-17272683981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要概念,教材史料导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要概念】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对。通常指现代农业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沿袭下来的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家庭成员参加生产劳动并进行家庭内部分工,农业生产多靠经验积累,生产方式较为稳定。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产量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2.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对。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其内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进程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3)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2.表现
(1)农业机械化、自动化
[思维点拨] 工业(科技)革命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1)蒸汽动力与农业机械化:工业革命后,出现了与蒸汽机有关的蒸汽犁、履带式拖拉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阶段进入半机械化阶段。
(2)内燃机与农业机械化:一些发达国家扩大农机制造规模,内燃拖拉机及其他机电动力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20世纪中叶,农业生产进入了全面机械化阶段。
(3)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20世纪后期,计算机等技术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农业机器人等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应运而生。
(2)杂交良种培育: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3)牧、畜、渔现代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3.影响: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2.食品储存技术的发展
(1)古代: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
(2)近现代:冷冻食品技术不断进步,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三、问题与应对: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必修融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材史料导读】
1.阅读教材导入语,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 反映了温室种植的优势,旨在说明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观察教材第二子目《运输船冷库》图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教材第二子目“思考点”。
[提示] 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跨季节均衡消费,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并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既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产品的损失,又可以有效避免生鲜农产品在储备、运输过程中衍生的个别食品安全问题。
3.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历史纵横”的内容,指出其主旨。
[提示] 旨在说明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形势严峻。
4.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史料阅读”的内容,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提示] 说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并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主题探究 食物生产与储备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食物生产与储备的现代化
视角1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材料一 根据中外农业科技史专家的研究结论,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 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
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问题] (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内容,概括20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生产现代化的表现。
(2)观察教材第一子目图片《铧式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现代化养鸡场》,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的内容,结合材料一内容,概括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结论] (1)农业:农用动力和工具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耕作效率和土地利用率;设施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成熟使农作物种植突破时空限制;化学工业迅猛发展,优质高效的化肥、农药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农作物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畜牧业:大型养殖场和牧场逐步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渔业: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2)特点: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机械化、推广优良品种、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等;现代农业中科技和资本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意义: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供应;推动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贡献。
视角2 粮食储备的现代化
材料二 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信息?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结论] (3)信息: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影响:增加了食物供给,有利于消除饥饿和维护食品安全。
二、现代社会的食物问题与解决之策
[问题] (1)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的内容,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2)阅读教材“问题探究”的内容,回答为什么中国会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结论] (1)原因:农业农村投资不足;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人口迅速增长;一些国家将粮食作为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需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要从粮食生产与供应入手,利用新科技成果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农业技术进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支持农业发展。
[深化拓展]
一、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人口因素
(1)粮食需求的增加。
(2)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3)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4)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2.气候因素: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严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3.偶然性因素
(1)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抑制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2)投机资本对粮食市场的影响。
(3)国际环境影响粮食的全球自由流动。
二、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成功经验
1.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2.改革农村生产关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3.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
【课堂小结】
[逻辑表达] 把图示补充完整,并简要阐释图示体现的逻辑关系。
[提示] ①机械化;②自动化;③自动化、智能化。
阐释: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育种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保障了粮食供应。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和以自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面对粮食安全等问题,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1.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
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
解析:A 农业机械化推动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建立,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选A项;“保证”的说法欠妥且过量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危害人们健康,排除B项;“解决”说法错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排除C项;监管食品安全需要制定法律法规,新闻媒体只是外部监督,排除D项。
2.202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10年前提高了0.052。这表明我国( )
A.粮食总产量得到极大提升
B.农业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粮食生产向绿色高效转型
D.农业生产实现连年高速增长
解析:C “202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反映出粮食生产向绿色转型,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反映出粮食生产向高效转型,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粮食总产量”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中国的农业科技没有和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农业生产的增长变化,排除D项。
3.2019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这反映出( )
A.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B.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变化
C.冷链行业的监管制度特别严格
D.国家启动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布局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支持冷链物流发展,体现了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A项正确;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还是大型农场、养殖场,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的政策文件主要是对冷链物流产业的推动和规划,并不是监管,排除C项;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排除D项。
4.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18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这些政策( )
A.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B.实现了我国粮食的完全自给
C.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D.促成了我国农业的均衡发展
解析:A 题干所述这些政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A项正确;粮食的增产和自给不仅需要耕地上的保障,还要粮食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保障,排除B、C两项;“均衡发展”的说法错误,这些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排除D项。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核心概念:现代农业、食品安全。
关键问题: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有哪些表现?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农业
生产
机械化
①条件: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②不同类型:美国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③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农业
生产
自动化
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时间
表现
原始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
古代社会
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21世纪
以来
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项目
原因
应对举措
粮食
安全
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①世界: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②中国:1996年,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食品
安全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壤污染;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
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