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92962/0-17273098618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92962/0-17273098619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途径,构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阐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进一步培养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阐述C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上是如何进出的,尝试构建C循环模型图,熟练建模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理解物质循环过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责任:能够运用人体稳态与平衡观,结合物质循环的过程,重视碳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提出改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思路。
【学习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课前自主探究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例——碳循环
(1)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循环的。
(2)碳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 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有 作用、 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 ,又从生物群落回到 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一方面具有 性 ,另一方面可以被生物群落 利用。
探究一:碳循环
学习任务1:结合示意图,分析
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其过程。
练习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任务2:
(1)碳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2)碳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群落?
(3)碳怎样从一种生物传递给另一生物?
(4)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说一说:
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2、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举例说明。
练习2:氮和碳都是组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两者的主要贮存库都是大气,但是氮循环和碳循环存在若干方面的不同。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氮循环和碳循环一样都是具有全球性的
B.氮是通过生物固氮的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的
C.氮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是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进行
D.生物群落中的氮最终通过反硝化作用返回大气中
任务4:阅读教材P6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物质循环的概念、特点?
2、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
3、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指?
4、“循环”指什么之间的循环?
5、人类可以怎样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练习3、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过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学,问题思考,成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循环,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碳循环,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