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花鼓戏是我国传统戏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鼓戏的伴奏乐队使用了鼓、锣、钹等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锣、钹”的主要材质为黄铜,属于金属材料
    B. 制作鼓面的动物皮革属于天然高分子
    C. 鼓槌上缠绕的丝带(合成纤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D. 鼓、锣、钹打击乐器闲置时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黄铜是性能优良的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故B正确;
    C.生产合成纤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鼓、锣、钹都是合金材料制成的打击乐器,闲置时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防止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金属腐蚀被损坏,故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H2O2的电子式:
    B. 制造氢弹的氚原子:H或D
    C. H2O分子中O原子的轨道杂化过程:
    D. 基态O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2s22p6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
    B.制造氢弹氚原子的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3,核素的符号为H或T,故B错误;
    C.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则分子中氧原子的轨道杂化过程为+++,故C错误;
    D.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基态氧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6,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氯乙酸的酸性比三氯乙酸的酸性弱
    B. 水分子间的氢键H-O-H比氟化氢分子间的氢键H-F-H强
    C. C60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CCl4中的小
    D. 单质硅的熔点比单质锗的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元素的电负性较强,氯原子吸电子能力较强,使得氯乙酸羧基中的羟基氢更容易电离,三氯乙酸中氯原子个数比氯乙酸中更多,所以三氧乙酸酸性比氯乙酸酸性更强,A正确;
    B.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氧原子,氟化氢分子间的氢键在形成时,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大,使得氢键更强‌,B错误;
    C.水是极性溶剂,而CCl4也是非极性溶剂,C60作为非极性分子,在非极性溶剂CCl4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大,而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小,C正确;
    D.由于硅、锗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间的共价键键能依次降低,因此它们的熔点逐渐降低,D正确;
    故选B。
    4. 实验室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170℃条件下加热乙醇制备乙烯。该实验一定能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 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D. 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验室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170 ℃条件下加热乙醇制备乙烯,这个实验需要通常需要以下仪器: ② 分液漏斗:用于加入反应物,③ 圆底烧瓶:用于进行加热反应,④ 温度计:用于监控反应温度,其他仪器如①烧杯、⑤滴管、⑥锥形瓶在此实验中不是必需的。
    故选B。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PbO2+4H++SO+2e-=PbSO4+2H2O
    B. 氯胺作漂白剂的原理:NH2Cl+2H2ONH3•H2O+H++ClO-
    C. 向含1mlFeBr2的溶液中通入1ml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 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Mg2++2HCO+4OH-=Mg(OH)2↓+2CO+2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二氧化铅的电子生成硫酸铅,所给电极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正确的离子反应为NH2Cl+2H2ONH3•H2O+HClO,故B错误;
    C.还原性:Fe2+>Br-,1mlCl2完全反应转移2ml电子;1mlFe2+被氧化为Fe3+,转移1ml电子,1mlBr-被氧化为Br2,转移1ml电子,所给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
    D.氢氧化镁溶解度更小,先析出氢氧化镁沉淀,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故选B。
    6. 一种金属助熔剂WZ•YZ2•6R2X受热分解可产生气态的R2X。已知:R、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Y、W为金属元素。R和W在同一主族,Y和Z在同一周期;基态X、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2、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Z>X>R
    B. 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W最大,R最小
    C. WZ•YZ2•6R2X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只有R2X
    D. X和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BC
    【解析】
    【分析】R、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由R2X可知,R为H元素、X为O元素,符合基态X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Y、W为金属元素,R和W在同一主族,W为K元素;Y和Z在同一周期,基态Y、Z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2、0、1,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Mg元素、Z为Cl元素,助熔剂WZ•YZ2•6R2X为助熔剂KCl•MgCl2•6H2O,由上述分析可知,R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Mg元素、Z为Cl元素、W为K元素。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呈减小趋势,则电负性:X>Z>R,A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W最大、R最小,B正确;
    C.KCl•MgCl2•6H2O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只有H2O,C正确;
    D.X和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若为Cl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故选BC。
    7. 除去I中少量的II,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二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酸溶液中的乙二酸杂质,否则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钾和硫酸锰,故A错误;
    B.氯化铁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不能用铁粉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杂质,故B错误;
    C.一氧化氮不能与无水氯化钙反应,氨气能与无水氯化钙反应生成八氨氯化钙,所以用无水氯化钙能除去一氧化氮中混用的氨气杂质,故C正确;
    D.碳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二氧化碳不能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中的二氧化碳杂质,故D错误;
    故选C。
    8. 我国科研人员在《Science》上报道了利用双室电解池在KCl溶液中用不同金属电极电解的方法,将乙烯高效清洁、选择性地转化为环氧乙烷(与水可以互溶)。电解结束后,先将乙烯通入Pt电极室的溶液中,然后将阴、阳极电解液混合,便可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物质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与HClO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Pt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 阴、阳极电解液输出混合后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提取环氧乙烷
    D. 每生成1ml环氧乙烷,电路中实际转移电子数超过2NA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铂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中的次氯酸与通入的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氯乙醇;水分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将阴、阳极电解液混合,碱性条件下2—氯乙醇在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则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为CH2=CH2+H2O+ H2。
    【详解】A.由分析可知,溶液中的次氯酸与通入的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氯乙醇,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铂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环氧乙烷溶于水,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提取环氧乙烷,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能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1ml环氧乙烷时,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大于1ml,电路中实际转移电子数超过2NA,故D正确;
    故选D。
    9. 针铁矿法沉铁以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有较多的Fe2O3和少量Pb、Ag等元素)为原料,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际生产中可利用滤液I作浸液I
    B. 中性浸液的主要溶质是ZnSO4
    C. “还原”步骤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S2-=2Fe2++S↓
    D. “沉铁”包括Fe2+的氧化和Fe3+的水解两个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以锌焙砂为原料,加入硫酸调pH为5-5.4进行浸出,氧化锌转化为硫酸锌溶液,即中性浸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锌,过滤分离后固体中有氢氧化铁、Pb、Ag等,加入硫酸酸性浸出,得到含有硫酸铁的溶液,加入硫化锌,Fe3+被还原为Fe2+,还原渣主要成分是单质S,离子方程式为2Fe3++ZnS=2Fe2++S↓+Zn2+;通入氧气、加氧化锌沉铁,最终得到FeOOH;
    【详解】A.由流程可知,滤液I含有硫酸锌和少量硫酸,可以作为中性浸出的浸液,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中性浸液的主要溶质是ZnSO4,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还原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ZnS=2Fe2++S↓+Zn2+,故C错误;
    D.“沉铁”时,氧气先将Fe2+氧化为Fe3+,Fe3+再水解,氧化锌能促进水解,最终得到FeOOH,故D正确;
    答案选C。
    10. 硝酸镁常用作制造烟火或制备其他镁盐的原料等。Mg(NO3)2•6H2O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均产生NO2、O2、H2O及固体(忽略NO2、N2O4的转化),其固体产物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B. 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均得到氧气
    C. 330~400℃下分解产生的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是43.2g•ml-1
    D. 400℃以上,1mlMg(NO3)2•4Mg(OH)2分解转移2ml电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330~400℃发生反应;400℃发生反应。
    【详解】A.NO的中心原子N的价电子对数为,无孤对电子,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故A错误;
    B.Mg(NO3)2•6H2O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均产生NO2,NO2会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330~400℃下水为气体,根据分析反应方程式,产生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0g•ml-1,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400℃以上每反应2mlMg(NO3)2•4Mg(OH)2,生成1mlO2,转移电子为4ml,则1mlMg(NO3)2•4Mg(OH)2分解转移2ml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11.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C60和K掺杂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是一种定量还原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富勒烯化合物中的K原子和C原子的个数比为3:1
    B. 该晶胞中与C60最近且距离相等的K是6个
    C. 将C60看作顶点,该晶体中C60构成的多面体有8个面
    D. 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和体心的C60个数为8×+1=2,位于面上的钾原子个数为12×=6,则晶胞的化学式为K3C60。
    【详解】A.由分析可知,晶胞的化学式为K3C60,则钾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3:60=1:20,故A错误;
    B.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体心的C60与邻近的6个面上的钾原子距离最近,每个面上有2个钾原子,则晶胞中与C60最近且距离相等的钾原子是12个,故B错误;
    C.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C60与6个C60形成正八面体,所以将C60看作顶点,该晶体中C60构成的多面体有8个面,故C正确;
    D.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10 a)3d,解得d=,故D错误;
    故选C。
    12. 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它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C6H5-CH2CH3(l) C6H5-CH=CH2(l)+H2(g) △H=+123kJ•ml-1
    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吸附环节”中乙苯分子被吸附在催化剂Fe2O3表面的活性位点并被活化(Fe2O3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失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
    B. 上述过程中各环节均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Fe2O3能降低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单位时间内苯乙烯的产量
    D. Fe2O3在使用过程中失活的原因可能是Fe3+变为Fe2+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苯分子中含有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的饱和碳原子,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乙苯脱氢经历了四步,只有“吸附环节”属于结合过程,其余三步都是解离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环节”的发生,故B错误;
    C.催化剂氧化铁能降低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苯乙烯的产量,故C正确;
    D.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可能会导致催化剂氧化铁在使用过程中失活,故D正确;
    故选B。
    13. 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3mlH2和0.2mlNO,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NO(g)+2H2(g)N2(g)+2H2O(g),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T2温度下加入了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T3)>K(T1)>K(T2)
    B. 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T1)>v正(T3)
    C. 该反应的△H<0
    D. T3温度下,当容器中N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
    【解析】
    【分析】T1与T3相比T1先平衡,则T1>T3,升高温度,N2的体积分数降低,则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的△H<0。
    【详解】A.T2温度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在T1和T3之间,则T1>T2>T3,该反应△H<0,则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T3)>K(T2)>K(T1),故A错误;
    B.M点时,T1和T3条件下N2的体积分数相同,说明反应物的转化量相同,则反应物浓度相同,则温度高时反应速率快,v正(T1)>v正(T3),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H<0,故C正确;
    D.初始时,充入H2和NO物质的量之比为3:2,二者的变化量为1:1,当容器中N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
    14. 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常温下,某研究小组利用电位滴定法研究盐酸滴定亚磷酸钠(Na2HPO3)溶液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得到电极电位U和溶液pH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的电位也发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H3PO3的Ka2近似为10-6.7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Cl-)>c(H2PO)>c(HPO)>c(H3PO3)
    C. c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7ml•L-1
    D. d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Cl-)=2c(H3PO3)+2c(H2PO)+2c(HPO)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点溶质中Na2HPO3、NaH2PO3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此时c()近似等于c(),pH为6.7,即c(H+)=10-6.7ml/L,代入,A正确;
    B.b点对应的溶液为物质的量比为1:1的NaH2PO3、NaCl的混合溶液,H3PO3的Ka2近似为10-6.7,故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Cl-)>c()>c()>c(H3PO3),B正确;
    C.c点溶质为H3PO3、NaH2PO3、NaCl,水的电离被抑制,由水电离出的c(H+)

    相关试卷

    安徽省部分高中联盟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高中联盟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高中联盟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部分高中联盟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部分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