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原卷版).docx
    • 解析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解析版).docx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原卷版)第1页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原卷版)第2页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原卷版)第3页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解析版)第1页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解析版)第2页
    考点通关卷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20 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考点通关卷20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原卷版docx、考点通关卷20DNA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 城
    知识填空
    考点必背 知识巩固 基础落实 建议用时:8分钟
    1.在对DNA结构的探索中,于1953年摘取桂冠的是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 和英国物理学家 。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是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P48)
    2.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 方式盘旋成 结构。(P50)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P50)
    4.DNA分子内侧由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形成碱基对,即A和 配对(氢键有 个),G和 配对(氢键有 个)。(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中A(腺嘌呤)的量总是和T(胸腺嘧啶)的量相等,C(胞嘧啶)的量总是和G(鸟嘌呤)的量相等。(P50)
    5.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1′-C,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 。
    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这一端称作 ,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 。DNA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则是从 到 的。(P50图示)
    【答案】
    1.沃森 克里克 2.反向平行 双螺旋 3.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4.氢键 T 2 C 3 5.5′-C 5′-端 3′-端
    3′-端 5′-端
    地 城
    试题精练
    考点巩固 题组突破 分值:5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单选题
    1.DNA指纹技术常用于个体识别或亲子鉴定,其原理是利用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特的DNA。不同人体的 DNA差异体现在
    A.碱基种类和配对方式不同B.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C.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五碳糖和磷酸的连接方式不同
    【答案】C
    【分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详解】A、不同人体的DNA都含有A、T、C、G四种碱基,且均遵循A-T、G-C的配对原则,A错误;
    B、DNA的空间结构均为双螺旋结构,B错误;
    C、脱氧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是DNA的特异性所在,C正确;
    D、五碳糖和磷酸的连接方式相同,D错误。
    故选C。
    2.组成核酸分子的碱基中嘌呤碱基为双环结构、嘧啶碱基为单环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双环碱基均能与任意单环碱基配对出现在DNA中
    B.A、G、T、U、C5种碱基一共可以组成10种核苷酸
    C.双环碱基和单环碱基配对可保证DNA分子两条链的距离处处相等
    D.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个数始终等于互补链上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个数
    【答案】C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A、双环的嘌呤碱基能和单环的嘧啶碱基配对,但需满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非任意配对,且DNA分子中没有尿嘧啶(U),A错误;
    B、5种碱基中A、T、G、C可组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U、G、C可组成4种核糖核苷酸,5种碱基可以组成8种核苷酸,B错误;
    C、一条链上的双环碱基和另一条链的单环碱基配对可保证DNA分子两条链的距离处处相等,C正确;
    D、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个数始终等于互补链上的胸腺嘧啶个数,DNA分子中不存在尿嘧啶,D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某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氢键,②是脱氧核苷酸链的5′端,③是3′端
    B.DNA分子中A+T含量高时稳定性较高
    C.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a链、b链方向相同,a链与b链的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因此①是氢键;③是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相连的一段为5′端,因此③是5′端,②是3′端,A错误;
    B、碱基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碱基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G+C含量高的DNA分子的稳定性较高,B错误;
    C、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正确;
    D、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因此a链、b链方向相反, D错误。
    故选C。
    4.大肠杆菌是常见的实验材料,其细胞中具有环状的双链DNA,还有 RNA、核糖体等物质和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内的RNA 为单链,所以不含氢键
    B.大肠杆菌拟核中的 DNA 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不同大肠杆菌的DNA 中(A+G)/(T+C)的值可能不同
    D.大肠杆菌的DNA 中(A+T)/(G+C)的值越小, 其 DNA 热稳定性越高
    【答案】D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与T,C与G配对)通过氢键连结,其中G-C碱基对之间3个氢键,A-T之间2个氢键。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整个DNA分子中A=T,C=G。
    【详解】A、tRNA 的RNA 链经过折叠,部分片段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A错误;
    B、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是环状的,含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包括A和G,嘧啶碱基包括T和C, 在双链DNA分子中, A=T, G=C, 因此A+G=T+C, 所以DNA 分子中(A+G)/(T+C)比值为1,故不同大肠杆菌的DNA 中(A+G)/(T+C)比值相同, C错误;
    D、 DNA 分子中A—T 碱基对之间有两个氢键,C—G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C—G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其热稳定性越高,即DNA 中(A+T)/(G+C)的值越小, 其 DNA 热稳定性越高,D正确。
    故选D。
    5.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共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T占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7:3
    C.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用于催化②部位的化学键形成
    D.该基因上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650个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磷酸二酯键,②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
    【详解】A、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真核细胞的基因大多数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少数分布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故该基因不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 上,A错误;
    BD、由题干可得,该基因中碱基T共有1000×2×15%=3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300,C=G=700,即该基因上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700个,则该DNA分子双链中(C+G)∶(A+T)=单链中(C+G)∶(A+T)=1400∶600=7∶3,B正确,D错误;
    C、图中①表示磷酸二酯键,②表示氢键,DNA聚合酶用于催化①部位的化学键形成,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C错误。
    故选B。
    6.在一个由a个碱基对组成的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量为b,则该DNA分子中共含有的氢键数目是( )
    A.a+bB.2a+bC.a+2bD.2a+2b
    【答案】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在一个由a个碱基对组成的双链DNA分子中,G的数目为b,C=G=b,则A=T=(2a-2b)/2=a-b,DNA分子中A和T形成的碱基对之间有2个氢键,G和C之间有3个氢键,则该DNA分子中共含有氢键的数目是3b+2(a-b)=2a+b,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制作一个含4种碱基的链状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准备了相关材料若干,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材料1代表脱氧核糖
    B.材料7不参与模型建构
    C.表中材料最多可制成一个含510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
    D.用表中材料制成的模型中最多含有458个磷酸二酯键
    【答案】C
    【分析】DNA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构成双螺旋结构,其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排列在内侧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和T配对,C和G配对。
    【详解】AB、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3,4,5,6,7表示含氮碱基,3是腺嘌呤(A),7是尿嘧啶(U),材料7不参与模型建构;材料1可代表脱氧核糖,材料2可表示磷酸,AB正确;
    C、表中材料中磷酸有500个,碱基(A+T+C+G)有460个,脱氧核糖有600个,因此表中材料最多可制成一个含460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C错误;
    D、用表中材料制成的模型中A-T碱基对有110个,C-G碱基对有120个,那么用表中材料制成的模型中最多含有磷酸二酯键[(110+120)-1]×2=458个,D正确。
    故选C。
    8.甲生物的核酸中有5种碱基,其中嘌呤占60%、嘧啶占40%;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0%、嘧啶占60%,则甲、乙两种生物分别可能是( )
    A.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B.肺炎链球菌、T2噬菌体
    C.烟草花叶病毒、蓝细菌D.T2噬菌体、大肠杆菌
    【答案】A
    【分析】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DNA所特有的碱基是T,RNA所特有的碱基是U。
    【详解】A、甲生物的核酸中有5种碱基,其中嘌呤占60%、嘧啶占40%,说明甲生物既含DNA又含RNA,属于细胞结构生物;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40%、嘧啶占60%,说明乙的遗传物质是RNA,属于RNA病毒,大肠杆菌是细胞结构生物,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A符合题意;
    B、肺炎链球菌是细胞结构生物,T2噬菌体是DNA病毒,B不符合题意;
    C、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蓝细菌是细胞结构生物,C不符合题意;
    D、T2噬菌体是DNA病毒,大肠杆菌是细胞结构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结构的中文名称:② 、⑦ 。
    (2)DNA分子两条链的方向是 的。图中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AGTC-3',则另一条单链的序列是 (序列从5'→3'书写)。
    (3)DNA分子中的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 侧,构成基本骨架。
    (4)DNA一条链中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 (填化学键)连接,两条单链之间的碱基通过 (填化学键)连接,碱基间的配对遵循 原则。
    (5)DNA分子的两条链形成的立体结构呈 结构。
    (6)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A+C)/(T+G)的比值为0.5,则它的互补链中(A+C)/(T+G)的比值为 。
    【答案】
    (1) 胞嘧啶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 反向平行 5'-GACT-3'
    (3) 磷酸 脱氧核糖 外
    (4)磷酸二酯键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5)双螺旋
    (6)2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即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
    【详解】
    (1) 图中的②能够与G(鸟嘌呤)配对,说明②是C,其中文名称是胞嘧啶。⑦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A(腺嘌呤)组成,因此⑦的中文名称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两条链的方向是反向平行的。图中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AGTC-3',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另一条单链的序列是5'-GACT-3'。
    (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4)DNA每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单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碱基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通常DNA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这2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6)在双链DNA分子中,2条链之间的碱基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一条链中(A+C)/(T+G)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A+C)/(T+G)的值互为倒数。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A+C)/(T+G)为0.5,则它的互补链中(A+C)/(T+G)为2。
    10.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遗传受核DNA 和叶绿体 DNA(cpDNA)的控制,其中cpDNA 是环状双链DNA.回答下列问题:
    (1)由cpDNA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理由是 。
    (2)cpDNA也是双螺旋结构,它由两条 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所以cpDNA 分子结构上具有 特点。
    (3)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为m,cpDNA 的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为n,则m、n的大小关系为 。其中一个叶肉细胞含有12个cpDNA分子,它是由一个cpDNA分子复制产生。若每个叶绿体基因组大小是1.0×105个碱基对,由此产生12个cpDNA 需要 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的DNA分子中共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个。
    【答案】
    (1)cpDNA是细胞质基因,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的是细胞核基因遗传规律
    (2) 反向平行 稳定性
    (3) m=n 2.2×106 0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
    (1)因为cpDNA是细胞质基因,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的是细胞核基因遗传规律,故由cpDNA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cpDNA也是双螺旋结构,它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所以cpDNA分子结构上具有稳定性特点。
    (3)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且DNA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两者的比值等于1,核DNA和cpDNA都是双链DNA,故m=n;若每个叶绿体基因组大小是1.0×105个碱基对,则含有2.0×105个碱基,其中一个叶肉细胞含有12个cpDNA分子,它是由一个cpDNA分子复制产生,由此产生12个cpDNA 需要(12-1)×2.0×105=2.2×106个脱氧核苷酸;cpDNA是环状双链DNA,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考点02 DNA的复制
    地 城
    知识填空
    考点必背 知识巩固 基础落实 建议用时:12分钟
    1.沃森和克里克紧接着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DNA复制时,DNA双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 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根据 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称作 。(P53)
    2.1958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 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P53)
    3.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1)概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制方式: 。
    (3)复制条件 :①模板 ②原料 ③能量 ④酶
    (4)复制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制意义: 。
    (6)精确复制的原因: 提供了复制的模板, 保证了复制的精确进行。
    4.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见DNA的相关计算)
    (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
    (2)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
    (3)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①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②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答案】
    1.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半保留复制 2.同位素标记 3.(1)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半保留复制 (4)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 (5)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6)DNA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1)2n
    (2)1/2n-1 (3)a(2n-1) a×2n-1
    地 城
    试题精练
    考点巩固 题组突破 分值:5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单选题
    1.细胞中DNA复制时,能把DNA两条双链解开所需的酶是( )
    A.DNA连接酶B.DNA水解酶
    C.DNA聚合酶D.解旋酶
    【答案】D
    【分析】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详解】细胞中DNA复制时,能把DNA两条双链解开所需的酶是解旋酶,D符合题意。
    故选D。
    2.真核生物的 DNA 分子在复制时,复制起点往往有多个,图为某真核生物DNA 分子复制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各个起点开始复制的时间不同
    B.DNA 分子复制时两条子链延伸方向均为
    C.多个复制起点大大提高 DNA分子复制的效率
    D.蛙的红细胞不会发生DNA 的复制
    【答案】D
    【分析】DNA具有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且为多起点复制。
    【详解】A、从图中可看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子链的长度不相同,因此各个起点开始复制的时间不同,A正确;
    B、DNA 分子复制有双向复制的特点,一般子链的延伸方向为 5'→3',B正确;
    C、多个复制起点能大大提高 DNA分子复制的效率,C正确;
    D、蛙的红细胞也会发生DNA 的复制,只是进行无丝分裂,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细胞中DNA 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精确的模板B.不需要酶催化
    C.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B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B、DNA复制的条件是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A正确,B错误;
    C、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分子中都包含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C正确;
    D、DNA复制过程表现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D正确。
    故选B。
    4.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遗传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图为某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相关物质成分,甲、乙表示不同的DNA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可以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B.甲链中①所在的末端有游离的磷酸基团,该端被称为甲链的3′-端
    C.该DNA分子以甲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新子链的碱基序列与乙链相同
    D.若甲链的某段碱基序列是5′-GATACC-3′,则乙链对应序列是5′-CTATGG-3′
    【答案】C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③和④直接通过两个氢键相连,对应的是A=T(T=A)碱基对,图中①②③可以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B、甲链中①所在的末端有游离的磷酸基团,该端被称为甲链的5′-端,B错误;
    C、DNA分子以甲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新子链的碱基序列与甲链互补,乙链也和甲链互补,所以该DNA分子以甲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新子链的碱基序列与乙链相同,C正确;
    D、若甲链的某段碱基序列是5′-GATACC-3′,则乙链对应序列是5′-GGTATC-3′,D错误。
    故选C。
    5.如图1为核苷酸链结构图,图2为DNA复制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1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C.图2体现出DNA复制是多起点复制,可以提高复制速度
    D.图2中的DNA复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由核苷酸形成的核苷酸链,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酸在活性组成上的不同是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
    【详解】A、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即图中的a的连接方式,图中的b的连接方式错误,A错误;
    B、由题图可知,每个五碳糖都只有1个碱基与之直接相连,B正确;
    C、观察图2可知有两个起点,可以体现多起点复制,可以提高复制速度,C正确;
    D、解旋酶作用于 DNA 双螺旋,使其解开成为两条单链。 DNA 聚合酶沿着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脱氧核苷酸逐个添加到新链上,D正确。
    故选A。
    6.一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两条核苷酸链均被标记)连续复制3次,所有子代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 )
    A.2个B.4个C.6个D.8个
    【答案】A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1个DNA复制3次后有8个DNA,由于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无论复制多少次,2条32P标记的DNA链只能分开到2个子代DNA,故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含有32P的母链,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将含有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离心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两条链分别是14N和15N
    B.预测Ⅲ代细菌DNA离心结果是1/4中,3/4轻
    C.Ⅰ代→Ⅱ代的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Ⅱ代细菌只含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2
    【答案】C
    【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详解】A、I代细菌DNA分子离心后全为中密度带,两条链分别是14N和15N,A正确;
    B、Ⅲ代细菌有23个DNA,含15N、14N的DNA分子有2个,占全部8个DNA分子的1/4,只含14N的DNA6个,占全部8个DNA分子的3/4,即Ⅱ代细菌DNA离心结果是1/4中,3/4轻,B正确;
    C、由于Ⅰ代为全中,而Ⅱ代中一半是全中,另一半是轻,无论是半保留还是全保留,离心后均会出现是1/2轻,1/2重,所以实验Ⅰ代→Ⅱ代的结果不能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C错误;
    D、Ⅱ代细菌DNA有4个,含15N、14N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2个,占全部DNA分子的1/2,D正确。
    故选C。
    8.科学家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H标记的脱氧胸苷的培养液中培养,使新合成的DNA被3H标记。培养适宜时间后,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将3H标记的大肠杆菌DNA在透析膜上感光成像。大肠杆菌DNA某种复制方式及放射自显影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和双向复制的特点
    B.在一次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可多次从复制起点开始复制
    C.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两个DNA分子均带3H标记
    D.用3H标记脱氧胸苷的原因是脱氧胸苷是合成DNA的原料
    【答案】B
    【分析】1、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
    (3)过程:解旋-合成子链-重新螺旋。
    (4)条件: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方向为从5’到3’。
    (5)结果:1个DNA分子复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6)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2、放射自显影是利用放射性可使照像乳胶和软片感光的原理,对标本中放射性分子进行定位的技术。
    【详解】A、由图可知,大肠杆菌子代DNA从两个方向开始复制,并最终得到两个含有新合成子链的DNA分子,因此大肠杆菌的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和双向复制的特点,A正确;
    B、由图可知,在一次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DNA从复制起点以DNA的两条母链为模板开始复制,到复制终点结束,最终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在一次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DNA只一次从复制起点开始复制,B错误;
    C、如图中放射自显影结果所示,上下各有一条含反射性的DNA链,最终得到上下两个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因此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两个DNA分子均带3H标记,C正确;
    D、脱氧胸苷是合成DNA的原料,用3H标记脱氧胸苷合成DNA可以得到被标记的DNA,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DNA 复制方式的实验探究,下图1为DNA 复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 复制开始时,双链 DNA 分子通过 酶(写两种重要的酶)的作用,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泡,使子链沿着 的方向延伸。
    (2)研究表明, DNA分 子 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原因是 。
    (3)如图2表示“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的几种可能离心结果。

    ①将15 N 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I 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 DNA 为全保留复制,则离 心后试管中 DNA 的位置应如图2中试管 所示;如果DNA 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 DNA 的位置应如图2中试管 所示。
    ②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增殖三代,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则15N标 记的 DNA分子占 %。若大肠杆菌的1个双链DNA 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 其中胸腺嘧啶350个,则该大肠杆菌增殖第三代时,需要消耗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若让T₂ 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并最终在噬菌体 DNA中检测到放射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解旋酶、DNA聚合酶 5'→3'
    (2)C和G间氢键较多,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 C B 25 2600
    (4)大肠杆菌为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
    【分析】
    1、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表现的特征是边解旋变复制。
    2、分析图2,图A中的DNA分子只含15N,因而处于重带的部位;B图中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因而离心后处于中带的位置,C图中含有的DNA分子聚集在重带和轻带的部位;图D中的DNA分子聚集在中带和轻带的部位,轻带中的DNA分子两条链均含14N,E图中的DNA分子聚集在重带和中带部位。
    【详解】
    (1)DNA复制开始时,双链DNA分子通过解旋酶断开氢键,打开双链,为DNA复制提供模板,还需要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脱水聚合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使子链沿着5'→3'的方向延伸,该过程中一个个的脱氧核苷酸只能在子链的3'依次连接上去。
    (2)DNA分子结构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二者之间形成量个氢键,C与G配对,二者之间形成三个氢键。研究表明,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主要是由于G和C之间形成的碱基对中有三个氢键,因而该碱基对越多,则DNA的热稳定性越高。
    (3)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即亲代DNA的两条链均含15N,若DNA复制为全保留复制,且原料是14N,则经过复制后产生的DNA分子为只含14N的DNA和只含有15N的DNA,分别位于重带和轻代,离心的结果如图C所示;若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原料是14N,因此经过复制后产生的子一代DNA分子均为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离心的结果是分布于中带部位,也就是说,如果离心后试2管中DNA的位置如图2中试管B所示,则可说明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②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则会形成23=8个DNA分子,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含15N的亲代DNA只有两条链分别参与形成子代DNA分子,则只能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因此,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8=25%。若大肠杆菌的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共2000个脱氧核苷酸,又知胸腺嘧啶350个,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T=A=350,C=G=(2000-350×2)/2=650,即胞嘧啶和鸟嘌呤均为1000-350=650个,该大肠杆菌增殖第三代时,则需要消耗2n-2(n-1)×每个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50×4=260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公式中n=增殖代数)。
    (4)若让T4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并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32P,说明子代噬菌体DNA合成的原料是由大肠杆菌提供的,即噬菌体侵染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是由大肠杆菌提供的。
    10.如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内链状DNA分子复制示意图,图2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所需要的酶是 ,DNA复制过程是多个复制起点,其意义在于
    。DNA复制所需模板是 。
    (2)图1过程发生在图2的 (A.Ⅰ B.Ⅱ C.Ⅰ→Ⅱ D.Ⅱ→Ⅰ),一个细胞周期中,1个核DNA发生复制 次。图2中表示染色单体含量的是 。
    (3)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发生图1过程后,每条染色体含有着丝粒 个,核DNA即图2中的 有 个。
    (4)若将该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分子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含被32P标记核DNA的子细胞数为 个,每个子细胞中含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有 个。
    【答案】
    (1) 解旋酶、DNA聚合酶 提高复制速率 DNA的两条链
    (2) C 1 c
    (3) 1 a 8
    (4) 2/两/二 4
    【分析】图2分析:a代表核DNA、b代表染色体、c代表染色单体。
    【详解】
    (1)从图1可以看出,DNA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这样可以提高复制速率。解旋酶能将双链DNA打开,作用于碱基之间的氢键,DNA聚合酶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DNA复制所需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模板、酶、原料和能量,其中模板是DNA的两条链。
    (2)图1表示DNA复制,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数目加倍,形成染色单体;图2中c的数量是0,则a表示核DNA分子,b表示染色体,c是染色单体,故图1过程发生在图2的Ⅰ→Ⅱ中。一个细胞周期中,1个核DNA发生复制1次。
    (3)一个精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着丝粒1个,核DNA即图2中的a,有8个。
    (4)DNA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故若将某动物精原细胞(2n=4)的全部核DNA分子用32P标记,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的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则含被32P标记核DNA的子细胞数为2个,每个子细胞中含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有4个。
    考点03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地 城
    知识填空
    考点必背 知识巩固 基础落实 建议用时:5分钟
    1.一个DNA分子上有 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 。(P57)
    2.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 条染色体( 条常染色体+ + )上的DNA的碱基序列。(P55“思考·讨论”)
    3.大部分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从来不曾出现在生物体内,而有些序列却会在生物体内重复数千甚至数百万次。基因不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DNA片段。(P58“思考·讨论”)
    4.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 和 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59)
    5.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P59“小字内容”)
    6.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 的DNA片段。(P61“本章小结”)
    【答案】
    1.许多 遗传效应 2.24 22 X Y 4.多样性 特异性
    5.RNA 6.遗传效应
    地 城
    试题精练
    考点巩固 题组突破 分值:50分 建议用时:25分钟
    一、单选题
    1.人类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
    A.DNA 片段B.RNA片段C.多肽片段D.多糖片段
    【答案】A
    【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且基因是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DNA储存遗传信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某个基因由1400对碱基构成,则该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41400种
    C.真核细胞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大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碱基序列
    【答案】C
    【分析】1、对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的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红白眼基因等,A错误;
    B、某基因由1400对碱基构成,但特定的基因碱基序列是确定的,只有1种,B错误;
    C、在细胞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大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少部分基因分布在细胞质中,C正确;
    D、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和Y)上的全部碱基序列,D错误。
    故选C。
    3.科学家通过采集珠穆朗玛峰海拔4500米处水体中的DNA样本,发现了187 种生物。科学家利用DNA鉴定生物种类的依据是( )
    A.DNA的双螺旋结构B.DNA中的碱基种类
    C.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D.DNA中的五碳糖种类
    【答案】C
    【分析】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详解】A、DNA分子结构是双螺旋结构,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
    B、DNA中碱基种类有4种:A、G、C、T,也不具有特异性,B错误;
    C、遗传信息储存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
    D、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不具有特异性,D错误。
    故选C。
    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和DNA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B.DNA上有多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RNA上没有这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DNA上还有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答案】C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和DNA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A正确;
    B、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正确;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可以作为一些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因此RNA上也有这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C错误;
    D、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DNA上出来基因片段之外,还有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正确。
    故选C。
    5.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多个基因
    B.深红眼基因与棒状眼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C.红宝石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
    D.白眼基因与短硬毛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决定果蝇性状的多个基因,A正确;
    B、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同一条染色体不同位置的基因称为非等位基因,深红眼基因与棒状眼基因是非等位基因,B正确;
    C、红宝石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控制着不同的性状,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正确;
    D、白眼基因与短硬毛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B.一个DNA分子中可以包含多个遗传信息互不相同的基因
    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
    D.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答案】A
    【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详解】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A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中可以包含多个遗传信息互不相同的基因,B正确;
    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同时基因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使得基因具有特异性,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均小于DNA分子,D正确。
    故选A。
    7.下图1为真核生物体内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部分),图2是其发生的某种生理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③是鸟嘌呤
    B.图1一条链上相邻的G和C通过氢键直接相连
    C.图2生理过程只在细胞核中发生
    D.图2中可看出该过程从多起点、双向进行的
    【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图2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
    【详解】A、图1中③是胞嘧啶,A错误;
    B、图1中DNA一条链上相邻的G和C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错误;
    C、图2为DNA复制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或者细胞质的线粒体或者叶绿体内,C错误;
    D、由图2可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且双向复制,这样可以提高复制速率,D正确。
    故选D。
    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 分子上的任意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D.不同基因之间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
    【答案】A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上可含很多个基因,A错误;
    B、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未复制时)或2个DNA(复制完成),C正确;
    D、基因的特异性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不同基因之间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D正确。
    故选A。
    9.下图为DNA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的基本单位是由①②④构成的脱氧核苷酸
    B.④和⑥之间有三个氢键,可能是碱基对C-G
    C.①和②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D.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②和④的不同
    【答案】A
    【分析】DNA分子一般为双螺旋结构,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构成,DNA分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位于内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详解】A、DNA的基本单位是由②③④构成的脱氧核苷酸,A错误;
    B、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G与C间有三个氢键,B正确;
    C、DNA分子的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位于内侧,C正确;
    D、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②五碳糖和④含氮碱基的不同,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0.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探究,下图1为DNA复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两条单链按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 交替连接构成的。
    (2)DNA复制开始时,以 为原料,双链DNA分子通过 酶(写出两种,2分)的作用,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DNA复制的特点为 。
    (3)研究表明,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原因是 。
    (4)如图2表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的几种可能离心结果。
    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₄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2中试管 所示:如果DNA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2中试管 所示。
    ②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₄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则¹⁵N标记的DNA分子占 %。
    (5)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位,通常是 的DNA片段。
    【答案】
    (1) 反向平行 磷酸和脱氧核糖
    (2) 脱氧核苷酸 解旋酶 、DNA 聚合酶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3)C和G间氢键较多,氢键数越多,DNA 结构越稳定(答“C和G之间有3个氢键”给分)
    (4) C B 25
    (5)有遗传效应
    【详解】
    (1)DNA分子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
    (2)DNA复制开始时,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双链DNA分子通过解旋酶 、DNA 聚合酶的作用,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3)研究表明,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主要是由于G和C之间形成的碱基对中有三个氢键,因而该碱基对越多,则DNA的热稳定性越高。
    (4)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即亲代DNA的两条链均含15N,若DNA复制为全保留复制,且原料是14N,则经过复制后产生的DNA分子为只含14N的DNA和只含有15N的DNA,离心的结果如图C所示;若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原料是14N,因此经过复制后产生的DNA分子均为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离心的结果是分布于中带部位,也就是说,如果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如图2中试管B所示,则可说明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②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则会形成23=8个DNA分子,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含15N的亲代DNA只有两条链分别参与形成子代DNA分子,则只能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因此,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8=25%。
    (5)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单位,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序号
    1
    2
    3
    4
    5
    6
    7
    材料
    C
    G
    T
    数量
    600个
    500个
    110个
    130个
    120个
    150个
    110个

    相关学案

    考点19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19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考点通关卷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原卷版docx、考点通关卷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学案: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学案,共15页。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考点2DNA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考点2DNA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