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4.6超重和失重(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4.6超重和失重(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4.6超重和失重(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4.6超重和失重(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课堂检测,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超重和失重,2N,取g=10m/s2,则,12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选练习
    夯实基础
    1.(2022·江苏常州·高一期中)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受力平衡
    B.鱼儿摆尾出水时浮力大于重力
    C.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它对水的作用力的大小
    D.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可把鱼儿视为质点
    2.(2022·甘肃武威·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乒乓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乒乓球停留在了水中。合理的解释是( )
    A.乒乓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在太空乒乓球的惯性变大
    C.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几乎消失
    D.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受到地球引力为零
    3.(2020·山东聊城一中高一期末)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资格赛在宁波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78位运动员参赛,创下了历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之最。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成功把196公斤杠铃举过头顶保持静止,关于这个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此时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受到杠铃对他的压力就是杠铃的重力
    C.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而产生的
    D.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2022·河南开封·高一期末)(多选)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不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A相对B是静止的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A、B均处于超重状态
    5.2019年11月,在温州翔宇中学举行的浙江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某校高二学生王鑫宇以2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王鑫宇在上升阶段重力变大了
    B.王鑫宇在空中跨越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王鑫宇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D.王鑫宇在助跑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做正功
    6.某海洋馆中的“海豚顶球”节目因其互动性强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为一海豚把球顶向空中,并等其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海豚对它的顶力作用
    B.球在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球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7.2021年9月17日,搭载着3名英雄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于东风着陆场,标志着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C.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航天员的重力消失了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8.(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阶段练习)(多选)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B.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的状态D.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9.(2022·浙江·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将一台悬挂式测力计放在电梯中,并在测力计上挂上一重物,当电梯平稳运行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N;从某时刻起,发现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在1.2N,取g=10m/s2,则( )
    A.物体的质量变为0.12g
    B.电梯可能正在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电梯可能正在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电梯已经停在顶楼
    10.图甲为一弹簧高跷的结构简图。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被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
    二、提升训练
    11.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挂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象,以下根据图象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图象显示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静止
    D.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静止
    12.(多选)为测量某栋居民楼高度及平均层高,小明同学将手机平放于该居民楼电梯地板上,在电梯从1楼运行到17楼的过程中,利用手机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如图所示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已知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内手机处于失重状态B.电梯运行最大速度为
    C.电梯上升高度为D.平均层高为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游客乘坐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6m,当落到离地面28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做匀减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座舱落到离地面5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B.当座舱落到离地面5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大于mg
    C.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大于mg
    D.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小于mg
    14.(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期末)用速度传感器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一段时间内与传感器连接的电脑显示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向上为正,则下列正确的是( )
    A.t1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B.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C.t1时刻物体所受重力大于mgD.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上
    15.(2022·河南开封·高一阶段练习)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
    A.处于超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16.(2021·天津·高一期末)近年来天津市试点为老旧小区加装垂直电梯,如图甲,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某人某次乘电梯时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s时电梯停止在某一层楼
    B.1-3s,此人处于超重状态,重力变大
    C.5-7s,此人处于失重状态,支持力小于重力
    D.电梯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7.如图所示,某同学抱着箱子做蹲起运动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箱内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两质量均为2的物块用轻弹簧连接分别抵住传感器。当该同学抱着箱子静止时,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示数。重力加速度g取10。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箱子静止时,底部压力传感器显示示数
    B.当时,箱子处于失重状态,人可能抱着箱子下蹲
    C.当时,箱子处于超重状态,人可能抱着箱子向上站起
    D.若箱子保持竖直从高处自由释放,运动中两个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均为30N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当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
    D.由于不知道a的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人教版新教材 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4.6 超重和失重
    精选练习
    夯实基础
    1.(2022·江苏常州·高一期中)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受力平衡
    B.鱼儿摆尾出水时浮力大于重力
    C.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它对水的作用力的大小
    D.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可把鱼儿视为质点
    【答案】C
    【详解】A.鱼儿吞食花瓣时处于空中,合力向下,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
    B.鱼儿摆尾出水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小于重力,B错误;
    C.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与它对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
    D.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涉及到鱼身体的不同部位,不可以把鱼儿视为质点,D错误。
    故选C。
    2.(2022·甘肃武威·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乒乓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乒乓球停留在了水中。合理的解释是( )
    A.乒乓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在太空乒乓球的惯性变大
    C.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几乎消失
    D.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受到地球引力为零
    【答案】C
    【详解】AD.在太空中乒乓球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故AD错误;
    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乒乓球质量不变,则在太空乒乓球的惯性不变,故B错误;
    C.在太空中乒乓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和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会消失,则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浮力几乎消失,故C正确。
    故选C。
    3.(2020·山东聊城一中高一期末)201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资格赛在宁波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78位运动员参赛,创下了历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之最。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成功把196公斤杠铃举过头顶保持静止,关于这个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此时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受到杠铃对他的压力就是杠铃的重力
    C.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而产生的
    D.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C
    【详解】A.举重运动员成功把196公斤杠铃举过头顶保持静止,无加速度,所受合外力为零,既不超重也不失重,A错误;
    B.运动员受到杠铃对他的压力施力物体为哑铃,杠铃的重力施力物体为地球,不是同一力,B错误;
    C.弹力是施力物体的形变引起的,所以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而产生的,C正确;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满足“A对B,B对A”的模式,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并不是两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D错误。
    故选C。
    4.(2022·河南开封·高一期末)(多选)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不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A相对B是静止的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A、B均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BD
    【详解】A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由于此时不计空气阻力,则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安全带的作用力为零,AC错误;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俩人始终连接在一起,即A相对B是静止的,B正确;
    D. 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A、B均处于超重状态,D正确。
    故选BD
    5.2019年11月,在温州翔宇中学举行的浙江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某校高二学生王鑫宇以2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王鑫宇在上升阶段重力变大了
    B.王鑫宇在空中跨越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王鑫宇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D.王鑫宇在助跑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做正功
    【答案】B
    【详解】AB.王鑫宇在上升阶段只受重力,处于失重状态,且重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A错误;
    C.王鑫宇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王鑫宇在助跑过程中,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6.某海洋馆中的“海豚顶球”节目因其互动性强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为一海豚把球顶向空中,并等其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海豚对它的顶力作用
    B.球在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球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D
    【详解】A.海豚把球顶向空中后,球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球在最高处只受到重力,故A错误;
    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错误;
    C.球在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
    D.球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g,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7.2021年9月17日,搭载着3名英雄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于东风着陆场,标志着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航天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C.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航天员的重力消失了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详解】AB.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航天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正确,B错误;
    C.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仍然受重力,故C错误;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航天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8.(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阶段练习)(多选)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B.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的状态D.内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答案】BC
    【详解】A.由图可知在1s时人有向下的加速度最大,此时是向下加速最快的时刻,所以不是下蹲的最低点,故A错误;
    B.2s时传感器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故此时处于下蹲静止状态,故B正确;
    C.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加速向下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故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半段是人减速向下的过程,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下蹲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故C正确;
    D.该同学在前2s时是下蹲过程,后2 s是起立的过程,所以4s内共做了1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D错误。
    故选BC。
    9.(2022·浙江·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将一台悬挂式测力计放在电梯中,并在测力计上挂上一重物,当电梯平稳运行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N;从某时刻起,发现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在1.2N,取g=10m/s2,则( )
    A.物体的质量变为0.12g
    B.电梯可能正在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电梯可能正在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电梯已经停在顶楼
    【答案】B
    【详解】A.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CD.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在F=1.2N时,重物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故物体可能正在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或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0.图甲为一弹簧高跷的结构简图。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被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短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
    【答案】C
    【详解】A.人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所以先有向上的加速度,后有向下的加速度,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踏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二者大小始终相等,故B错误;
    CD.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人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提升训练
    11.某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挂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象,以下根据图象分析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图象显示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静止
    D.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静止
    【答案】D
    【详解】A.题图中图象显示了力传感器对钩码的拉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0~t1,钩码受力平衡;t1~t2,拉力小于10N,钩码处于失重状态;t2~t3,钩码受力平衡;t3~t4,拉力大于10N,钩码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由于不知道电梯运动方向,则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静止;电梯也可能先匀速向上,接着减速向上,再静止,然后加速向上,最后匀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多选)为测量某栋居民楼高度及平均层高,小明同学将手机平放于该居民楼电梯地板上,在电梯从1楼运行到17楼的过程中,利用手机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如图所示图像,以竖直向上为正,已知时,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 )
    A.内手机处于失重状态B.电梯运行最大速度为
    C.电梯上升高度为D.平均层高为
    【答案】CD
    【详解】A.内,电梯加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上,手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a-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所以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为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1~2s内电梯做匀加速运动,2~25s内电梯做匀速运动,25~26s内电梯做匀减速运动,则电梯上升的高度为
    故C正确;
    D.平均层高为
    故D正确。
    故选CD。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游客乘坐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6m,当落到离地面28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做匀减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座舱落到离地面5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B.当座舱落到离地面5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大于mg
    C.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大于mg
    D.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m时,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小于mg
    【答案】C
    【详解】AB.当座舱落到离地面50m时,座舱处于自由落体过程中,所以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0,故AB错误;
    CD.当座舱落到离地面20m时,制动系统已启动,座舱匀减速下落,游客处于超重状态,所以座舱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大于mg,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14.(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期末)用速度传感器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一段时间内与传感器连接的电脑显示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向上为正,则下列正确的是( )
    A.t1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B.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C.t1时刻物体所受重力大于mgD.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竖直向上
    【答案】B
    【详解】A.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v-t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可知t1时刻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
    BD.t2时刻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D错误;
    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重力仍为mg,故C错误。
    故选B。
    15.(2022·河南开封·高一阶段练习)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
    A.处于超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C
    【详解】当车减速上坡时,加速度方向沿斜坡向下,人的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人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人受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将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则有
    可得
    乘客处于失重状态,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2021·天津·高一期末)近年来天津市试点为老旧小区加装垂直电梯,如图甲,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某人某次乘电梯时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s时电梯停止在某一层楼
    B.1-3s,此人处于超重状态,重力变大
    C.5-7s,此人处于失重状态,支持力小于重力
    D.电梯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详解】A.由图乙可知,4s时电梯有速度,故A错误;
    B.1-3s,人的速度竖直向上不断增加,故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但重力保持不变,故B错误;
    C.5-7s,速度竖直向下不断减小,处于失重状态,支持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在0-4s电梯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做变速运动,在4-8s时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7.如图所示,某同学抱着箱子做蹲起运动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在箱内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两质量均为2的物块用轻弹簧连接分别抵住传感器。当该同学抱着箱子静止时,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示数。重力加速度g取10。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箱子静止时,底部压力传感器显示示数
    B.当时,箱子处于失重状态,人可能抱着箱子下蹲
    C.当时,箱子处于超重状态,人可能抱着箱子向上站起
    D.若箱子保持竖直从高处自由释放,运动中两个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均为30N
    【答案】D
    【详解】A.当箱子静止时,对两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知
    得下面压力传感器显示示数
    对上面物体

    故A错误;
    B.当时,对上面物体
    所以加速度方向向上,箱子处于超重状态,人可能抱着箱子开始站起,故B错误;
    C.当时
    加速度方向向下,箱子处于失重状态,人可能抱着箱子开始下蹲,故C错误;
    D.当箱子自由下落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两个物体所受合力均为,则应有
    弹簧长度没变,所以两个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均为30N,故D正确。
    故选D。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当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
    D.由于不知道a的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答案】C
    【详解】对斜面体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而斜面体保持平衡时,可以认为系统的重心向下运动,故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所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小于系统的重力。
    故选C。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达标测试,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牛顿第二定律,5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达标测试,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一简易起重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摩擦力,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