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docx、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文物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下列在深圳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主要材质为有机高分子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蟠螭纹铜编钟为青铜材料,属于合金,故A错误;
B.彩绘仕女陶俑为陶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龙首谷纹玉玦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唐王右丞诗集的纸张为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故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2.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腐剂
C.自来水厂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此氯气无毒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氯气的性质可以知道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常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杀菌。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的名称:2-甲基-3-乙基戊烷B.NO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C.NBF4的电子式:D.丙炔的键线式:
【答案】A
【详解】A.该有机物属于烷烃,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甲基位于2号碳原子上、乙基位于3号碳原子上,该有机物名称为2-甲基-3-乙基戊烷,故A正确;
B.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5+1-3×22=3且不含孤电子对,NO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为,故B错误;
C.漏写氟原子孤电子对,NaBF4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丙炔结构简式为HC≡C—CH3,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其键线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2.24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B.78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C.pH=11的BaOH2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为1×10-11NA
D.1ml硝基-NO2与46g二氧化氮NO2所含的电子数均为23NA
【答案】D
【详解】A.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氧元素的价态由-1价变为0价,故当生成标况下2.24L氧气即0.1ml氧气时,转移0.2NA个电子,A错误;
B.苯中不含碳碳双键,B错误;
C.pH=11的Ba(OH)2溶液中H+为水电离出的所有H+,故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1ml/L,没告诉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算不出数目,C错误;
D.46gNO2即1ml与1ml硝基所含电子数均为23NA,D正确;
故选D。
5.利用下列仪器、装置及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B.装置乙可以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装置丙可用于由CuCl2溶液制备CuCl2固体
D.装置丁可用于进行喷泉实验
【答案】D
【详解】A.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MnCl2、Cl2、H2O,而图甲中缺少加热装置,因此不能用于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A错误;
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因此不能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B错误;
C.CuCl2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Cu(OH)2、HCl,加热其水溶液时,水分蒸发,水解产生的HCl挥发逸出,最终得到Cu(OH)2固体,因此装置丙不可用于由CuCl2溶液制备CuCl2固体,C错误;
D.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可溶性Na2SO3、H2O,导致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的NaOH会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被压入烧瓶而引发喷泉的形成,故装置丁可用于进行喷泉实验,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6.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族,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Z是其所在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物质M是一种复合肥,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Y>Z>X>W
B.1mlM最多可以消耗2mlNaOH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Y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答案】C
【分析】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同族,四种元素属于不同周期,则X、Y、Z、W分别属于第一、二、三、四周期,X为H元素,结合复合肥M的结构可知,W形成一价阳离子、W为K元素,Y能形成2个共价键,则Y为O元素,Z能形成5个共价键、Z是其所在周期基态原子中含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则Z的基态价电子排布为3s23p3、则Z为P元素,物质M为KH2PO4。
【详解】A.非金属性强则电负性大、金属性强则电负性小,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元素的电负性:O>P>H>K,即 Y>Z>X>W,故A项正确;
B.KH2PO4与NaOH反应可以生成K2HPO4或K3PO4,则KH2PO4最多可消耗2mlNaOH,故B项正确;
C.Z为P元素,Y为O元素,H2O中含有氢键,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H2O﹥PH3,故C项错误;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KH,H为-1价,为最低价,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C。
7.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中①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有FeCl3
B.表中②生成1ml的O2将有4ml的电子转移
C.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
【答案】C
【详解】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Fe2+和Br-,当氯气足量时,氧化产物有FeCl3和Br2,故A错误;
B、表中②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生成1ml的O2将有2ml的电子转移,故B错误;
C、表中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H+的化学计量数为16,故C正确;
D、表中③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KCl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满足“升失氧,降得还”,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本身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本身作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据此解题。
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空气起到稀释ClO2的作用,防止ClO2浓度大发生爆炸。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的H2O2起氧化作用
B.吸收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 SO2 ═ 2ClO2 + SO42-
D.操作②实验方法是重结晶
【答案】A
【详解】A.在吸收塔里二氧化氯生成亚氯酸钠,氯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3,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有氧化必有还原,H2O2做还原剂起还原作用,故A不正确;
B.在吸收塔里二氧化氯生成亚氯酸钠,氯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3,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过程中1ml二氧化氯失去1ml电子;H2O2生成氧气,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过程中1mlH2O2得2m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1ml电子,需0.5mlH2O2参与反应,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故B正确;
C. 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 SO2 ═ 2ClO2 + SO42-,故C正确;
D.将粗晶体进行精制,可采用重结晶,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
B.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1ml该有机物最多与4mlH2反应
【答案】D
【解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结合苯、烯烃和羧酸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形结构,且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错误;
C.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如果含有1个取代基,可以是-CH=CHCOOH或-C(COOH)=CH2,有2种,如果含有2个取代基,还可以是间位和对位,则共有4种,C错误;
D.苯环和碳碳双键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l该有机物最多与4mlH2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10.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1ml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产生0.5ml氢气
B.分子中有2种含氧官能团
C.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分子式为C12nH20nO5n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A
【详解】A.羧基和羟基均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因此1ml该化合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l,故A错误;
B.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羟基(-OH)、羧基(-COOH)两种含氧官能团,故B正确;
C.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得到分子式为C12H20O5,发生加聚反应形成高聚物时不会脱落小分子,故形成高聚物的分子式为C12nH20nO5n,故C正确;
D.碳碳双键和羟基,均能够与高锰酸钾反应,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所以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选A。
1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和应用的科学。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Fe→H2OFe2O3→H2OFeOH3s
B.NaOHaq→足量CO2NaHCO3→△Na2CO3
C.SiO2s→H2OlH2SiO3s→NaOHaqNa2SiO3aq
D.FeS2→煅烧SO3→H2OH2SO4
【答案】B
【详解】A.Fe和H2O高温条件生成Fe3O4,A错误;
B.CO2足量生成NaHCO3,加热分解为Na2CO3,B正确;
C.SiO2与水不反应,C错误;
D.FeS2与O2在高温下反应产生SO2,不能直接反应产生SO3,因此不能实现物质间直接转化,D错误;
故选B。
12.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A.AB.BC.CD.D
【答案】D
【分析】A.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
B.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和水;
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
D.氯气、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之间均不反应
【详解】A.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然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不选A;
B.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沉淀和水,故不选B;
C.氨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然后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不选C;
D.氯气、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之间均不反应,不会有沉淀生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应用。
1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2Z-可进行B.Z元素在③反应中被还原
C.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2+ 、Z- 、B-、 A 2+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答案】C
【详解】A.根据反应2A2++B2=2A3++2B-,可得氧化性是B2>A3+,2B-+Z2=B2+2Z-,可得氧化性是Z2>B2,所以有氧化性顺序是Z2>B2>A3+,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故A正确;
B. Z元素在③反应中,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B正确;
C.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还原性Z->X2+;反应②2A2++B2=2A3++2B-中,还原性A2+>B-;反应③2B-+Z2=B2+2Z-中,还原性B->Z-,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故C错误;
D.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反应②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反应③2B-+Z2=B2+2Z-中,氧化性Z2>B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O4->Z2>B2>A3+,故D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C。
【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14.侯德榜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得到世界各国认可,其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反应1时,往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CO2,再通入NH3
B.试剂X是NaCl固体,其作用是增大cCl-,便于NH4Cl析出
C.整个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CO2
D.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CO2+H2O=CO32-+2NH4+
【答案】B
【分析】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过滤,滤渣是碳酸氢钠,滤液中含有氯化铵,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氯化钠固体,析出氯化铵。
【详解】A.氨气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碱性溶液,进行反应1时,往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故A错误;
B.试剂X是NaCl固体,其作用是增大cCl-,便于NH4Cl析出,故B正确;
C.滤液中加入NaCl,通过降温结晶析出NH4Cl,所得母液为NaCl溶液,也可以循环利用,故C错误;
D.反应1是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a+=NaHCO3↓+NH4+,故D错误;
选B。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2MnO4-+5C2O42-+16H+=10CO2↑+2Mn2++8H2O
B.过量Fe与稀硝酸反应:3Fe+2NO3-+8H+=3Fe2++2NO↑+4H2O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至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答案】B
【详解】A.草酸是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故A错误;
B.过量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故B正确;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至溶液呈中性,BaOH2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FeBr2溶液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
16.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Cu、CuS、CuSO4等)制备硝酸铜晶体的流程如图:
(1)在“焙烧”前对含铜废料进行粉碎,目的是 。
(2)写出CuS“焙烧”生成SO2和Cu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图中SO2经转化生成的硫酸可用于“酸化”,转化反应中SO2与O2的质量比为 。
(4)“淘洗”所用的溶液A应选用 (填序号)。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5)“反应”步骤加10%H2O2可以避免污染性气体的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也可以用气体 (填化学式)代替双氧水。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2CuS+3O2焙烧2CuO+2SO2
(3)4∶1
(4)a
(5) Cu+H2O2+2H+=Cu2++2H2O O2
【分析】工业上由含铜废料(含有Cu、CuS、CuSO4等)制备Cu(NO3)2晶体,废料通入空气焙烧后Cu被氧化生成CuO,CuS被氧化为SO2,加入H2SO4酸化生成CuSO4,加入过量的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滤液主要为FeSO4溶液,过滤得到的滤渣含有Fe和Cu,经过溶液A淘洗后得到纯净的铜,溶液A为稀硫酸,淘洗后加入20%的HNO3和10%的H2O2发生反应,蒸发浓缩,降温结晶,从“反应”所得溶液中析出Cu(NO3)2•3H2O,以此解题。
【详解】(1)在“焙烧”前对含铜废料进行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焙烧”时CuS转化为CuO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焙烧2CuO+2SO2。
(3)转化反应中SO2与O2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因此转化反应中SO2与O2的质量比为2×64:32=4:1。
(4)由分析可知过滤后滤渣为Cu和过量的Fe的混合物,“淘洗”时只能溶解Fe、不能溶解Cu,Fe遇冷的浓硫酸会钝化,稀硝酸和浓硝酸能溶解铜,稀硫酸不能溶解铜、能溶解铁,即可以加入的溶液A是稀硫酸,故选a。
(5)“反应”步骤加H2O2可以避免污染性气体的产生,铜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铜离子和水,反应为Cu+H2O2+2H+=Cu2++2H2O,H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可以用O2代替H2O2作为氧化剂。
17.草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二元有机中强酸,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备一定量的草酸晶体(H2C2O4·2H2O),并验证其具有的某些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 。有人经分析后认为,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代替饱和食盐水(20℃时NaCl溶解度为36g)可获得更为平稳的气流,他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若实验中使用上述酒精溶液代替食盐水,并且利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乙炔生成,则气体通过B后应先通入到盛有 的洗气瓶,最后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
(3)草酸在装置C中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的作用是 。
(4)待反应结束后,从C中分离出草酸晶体,然后用0.1000m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以测定其纯度。
①称量3.500g草酸晶体配制100mL溶液,下 列配制操作中错误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②三次平行滴定实验中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其中第一次实验滴定后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则V= mL,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 三颈烧瓶 70%的酒精溶液中的含水量小于饱和食盐水,可获得更为平稳的气流
(2) 除去乙烯中混有H2S和PH3 水
(3) C2H2+8HNO3(浓)= H2C2O4+8NO2+4H2O 吸收生成的NO2,防止污染空气
(4) ac 21.0 65.08%
【分析】装置A中饱和食盐水和电石(杂质CaS、Ca3P2)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中混有H2S和PH3,通过B中CuSO4溶液除去H2S和PH3,乙烯进入C中和浓硝酸反应生成草酸,以此解答。
【详解】(1)仪器C的名称是三颈烧瓶,70%的酒精溶液中的含水量小于饱和食盐水,可获得更为平稳的气流。
(2)由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混有H2S和PH3,乙醇易挥发,且也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则利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乙炔生成,需要除去其中混有的乙醇,乙烯不溶于水,乙醇和水互溶,操作为:气体通过B后应先通入到盛有水的洗气瓶,最后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
(3)乙烯进入C中和浓硝酸反应生成草酸,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C2H2+8HNO3(浓)= H2C2O4+8NO2+4H2O,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NO2,防止污染空气。
(4)①a.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左物右码”,a错误;
b.溶解草酸固体时需要搅拌,b正确;
c.将草酸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
d.定容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d正确;
故选ac;
②由图可知,V1=21.0mL,草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3H2SO4+5H2C2O4=2MnSO4+K2SO4+8H2O+10CO2↑,消耗的 n(KMnO4)= 20.1-0.2+23.4-2.56+20.32-0.223×10-3L×0.1000ml/L=2.0247×10-3ml,n(H2C2O4)=2.5 n(KMnO4)=5.0617×10-3ml,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为5.0617×10-3×90×100203.5×100%=65.08%。
18.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已知Ⅰ:
Ⅱ:(R1、R2、R3、R4为烃基)
(1)写出A的结构简式 。
(2)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
(3)乙炔和羧酸X加成生成E,E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则E→F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 。由F到G的反应类型为 。
(5)D和G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 。
(6)H是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的C的同系物,满足下列条件H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只有苯环一个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写出所有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答案】(1)
(2)碳碳双键、醛基
(3)nCH3COOCH=CH2→催化剂
(4) 氧化反应 水解反应
(5)
(6) 9 、、
【分析】A和乙醛反应生成B,根据,由B的分子式逆推可知A是、B是;C和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由D逆推可知C是;乙炔和羧酸X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由E的分子式可知X是乙酸,E是;E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F是;F发生水解反应生成G;根据可知,D和G反应生成和HCl;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A是;
(2)B是,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醛基;
(3)乙炔和羧酸X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发生加聚反应得到F,则E中含有碳碳双键,结合分子式可知,X为CH3COOH,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故E为CH3COOCH=CH2,F是,E→F的化学方程式为nCH3COOCH=CH2→催化剂;
(4)B是,C是,由B到C的反应是醛的催化氧化生成羧酸,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F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G;
(5)D和G发生信息Ⅱ的反应得到光刻胶,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C是,H是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的C的同系物,则多一个CH2,满足条件H同分异构体: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②只有苯环一个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则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为HCOO-,另一个为-CH=CHCH3、-CH2CH=CH2 、,位置上有邻、间、对位,故共有9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
蟠螭纹铜编钟
彩绘仕女陶俑
龙首谷纹玉玦
唐王右丞诗集
A
B
C
D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2
FeBr2
FeCl3
②
KMnO4
H2O2
O2
MnO2
③
KClO3
浓盐酸
Cl2
④
KMnO4
浓盐酸
Cl2
MnCl2
选项
X
Y
A
SO2
NO2
B
SO2
H2S
C
NH3
SO2
D
Cl2
CO2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的体积/mL
第一次
20.00
0.20
V1
第二次
20.00
2.56
23.40
第三次
20.00
0.22
20.3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农垦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五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北京市50中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测试题pdf、北京市50中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测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