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196171/0-17273655911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196171/0-17273655912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北京人遗址发掘出土10万余件石器,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这表明北京人已学会( )
A.用火和保存火种B.驯化和饲养家畜C.过部落群体生活D.制作和使用工具
2.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最可靠的证据是( )
A.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刮削器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C.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D.贾湖遗址出土龟甲和骨笛
3.该遗址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可能是( )
A.牛河梁遗址B.郧县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丁村人遗址
4.下列是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半坡人( )
①掌握农业种植技术②进行渔猎采集③已会纺织、制衣④使用金属货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出现了贫富分化B.产生爱美意识C.手工业发达D.区域发展不平衡
6.下图是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包含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城北有水利系统,城中有大型广场和高级建筑,墓葬中有祭祀的玉琮、玉璧和象征权力的玉钺。这说明当时( )
A.贫富分化非常严重B.出现早期文明特征C.城市规划十分完美D.玉器工艺世界领先
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
A.更迭频繁B.借鉴外来C.一脉相承D.多元一体
8.《世本》中记载:“黄帝见百物,始穿井”。距今约4000多年前,汤阴白营遗址、洛阳矬李遗址等都发现了水井,可知当时中原地区水井已比较普遍。这主要表明( )
A.先民传说没有科学依据B.史书当中记载的历史准确无误
C.考古发现有一定局限性D.考古发现可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
9.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该大战是( )
A.城濮之战B.涿鹿之战C.商汤伐夏D.阪泉之战
10.“在禅让制度下,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管理部落事务,在位的部落联盟首领会自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据此分析,禅让制下部落联盟首领选择继任者的主要依据是( )
A.血缘关系B.经济实力C.品德才能D.社会地位
11.河南洛阳发掘的二里头遗址,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夏朝( )
A.严刑峻法,统治残暴B.对外征战,耗费国力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12.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平王东迁B.“国人暴动”C.尊王攘夷D.盘庚迁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京人”用火再添力证: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2009-2014年的清理发掘过程中,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密集出现……这次考古发掘发现一些动物的骨骼完全炭化,内外都呈现黑色,可判断是火烧的结果。另外还发现有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而这只有在高温且持续燃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同时,还发现可以被称为火塘的两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在火塘内部及周围,有大量燃烧过的物质。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1)材料一图A中①处古人类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1分)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距今约 万年。(1分)北京人遗址最先于 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1分)图B古人类在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 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京人”的用火证据,(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人学会用火的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主要古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你有什么感悟?(2分)
1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禹传子”宣告了阶级社会王位传子制的开始,从此,“大人世及以为礼”,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社会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
——摘编自《夏商周史话》
材料二:商王朝自武丁以后社会经济逐渐走下坡路……纣王沉溺酒色,法度不明,政治昏乱,招致人民的反抗。纣王为了对付叛乱,加强了严刑峻法……商在东方与东夷的战争,倾全国的兵力,经过多年的征讨,总算把东夷攻克,但耗费了大量财富,国家元气大伤。
——摘编自《中华远古史》
材料三:西周分封制给古代国家与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周王室将自己家族的子弟派到各地区做诸侯,他们是周王室的亲属,与周王朝之间的关系,非夏商诸侯可比……在整个西周,这些诸侯未发生过商代方国那样时叛时服的情况。
——摘编自沈长云《先秦史》
(1)材料一中“王位传子制”指的是哪一制度?(2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条件。(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朝灭亡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受封诸侯的义务。(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历史意义。(4分)
15.(12分)突破中孕育着新机,变化中蕴含着发展。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礼乐突破】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春秋时期哪一社会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
【政局变化】
材料二: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在七八十年中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楚国在春秋时期已是文化水平很高的民族,应属华夏族之一部,但楚地处南方,受群蛮包围,衣服、语言具有南方民族特色,不同于中原。
——摘编自《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影响。(2分)列举两位春秋时期出现的霸主。(2分)
【经济革新】
材料三:随着冶铁手工业的出现,春秋时开始制造铁农具。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铁农具有很多件……以牛拉犁耕地的出现是春秋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它大大推动了农田的开垦……春秋以来人工灌溉开始有明显的发展,各国统治者为了提高农田的产量,也十分重视沟渠的整修。
——摘编自《春秋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2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分)
1.D 2.C 3.C 4.A 5.A 6.B 7.D 8.D 9.B 10.C 11.D 12.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6分)
13.(10分)(1)元谋人;(1分)160;(1分)1921;(1分)钻孔。(1分)
(2)证据:内外呈黑色,完全炭化的动物骨骼;石灰岩被烧成白色的石灰;火塘内部及周围大量燃烧过的物质。(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感悟: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古人类遗址丰富;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广泛,且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古人类使用火的历史悠久;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等。(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4.(14分)(1)制度:世袭制。(2分)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私有制的发展。(2分)
(2)原因:商朝经济逐渐衰落;统治者统治残暴腐朽,并施行严刑峻法;军事上连年征战,耗费国力。(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战役:牧野之战。(2分)
(3)义务:向周王进献贡赋;诸侯军队要服从周王调遣。(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意义: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15.(12分)(1)现象: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大夫僭越礼制(礼乐制度瓦解或礼崩乐坏)。(2分)
原因:平王东迁后周王室领地大幅缩小;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明显削弱,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导致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影响:导致各国人民备受战争之苦;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使得各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每点1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表现: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制农具;出现以牛拉犁耕地;人工灌溉技术发展。(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主题: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按照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大夫使用五鼎四簋,依次类推。郑国国君使用九鼎八簋,是僭越礼制的行为。
仅天子可以使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然而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也使用这种规格的乐舞。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