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州市2024年中考真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96501/0-17273980470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常州市2024年中考真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96501/0-17273980470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常州市2024年中考真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196501/0-17273980471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常州市2024年中考真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常州市2024年中考真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3.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Li)=7 Ar(C)=12 Ar(N)=14 Ar(O)=16 Ar(Na)=23 Ar(S)=32 Ar(Cl)=35.5 Ar(Ca)=40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B. 冶炼钢铁
C. 品红扩散D. 石油分馏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B. 食醋
C. 干冰D. 碘酒
3. 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B. 居里夫人
C. 诺贝尔D. 门捷列夫
4. 下列一般标识在矿泉水瓶上的标志是( )
A. 有害垃圾B. 当心火灾
C. 物品回收D. 当心爆炸
5.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下列溶液能变蓝色的是( )
A. 纯碱溶液B. 蔗糖水
C. 柠檬汁D. 食盐水
6. 香肠中的下列成分中不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A. 脂肪B. 糖类
C. 蛋白质D. 无机盐
7. 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B. 一个铟原子的质量为114.8g
C. 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铟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8. 高层建筑建造时常使用铝合金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材料属于复合材料B. 铝土矿是主要含铝矿物之一
C. 铝合金的硬度小于单质铝D. 铝材致密氧化膜要及时除去
9. 下列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药品B. 加热药品
C. 收集氧气D. 氧气验满
10.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煤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
C. 石油为原料能制造合成纤维D.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11. 科学家用淀粉和改性材料制成生物降解塑料,该塑料在自然界条件下最终能完全降解成、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该技术可以减少“白色污染”B. 淀粉与碘单质作用呈现红色
C. 该塑料的降解参与“碳循环”D. 生物降解塑料也需合理使用
12. 《本草纲目》记载食肉桂能“面生光华”。肉桂酸()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肉桂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肉桂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9∶8
C. 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6%
D. 一个肉桂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3. 氮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肥可由氮气在一定条件生产制得
B. 氮肥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
C.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能增强肥效
D. 氮肥可为农作物提供N、P、K等元素
14.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则可推测X是( )
A. B. C. D.
1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6. 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化学式为B.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 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7. 用下图所示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9.8mL,水为90.2mL
B.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有烧杯、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
C. 稀释时把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 若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CO)气体:,点燃 B. (KCl)固体:,加热
C. ()气体:浓硫酸 D. NaOH()溶液:
19.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复拉、推注射器,观察到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下表列出了相关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动注射器,试管内产生气泡
B. 推动注射器,广口瓶内冒气泡
C. 实验过程中两个干燥管内吸收的物质相同
D. 试管内反应为
20. 从青海查尔汗盐湖提取碳酸锂()的一种流程如下。每100t盐湖卤水制得碳酸锂59.2kg(锂元素的提取率为8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流程中石灰石的作用可以直接用生石灰来替代
B. 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和
C. 蒸发结晶法可将氯化锂中混有的氯化钠完全除去
D. 该盐湖卤水中锂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为0.01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如图)。它表面覆盖了聚酰亚胺—铝箔多层复合材料,推进器用到了液氢和液氧,着陆后用高强度合金铲进行月壤采样。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铝箔;②液氢;③液氧;④合金
(1)利用物质延展性是___________。
(2)利用硬度大的性质的是___________。
(3)作为推进器燃料的是___________。
(4)作为推进器助燃剂的是___________。
22. 云南出产的桃花盐因色如桃花而得名。用300g常温盐泉卤水敞锅熬制得60g桃花盐,其中含氯化钠95%,其余为矿物质等。
(1)桃花盐的色如桃花是源于___________(选填“氯化钠”或“矿物质”)。
(2)桃花盐食用后不易得甲状腺肿大症,说明其中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
(3)常温下该盐泉卤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属于NaCl的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
23. 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1)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
①可以通过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②下图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观图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2)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通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___________(选填“适宜”或“不宜”)直接饮用。
(3)总结:
①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___________。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___________。
24. “一抹龙泉红,千秋国色浓”。常州龙泉印泥(如图)是中国印泥三大瑰宝之一、龙泉藕丝印泥主要原料有朱砂(HgS)、蓖麻油、藕丝等,具有“冬不凝固、水浸不烂”的特点。
(1)“一抹龙泉红”源于朱砂,“千秋国色浓”说明HgS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________(选填“稳定”或“活泼”)。
(2)“冬不凝固”源于使用了经六年晾晒而成的蓖麻油,它的凝固点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天然蓖麻油作为植物性油脂,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水浸不烂”源于加入八月荷梗的藕丝后能有效凝聚印泥。蚕丝纤维相对较粗不适合制作印泥,用化学的手段鉴别藕丝与蚕丝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丹泥玉浆盛之粉白瓷缸”指的是藕丝印泥宜存放于瓷缸。如放入锡(Sn)盒中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nS而使印泥慢慢变黑,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5. 如图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该套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选填“干燥”或“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填现象),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含的质量分数为80%的大理石2.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实验条件下的密度为2,理论上能生成的体积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6. 兴趣小组利用某种脱氧剂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成分初探
(1)完成下表内容
任务二:效果检验
(2)同学们利用一个软塑料瓶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完成了脱氧效果的检验。这是从___________(选填“反应物消失”或“新物质生成”)的视角,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
(3)同学们观测到食物在缺氧环境下霉菌菌落的数目比富氧条件下少,由此可知,脱氧剂能延长食物保质期的原因是:消耗氧气能___________。
任务三:回收设计
已知使用过的脱氧剂中含有氧化铁、氯化钠、碳酸钠、硅藻土、碳、铁。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回收铁的流程。
资料卡:
i.硅藻土不溶于水和酸。
ii.溶液与Fe、Zn均能反应生成。
(4)步骤②中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上述回收流程可以省略步骤①,原因是___________。
27. 兴趣小组对我国的太空舱制取氧气系统(其剖面如图所示)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I.多角度认识制氧原理电源
(1)太空舱制氧系统中电源A极是___________极;将燃着的蜡烛放入b管收集的气体中,看到燃烧___________。
(2)太空舱制氧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3)太空舱制氧过程中消耗的水和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II.多措施提高制氧效率
【查阅资料】
提高电解效率的措施主要包括:增强水的导电性、改变电解温度、设置超声波场等。
【讨论分析】
(4)用30%的KOH溶液代替水进行电解,增大了水中_________的浓度,增强了水的导电性。
(5)升高电解温度能提高制氧效率的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微粒___________。
(6)如图分别为两种不同条件下不锈钢电极表面的气泡直径分布情况图。
①气泡覆盖在电极表面使电解反应界面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降低了电解效率。
②超声波振动能提高电解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8. 近年来,全球低糖食品的总体消费量持续增长。
I.糖类作用
(1)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糖类以维持血液中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否则易造成___________,出现乏力、休克等症状;葡萄糖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代糖生产
代糖是一类替代蔗糖等天然糖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木糖醇是一种常见的代糖。木聚糖是生产木糖醇的原料,具有可燃性。科研人员研究用玉米芯膨化后辅助酶解法制备木聚糖,两组实验情况如下表。
(2)从②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比较两组实验数据,推测进行①组实验时,压力提高至1.4MPa时木聚糖制得率下降的可能原因为:膨化机内物料的温度过高,打开膨化机接触空气,___________。
III.代糖研究
已知木糖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兴趣小组取1.52g木糖醇按照如图装置测定木糖醇分子中原子个数比,测得B装置增重了1.08g,C装置增重了2.2g。(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使用药品均足量)
(4)实验中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后停止加热。
(5)木糖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6)若装置A中缺少氧化铜,将导致测得的木糖醇中氧元素含量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IV代糖应用
(7)某品牌可乐每罐含糖(核算成蔗糖)11.2g,该品牌甜度相当的无糖可乐用阿斯巴甜和安赛蜜为代糖,结合下表数据分析未选木糖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体重为50kg的人喝该种同体积罐装无糖可乐,每天不宜超___________罐(以整数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B 2. C 3. A 4. C 5. A
6. D 7. A 8. B 9. C 10. C
11. B 12. C 13. A 14. B 15. A
16. B 17. D 18. D 19. D 20.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 (1)① (2)④ (3)② (4)③
22. (1)矿物质 (2)碘元素 (3)①. 19% ②. 不饱和
23. (1)①. 过滤 ②. 疏松多孔
(2)①. A ②. 不宜
(3)①. acb ②. 过滤技术、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等(合理即可)
24. (1)稳定
(2)①. 低 ②. 不属于
(3)采用烧灼法鉴别藕丝和蚕丝,有烧焦羽毛味的是蚕丝,无烧焦羽毛味的是藕丝
(4)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5. (1)铁架台
(2)操作简便,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①. 湿润 ②. 变浑浊 ③.
(4)设理论上能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解得的体积为
答:理论上能生成的体积是0.44L。
26. (1)①. ②. 硫酸铜 ③. 有气泡产生
(2)①. 软塑料瓶变瘪 ②. 反应物消失
(3)防止食物腐败
(4)
(5)这是回收铁的流程,步骤①用磁铁吸引出来的铁又要加入溶液中,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回收的铁,所以可以省略步骤①,让磁铁吸引出来的铁直接在溶液中参与这些反应,效果是一样的
27. (1)① 负 ②. 更旺
(2)①. ②. H、O
(3)A
(4)离子(或带电粒子等)
(5)运动速率加快
(6)①. 减小 ②. 超声波振动能减少电极表面的气泡
28. (1)①. 低血糖 ②.
(2)在压力1.4MPa下,添加水量为10%时,木聚糖制得率最高(合理即可)
(3)木聚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4)木糖醇消失,氧化铜仍然为黑色
(5)5∶12∶5
(6)偏大
(7)①. 甜度相同时,木糖醇的用量大,成本高
②. 用阿斯巴甜为代糖每天不宜超35罐,用安赛蜜为代糖每天不宜超13罐
温度
溶剂
溶质
溶解度
20℃
乙醇
HCl
41.6g
NaOH
17.3g
NaCl
0.065g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①取样,用磁铁吸引
样品中有黑色固体能被吸引
脱氧剂中含有铁单质。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②
③___________
②取被磁铁吸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固体逐渐减少,___________,溶液变成浅绿色
③取被磁铁吸出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
固体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序号
①组实验
②组实验
实验条件
膨化机内无水情况下,在不同压力下实验
膨化机内添加不同比例的水,在压力1.4MPa下实验
实验数据
名称
甜度(等质量比较)
价格(元/kg)
安全用量mg/(kg体重)/天
热量(kca/g)
蔗糖
1
9
未作具体规定
4
木糖醇
1
22
未作具体规定
2.4
阿斯巴甜
200
74
0-40
4
安赛蜜
200
50
0-15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2024年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高层建筑建造时常使用铝合金材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