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份限时作业训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份限时作业训练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题2分,共18分。1`~6题是单选题,7~9题是多选题,多选题错选得0分,漏选得1分)
1.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沸点始终是100℃
B.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C.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B
【解析】A、水的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气压低,水的沸点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A错误;
B、由于冰熔化吸热,所以用冰袋可以给高热病人降温,故B正确;
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
2. 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 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 用同样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答案】B
【解析】A.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
C.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的振幅相同,振动频率不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更高,故C错误;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3. 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 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A.根据上图可知,计时的第5分钟弟弟才出发,姐姐比弟弟早5min离开家,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弟弟的平均速度为
姐姐的平均速度
故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根据上图知,姐姐自5-15分钟通过的距离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故姐姐行走的时间为
t=20min-10min=10min
故姐姐行走时的速度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故C正确;
D.因姐姐自5-15分钟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4. 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M后,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排斥,则( )
A. M带正电B. M不带电
C. 手摩擦M时,正电荷从手转移到MD. 手摩擦M时,电子从手转移到M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开始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M后,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此时M带负电;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可知,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因此手摩擦M时,电子从手转移到M。
故选D。
5. 现有“6V 3W”和“12V 6W”字样的甲、乙两只灯泡,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电时间相同时,甲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泡少
B. 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乙灯泡比甲灯泡做功一定快
C. 两只灯泡串联工作时,甲灯泡产生的热量一定比乙灯泡少
D. 两只灯泡并联工作时,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答案】C
【解析】A.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电时间相同时,据W=Pt知,甲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泡的少,但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无法比较两灯消耗电能的多少,故A错误;
B.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流通过甲灯做功一定比乙灯慢,但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无法比较电流通过两灯做功的快慢,故B错误;
C.由题意知,两灯的额定电压分别为6V和12V,额定功率分别为3W和6W,据 知,两灯的电阻
,
即R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份限时作业训练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三月份限时作业训练物理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