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河北省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河北省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解析版)第1页
    【生物】河北省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解析版)第2页
    【生物】河北省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河北省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河北省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解析版),共21页。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生物细胞内含有叶绿素,但没有核膜。关于该生物的推测,错误的是( )
    A.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 可以合成RNA
    C.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D. 遗传物质为脱氧核糖核酸
    【答案】C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
    【详解】该生物没有核膜,属于原核生物,又含有叶绿素,所以应为蓝细菌或其他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含叶绿体,遗传物质为脱氧核糖核酸,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ABD正确。
    故选C。
    2.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比值”是一种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的表示生命过程中两个密切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常用于细胞的研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由安静状态转为剧烈运动状态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的值不变
    B. 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核体积/细胞体积的值变大
    C. 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变小
    D.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体积/细胞体积的值基本不变
    【答案】A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由于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只有有氧呼吸才产生CO2,所以剧烈运动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的值不变,A正确;
    B、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基本不变,所以细胞核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变小,B错误;
    C、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的比值变大,C错误;
    D、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小,细胞体积基本不变,液泡体积/细胞体积的比值变小,D错误。
    故选A。
    3. 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其心肌细胞ATP的合成能力,实验结果显示ATP合成能力下降与心肌细胞衰老有关。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相较口腔上皮细胞,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显著增多
    B. 实验时应将小鼠分为青年鼠和老年鼠两组进行对照
    C. 心肌细胞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较多的自由基会损伤线粒体
    D. ATP合成能力下降将导致心肌细胞的物质运输和分裂变慢
    【答案】D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ATP数量最多。
    【详解】A、心肌细胞不断收缩和舒张,该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有氧呼吸,则相对于口腔上皮细胞中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线粒体,A正确;
    B、本实验通过研究小鼠心肌细胞ATP的合成能力,进而揭示心肌细胞衰老可能的机制。因此实验自变量为细胞衰老程度,因变量为细胞中ATP合成量,因此应选青年鼠和老年鼠,B正确;
    C、心肌细胞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线粒体膜上的磷脂分子等,从而造成了线粒体的损伤,C正确;
    D、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因此ATP合成能力下降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但心肌细胞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具备分裂能力,D错误。
    故选D。
    4. 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花青素的合成途径与颜色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牵牛花的颜色受多个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若图中基因P表达,则前提是基因M和N也能表达
    C. 图中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牵牛花的性状
    D. 两株牵牛花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其花色也可能不同
    【答案】D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牵牛花的花色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但不知这些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确定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基因M、N表达不表达,不影响基因P的表达,B错误;
    C、由图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C错误;
    D、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两株牵牛花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在不同pH条件下其花色也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D。
    5. 同一生物对决定相同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异。密码子的优化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使用频率较低的密码子替换。优化后的目的基因和优化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可能会出现尿嘧啶B. 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不变
    C. 翻译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改变D. 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提高
    【答案】D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详解】A、通过基因改造,将使用频率较低的密码子替换,即改变了mRNA中的密码子种类,相关DNA的碱基对序列发生改变,但不会出现尿嘧啶,A错误;
    B、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由于DNA中碱基对序列发生改变,则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发生了改变,B错误;
    C、通过基因改造,将使用频率较低的密码子替换,不改变编码情况,相关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C错误;
    D、密码子可编码氨基酸,该技术中将使用频率较低的密码子替换,翻译形成蛋白质的效率提高,D正确。
    故选D。
    6. 某植物种群因青藏高原隆升被分隔为甲、乙两个种群,进化过程中花期等性状出现了分化,种群甲花期结束约20天后,种群乙才开始开花。研究发现两者间人工授粉不能形成有活力的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花期隔离的出现不影响两个种群间的自由交配
    B. 花期隔离的产生会提高种群甲和乙变异的发生
    C. 青藏高原隆升阻断了甲、乙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间生殖隔离建立的过程
    【答案】C
    【分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详解】A、根据题意“种群甲花期结束约20天后,种群乙才开始开花”,花期隔离会导致种群间个体不能进行交配,A错误;
    B、花期隔离使得2个种群间不能进行交配,花期隔离不会直接导致变异的产生,B错误;
    C、青藏高原隆升引起地理隔离,阻断了甲、乙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正确;
    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7.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生机制是:过敏原刺激引起机体分泌IgE抗体,并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肥大细胞释放某物质促进鼻黏膜释放物质P,从而引发鼻炎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合成并分泌IgE抗体
    B. 机体产生抗体时,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及细胞因子的作用
    C. 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避免再次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生的主要措施
    【答案】A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不正常的体液免疫。
    【详解】A、浆细胞,也称为抗体形成细胞,是B细胞活化后分化而来的一种专门负责分泌抗体的细胞。然而,浆细胞并不直接识别过敏原。识别过敏原的任务主要由B细胞(在成熟为浆细胞之前)和某些辅助性T细胞完成。当过敏原被识别后,B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再合成并分泌针对该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A错误;
    B、在免疫应答过程中,B细胞的活化确实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以及细胞因子的作用。第一个信号通常来自抗原与B细胞表面受体(即B细胞受体)的结合,这导致了B细胞的初步活化。第二个信号则来自辅助性T细胞(如Th2细胞)的活化,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L-4)来进一步刺激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B正确;
    C、过敏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免疫应答,其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由于基因的差异,不同个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许多过敏反应确实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
    D、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因此避免再次接触这些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生的主要措施。通过减少或避免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接触,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风险,D正确。
    故选A。
    8.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损毁脑和脊髓,刺激传出神经仍可能有反射发生
    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运动,属于传出神经
    C. 只要反射弧完整,给予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D. 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一旦建立就不会消退
    【答案】B
    【分析】一、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其中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详解】A、损毁脑和脊髓后,反射弧不再完整,不能发生反射,A错误;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B正确;
    C、给予感受器适当刺激,且反射弧结构必须完整,才可出现反射活动,C错误;
    D、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建立后若不被强化就会消退,D错误。
    故选B。
    9. 民间俗语曰:“秋分种小葱,盖肥(有机肥)在立冬”,说明植物的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葱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B. 温度可通过影响小葱体内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影响其生长发育
    C. 有机肥中的营养物质可被小葱分解,并产生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D.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基因表达、激素和环境共同调控
    【答案】C
    【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A、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种子萌发、营养生长还是生殖生长,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死亡,A正确;
    B、 温度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还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来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例如,低温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抗寒性,这与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B正确;
    C、有机肥中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确实可以被小葱吸收利用,但这些营养物质并不能直接在小葱体内被分解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小葱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的太阳能,或者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如葡萄糖)释放的化学能。有机肥中的营养物质主要作为植物构建自身组织的原料,而不是直接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控。其中,基因表达决定了植物生长发育的遗传基础,激素则作为信息分子在植物体内传递调控信号,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则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生理状态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网络,D正确。
    故选C。
    10. 分析粪便中食物残渣的来源,可以推测出不同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现对一个简单的食物网中所有消费者的粪便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有生产者、消费者体内的能量
    B. 丁与戊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C. 若戊的数量减少,则可能会引起丁的数量减少
    D. 该食物网中戊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答案】B
    【分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详解】A、流经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
    B、依据表中信息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乙→甲→丁、乙→甲→戊→丁、乙→丙→丁、乙→丙→戊→丁,可见丁与戊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B正确;
    C、若戊的数量减少,丁从甲和丙(较戊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会更多,进而引起丁的数量增加,C错误;
    D、通过B选项可知,戊处于第三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11. 我国社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并采取了多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增大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B. 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导致酸雨频发
    C. 对森林和草原进行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D. 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应该鼓励和支持培育转基因生物
    【答案】C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
    【详解】A、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的核心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与增大生态足迹(指一个人、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大小)是相悖的。实际上,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应该有助于减小生态足迹。同时,生态承载力(指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最大限度)与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资源再生能力有关,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有助于维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从而可能提高生态承载力,A错误;
    B、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烧含硫煤和石油等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随雨水降落到地面而形成的。而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主要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元凶,与酸雨的形成无直接关系,B错误;
    C、对森林和草原进行科学化管理,如合理采伐、轮牧、防治病虫害等,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C正确;
    D、转基因生物虽然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如抗虫、抗病、高产等,但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转基因生物可能通过基因漂流等方式影响其他生物的遗传结构,从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在鼓励和支持培育转基因生物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此外,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最好选择双子叶植物以方便计数
    B. 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需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
    D. 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对照组土壤要灭菌
    【答案】A
    【分析】物种丰富度和物种数目相关;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实验结果才正确。
    【详解】A、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最好选择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是单株的植物,方便计数,A正确;
    B、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不需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C错误;
    D、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就是接近于自然状态的一组。而实验组是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h,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尽可能防止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A。
    13.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科研人员分别诱导人参根与胡萝卜根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细胞融合,以提高人参皂苷的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和胶原蛋白酶去除细胞壁
    B. 采用高Ca²+—高pH溶液或灭活病毒可促进细胞融合
    C. 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处理离体植物组织后及时用自来水清洗
    D. 杂交细胞可能具有生长快速的优势
    【答案】D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详解】A、细胞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错误;
    B、采用高Ca2+—高pH溶液可促进去壁后的细胞融合,灭活病毒只能用于动物细胞融合,B错误;
    C、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处理离体植物组织后及时用无菌水清洗,C错误;
    D、杂交细胞含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具有生长快速的优势,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研究发现,细胞可通过下图所示机制对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细胞器进行精密调控,以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参与自噬作用的溶酶体具有双层膜
    B. 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
    C. 自噬作用能为细胞提供某些有用物质
    D. 营养不良环境中的细胞自噬作用一般减弱
    【答案】BC
    【分析】细胞自噬通俗地说,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详解】A、溶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单层膜细胞器,它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A错误;
    B、在细胞自噬过程中,吞噬泡会包裹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并与溶酶体融合。这种融合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从而使得两个膜结构能够紧密接触并融合,B正确;
    C、细胞自噬作用通过分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细胞器,可以释放出其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参与新的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合成。因此,自噬作用不仅有助于清除细胞内的垃圾,还能为细胞提供某些有用物质,C正确;
    D、在营养不良的环境中,细胞为了维持生存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加强自噬作用以分解更多的细胞内成分来获取能量和原料。因此,营养不良环境中的细胞自噬作用一般会增强而不是减弱,D错误的。
    故选BC。
    15. 噬藻体是一种通过直接侵染使蓝细菌裂解的病毒,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噬藻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标记噬藻体→噬藻体与蓝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记噬藻体需要在分别含35S、32P的两种培养基中直接培养
    B. 噬藻体利用蓝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藻体
    C. 用35S标记噬藻体,搅拌不充分会导致离心后离心管沉积物中的放射性增强
    D. 32P标记的噬藻体和蓝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偏高
    【答案】BCD
    【分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若要标记T2噬菌体,需要先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标记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获得被标记的噬菌体。
    【详解】A、噬藻体属于病毒,因此若要标记噬藻体,需要先用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标记蓝细菌,然后用噬藻体侵染被标记的蓝细菌得到被标记的噬藻体,A错误;
    B、侵染蓝细菌的噬藻体利用蓝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藻体,B正确;
    C、用35S标记噬藻体,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细菌上的噬藻体蛋白质外壳与蓝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藻体外壳仍吸附在蓝细菌表面,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增强,上清液的放射性降低,C正确;
    D、32P标记的噬藻体和蓝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会因子代噬藻体释放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偏高,D正确。
    故选BCD。
    16.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C. 血液中氧含量不足可能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重要原因
    D. 若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V区时,患者将会失明
    【答案】ABC
    【分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也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但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是单向的。
    【详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A正确;
    B、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B正确;
    C、血液中氧含量不足,导致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可能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重要原因,C正确;
    D、若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V区时,患者不会失明,而是不能识别文字,D错误。
    故选ABC。
    17. 下图表示某杨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 光照强度是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重要生物因素
    B. 林木郁闭度较大时,调查一年蓬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C. 该杨树林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D. 适宜的杨树种植密度可提高杨树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BD
    【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详解】A、光照强度是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重要非生物因素,A错误;
    B、林木郁闭度较大时,一年蓬种群密度则较小,调查一年蓬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B正确;
    C、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
    D、适宜的杨树种植密度可以提高杨树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当种植密度适宜时,杨树与林下草本植物之间可以形成合理的生态位分化,减少相互之间的竞争,从而有利于各种群的共存和稳定。同时,适宜的种植密度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效率,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BD。
    18. 葡萄酒是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成的佳酿,酿造历史源远流长。《唐书》已有记载:“葡萄酒,西域有之……及破高昌……京中始识其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于酿酒的葡萄需要先冲洗再去枝梗
    B. 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通入无菌空气
    C. 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逐渐增大
    D. 酒变酸的过程中,糖类直接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
    【答案】BCD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若先去梗会造成果皮破损,增加杂菌污染的机会,因此用于酿酒的葡萄需要先冲洗再去枝梗,A正确;
    B、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先通入无菌空气,让菌种大量繁殖,后密封发酵,B错误;
    C、在利用葡萄汁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液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发酵液的pH变化是先减小后稳定,C错误;
    D、在酿酒的过程中密封不严,氧气进入,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D错误。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 草莓是喜光植物,种植草莓时为保证提前上市,农民一般利用大棚技术从事生产。为了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科研人员用3种方式对其进行补光并测定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1)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自上而下滤纸土第______条带为叶绿素a,其颜色为______。实验中3个补光组草莓植株叶绿素吸收光的种类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
    (2)据上表分析,在对草莓植株补光过程中,叶片中叶绿素含量______(填“与”或“不与”)红光所占比例呈正相关,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3)在温室大棚中,科研人员测定的草莓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为保证测定过程中呼吸作用稳定,获得该图的前提是温室内温度应做到______。由图可知,a、b、c三种光照强度下,在P点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相同,从光合作用原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①. 3 ②. 蓝绿色 ③. 相同
    (2)①. 不与 ②. 由表可知,补光组1红光比例最大,其次是补光组3,再次是补光组2,而叶绿素含量补光组2最高,其次是补光组1,再次是补光组3,因此无法判断红光比例大小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3)①.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②. 相同且适宜 ③. CO2浓度较低,暗反应速率较低,a、b、c三种光照强度下制造的原料(ATP和NADPH)都较为充足
    【分析】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色素的种类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小问1详解】利用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自上而下的色素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第3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颜色为蓝绿。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3组补光组吸收的光的种类相同。
    【小问2详解】据表分析,对草莓植株补光过程中,补光组1红光比例最大,其次是补光组3,再次是补光组2,而叶绿素含量补光组2最高,其次是补光组1,再次是补光组3,因此红光比例大小与叶绿素含量不是正相关关系。
    【小问3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CO2浓度和光照强度;为保证测定过程中呼吸作用稳定,获得该图的前提是温室内温度应做到相同且适宜,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P点前,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CO2浓度,CO2浓度较低,暗反应速率较低,a、b、c三种光照强度下制造的原料(ATP和NADPH)都较为充足。
    20.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人体血压同时受心脏和血管状态的影响,人在紧张、恐惧、剧烈运动时,动脉血压会突然升高,机体可通过降压反射快速调节,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中枢A通过控制中枢B和中枢C对心脏和血管活动进行调节,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存在着______。失重环境下机体对血压的调节不受意识控制,则该情况下机体通过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调节血压,该过程中的效应器为_______。
    (2)长期紧张伴随着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兴奋时,细胞膜对______(填“Na+”或“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导致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心率加快,动脉血压上升。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______传导,引起降压反射增强,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3)血压的稳态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由______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也称为血管升压素,其能通过促进______,使血容量增加,有利于升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会自主分泌过量的醛固酮,促进______,导致循环血量上升,表现出高血压等症状。
    (4)摄入过多高盐食物会导致高血压,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①. 分级调节 ②. 非条件 ③.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和血管
    (2)①. Na+ ②. 神经纤维
    (3)①. 下丘脑 ②.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③.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4)盐摄入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量减少,血液量增加导致血压增加
    【分析】肾上腺接受垂体分泌的激素的调节,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 醇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后者可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小问1详解】中枢A是高级中枢,中枢B和中枢C是低级中枢,中枢A通过控制中枢B和中枢C对心脏和血管活动进行调节,是高级中枢通过控制低级中枢对内脏器官的调节,从而说明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存在着分级调节。失重环境下机体对血压的调节不受意识控制,这种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故该情况下机体通过非条件反射调节血压,该过程中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和血管。
    【小问2详解】交感神经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进而产生动作电位;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引起降压反射增强,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小问3详解】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其能通过促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Na+的对重吸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会自主分泌过量的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同时也等渗性地重吸收水,导致循环血量上升,表现出高血压等症状。
    【小问4详解】盐摄入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量减少,血液量增加导致血压增加。
    21. 丹顶鹤是一种候鸟,主要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在中国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每年的2月末和3月初,丹顶鹤陆续从越冬地迁出,飞到繁殖地。回答下列问题:
    (1)丹顶鹤的迁徙行为会使迁入地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______变化,决定生物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若要调查丹顶鹤的生态位,除需调查其栖息地、食物外,还需调查______。
    (2)丹顶鹤的鸣声音调和频率多变,有的是配偶间的传情或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络,有的是表示对危险的警戒。鸣声对丹顶鹤来说属于______信息,这些实例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写出2点)。
    (3)研究小组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中丹顶鹤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丹顶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kJ/(cm-2·a)。
    (4)丹顶鹤迁入某湿地后,当地通过提供观赏鸟类的旅游服务,为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如果你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对前来观赏丹顶鹤的游客提出的合理倡议是____________(写出2点)。
    【答案】(1)①. 季节性 ②. 群落的物种组成 ③. 天敌及与其它物种间的关系
    (2)①. 物理 ②. 保证生物种群的正常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3)2.7
    (4)①. 直接 ②. 不捕猎丹顶鹤;不随意投喂;不去打扰丹顶鹤的栖息地;观鸟拍照时不打扰丹顶鹤的捕食和休息(合理即可)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小问1详解】丹顶鹤的迁徙行为发生在特定季节,会使迁入地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决定生物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物种组成。若要调查丹顶鹤的生态位,除需调查其栖息地、食物外,还需调查群落的天敌及与其它物种间的关系。
    【小问2详解】鸣声对丹顶鹤来说属于物理信息,丹顶鹤的鸣声如果是用于配偶间传情,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保证生物种群的正常繁衍;鸣声如果是用于对危险的警戒,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小问3详解】丹顶鹤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62.3-34.5=27.8kJ/(cm-2·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7.8-25.1=2.7kJ/(cm-2·a)。
    【小问4详解】丹顶鹤具有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观赏丹顶鹤应注意不捕猎丹顶鹤;不随意投喂;不去打扰丹顶鹤的栖息地;观鸟拍照时不打扰丹顶鹤的捕食和休息。
    22. 某动物phb2基因表达的PHB2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为初步探究PHB2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者将phb2基因(大小为0.9kb,1kb=1000碱基对)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该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phb2基因,提取该动物肝脏组织的总RNA,经______过程得到cDNA,再经PCR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获取phb2基因的过程中,除逆转录酶外,还有______酶参与,此酶需要______(离子)的激活。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目的基因需要提前设计好______。
    (2)转化前需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______的生理状态,以提高转化效率。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_(写出2点)、水和无机盐等。
    (3)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的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图所示,则______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4)为进一步检测得到的大肠杆菌是否表达phb2基因,研究人员以注射了______后获得的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之后再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大肠杆菌中蛋白质进行______实验。
    (5)肿瘤细胞通常培养在______(气体及比例)的恒温培养箱中,将适量PHB2蛋白加入培养液后,若肿瘤细胞______,则表明该蛋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作用,据此可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答案】(1)①. 逆转录 ②.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 ③. Mg2+ ④. 引物
    (2)①. 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②. 碳源、氮源
    (3)3
    (4)①. PHB2蛋白 ②. 抗原一抗体杂交
    (5)①. 95%的空气和5%的CO2 ②. 增殖速率减慢(或数量减少)、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分析】PCR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小问1详解】PCR的模板是DNA,提取的是RNA需要经过逆转录形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基因片段,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PCR过程有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参与,此酶需要Mg2+的激活,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取目的基因需要提前设计好引物;
    【小问2详解】转化时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感受态)的生理状态,以提高转化效率。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营养物质为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
    【小问3详解】由于这些菌落都可以生长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因此都含有质粒,重组质粒包含了目的基因和质粒,如果用限制酶切割重组质粒电泳后将获得含有质粒和目的基因两条条带,由于phb2基因大小为0.9kb,所以对应电泳图是菌落3;
    【小问4详解】研究人员需以注射了PHB2蛋白后获得的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之后再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大肠杆菌中蛋白质进行抗原一抗体杂交实验;
    【小问5详解】肿瘤细胞通常培养在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将适量PHB2蛋白加入培养液后,若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减慢(或肿瘤细胞的数量减少),则体现该蛋白具有抑制其增殖作用,若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则体现了该蛋白具有抑制其扩散的作用。
    23. 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的驯化。经过不断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回答下列问题:
    (1)在驯化和改良的过程中,野生稻种群的______发生变化进而进化为现代稻。现代稻有多种品系,体现了______多样性。
    (2)研究人员经诱变育种获得了对某种病害具有抗性的两种水稻品系甲和乙(甲、乙均为单基因突变体,且相关基因为非等位基因),研究人员将其分别与野生型(易感病)水稻杂交,如下表所示。
    由实验①可知,品系甲的______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实验②F1中的水稻自交得F2,则易感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3)为探究品系甲和品系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不考虑互换)。
    实验方案: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则突变体1、2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若______,则突变体1、2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1)①. 基因频率 ②. 遗传/基因
    (2)①. 抗性 ②. 3/5
    (3)①. 方案一: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得F1,F1自交,观察F2表型及比例 (方案二: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得F1,让F1与野生型(易感病)测交,观察F2表型及比例) ②. F2中抗病:易感病=23:5(F2中抗病:易感病=5:3) ③. F2中抗病:易感病:=6:1(F2中抗病:易感病=3:1)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在驯化和改良的过程中,野生稻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进而进化为现代稻,现代稻有多种品系,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
    【小问2详解】由实验①可知,品系甲中抗病为显性性状;实验②F1中的抗病:易感病:=2:1,说明抗病为显性,显性纯合子致死,则F1水稻自交得F2,则抗病纯合:抗病杂合:易感病=(2/3×1/4):(2/3×1/2):(2/3×1/4+1/3)=1:2:3,又因为抗病纯合致死,则易感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5;
    【小问3详解】方案一:探究品系甲和品系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得F1,F1自交,观察F1及F2表型及比例。
    可设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所得F1为AaBb:Aabb=1:1。当品系甲、品系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时,F2中抗病:易感病=23:5;当品系甲、品系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时,F2中抗病:易感病=6:1;
    (方案二:探究品系甲和品系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得F1,让F1与野生型(易感病)测交,观察F2表型及比例。
    可设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所得F1为AaBb:Aabb=1:1。F1与野生型(易感病)测交,当品系甲、品系乙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时,F2中抗病:易感病=5:3;当品系甲、品系乙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时,F2中抗病:易感病=3:1。)
    消费者




    粪便中食物残渣来源


    甲、丙、戊
    甲、丙
    不补光组
    补光1组
    补光2组
    补光3组
    补光的红蓝光比(红光:蓝光)

    5.24:1
    2.23:1
    3.15:1
    叶绿素含量mg
    1.18
    1.96
    2.43
    1.79
    摄入的能量[kJ/(cm-2·a)]
    呼吸作用散失
    的能量[kJ/(cm-2·a)]
    粪便中的
    能量[kJ/(cm-2·a)]
    62.3
    25.1
    34.5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

    品系甲×野生型
    抗病
    抗病:易感病=3:1

    品系乙×品系乙
    抗病:易感病=2:1
    ?

    相关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河北定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生物试题docx、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魏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