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2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4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43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45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48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50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大学之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99191/0-172745192052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治一★格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厦门大学 河南大学
香港大学 东南大学
学习目标: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礼:通过规范人的言行来修养和陶冶人的道德。·《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 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 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 “记”,属于《仪礼》的附庸。· 戴德、戴圣对《礼》进行整理、归纳
《礼记》· 戴德:85篇,但流传不广,到唐代已亡佚大 半,仅存39篇——习称《大戴礼记》;· 戴圣:49篇,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 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习称《小戴礼记》 即今本“《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42篇, 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
·三礼:一指祭祀天、地、宗庙之礼;二指《仪礼》《周礼》《礼记》 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孟子》 《尔雅》。
孟子的学说基本实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基本愿望——经世治学的学说(孟子将孔子 “仁”的思想发展到“仁政”)
曾皙(曾点)曾子(曾参)徒弟:孔吉孟子
孔鲤过庭鲤庭:指尊长或老师施教之所
什么是“大学”大学:学——学问·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文化常识:古代学制)·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 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根本原则治人:治:治理,管理——谁来管理?——君王/辅佐君王的臣子
三纲八目·《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后世学者常用“三 纲 八 目”来概括。.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①“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②“ 目 ”是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
第一段——三纲大学之道,在明①明②德,在亲③民,在止④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 境界。· 明明德:明:使…明显—彰明彰显圣明之德——个人修养· 亲民:亲近民众,爱护民众(一般用于地位高的人亲近一般的民众)(人与人之间——社会层面,具有政治内涵)
·止于至善:至 —adg.最高的· 本义:在最高的善那里停下来· 引申: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小善:基本的道德修养大善:?(如何做到)知①②而后有定③,定而后能静④,静而后能安⑤,安而后能虑⑥,虑而后 能二⑦。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
怎样才能达到“至善”呢?得 处事合宜
志向坚定不移达到“至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 学的宗旨了。·知道要如何“止于至善”,那么就“近道”了。·所谓的“至善”,实际上就是儒家所谓的“道”。· 道:天道——某种规律·道家的道: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儒家的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
“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 所污染,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总之,“明明德”是自身的 修养。“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教化 别人,提高别人的修养,祛除别人身上的污垢,使其成为新民。“至善”就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 地,从而使全社会的成员的道德趋于完善。
此 三 者 , 大 学 之 纲 领 也
“明明德”侧重于“内圣”,“亲民”侧重于“外王”, “止于至善”是最终追求。这三个纲 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 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 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
“三纲”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逻辑推理关系
第二段——八目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 获得更多知识诚意 诚:使……诚;使意念真诚正心 正:使……正;端正内心
·什么叫“齐家”?·①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致知在格物”·②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国治而后天下平”
齐家——(次序)——孝(长辈)、悌(平辈)、慈(所有人)——和 睦——(家国同构)(家庭是社会的元素)
修养自己的品德(修身养性)保持良好的作风,遵循道德规范修身——大学思想的根本目的、核心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体有序
①——动宾结构② ——主谓结构
欲 . 先 . ..而后…
平 天 下安 治国齐家修身修 正诚 意致知知格物
内修(独善其身) 外治(兼善天下)八目之间是相互联结的关系,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内修”和 “外治”两大方面。
思考“八目”之间的关系
思考“八目”中哪一条是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目 的修 身—→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基础“修身”是根本。是由“内修”到“外王”的过渡。修身是治人的前提, 修身的目 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 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纲八目止于至善内修 明明德 枢纽 亲民 外
达则兼善天下★修 齐 治身 家 目
穷则独善其身★ ★ ★致 诚 正知 意 心
《大学之道》通过“三纲”明确了为人修身的根本宗旨,并以“修身”为核心,指出具体步骤。进一步指出修身的小 步骤,即“八目”。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结 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
随堂测试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 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2、《大学之道》中,用“ ”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 境界。3、《大学之道》中,用“ ”两句指出本末始 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1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在止于至善。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5(《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2* 大学之道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壹·,温故知新,《礼记》戴圣,“大学”是什么,·贰·,文本特色,思维提升,·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学》节选,《大学》来源,《大学》介绍,三纲八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段,第二段,止于至善,明明德,三纲八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