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2023年12月1日夜间,北京有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极光现象(图),天文专家表示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完成下面小题。
1.引发极光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太阳活动③人类活动④地球磁场
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极光现象出现的那几天,下列现象发生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北斗卫星导航受干扰 B.户外活动受辐射灼伤
C.中国空间站运营受影响 D.电网电流强度出现异常
3.拍摄照片时,该天文爱好者面向( )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2021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福建开展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工作,于2022年10月在政和某地层发现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新物种属于鸟翼类,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也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图甲为奇异福建龙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图乙为该时期的联合古陆分布(图中☆为“奇异福建龙”所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古地中海变迁角度推测,图乙时期到现在①所处大陆与“奇异福建龙”所处的大陆之间的距离( )
A.逐渐变远 B.逐渐变近 C.先变近后变远 D.始终不变
5.活体“奇异福建龙”可能感知到的地理事项为( )
A.安第斯山脉形成 B.人类活动频繁C.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D.喜马拉雅山形成
6.与现代相比,“奇异福建龙”生存时期( )
A.物种繁多B.海平面较低C.冰川范围较大D.气候温暖
某年1月29日某天气系统穿过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圣路易斯市。下图示意该地区1月29日12时和18时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穿过圣路易斯市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D.反气旋
8.若风向变化只受热力因素影响,1月29日12~18时期间,圣路易斯的风向由( )
A.偏西转为偏南 B.东北转为西北 C.偏东转为偏北D.西南转为东南
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夜雨少
B.河谷盆地昼雨多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10.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
直接原因是( )
A.植被状况B.太阳辐射 C.热力环流 D.地形起伏
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物体向各个方向反射的太阳总辐射量与到达该物体表面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它决定着地表和大气间的辐射能量分配,会影响全球及区域气候。图为某地不同季节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表示冬季地表反照率年际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12.导致曲线④反照率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覆盖率B.太阳高度角C.土壤湿度D.积雪状况
彩虹是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后经色散和反射而成的一种光学现象。只要空气中有一定数量的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在较暗的背景下便可能观察到彩虹。元旦节北京时间14:00左右,小明在武汉(30°N,114°E)江滩边欣赏喷泉时有幸看到喷泉上形成了彩虹。小明想提前与纽约(49°N,75°W)的朋友约好后,第二天将此彩虹美景直播分享给他。下图示意武汉江滩喷泉位置。据此完成小题。
13.小明当时是站在M处看到的彩虹,彩虹最可能被清晰看到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14.下列北京时间中,最适宜小明为他在纽约的朋友直播分享喷泉彩虹的是( )
A.6:00B.10:00C.14:00D.18:00
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到在其着陆及巡视范围内分布有大量的横向风成脊。横向风成脊是火星表面一类特殊的风成地貌,是研究火星大气运动及气候特征的重要载体。科学家根据横向风成脊形态特性划分出三个类型,提出了该区域横向风成脊的两阶段演化模型(图2),指示着陆区当地的盛行风向曾经发生过一次显著的改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盛行风向的显著变化为( )
A.东风→东南风 B.南风→西南风
C.西风→西北风 D.北风→东北风
16.近期,科学家发现火星自转正在以每年4 毫角秒的速度加快。其带来的影响有( )
A.火星盛行风向逆转 B.火星白昼时间缩短
C.火星黑夜时间延长 D.火星公转周期缩短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智利北部城市奥瓦耶西部临海,地形平坦,风能资源丰富。中国某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与当地合作建设蓬塔谢拉风电场。该风电场年均发电量可满足1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减少15.7万吨碳排放。
(1)简析蓬塔谢拉风电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中方企业的优势(6分)。
(3)分析蓬塔谢拉风电场运营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示意城市热岛混合层形成。
(1)据图描述逆温层分布的特点(4分)。
(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6分)。
(3)推测城市混合层高度与城市大气污染物PM2.5浓度的关系,并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雷暴是指对流旺盛的天气系统,也被称为“对流性风暴”,特征是能够产生雷电交作的激烈放电现象,并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严重灾害性天气。图左为雷暴发展演变过程示意图。
茂物(又名博果尔)坐落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正南56公里的山间盆地之中,一年平均有322天电光闪闪,有“世界雷都”的盛名。图右为爪哇岛西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雷暴的发展演变过程(6分)。
(2)分析茂物被称为“世界雷都”的原因(6分)。
(3)推测为拍摄雷暴所需要的准备工作(6分)。
参考答案:
17.(1)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便于建设;位于沙漠荒地,土地成本低(6分)。
(2)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充足;技术先进(6分)。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6分)。
18.(1)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变薄(4分)。
(2)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6分)。
(3)二者成负相关。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少,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成负相关(6分)。
19.(1)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形成积云;积云不断往高空伸展壮大,形成积雨云并出现雷暴,出现空气下沉运动和降水;对流运动减弱。积雨云不断消退(6分)。
(2)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空气对流旺盛;周边水域广阔,有充足的水汽;赤道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无气旋活动(6分)。
(3)研究气象雷达图和卫星云图,选定拍摄地,圈出一块可能出现雷暴的区域。然后驱车,不断根据专业气象资料调整距离,逐渐靠近雷暴中心(6分)。
1.C 2.B 3.D
【分析】1.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等,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选项②④正确;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无法引起极光,①错误;极光是自然现象,人类活动无法影响产生,选项③错误;故选C。
2.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因此极光现象发生那几天,北斗卫星导航会受干扰,中国空间站运营受影响,电网电流强度出现异常。但是太阳辐射不受影响,因此户外活动受辐射灼伤发生的可能性最小。故选B。
3.拍摄极光的照片,应面向极光发生的方向。据题可知,天文爱好者位于北京,拍摄的极光应该发生在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应面向北方。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 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4.B 5.C 6.D
【解析】4.①所处大陆为非洲大陆,“奇异福建龙”所处的大陆为亚欧大陆。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在其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故图乙时期“奇异福建龙”所处时期为中生代,该时期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古地中海面积逐渐缩小。故从图乙时期到现在①所处大陆与“奇异福建龙”所处的大陆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近。故选B。
5.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活体“奇异福建龙”所处时期为中生代,该时期裸子植物极度兴盛,C正确;新生代的第四纪出现了人类,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均在新生代,ABD错误。故选C。
6.中生代是成煤的重要时期,植物茂盛,故气候比现代较温暖,D正确;中生代还没有被子植物,物种较单一,A错误;气候温暖会导致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升高,BC错误。故选D。
【点睛】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7.A 8.C
【解析】7.从图中的等温线分析,该地11月29日12点气温约为15℃,受暖气团控制,11月29日18点气温下降到-8℃,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为冷锋天气过程,故A项正确。
8.若风向变化只受热力因素影响,则气温相同地区气压相近,等压线与等温线分布相似,但气温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所以气压与气温相反。11月29日12时,圣路易斯处在东北高西南低的气压场中,在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偏东风,18时处在西北高东南低的气压场中,在向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偏北风,所以期间风向由偏东转为偏北,故C项正确。
【点睛】根据热力原理,同海拔地区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9.A 10.C
【解析】9.根据图中降水量及降水时间判断,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山顶夜雨少、河谷盆地夜雨多,A正确、B错误;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比山顶小,C错误;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增加,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热力环流知识,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之间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所以晚上河谷盆地盛行上升气流,即多夜雨,同理,山顶多昼雨。因此导致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热力环流,C正确。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B错误;植被状况、大气温度是影响因素,不是直接原因,C、D错。故选C。
【点睛】第二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题干要求---“直接原因”。
11.D 12.D
【解析】11.由图可知,该地不同季节地表反照率差异较大,可推测该地可能为温带地区,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植被覆盖率低,也可能有积雪,地表反照率高,故④曲线可能代表冬季地表反照率年际变化,故选D。
12.冰雪的反射率高,是反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地区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气候的异常等影响,积雪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导致反照率的年际变化大,D正确;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土壤湿度年际变化均较小,对反照率的年际变化影响小,AC错误。可以认为太阳高度角无年际变化,B错误。故选D。
【点睛】地面反射率与下垫面有关,不同的下垫面会有不同的地面反射率,一般来说如果下垫面为雪地的话,那么反射率较高,如果为草地的话,反射率较低。
13.C 14.B
【解析】13.据材料可知,彩虹要被清晰观测到的条件是空气中有小水滴,且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并在较暗的背景下。此时为元旦1月1日北京时间14点,武汉位于东八区,因此此时此地太阳方位大致位于西南方,据图中方向标可知,人站在M处应该面朝东北方(背光站立)观测即可能看到彩虹,AB错误;丙地刚好位于M的东北方,且丙后面背景为树林,树林颜色较深较暗利于观测彩虹,C正确;丁地背景为空旷明亮的天空,不利于清晰看到彩虹,D错误。故选C。
14.由于相约时间为1月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武汉位于东八区,太阳晚于6点日出,早于18:00日落,因此6:00和18:00都没有太阳不会出现彩虹,AD错误;北京时间14:00彩虹能够出现;但此时纽约地方时大概为凌晨1:00(武汉和纽约大致相差13小时),因此朋友已经睡觉不方便,C错误;北京时间10:00大致是纽约时间21点,比较方便看直播,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视运动规律: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东南升,西南落;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东北升,西北落。
15.D 16.B
【解析】15.由阶段一可知,类似于新月形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缓坡朝北,因此吹北风;由阶段二可知,沙丘的缓坡朝向为东北,因此吹东北风,综上所述,“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盛行风向的显著变化为北风→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近期,科学家发现火星自转正在以每年4毫角秒的速度加快,即自转周期变短,其带来的影响有火星白昼时间缩短,B正确;火星黑夜时间缩短,C错误;不会影响公转周期和盛行风向,AD错误。故选B。
【点睛】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在其着陆及巡视范围内分布有大量的横向风成脊。横向风成脊是火星表面较为年轻(可能小于100万年)的风成地貌,是研究火星大气运动及气候特征的重要载体。研究团队利用“祝融号”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对火星车巡视路线上的横向风成脊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首次在火星横向风成脊表面识别出小型多边形裂隙。
17.(1)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便于建设;位于沙漠荒地,土地成本低。
(2)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分析】本题以蓬塔谢拉风电场为材料,涉及风电场区位因素分析、中国企业有事以及对当地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蓬塔谢拉风电场位于美洲西岸,纬度位置处于西风带,其地理位置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风力资源丰富;从图示可以看出风电场位于沙漠,沙漠广阔可利用程度低,土地价格低廉;地形平坦开阔,适宜风电场的建设;距离城市距离较近,运输成本低。
(2)中国研究风力发电历史已久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占有优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金力量充足。中国政府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等。
(3)风力发电中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可减轻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风力发电也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指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新道路从而带来经济效益;能带动当地劳动人民就业,增加就业机会;能够提高大量的能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能够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
18.(1)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变薄。
(2)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
(3)二者成负相关。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少,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成负相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详解】(1)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的的现象称为逆温,直接读图可以看出,郊区的逆温层较厚,城市的逆温层较薄;逆温层的厚度由郊区向城市中心变薄。
(2)城市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与郊区气温相比,城市气温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对近地面的逆温层破坏越严重,逆温层变得越薄;而逆温层越薄则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
(3)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可以从对流运动的强弱方面进行分析。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越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低,大气环境质量越好;相反,城市大气的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越不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因此二者成负相关。
【点睛】
19.(1)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形成积云;积云不断往高空伸展壮大,形成积雨云并出现雷暴,出现空气下沉运动和降水;对流运动减弱。积雨云不断消退。
(2)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空气对流旺盛;周边水域广阔,有充足的水汽;赤道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无气旋活动。
(3)研究气象雷达图和卫星云图,选定拍摄地,圈出一块可能出现雷暴的区域。然后驱车,不断根据专业气象资料调整距离,逐渐靠近雷暴中心。
【分析】本题以雷暴发展演变过程示意图、爪哇岛西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雷暴形成过程与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片第一幅图,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积云;第二幅图,强烈的上升运动导致云层加厚加高,下沉气流形成降水,因此有雷暴现象;第三幅图由于上升气流减弱,下沉气流持续,因此积云处于消散阶段。
(2)依据材料读出,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周边海域广阔。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升温快,空气对流旺盛;周边水域广阔,为对流运动提供充足的水汽;靠近赤道,地转偏向力影响小,无气旋活动。
(3)雷暴和强对流天气有关,因此需要研究雷达图和卫星图,确定可能出现雷暴的区域。然后在可能出现的雷暴区域在进行野外观测,再根据专业气象资料调整距离。逐渐靠近雷暴中心,然后进行拍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D
A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C
B
D
B
广东省封开县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封开县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广东省广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中山市汕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山市汕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5,39),②处等深线, 甲地位于, 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