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2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2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第1页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2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第2页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2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2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2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等于90B.b可能是单质
    C.参加反应a与c的质量比为7:8D.d一定是催化剂
    2.(2023·安徽中考真题)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过滤病毒的作用,Z是合成熔喷布的主要原料,由X制备Z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Y、Z在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D.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3.(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4.(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于废水处理,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SO4+2X+O2↑;Na2FeO4+2KOH=K2FeO4+2Na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SO2B.SO3C.Na2OD.Fe2 (SO4)3
    5.(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取适量蓝铜矿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最终浓硫酸增重1.8 g,氢氧化钠增重8.8 g,则x与y的比值为
    A.1:1B.2:1C.1:2D.9:44
    6.(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7.(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在反应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完全反,生成4.4gR,则a:b等于
    A.23:9B.46:9C.32:9D.16:9
    8.(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9.(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10.(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反应物B.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11.(2023·天津中考真题)在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 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
    13.(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14.(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B.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D.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
    1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可能是单质 B.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3:11
    C.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16.(2023·广东中考真题)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17.(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18.(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已知甲烷与氯气(Cl2)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表示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CH3Cl和HClB.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
    C.生成物的质量之比为1:1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19.(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一定属于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20.(2023·湖北随州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2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2.(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学习化学既要“见著知微”,又要“见微知著”。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3:4
    C.由该反应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D.由该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3.(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24.(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将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19.6 B.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C.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的质量为14g D.铁的氧化物中x:y=2:3
    2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2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2gB.4.8gC.3.2gD.4.4g
    26.(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A.96gB.128gC.136gD.224g
    27.(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12.6 B.铁的氧化物中x:y=3:4
    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
    28.(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无剩余B.第四次实验后盐酸无剩余
    C.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D.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5%
    二、计算题
    29.(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某同学取MgC12和KC1固体混合物10.8g,向其中加入115g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KOH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K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1)表中m的值是 。
    (2)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30.(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化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
    求: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2021·湖北荆门中考真题)某补钙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为了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称取20g补钙剂放入烧杯中,再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 实验全部完成后,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2.(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3.(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长久使用的花洒、热水壶底部和热水锅炉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酸溶液可以清除水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向盛有不同质量水垢粉末的烧杯中均加入250g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1)第一组实验中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组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有 。
    34.(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 25g 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 80g 稀硫酸分 4 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分析并计算:
    (1)25g 假黄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当加入 g 稀硫酸时,25g 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3)求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 0.01%)
    专题23 质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等于90B.b可能是单质
    C.参加反应a与c的质量比为7:8D.d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C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40+32+10-12-0-10=100,故选项说法错误;
    B、a、c质量减少,推测为反应物,b质量增加,推测为生成物,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反应符合a+c→b,因此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所以b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a、c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d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2023·安徽中考真题)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过滤病毒的作用,Z是合成熔喷布的主要原料,由X制备Z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Y、Z在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D.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分析图示,X的化学式为 C3H8;错误;
    B、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C、分析图示,Y只含有氢元素,燃烧产生水,Z含有碳、氢元素在 O2 中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则产物不相同;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
    故选D。
    3.(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A 、根据分析可知,x的数值为8g,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9g:3g=3:1,说法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分析可知,甲、乙是反应物,丙、戊是生成物,丁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在两种物质,由于无法确定,反应物、生成物是否都为化合物,也无法确定反应过程中是否相互交换成分,故无法确定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D。
    4.(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于废水处理,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SO4+2X+O2↑;Na2FeO4+2KOH=K2FeO4+2Na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是
    A.SO2B.SO3C.Na2OD.Fe2 (SO4)3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铁、硫、氧、钠原子数目分别为2、2、20、12,反应后铁、硫、氧、钠原子数目分别为2、2、18、8,则X是Na2O;
    故选C。
    5.(2022·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可表示为xCu(OH)2·yCuCO3。取适量蓝铜矿样品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最终浓硫酸增重1.8 g,氢氧化钠增重8.8 g,则x与y的比值为
    A.1:1B.2:1C.1:2D.9:44
    【答案】C
    【解析】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故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故2x:12y=0.2g:2.4g,x:y=1:2。
    故选C。
    6.(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答案】B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40+3+2+3=x+3+16+14,x=15,符合题意;
    C、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16-2):(14-3)=14:11,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在反应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完全反,生成4.4gR,则a:b等于
    A.23:9B.46:9C.32:9D.16:9
    【答案】D
    【解析】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选:D。
    8.(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是2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答案】A
    【解析】A、x =7+10+28+37-14-10-33=25,故选项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甲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选项错误;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g-7g):(33g-28g)=7:5,故选项错误。故选A.。
    9.(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x的值是31,不符合题意;
    B、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20-13):(31-20)=7:11,如果甲、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不符合题意;
    C、甲、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丁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丁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0-13):(20-16)=7:4,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反应物B.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答案】A
    【解析】A、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48%,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为30%,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故选项正确;
    B、由图2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加一起等于1,所以可算出乙的质量分数为10%,即x的值为10,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也为10%,乙的质量分数在反应前后不变,故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19%-17%):(48%-30%)=1:9,则若生成38g的甲,设消耗丁的质量为x, ,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1.(2023·天津中考真题)在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 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A、反应前碳元素化合价为0,氧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锌元素化合价为0,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将一定量的N2、H2和物质M置于密闭容器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B.参加反应的N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C.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H2和NH3质量分数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可以知道化学化学前后原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表达式为N2+H2→NH3,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方程式配平分析,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N2:H2:NH3的个数比为1:3:2,不符合题意;
    C、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特点,图中M的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M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求出NH3的质量分数100%-14%-63%-6%=17%,那么a的数值为17,反应后H2和NH3的质量分数应为14%:17%=14:17,而不是1:1,故符合题意。
    13.(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错误;
    B、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N2和H2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错误;
    C、是NH3, 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错误;
    D、从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D。
    14.(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B.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D.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
    【答案】B
    【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说法正确;
    B、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4)=6:1,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即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C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可知,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44):12=22:3,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5.(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可能是单质 B.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3:11
    C.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W是由X和Y反应生成的,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W一定不是单质,选项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选项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Z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Z可能与反应无关,或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错误;
    D、根据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设X和Y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则
    故化学方程式可能为,选项正确;
    答案为:D。
    16.(2023·广东中考真题)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答案】D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7.(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答案】D
    【解析】A、由表格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0+20+5+0=14+16+a+20,a=5,故说法正确;
    B、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16克,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克,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
    C、反应后丁质量增加了20克,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了16克,是反应物;乙质量减少了4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做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和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16:4:20,不知道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8.(2021·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已知甲烷与氯气(Cl2)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表示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CH3Cl和HClB.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
    C.生成物的质量之比为1:1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A、反应生成CH3Cl和HCl,正确。
    B、化学反应中分子一定改变,一定会拆分成原子,错误。
    C、生成物的质量之比为50.5:36.5,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A。
    19.(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一定属于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由图1可知,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由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生成Z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
    20.(2023·湖北随州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答案】D
    【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4g+5.4g+2.8g-8.0g=4.6g,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2g):0.6g=4:1,故B说法正确;
    C、由A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由B可知,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1.2g=3.6g,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2.4g+0.6g=3.0g<4.6g,故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生成的戊为CO,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设2.8g一氧化碳充分氧化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1.6g,故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1.6g,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A
    【解析】A、化合物是有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O2,属于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CH3OH,属于化合物,丁化学式为H2O,属于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乙的化学式为H2,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学习化学既要“见著知微”,又要“见微知著”。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3:4
    C.由该反应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D.由该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1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配平系数之比。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氯化氢,由此可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故C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结合该反应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正确。
    故选B。
    23.(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答案】C
    【解析】A、由图中数据可知,a=100%-14%-6%-70%=10%,b=100%-40%-10%-42%=8%,故A说法正确;
    B、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为:a=100%-14%-6%-70%=10%,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也为10%,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0%-42%):(14%-8%)=14:3,故C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70%-42%):(14%-8%):(40%-6%)=14:3:17,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工业合成氨为:,合成氨的反应中N2、H2、NH3的质量比为28:6:34=14:3:17,所以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4.(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将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19.6 B.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C.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的质量为14g D.铁的氧化物中x:y=2:3
    【答案】C
    【解析】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法不正确;
    B、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则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铁的氧化物的质量=16.8g+6.4g=23.2g,说法不正确;
    C、当二氧化碳质量为4.4g时,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该反应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
    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容器内一氧化碳质量=16.8g-2.8g=14g,说法正确;
    D、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铁的氧化物种氧元素的质量为6.4g,,说法不正确;
    答案:C。
    25.(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 2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2gB.4.8gC.3.2gD.4.4g
    【答案】C
    【解析】该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0g×60%=12g,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最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钙,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与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16.8g=3.2g。故选C。
    26.(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A.96gB.128gC.136gD.224g
    【答案】D
    【解析】138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则氧元素质量为:138g-72g-18g=48g。室温下CO、CO2呈气态,水呈液态。根据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所得气体(即CO、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该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36%,由于酒精中碳元素质量为72g,气体CO、CO2中氧元素质量为:,根据氢元素质量,水中氧元素质量为:。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不变可得:48g+x=128g+144g,x=224g。故选D。
    27.(2021·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值为12.6 B.铁的氧化物中x:y=3:4
    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
    【答案】D
    【解析】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A、由图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根据碳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的值为8.4+8.4=16.8,说法错误;
    B、由于m=16.8,即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FexOy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FexOy,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FexOy中铁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铁的氧化物中x:y=1:1,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说法错误;
    D、由以上分析知,该铁的氧化物为FeO,设当二氧化碳质量为4.4g时,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则
    解得z=2.8g;
    此时容器内CO质量为16.8g-2.8g=14g,说法正确。
    故选:D。
    28.(2021·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无剩余B.第四次实验后盐酸无剩余
    C.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D.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5%
    【答案】D
    【解析】A、根据表格可知每次加入5g稀盐酸反应0.5g碳酸钙,而第四次反应加入5g稀盐酸反应0.2g碳酸钙,因此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有剩余,错误;
    B、结合选项A,第四次实验后加入5g稀盐酸反应0.2g碳酸钙,因此碳酸钙无剩余盐酸有剩余,错误;
    C、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7.3%,不符合题意;
    D、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1.7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计算题
    29.(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某同学取MgC12和KC1固体混合物10.8g,向其中加入115g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KOH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K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请分析计算。
    (1)表中m的值是 。
    (2)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9
    (2)解:第四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80g,生成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为5.8g,设80g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
    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
    (3)解: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设参加反应的MgC12的质量为y,生成KC1的质量为z
    所得溶液是氯化钾溶液,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8.1%。
    30.(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铜锌合金外观似金子,化学小组为检测其中锌的质量分数,按下列流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反应,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忽略盐酸的挥发):
    求: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
    (2)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31.(2021·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某补钙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为了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称取20g补钙剂放入烧杯中,再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 实验全部完成后,烧杯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HC1、CaCl2
    (2)设:20g补钙剂中含碳酸钙质量为x。
    补钙剂中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

    x=10g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32.(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3.4
    (2)解:通过数据比较可知:10.0g稀盐酸完全反应可以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10.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x=0.73 g
    则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33.(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长久使用的花洒、热水壶底部和热水锅炉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酸溶液可以清除水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向盛有不同质量水垢粉末的烧杯中均加入250g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1)第一组实验中所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组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有 。
    【答案】(1)3.3
    (2)解:设: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x。


    x=75%。
    答: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75%。
    (3)氯化钙/CaCl2
    34.(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 25g 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 80g 稀硫酸分 4 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分析并计算:
    (1)25g 假黄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当加入 g 稀硫酸时,25g 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反应。
    (3)求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 0.01%)
    【答案】(1)9.75
    (2)60
    (3)解:设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ZnSO4的质量为 x,此时生成的 H2的质量为 y
    x=16.1g
    y=0.2g
    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ZnSO4)质量分数=
    答: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4.77%。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32
    1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0
    10




    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
    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
    项目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0
    12
    1
    10
    反应后质量/g
    12
    6
    待测
    44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0.5
    0.3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K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1.45
    m
    4.35
    5.8
    5.8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38.2
    56.4
    75.6
    95.6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垢的质量/g
    10
    20
    3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g
    256.7
    263.4
    272.3
    282.3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32
    10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0
    10




    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
    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
    项目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0
    12
    1
    10
    反应后质量/g
    12
    6
    待测
    44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0
    反应后质量/g
    14
    16
    a
    2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盐酸的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0
    0.5
    0.3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K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1.45
    m
    4.35
    5.8
    5.8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38.2
    56.4
    75.6
    95.6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实验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垢的质量/g
    10
    20
    3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g
    256.7
    263.4
    272.3
    282.3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1.75
    18.5
    15.25
    15.25

    相关试卷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41动物的分类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41动物的分类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38植物的分类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38植物的分类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33流程题分析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三年(2021-2023)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专题33流程题分析专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