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02087/0-17275381144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02087/0-17275381144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02087/0-17275381144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Ⅰ卷
一、选择题(1-15单选题每题2分,16-20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和“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所描述的现象,分别主要体现了哪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
A.脱落酸、细胞分裂素B.脱落酸、乙烯
C.赤霉素、乙烯D.生长素、赤霉素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观察目标位于左上方,则可以向左上方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C.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再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细胞质实际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和植物构成一个种群
B.一分子蔗糖是系统,也是“生命系统”的层次
C.江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可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4.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内缺乏Fe2+,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骨骼、牙齿中的CaCO3
D.哺乳动物血液中的Ca2+含量过高,则会发生抽搐
5.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尿检时主动排尿需大脑经a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
B.婴儿的排尿反射过程可表示为膀胱→d→脊髓→b→膀胱
C.a过程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兴奋或抑制
D.某成年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c
6.关于胰液分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W
B.促胰液索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丁胰腺细脆
C.释放乙酰胆碱促进胰液分泌的迷走禅经属丁副交感神经
D.胰腺分泌的胰液可以经过导管进入内环境
7.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的高低对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8.下图为人体免疫调节的过程图,甲~戊表示细胞,①~⑥表示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乙是辅助性T细胞,过程②是激活丙细胞的第一个信号
B.图示为体液免疫过程,图中细胞只有丁不能识别抗原
C.物质1能促进④过程,物质2能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当相同的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中过程⑥的速度快于过程④
9.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B.单侧光下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的合成来促进种子萌发
D.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10.生长素的发现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图是温特实验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与在植物细胞间的运输方式不同
B.若将该实验换成在旗陪中进行,则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图示去顶胚芽鞘湾曲生长与两侧细胞生长速度存在差异有关
D.图示实验证明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
11.下图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正确的是( )
A.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B.a-d时间段内,c点鲤鱼种群的数量最少
C.c-d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图中a点和b点,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12.下图是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方向总是由简单群落向复杂群落进行
B.上图群落中对阳光利用率最高的是青冈栎林
C.杂草群落结构简单,不具有垂直结构
D.发生在采伐迹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1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D.同一个体中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14.某陆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能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属于分解者,工要是细和底图
B.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2-62
C.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3/a2
D.能量流经③的途径与流经其他消费者的相同
15.通过比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可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建设时考虑环境承载力,体现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食用植物比食用同等质量的植食性动物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
C.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D.当生态足迹总量小于生态承载力总量时,就会出现生态赤字
特别提示:16-2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16.如图1是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中各突触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低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上移
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17.为了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小组选取同种且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千只进行饲养。饲养第30天时,对其实施切除手术,手术后再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等分成①②③④四组,在第40天时分别注射不同激素及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该实验需要手术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形休
B.该实验中选取的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属丁实验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C.该实验中第④组注射的每种激素量分别与第②、第③组注射的激素量相等
D.该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在促进大鼠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18.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骨髓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体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增后降
B.抗原进入机体后,其表面特定的蛋白质,能与免疫细胞的受体结合,引发免疫反应
C.特异性免疫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
D.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白稳功能
19.下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J/(cm2·a)],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J/(cm2。a)
B.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20J/(cm2·a)
C.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0J/(cm2。a)
D.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
20.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甲)和萌发(乙)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对于种子储存能量是有利的
B.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时,有机物中氧的含量会增加
C.油菜种子在播种时,适合浅播
D.小麦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一定不涉及糖类和脂肪的相互转化
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五题,总计55分)
21.(每空2分,共计12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避行物喊交换离不开府环境。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查接与肉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儿种器官,Ⅰ、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纸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的D表示__________葡萄糖从体外进)肝脏细腹至少需要通过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
(2)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__________(化学物质)。
①中该物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______.
(3)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使血浆pH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
22.(每空2分,共计14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上发生的信号转化是__________
(2)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__________识别,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这种“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
23.(每空2分,共计10分。)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同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人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
(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__________
(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
(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
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_________
24.(每空2分,共计12分。)
Ⅰ、下图是某海湾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
Ⅱ、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耐盐植物,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则种植耐干早植物,这些不同植物的分布差异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图中方框内表示该水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第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
(4)一般米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25.(每空1分,共计7分。)
Ⅰ.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颗粒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__________(填序号)。
①NaOH②NaCl③CuSO₄
④Cu(NO₃)2⑤混合后再使用⑥分别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__________。
Ⅱ.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性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可能有还原糖存在呢?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对照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可选实验材料:葡萄糖溶液、正常尿液、待测尿液、斐林试剂甲液、NaOH、斐林试剂乙液、CuSO₄、双缩脲试剂、碘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
第一步:取3支洁净的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
(4)第二步:分别向3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相应的液体,1号加2mL葡萄糖溶液,2号加,3号加2mL一次性食用大量糖的试验者的待测尿液。__________
(5)第三步: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新制的__________试剂1mL,并满足其他实验条件。第四步: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6)1号试管的现象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不出现上述现象;3号试管产生与1号试管相同的现象说明: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
10.3
0.48
226.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