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上9月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上9月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如图是小明手持1号干电池的照片,下列关于1号干电池高度的估测最合理的是( )
A. 5mmB. 6cmC. 15cmD. 20cm
2.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9.6nm=9.6×10-3μm=0.96mm
B. 9.6cm=9.6÷100dm=0.096m
C. 9.6cm=9.6cm×10=96mm
D. 9.6cm=9.6×10mm=96mm
3. 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机械运动的是( )
A. 百花盛开B. 艳阳高照C. 夜色朦胧D. 飞沙走石
4. 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我们听不到回声的原因( )
A. 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 回声太小,听不到
C. 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没有回声
D.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5. 下列有关物体运动的描述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 在盘山公路上运动的小车
C. 腾空而起的火箭D.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6. 下列选项中正确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方法是( )
A. B.
C. D.
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 路程s与速度v成正比
C. 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D. 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8. 在“双减”政策之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小强参加了学校开设的乐器社团,一天他正在练习吹奏竖笛,课后小强结合刚学习的物理知识明白了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 嘴唇B. 声带
C. 笛子D. 笛子内空气柱
9.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B. 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仪器,就可以减小误差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
D. 误差就是错误
10. 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 t=0时刻,A在点O,B在距离O点5m处
C. 从第3s开始,vAvB,第5s时A、B到O点的距离相同(均为10m),即5s末A、B相遇,故C错误;
D.由图可知,5s内A通过的路程为10m,5s内B通过的路程为
10m-5m=5m
由可知A的平均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11. A
【解析】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说明丙相对于甲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停在空中,或者丙匀速下降,下降的速度比甲小,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相对于乙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停在空中,或者丙匀速下降,下降的速度比乙小,也可能匀速上升;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A
【解析】
设全程的路程是s,全程所用的时间是t,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则前三分之一所用的时间
后三分之二所用的时间t2
全程所用的时间t
全程的平均速度v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2分)
13. ①. ②. 乙
【解析】[1]因为1μm=10-6m,所以
2.5μm=2.5×10﹣6m
[2]刻度尺的精度越高,测量结果越准确。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比乙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更大(即乙刻度尺的精度更高),那么用乙刻度尺测量会更准确。因此,选择甲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14. ①. 山 ②. 静止
【解析】
[1]“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以“山”为参照物,“轻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2]若以该船上的“船夫”为参照物,“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15. ①. 乙 ②. 相同时间比路程
【解析】
【】[1]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前半程甲同学一直领先,最终乙同学领先冲过终点。由此可知,全程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乙同学运动时间较短,由得,乙同学平均速度快。
[2]前半程甲同学一直领先,甲乙同学运动的时间相同,甲同学运动的路程较长,说明前半程甲同学速度快,依据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
16. ①. 210 ②. 58.3 ③. 相对
【解析】
【】[1][2]巡航速度为
[3]由题可知,同一个研究对象,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研究对象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
17. ①. 固体 ②. 大于
【解析】
【】[1][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用“土电话”能够实现较长距离通话,这表明固体能够传声;声音在棉线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18. 51
【解析】
【】假设铁管的长度为s,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时间差为0.14s,可得
解得
故铁管长度为51m。
三、实验题(共3题,每空1分,共18分)
19. ①. 分度值 ②. 左 ③. A ④. 5.50 ⑤. 大于 ⑥. 99.8
【解析】
【】(1)[1]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前,萱萱需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量程、分度值、单位等信息。
(2)[2]测量时,她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铅笔,零刻线对齐铅笔左端。
(3)[3][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正确的方法是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结果应为5.50cm。
(4)[5]若此刻度尺遇冷收缩,分度值变小,测量结果会偏大,故则所测结果大于真实值。
(5)[6]机械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向2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39.8s,萱萱当时脉搏跳动120次用时为
1min39.8s=99.8
20. (1)
(2) ①. 较小 ②. 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3)秒表 (4)变速直线运动
(5)
【解析】
(1)
本实验测量平均速度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2)
[1][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3)
据原理可知,此实验中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故可知所需的器材是刻度尺和秒表。
(4)
据图可知,每一段小车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小问5】
由于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上段路程的速度v2是最小的,小车通过的全程的速度v1是居中的,下半段路程的速度v3是最快的,则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21. (1) ①. 振动 ②. 空气
(2)不能 (3) ①. 小 ②. 真空
(4)转换
【解析】
(1)
[1]如图甲,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为乒乓球的运动方便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此时人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递的。
(2)
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不能被弹起,因为月球是真空状态,真空不能传声。
(3)
[1][2]如图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传播声音的介质越来越少,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可知,若内部抽成真空,则将听不到传声,即真空不能传声。
(4)
根据转换法可知,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四、计算题(共2题,共16分)
22.
【解析】(1)“80”表示此路段机动车最大车速不能超过80km/h,“60km”表示此地距乌江大桥60km。
(2)若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
汽车的速度是
(3)
从这个标志牌开始匀速行驶的汽车到达乌江大桥最快时间
23.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8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即火车在8s内,走过的路程是200m,根据可知,火车的速度为
(2)
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那么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根据可得,所走的路程为
这个路程大小等于大桥的长度和火车的长度之和,则大桥的长度为
(3)
声音的速度是340m/s,8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这段时间内声音走过的路程减去火车头到桥头距离200m,等于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的2倍,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则有
可求得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下列自然现象中,吸收热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实验中学八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中学八上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