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培优提升)(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培优提升)(学生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2分)(2021·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CO、NO2、CO2都是可导致空气污染的气体
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4%
C.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2.(本题2分)(2021·天水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3.(本题2分)(2020·山东青岛市·九年级期中)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②对应的作用是
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
4.(本题2分)(2020·山东九年级期中)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它在自然界里的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以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C.用滤纸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D.可以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5.(本题2分)(2021·山东)下图是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栅”相当于基本操作中的溶解B.在一级处理中加入明矾可有效帮助沉降
C.整个流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消毒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6.(本题2分)(2021·江西抚州·九年级期末)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过滤时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将海水淡化
C.生命吸管可以将水净化,得到纯净的水
D.生命吸管中加碘树脂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7.(本题2分)(2021·全国).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各种漏斗都是过滤必须的仪器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8.(本题2分)(2021·泰安市·山东东平东原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9.(本题2分)(2020·武汉一初慧泉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是
A.AB.BC.CD.D
10.(本题2分)(2019·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下列有关过滤和蒸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滤纸边沿应低于液面
B.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引流作用
C.蒸馏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D.蒸馏时,冷凝管的水下进上出
11.(本题2分)(2019·江西新余市·新余四中九年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氯酸钾、水银B.石墨、大理石、石油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D.硫、生石灰、空气
12.(本题2分)(2019·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3.(本题2分)(2021·广西梧州市·九年级)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二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实验一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D.1、2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
14.(本题2分)(2021·山东德州市·九年级期末)有关下图两个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一层水雾
B.乙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C.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15.(本题2分)(2019·无锡市江南中学九年级期中)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属于化合物
B.维生素A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A1分子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本题2分)(2019·聊城市茌平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A.HCNB.2OC.ClO2D.NH3
17.(本题2分)(2019·聊城市茌平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8.(本题2分)(2020·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九年级月考)根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B.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C.X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8
D.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19.(本题2分)(2021·河南九年级期中)在N2O5、NO2、N2O、X、NH3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顺序排列,则X是下列物质中的哪种物质
A.N2B.NaNO3C.NH4ClD.NO
20.(本题2分)(2021·广东铁一中学)下列有关叙述术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两个氮分子:2N2
②两个铁离子: 2Fe3+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O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⑤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⑥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
⑦为节约用水,农业和园林亮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⑧“” 右上角的“2”: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4个B.5个C.6个D.7个
二、填空题(共30分)
21.(本题8分)(2020·余干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月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蒸馏④活性炭吸附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__(填序号),过滤后得到的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通过_______方法来得到纯水,日常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2.(本题10分)(2021·广西防城港·九年级)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吸附
(2)“投药消毒”经常用到药品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______;
(3)“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__;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5)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3.(本题12分)(2021·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对烧杯中浑浊的湖水进行了简单的净化。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使杂质沉降达到初步净水的目的。
Ⅱ.然后过滤液体。
(1)如图是某同学的过滤操作,请指出其中错误: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2)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
Ⅲ.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
Ⅳ.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是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
Ⅴ.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将废旧电池埋入土壤中
C.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D.在水资源保护区内植树造林
三、实验题(共16分)
24.(本题16分)(2020·黑龙江大庆市·)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可探究水的组成。根据如图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电源的_____极(填:正“或”负“)。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8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mL;
(2)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的模型可表示为_____(填字母序号),该气体可用_____来检验;b试管中的气体可用_____来检验。
(3)通过该实验,我们可知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根本区别是_____;
(4)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氢气燃烧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5)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
(6)水通电后发生_____变化,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7)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四、计算题(共14分)
25.(本题14分)(2019·廊坊市第四中学)已知磷酸氢二铵(NH4)2HPOx的相对分子量为132
(1)x的值______;
(2)每个磷酸氢二铵分子共含有______个原子;
(3)磷酸氢二铵中氮氢磷氧原子个数比______;
(4)磷酸氢二铵中氮氢磷氧元素质量比______;
(5)磷酸氢二铵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0.1%);
(6)66克磷酸氢二铵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克;
(7)多少克磷酸氢二铵与88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相当。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制取纯净水
常温下制取较纯净的氧气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培优提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本题2分)(2021·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CO、NO2、CO2都是可导致空气污染的气体
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利用的淡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4%
C.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答案】B
【详解】
A、CO、NO2是可导致空气污染的气体,CO2本身没有毒性,不是导致空气污染的气体,选项A不正确;
B、地球上存在各种形态的水,总水量很大,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4%,选项B正确;
C、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选项C不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2.(本题2分)(2021·天水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下列关于节约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C
【详解】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因此要节约用水,A错误;
B、不能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工业废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否则会污染水资源,B错误;
C、生活污水不可直接排放入河,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要集中处理后再排放,C正确;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D错误。
故选C。
3.(本题2分)(2020·山东青岛市·九年级期中)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②对应的作用是
A.吸附杂质B.过滤C.杀菌消毒D.蒸馏
【答案】B
【详解】
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故选B。
4.(本题2分)(2020·山东九年级期中)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它在自然界里的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天然淡水经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可以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C.用滤纸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D.可以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答案】C
【详解】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
B、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正确;
C、过滤是实现大颗粒不溶物与水的分离,不能去除可溶性的矿物质;错误;
D、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加热煮沸时钙、镁离子会形成沉淀,水的硬度降低;正确。
故选:C。
【点睛】
5.(本题2分)(2021·山东)下图是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栅”相当于基本操作中的溶解B.在一级处理中加入明矾可有效帮助沉降
C.整个流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消毒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答案】B
【详解】
A、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格栅”可除去水中大块悬浮物,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错误;
B、一级处理中加入明矾形成絮状沉淀,可有效帮助吸附悬浮物沉降,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二级处理中消毒杀死细菌病毒,污泥处理中焚烧发电、腐熟作肥料和发酵制沼气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D、消毒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但是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离子,仍是混合物,错误。
故选:B。
6.(本题2分)(2021·江西抚州·九年级期末)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过滤时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将海水淡化
C.生命吸管可以将水净化,得到纯净的水
D.生命吸管中加碘树脂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D
【详解】
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还能起到过滤作用,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B错误;
C、图示装置净化水的过程中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不到纯净水,故C错误;
D、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7.(本题2分)(2021·全国).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的边缘
B.各种漏斗都是过滤必须的仪器
C.玻璃棒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B
【详解】
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说法正确;
B、过滤一般用的是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不用于过滤,说法错误;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要清考在三层滤纸处,防止戳破滤纸后影响过滤,说法正确;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说法正确。
答案:B。
8.(本题2分)(2021·泰安市·山东东平东原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正确;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正确;
③水的天然循环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正确;
④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正确。
故选D。
9.(本题2分)(2020·武汉一初慧泉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无法制取纯净水,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择该装置,但是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应选择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
D、各滴一滴红墨水,热水中红墨水扩散速度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符合题意。
故选D。
10.(本题2分)(2019·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下列有关过滤和蒸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滤纸边沿应低于液面
B.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引流作用
C.蒸馏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D.蒸馏时,冷凝管的水下进上出
【答案】A
【详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液面应低于滤纸边沿,即滤纸边沿应高于液面,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引流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馏时,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管的水下进上出,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本题2分)(2019·江西新余市·新余四中九年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氯酸钾、水银B.石墨、大理石、石油
C.可燃冰、干冰、冰水混合物D.硫、生石灰、空气
【答案】D
【详解】
A、氮气是单质、氯酸钾含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水银是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单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石油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可燃冰是水和甲烷不是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硫是单质、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空气含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本题2分)(2019·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答案】B
【详解】
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和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
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由2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所以大圈是纯净物,①是单质,②是化合物,③是含氧化合物,④是氧化物。
故选B。
13.(本题2分)(2021·广西梧州市·九年级)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二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实验一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D.1、2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
【答案】B
【详解】
A、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体积比较少,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二属于物理变化,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电解水的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电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玻璃管1为氢气,玻璃管2为氧气,,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本题2分)(2021·山东德州市·九年级期末)有关下图两个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一层水雾
B.乙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C.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C
【详解】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一层水雾,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是纯净物,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本题2分)(2019·无锡市江南中学九年级期中)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属于化合物
B.维生素A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A1分子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A
【详解】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维生素A1属于化合物,此选项表述正确;
B、维生素A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30):(16×1)=120:15:8,故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维生素A1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维生素A1的分子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维生素A1的一个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A。
16.(本题2分)(2019·聊城市茌平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A.HCNB.2OC.ClO2D.NH3
【答案】C
【详解】
A、HCN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
B、2O不能表示一个分子,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
C、ClO2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由2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有3个原子;故C正确;
D、NH3表示一个分子中有4个原子,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17.(本题2分)(2019·聊城市茌平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答案】B
【分析】
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
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NH3表示2个氨分子;
③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含2个氧原子;
④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⑤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⑥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⑦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含2个氢原子。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本题2分)(2020·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九年级月考)根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B.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C.X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8
D.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答案】D
【分析】
根据微观粒子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为1个CH4和3个O2反应生成2个H2O和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原子的种类数目为C:2;H:4;O:6;反应后(不包括X)原子的种类数目为H:4;O:2;因此2X为C:2;O:4;因此X为CO2;
【详解】
A、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CO2,正确;
B、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44,正确;
C、X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3:8,正确;
D、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D。
19.(本题2分)(2021·河南九年级期中)在N2O5、NO2、N2O、X、NH3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顺序排列,则X是下列物质中的哪种物质
A.N2B.NaNO3C.NH4ClD.NO
【答案】A
【分析】
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2,氢元素化合价通常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N2O5、NO2、N2O、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1,-3。所以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或-1,或-2。
【详解】
A、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符合分析要求。
B、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不符合分析要求。
C、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不符合分析要求。
D、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不符合分析要求。
故选A。
【点睛】
20.(本题2分)(2021·广东铁一中学)下列有关叙述术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两个氮分子:2N2
②两个铁离子: 2Fe3+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O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⑤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⑥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
⑦为节约用水,农业和园林亮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⑧“” 右上角的“2”: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4个B.5个C.6个D.7个
【答案】D
【详解】
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题干正确;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故题干正确;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故题干错误;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题干正确;
⑤铁丝引燃后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若不引燃放入氧气瓶中不会燃烧,故题干错误;
⑥由图可知核内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故表示的粒子为硫离子,符号为:S2-,故题干错误;
⑦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题干正确;
⑧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CO32-”右上角的“2”表示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题干正确;
故正确的个数有5个。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0分)
21.(本题8分)(2020·余干县第三中学九年级月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蒸馏④活性炭吸附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__(填序号),过滤后得到的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通过_______方法来得到纯水,日常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防治水体污染 ⑤②④① ① 混合物 蒸馏 煮沸
【详解】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将混有杂质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⑤②④①。其中消毒杀菌的过程包括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①;过滤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
(3)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通过蒸馏方法来得到纯水,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2.(本题10分)(2021·广西防城港·九年级)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消毒 D吸附
(2)“投药消毒”经常用到药品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______;
(3)“水”有很多种,下列“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__;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5)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ABCD ClO2 ACD ACD 硬水 煮沸
【详解】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消毒、吸附,故填:ABCD;
(2) “投药消毒”经常用到药品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ClO2 ,故填:ClO2 ;
(3)河水、矿泉水、自来水属于混合物,故填:ACD;
(4)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能节约用水,故A应该提倡;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会造成水的浪费,故B不应该提倡;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能节约用水,故C应该提倡;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能节约用水,故D应该提倡;
故选:ACD ;
(5)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硬水;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硬水;煮沸;
23.(本题12分)(2021·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对烧杯中浑浊的湖水进行了简单的净化。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使杂质沉降达到初步净水的目的。
Ⅱ.然后过滤液体。
(1)如图是某同学的过滤操作,请指出其中错误: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2)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
Ⅲ.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
Ⅳ.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是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
Ⅴ.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将废旧电池埋入土壤中
C.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D.在水资源保护区内植树造林
【答案】
(1) 缺少玻璃棒引流 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2)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吸附 软水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说明是软水 D
【分析】
(1)
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存在的错误:①缺少玻璃棒引流;②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③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2)
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Ⅳ.蒸馏水中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
通常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检验的简单方法是: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说明是软水;
Ⅴ.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
B.将废旧电池埋入土壤中,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地下水,不符合题意;
C.畜禽养殖场用水直接排入江河中,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D.在水资源保护区内植树造林,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故选D。
三、实验题(共16分)
24.(本题16分)(2020·黑龙江大庆市·)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可探究水的组成。根据如图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装置中,导线A连接的电源的_____极(填:正“或”负“)。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8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_____mL;
(2)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的模型可表示为_____(填字母序号),该气体可用_____来检验;b试管中的气体可用_____来检验。
(3)通过该实验,我们可知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根本区别是_____;
(4)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氢气燃烧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5)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
(6)水通电后发生_____变化,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7)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答案】负 4 B 燃着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 能否再分 H2+O2H2O 化合反应 增强水的导电性 化学 H2OH2+O2 分解反应 氢元素和氧元素
【详解】
(1)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中,a气体较多,是氢气,导线A连接的电源的负极,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若试管a内集到的气体为8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4mL。
(2)若氢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表示,a试管中气体是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一个氢气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构成a试管中气体氢气的模型可用表示,故填B;该气体具有可燃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点燃有爆鸣声,b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使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通过该实验,我们可知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再分。
(4)水通电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5)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6)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符合“一变多”特征,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7)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点睛】
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生成气体的性质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四、计算题(共14分)
25.(本题14分)(2019·廊坊市第四中学)已知磷酸氢二铵(NH4)2HPOx的相对分子量为132
(1)x的值______;
(2)每个磷酸氢二铵分子共含有______个原子;
(3)磷酸氢二铵中氮氢磷氧原子个数比______;
(4)磷酸氢二铵中氮氢磷氧元素质量比______;
(5)磷酸氢二铵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0.1%);
(6)66克磷酸氢二铵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克;
(7)多少克磷酸氢二铵与88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相当。
【答案】
(1)4
(2)16
(3)2:9:1:4
(4)28:9:31:64
(5)磷酸氢二铵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
(6)66克磷酸氢二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7)解:设与88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相当的磷酸氢二铵的质量为y,则, y=132g
【分析】
(1)
已知磷酸氢二铵(NH4)2HPOx的相对分子量为132,故(18×2)+1+31+16x=132,x=4;
(2)
由化学式可知,每个磷酸氢二铵分子共含有2个氮原子、9个氢原子、1个磷原子、4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
(3)
磷酸氢二铵中氮氢磷氧原子个数比:2:9:1:4;
(4)
磷酸氢二铵中氮氢磷氧元素质量比:(14×2):9:31:(16×4)=28:9:31:64;
(5)
见答案;
(6)
见答案;
(7)
见答案。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制取纯净水
常温下制取较纯净的氧气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基础巩固)(学生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培优提升)(学生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培优提升)(学生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