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学生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学生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学生版+解析)第3页
    还剩4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讲义(学生版+解析),共52页。

    课前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说来你也许会感到惊讶,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炼丹术士想通过炼丹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炼金术士试图靠“哲人石”将普通金属点化成金银。他们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献。

    明代炼丹炉 拉瓦锡在做化学实验
    模块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精讲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等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 猜想假设 → 设计实验 → 观察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对点训练
    题型一:蜡烛的性质
    【例1】(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变1-1】(2021·辽宁本溪市·九年级其他模拟)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
    A.密度B.硬度C.溶解性D.可燃性
    【变1-2】(2019·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八年级月考)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以上的实验操作不能探究蜡烛的( )
    A.硬度B.溶于水的情况C.燃烧的生成物D.密度是否比水大
    题型二:化学学习的特点
    【例2】(2019·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④关注物质的性质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三: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结论
    【例3】(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
    【变3-1】(2018·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变3-2】(2020·滨州渤海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Ⅰ中c处氧气最充足,故温度最高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若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无变化
    ④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可能被熏黑
    ⑤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⑥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⑦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2个B.3个C.4个D.5个
    【例4】(2020·山东烟台市·八年级期中)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该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题型四: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大题
    【例5】(2020·亳州市黉学英才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列图示步骤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实验I中小木条______(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______。
    (2)实验I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_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是______(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变5】(2020·辽宁抚顺市·九年级期中)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B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4)C实验是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李强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王亮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确定“白烟”的成分。验证李强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支持王亮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_____。
    (5)D实验中,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成功?____(只答一点)
    模块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知识预习
    思考与交流: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呢?
    做实验前,你需要知道的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实验中我们将主要观察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
    一、气体的收集
    1.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
    (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是毛玻璃,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盖好集气瓶)
    2. 取另外两个集气瓶,将它们分别________,并用________先盖住瓶口的________,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________,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________在水槽内(如图1-14)。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如图1-15,注意: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直到集气瓶内________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________,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如图1-16)。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
    二、气体成分的探究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
    氧气
    水蒸气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对点训练
    题型五:人体呼出/吸入气体的实验探究
    【例6】(2020·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九年级期中)比较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变6-1】(2020·辽宁盘锦市·九年级月考)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变6-2】(2020·南昌三中高新校区九年级月考)小明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变6-3】(2020·吉林吉林市·九年级期中)某同学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有错误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B.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氧气的浓度
    C.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二氧化碳的浓度
    D.用眼镜片来比较水蒸气的含量
    【例7】(2020·北京九年级期中)用下图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是否全部为CO2
    B.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
    C.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D.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变7】(2020·湖北武汉市·九年级月考)某同学在做“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三个实验均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
    C.图三实验中,吸气或呼气时都不需要关闭c、d
    D.图三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乙中液体进入口中
    【例8】(2020·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九年级月考)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_____瓶呼出气体。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说明该气体_______(易,不易)溶于水。
    请你将主要实验操作操作、现象和结论以文字的形式填入下列表格中的横线部分:
    【变8】(2018·北京北大附中九年级零模)某同学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的多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第一步操作如图A收集气体,在收集气体前,往集气瓶中装满水后,盖玻璃片的操作是_____;他需要收集_____(填数字)瓶人呼出的气体。
    (2)第二步操作如图B,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3)第三步操作如图C,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4)第四步操作如图D,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而判断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_(填“高"、“低”)。
    【例9】(2018·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九年级月考)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
    提分特训
    【题1】(2020·成都新津为明学校九年级月考)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题2】(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题3】(2021·山东泰安市·九年级三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B.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C.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D.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题4】(2020·安徽九年级月考)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内焰最明亮
    B.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没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题5】(2017·福建三明市·九年级月考)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的量有何不同,应该使用( )
    A.燃着的木条B.澄清石灰水C.带火星的木条D.水
    【题6】(2019·重庆九年级月考)有关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B.呼出气体中仍然含有稀有气体和氮气
    C.通过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题7】(2020·安徽合肥市·合肥38中九年级月考)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曲线Z表示的是氧气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C.200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76.66%
    D.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题8】(202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A.AB.BC.CD.D
    【题9】(2020·祁阳县七里桥镇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1)同学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___________(填“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
    (2)图①中,点燃蜡烛后,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后取出,可看出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图②中,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再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图③中,用火柴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___________。
    【题10】(2019·山东烟台市·八年级期末)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发出黄色火焰 b 熔化的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c 发光、放热 d 产生淡淡的黑烟 e 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_____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主要成分是炭黑。
    ②如图(4)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细管的斜口处,观察到火柴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现象是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
    【题11】(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入气体时,应打开活塞_____(填字母,下同),关闭活塞______。
    (2)人呼出气体时,应打开活塞_____,关闭活塞_____。此时可以观察到②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___________,瓶②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提分作业
    【练1】(2020·长沙市南雅中学九年级月考)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B.石蜡具有可燃性C.石蜡难溶于水D.石蜡的硬度小
    【练2】(2020·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
    【练3】(2020·四川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所示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Ⅲ中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④实验Ⅲ中,若用火柴点燃导管另外一端,有火焰产生
    ⑤实验Ⅲ中,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⑦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
    A.2个B.3个C.4个D.5个
    【练4】(2019·东台市创新学校九年级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B.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高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温度最高
    【练5】(2020·广西百色市·九年级期中)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练6】(2018·湖北武汉市·九年级月考)小华同学做“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右图的两个实验探究。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甲、乙两瓶里木条 燃烧的现象不同
    B.实验2中,甲瓶里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乙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小了
    D.小华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设计
    【练7】(2020·山东泰安市·八年级期中)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 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填名称)。
    (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如图③,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是由于____。
    【练8】(2020·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中)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横线上:
    【练9】(2018·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目的
    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
    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过程



    ①操作: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②现象/结论: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_______性质)
    ①操作: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②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③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_______性质)



    ①操作: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②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______最低。
    ③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_______性质)
    ①操作: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②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③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______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_____。
    (_______变化)



    ①操作: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②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③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_______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蜡燃烧后的产物有__。
    ②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____,振荡
    ____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操作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现象
    结论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将____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
    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
    空气样品中的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的含量_____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多少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_____的澄清石灰水
    空气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
    空气样品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将另一片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
    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片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空气样品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低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的硬度较低,
    ③______________
    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
    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
    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④______________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⑤______________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
    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_________分别滴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无明显现象,呼出的气体中观察到液体变浑浊
    (3)将__________分别插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呼出的气体中立即_________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空气中玻璃片_________,呼气的玻璃片出现水雾。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
    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识导航
    课前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说来你也许会感到惊讶,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炼丹术士想通过炼丹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炼金术士试图靠“哲人石”将普通金属点化成金银。他们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献。

    明代炼丹炉 拉瓦锡在做化学实验
    模块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精讲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
    【答案】物理 物理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焰心 化学 水 二氧化碳 化学 化学
    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等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 猜想假设 → 设计实验 → 观察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对点训练
    题型一:蜡烛的性质
    【例1】(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详解】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蜡烛放入水中,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错误,符合题意;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1-1】(2021·辽宁本溪市·九年级其他模拟)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
    A.密度B.硬度C.溶解性D.可燃性
    【答案】D
    【详解】
    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放入水中不溶解,且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而可燃性无法说明;
    故选D。
    【变1-2】(2019·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八年级月考)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以上的实验操作不能探究蜡烛的( )
    A.硬度B.溶于水的情况C.燃烧的生成物D.密度是否比水大
    【答案】C
    【详解】
    A、蜡烛能用小刀切割成小块,能说明蜡烛较软,硬度不大,故不可选;
    B、蜡烛放入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能说明蜡烛不溶于水,故不可选;
    C、题干中没有点燃蜡烛,不能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故可选;
    D、蜡烛能浮在水面上,能说明蜡烛密度比水小,故不可选。
    故选C。
    题型二:化学学习的特点
    【例2】(2019·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④关注物质的性质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所以我们在做科学实验的时候需要对实验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比如蜡烛燃烧的实验我们需要①关注物质的变化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④关注物质的性质。
    题型三: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结论
    【例3】(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发现它浮在水面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D.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s后取出,处于内焰的部分最先炭化
    【答案】D
    【详解】
    A、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浮在水面,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蜡烛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所以能被点燃,选项说法正确;
    D、外焰温度最高,可以看到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变3-1】(2018·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详解】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都属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且描述正确,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实验现象的描述,而是实验结论。故选D。
    【变3-2】(2020·滨州渤海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Ⅰ中c处氧气最充足,故温度最高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若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无变化
    ④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可能被熏黑
    ⑤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⑥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⑦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分析】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
    ①蜡烛外焰温度最高,则实验Ⅰ中a处氧气最充足,温度最高,故不正确;
    ②蜡烛燃烧生成水,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故正确;
    ③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实验Ⅱ中若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故不正确;
    ④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可能被熏黑,故正确;
    ⑤实验Ⅲ中,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有火焰产生,故不正确;
    ⑥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将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故不正确;
    ⑦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正确。
    故选B。
    【例4】(2020·山东烟台市·八年级期中)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该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C
    【详解】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气态石蜡,此选项错误;
    B、该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此选项错误;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否则石蜡蒸汽会冷凝为液态,实验不会成功,此选项正确;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未与氧气接触,未燃烧,仍为石蜡蒸汽,此选项错误。
    故选C。
    题型四: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大题
    【例5】(2020·亳州市黉学英才中学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列图示步骤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实验I中小木条______(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______。
    (2)实验I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_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是______(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答案】a 外焰温度最高 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气体 不是
    【详解】
    (1)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实验I中小木条a处最先变黑,故填:a;外焰温度最高;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第二个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可得出蜡烛(主要成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故填: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3)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变成石蜡蒸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实验Ⅲ中,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故填:气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并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填:不是。
    【变5】(2020·辽宁抚顺市·九年级期中)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B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4)C实验是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李强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王亮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确定“白烟”的成分。验证李强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支持王亮同学猜想的方法是______。
    (5)D实验中,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成功?____(只答一点)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水 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在白烟上方罩冷且干燥的烧杯 将白烟点燃 沿着白烟方向迅速点燃
    【分析】
    本题考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
    【详解】
    (1)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属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存在状态、颜色是物质本身存在形式,不需要化学反应即可表现出来,质地软可以通过切割就可以发现,说明硬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密度、溶解度也是物质本身属性,受热熔化,是熔点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理性质的为①②③④⑤⑥;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
    (2)A中将火柴梗放置于蜡烛燃烧的火焰中,通过观察火柴梗炭化情况,就可以判断哪里温度高;故答案为: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3)①此时观察到小液滴生成,说明有水生成;故答案为:水。
    ②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借助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向反应后的烧杯内加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验证白烟是水蒸气还是石蜡,通过可燃性进行设计实验,首先选择干燥烧杯,收集白烟,观察有无水滴,然后再进行点燃,验证白烟可燃性,得出白烟为石蜡;故答案为:在白烟上方罩冷且干燥的烧杯;将白烟点燃。
    (5)为了避免白烟扩散,无法点燃,需要迅速沿着白烟方向点燃,就可以看到复燃现象; 故答案为:沿着白烟方向迅速点燃。
    模块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知识预习
    思考与交流: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呢?
    做实验前,你需要知道的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实验中我们将主要观察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实验探究
    一、气体的收集
    1.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
    (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是毛玻璃,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盖好集气瓶)
    2. 取另外两个集气瓶,将它们分别________,并用________先盖住瓶口的________,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________,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________在水槽内(如图1-14)。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如图1-15,注意: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的水),直到集气瓶内________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________,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如图1-16)。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
    【答案】盛满水 玻璃片 一小部分 全部盖住 倒立 充满 盖好
    二、气体成分的探究
    【答案】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燃着木条熄灭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
    氧气
    水蒸气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对点训练
    题型五:人体呼出/吸入气体的实验探究
    【例6】(2020·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九年级期中)比较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A
    【详解】
    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①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较高,即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②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即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③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即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
    故①②说法正确;
    故选A。
    【变6-1】(2020·辽宁盘锦市·九年级月考)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答案】D
    【详解】
    A、我们吸入的气体是空气,不全部是氧气,此选项错误;
    B、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不全部是二氧化碳,此选项错误;
    C、我们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仍然是氮气,氮气难溶于水,此选项错误;
    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变6-2】(2020·南昌三中高新校区九年级月考)小明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答案】D
    【详解】
    A、空气中含有0.03%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
    B、人体呼出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水蒸气等,错误;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的氧气,错误;
    D、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正确;
    故选D。
    【变6-3】(2020·吉林吉林市·九年级期中)某同学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有错误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B.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氧气的浓度
    C.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二氧化碳的浓度
    D.用眼镜片来比较水蒸气的含量
    【答案】B
    【分析】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
    【详解】
    A、可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比较氧气的浓度,带火星的木条在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均不会复燃,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二氧化碳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可用眼镜片来比较水蒸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7】(2020·北京九年级期中)用下图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是否全部为CO2
    B.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
    C.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D.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答案】D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说明是否全部为CO2,选项A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CO2含量的高低,不能推测出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O2含量的高低,选项B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旺,燃烧时间越长,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只能说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CO2,选项C错误;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实验2中观察到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先熄灭,所以实验2可以得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高的结论,选项D正确。故选D。
    【变7】(2020·湖北武汉市·九年级月考)某同学在做“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三个实验均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
    C.图三实验中,吸气或呼气时都不需要关闭c、d
    D.图三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乙中液体进入口中
    【答案】A
    【详解】
    A、实验一中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更为剧烈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不能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错误,符合题意;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可以通过观察锥形瓶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锥形瓶A中石灰水无变化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因此正确;
    C、图三实验是对图二实验的改进,是否关闭c、d对乙中石灰水产生浑浊和甲中石灰水不变,进而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的结论不产生影响,正确;
    D、图三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乙中液体进入口中,正确;
    故选A。
    【例8】(2020·哈尔滨市萧红中学九年级月考)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_____瓶呼出气体。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说明该气体_______(易,不易)溶于水。
    请你将主要实验操作操作、现象和结论以文字的形式填入下列表格中的横线部分:
    【答案】两 不易 燃着 无明显变化 熄灭 高 相同滴数 无明显变化 变浑浊 低
    【详解】
    根据实验过程可知,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分别检验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多少。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说明该气体不易溶于水。
    利用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
    呼出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不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在空气中继续燃烧,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向干燥的玻璃片吹气有水珠,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
    【变8】(2018·北京北大附中九年级零模)某同学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的多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第一步操作如图A收集气体,在收集气体前,往集气瓶中装满水后,盖玻璃片的操作是_____;他需要收集_____(填数字)瓶人呼出的气体。
    (2)第二步操作如图B,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3)第三步操作如图C,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4)第四步操作如图D,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而判断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_(填“高"、“低”)。
    【答案】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2 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燃着木条熄灭,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 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 高
    【分析】
    本题是探究人体呼出气体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比较。
    【详解】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前,往集气瓶中装满水后,盖玻璃片的操作是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防止瓶内留有空气。需要收集2瓶人呼出的气体,一瓶用于检验氧气,另一瓶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第二步操作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3)第三步操作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两瓶不同的气体中,如图C,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观察到呼出气体中燃着木条熄灭,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由此得出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4)第四步操作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哈气,观察到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从而判断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点睛】
    在我们呼出的气体中,由于人体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和水含量多。
    【例9】(2018·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九年级月考)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
    【答案】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伸入盛有空气集气瓶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盛有呼出气体集气瓶的木条熄灭 蜡烛密度小于水,蜡烛不溶于水 外焰温度比内焰和焰心温度高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
    【详解】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含量。①的实验操作可以是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②若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则实验现象为伸入盛有空气集气瓶的木条无明显变化,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③根据实验现象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可知,蜡烛密度小于水,蜡烛不溶于水;
    ④根据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可知,外焰温度比内焰和焰心温度高;
    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空气中存在水蒸气。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可知,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含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
    提分特训
    【题1】(2020·成都新津为明学校九年级月考)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答案】A
    【详解】
    A、 石蜡是白色、无味且硬度较小的固体,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将石蜡放到水中,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液态的石蜡即蜡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2】(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答案】A
    【详解】
    A、 石蜡是白色、无味且硬度较小的固体,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将石蜡放到水中,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液态的石蜡即蜡油,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3】(2021·山东泰安市·九年级三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B.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C.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D.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答案】C
    【详解】
    A、图1实验中根据木条接触火焰的不同部位,其碳化程度不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通过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可验证燃烧后有水生成不,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的蒸汽冷凝成的石蜡颗粒,可以燃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4】(2020·安徽九年级月考)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内焰最明亮
    B.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没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详解】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和氧气接触最多,外焰最明亮,该选项错误;
    B、由图2可知,当蜡烛熄灭后,氧气还有一部分,说明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该选项正确;
    C、由图2可知,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该选项错误;
    D、由图2可知,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一定体积分数的氧气,故蜡烛熄灭后,瓶内除了二氧化碳气体还有氧气,该选项错误;
    故选B。
    【题5】(2017·福建三明市·九年级月考)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的量有何不同,应该使用( )
    A.燃着的木条B.澄清石灰水C.带火星的木条D.水
    【答案】B
    【详解】
    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的量有何不同,应该使用澄清石灰水,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水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B正确。
    故选B。
    【题6】(2019·重庆九年级月考)有关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B.呼出气体中仍然含有稀有气体和氮气
    C.通过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答案】C
    【详解】
    A、因为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掉一部分氧气生成一定量二氧化碳,故此选项正确;
    B、氮气和稀有气体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和稀有气体,故正确;
    C、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但是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吸入空气后氧气被人体吸收并发生气体交换生成二氧化碳,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二氧化碳明显增多,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
    【题7】(2020·安徽合肥市·合肥38中九年级月考)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曲线Z表示的是氧气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C.200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76.66%
    D.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答案】A
    【详解】
    A、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Z,曲线ⅹ表示氧气,故A错误;
    B、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故B正确;
    C、由图示可知:200s时未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总体积分数为1-17.17%-3.67%-2.50%=76.66%,故C正确;
    D、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故D正确。故选A。
    【题8】(2021·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根据火柴梗的碳化程度: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可知外焰温度最高,选项A错误;
    B、白烟可以再被点燃,说明是石蜡形成的小颗粒,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
    C、呼出气体中也含有氧气,此时燃着的木条放入两个集气瓶后,木条都继续燃烧,无法判断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选项C错误;
    D、液态水可以加热变为气态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为液体水,所以可以通过该实验证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实现相互转化,选项D正确。
    故选D。
    【题9】(2020·祁阳县七里桥镇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1)同学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___________(填“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
    (2)图①中,点燃蜡烛后,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后取出,可看出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图②中,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再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图③中,用火柴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___________。
    【答案】浮在水面 外焰 有水雾出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白烟
    【详解】
    (1)同学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浮在水面,因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后,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 1 s 后取出,可看出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水雾出现,再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用火柴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汽。
    【题10】(2019·山东烟台市·八年级期末)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1)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发出黄色火焰 b 熔化的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c 发光、放热 d 产生淡淡的黑烟 e 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3)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_____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主要成分是炭黑。
    ②如图(4)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水。
    (3)如图(5)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细管的斜口处,观察到火柴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实验现象是__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
    【答案】abcde 外焰 黑色小颗粒 水珠 熄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
    (1)①蜡烛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先融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发光、发热,有淡淡的黑烟,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故选:abcde;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外焰部分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2)①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
    ②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气,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
    (3)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熄灭,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4)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题11】(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入气体时,应打开活塞_____(填字母,下同),关闭活塞______。
    (2)人呼出气体时,应打开活塞_____,关闭活塞_____。此时可以观察到②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___________,瓶②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A B B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变浑浊 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证明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②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①瓶进入,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人呼气时,需要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气体需要通过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应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此时观察到瓶②内的现象是②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①瓶和②瓶的作用不同,①瓶是吸入气体的装置,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②是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上述操作,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提分作业
    【练1】(2020·长沙市南雅中学九年级月考)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B.石蜡具有可燃性C.石蜡难溶于水D.石蜡的硬度小
    【答案】B
    【详解】
    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放入水中不溶解,且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而可燃性无法说明。
    故选B。
    【练2】(2020·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
    【答案】D
    【分析】
    根据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
    【详解】
    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溶化过程会产生烛泪的,因为液体流淌后凝固,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燃,因为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很容易被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与蜡烛燃烧的相关问题,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注意D选项。
    【练3】(2020·四川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所示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Ⅲ中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④实验Ⅲ中,若用火柴点燃导管另外一端,有火焰产生
    ⑤实验Ⅲ中,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⑦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详解】
    ①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将火柴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实验Ⅰ中a处最先变黑,故说法错误。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故说法正确。
    ③实验Ⅲ中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故说法错误。
    ④实验Ⅲ中,若用火柴点燃导管另外一端,有火焰产生,是因为被燃烧的物质是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故说法正确。
    ⑤实验Ⅲ中,蜡烛中主要物质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气,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很低,故说法错误。
    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说法正确。
    ⑦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而不是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故说法错误。
    故正确的有3个;
    故选B。
    【练4】(2019·东台市创新学校九年级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B.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高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温度最高
    【答案】A
    【详解】
    A、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因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试验不会成功。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正确;
    B、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白烟,就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颗粒,而不是液态石蜡,不正确;
    C、子火焰能够燃烧是因为,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较低,而不是熔点高,不正确;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不正确。
    故选A。
    【练5】(2020·广西百色市·九年级期中)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答案】D
    【分析】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详解】
    A.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减少,故选项A错误;
    B.空气中没有氢气,故选项B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故选项C错误;
    D.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6】(2018·湖北武汉市·九年级月考)小华同学做“对人体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右图的两个实验探究。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中,甲、乙两瓶里木条 燃烧的现象不同
    B.实验2中,甲瓶里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乙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小了
    D.小华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设计
    【答案】C
    【详解】
    A. 由图可知,实验1中,甲瓶中木条继续燃烧、乙瓶中木条熄灭,现象不同,选项正确;
    B. 实验2中,甲瓶里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乙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
    C. 实验1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证明氧气减小了,选项错误;
    D. 小华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设计,选项正确;
    故选C。
    【练7】(2020·山东泰安市·八年级期中)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 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填名称)。
    (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如图③,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是由于____。
    【答案】a 外焰 烧杯壁上有水珠 水和二氧化碳 C 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详解】
    (1)蜡烛燃烧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火柴梗a处最先变黑;
    (2)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壁上有水珠;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二氧化碳生成;
    (3)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要反复实验,排除偶然性,查找资料或话询问老师,探究物质的成分,但不能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加理睬,C符合题意;
    (4)因蜡烛受热时会发生汽化,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是由于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
    【练8】(2020·北京临川学校八年级期中)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横线上:
    【答案】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熄灭 无明显现象
    【详解】
    (2)实验现象是空气中无明显现象,呼出的气体中观察到液体变浑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步骤是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3)由实验现象空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可知,实验步骤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故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现象,呼气的玻璃片出现水雾。
    【练9】(2018·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二氧化碳、水、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
    考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比较
    点评: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有“两多一少”,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升高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呼出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不旺盛、呼出气体遇到冷的玻璃片会形成细密的小水珠。
    实验目的
    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
    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过程



    ①操作: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②现象/结论: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_______性质)
    ①操作: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②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③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_______性质)



    ①操作: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②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______最低。
    ③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_______性质)
    ①操作: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②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③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______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_____。
    (_______变化)



    ①操作: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②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③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_______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蜡燃烧后的产物有__。
    ②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____,振荡
    ____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操作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现象
    结论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将____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
    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小木条____
    空气样品中的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的含量_____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多少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_____的澄清石灰水
    空气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
    空气样品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将另一片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
    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片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空气样品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低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比较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
    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小木条熄灭
    空气样品中的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的含量高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多少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空气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样品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将另一片玻璃片放置在空气中
    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片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空气样品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低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的硬度较低,
    ③______________
    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
    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
    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④______________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⑤______________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
    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_________分别滴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无明显现象,呼出的气体中观察到液体变浑浊
    (3)将__________分别插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呼出的气体中立即_________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空气中玻璃片_________,呼气的玻璃片出现水雾。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
    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
    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把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相关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42化合价讲义(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42化合价讲义(学生版+解析),共3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合价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化合价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41化学式讲义(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41化学式讲义(学生版+解析),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学式的定义与意义,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1空气的组成讲义(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课题21空气的组成讲义(学生版+解析),共5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拉瓦锡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空气的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