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203645/0-17275960892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203645/0-17275960893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203645/0-17275960893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2021安徽)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 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 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2.(2021北京)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3.(2021江苏苏州)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将60℃时210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
4.(2021贵州铜仁)下图是 KC1、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
C.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 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KCl一定小于KNO3
5.(2021陕西)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6.(2021山东)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见图Ⅰ),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7.(2021四川)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31. 6g
8.(2021吉林)结合KN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减小
9.(2021广西贺州)如图是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溶液的质量不变
B.P点表示t2℃时,KNO3溶液为不饱和溶液,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的大
D.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10.(2021山东)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
11.(2021江苏)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2.(2021四川乐山)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13.(2021甘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C.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14.(2021四川)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10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
B.t1℃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C.t2℃时,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将t2℃的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NH4Cl晶体析出
15.(2021四川眉山)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
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用30g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g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
16.(2021广东)有关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S丙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
C.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D.33℃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17.(2021广西梧州)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B.50℃时,Q点表示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KNO3>NaC1
D.20℃时,M点Na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
18.(2021山西)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B.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3g
D.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19.(2021山东枣庄)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20.(2021河南)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1.(2021湖南株洲)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B.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C.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20%
D.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22.(2021江苏扬州)Na2SO4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能使NaCl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
B.20℃时,NaCl的溶解度比Na2SO4大
C.P点时,NaC1与Na2SO4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D.将Na2SO4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10℃,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23.(2021长沙)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两种物质中,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3)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写一种即可)。
24.(2021贵州黔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 加固体丙 B 加水 C 降低温度 D 蒸发浓缩
41.(2021辽宁铁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_______(填“甲”、“乙”或“丙”)相似
(3)t3℃时,将4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溶解度:乙>甲>丙B 溶剂质量:丙>乙>甲
C 溶液质量:乙>甲>丙D 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42.(2021湖北荆州)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43.(2021内蒙古通辽)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__g。
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___。
③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100g、NaCl 39.8g、MgCl2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_______g 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硫酸铜晶体
14.3
20.7
28.5
40
55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1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
专题15 溶解度和结晶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2021安徽)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 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 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答案】C
【解析】A、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故选项错误;B、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水会不断蒸发,当溶液饱和后,水继续减少,氯化钠会以晶体形式析出,故选项正确;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导致水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浓度会大于5%,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021北京)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答案】D
【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B、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得,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B不正确;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项C不正确;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故选:D。
3.(2021江苏苏州)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将60℃时210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
【答案】D
【解析】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A错误;B、由图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小,B错误;C、40℃时,硝酸钾溶解度63.9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9%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答案】B
【解析】A. 溶液②、溶液④中烧杯底部均有未溶解的溶质,故一定是饱和溶液,正确;B. 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20g水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钾质量为6.32g>4g,故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③没有说明具体升高的温度,不能判断溶液状态,错误;C. 溶液②升温后底部晶体溶解得到溶液③,故两者的质量大小为:③>②,正确;D. 溶液②、溶液④均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②升温后底部晶体溶解得到溶液③,故溶质质量分数③最大,所以三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③>②=④,正确。故选B。
7.(2021四川)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 31.6g
【答案】A
【解析】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故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共析出10g硝酸钾,说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6g,符合题意;B、由图2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图1可知,降温过程中,一开始没有溶质析出,说明一开始是不饱和溶液,后有溶质析出,变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C、M点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N点为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增加溶剂或恒温蒸发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不符合题意;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31.6g,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021吉林)结合KN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减小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示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像可知,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才能变成饱和溶液,故C符合题意;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根据图像可知,会有氯化铵晶体析出,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1广西贺州)如图是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溶液的质量不变
B.P点表示t2℃时,KNO3溶液为不饱和溶液,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的大
D.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A
【解析】A、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P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故P点表示t2℃时,KNO3溶液为不饱和溶液,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的大,不符合题意;D、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1山东)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
【答案】D
【解析】A、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题干中未注明“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25g,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a的质量为25g,所以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0g物质a,故B错误;C、t2℃降温至t1℃,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的质量分数不变;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质量分数减小。故比较t1℃时a、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t2℃物质c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C错误; D、t2℃时b的溶解度为25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b12.5g,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故D正确。故选D。
11.(2021江苏)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A
【解析】A、对比乙丙图可知,升温固体溶解,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A正确。B、溶液中没有固体不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B错误。C、乙、丙烧杯中溶剂质量相等,乙部分溶解,丙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C错误。D、对比乙丙图可知,升温固体溶解,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错误。故选:A。
12.(2021四川乐山)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答案】C
【解析】A、20℃时,向甲溶液中加入2g硫酸铜,完全溶解得到乙溶液,溶质质量增加,故溶质质量分数:乙>甲,该温度下,向乙溶液中,加入2g硫酸铜,得到丙溶液,有部分溶质未溶解,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也可能等于乙,加热到50℃,得到丁溶液,溶质完全溶解,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大于丙,溶剂质量相等,故溶质质量分数:丁大于丙,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不符合题意;B、丙中有溶质未溶解,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g:100g=8:25,不符合题意;C、丁中溶质完全溶解,丁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D、升温后,丙中未溶解的溶质完全溶解,说明升温后,溶解度增加,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2021甘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C.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答案】D
【解析】A、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t2℃时,100g水最多溶解30g甲,50g水最多溶解15g甲,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65g溶液,故B错误;C、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 甲>丙,t3℃时,用等质量的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丙>甲>乙,故C错误;D、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t2℃时丙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故正确。故选D。
14.(2021四川)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10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
B.t1℃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C.t2℃时,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将t2℃的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NH4Cl晶体析出
【答案】A
【解析】A、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20g碳酸钠,则12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符合题意;B、t1℃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C、t2℃时,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40g碳酸钠或氯化铵,则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D、将t2℃的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NH4Cl晶体析出,因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2021四川眉山)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
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用30g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g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没有指明所配制的四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比较所需水的质量多少,A错误;B、40 ℃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离子间交换成分后有硫酸钾和氯化铵存在,由于硫酸钾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会析出硫酸钾晶体,B正确;C、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通过溶解度大小比较,没有指明具体的温度,因此无法比较氯化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C错误;D、80 ℃时硫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30g硫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即最多可配制180g该温度的硫酸钾饱和溶液,D错误。故选B。
16.(2021广东)有关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S丙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
C.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D.33℃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答案】D
【解析】A、在一定温度条件下,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叫做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选项中没有给出温度条件,无法进行比较,说法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曲线越陡,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溶解度曲线越平缓,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说法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7℃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26g,即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说法错误;D、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3℃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故选:D。
17.(2021广西梧州)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B.50℃时,Q点表示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KNO3>NaC1
D.20℃时,M点Na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A错误。B、50℃时,Q点位于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B正确。C、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NaC1>KNO3,C错误。D、20℃时,M点Na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或“A>C; 降温结晶
【解析】(1)P点时,A、C溶解度曲线相交,意义是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2)由曲线可知,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C;(3)t2℃时,A物质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5g溶质,故可形成25g+50g=75g溶液,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4)A、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得到t1℃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t1℃时溶解度B大于A,故溶质质量分数B大于A;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t1℃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液的质量分数A大于C;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5)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27.(2021山东东营)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_____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4)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答案】易溶; 先增大后减少(合理即可); 1.8 ;有晶体析出(只要含“有晶(固)体”或“有粉末”或“变浑浊”即可);A ; Na+、OH-、H2O(名称亦可)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碳酸钠溶解度大于10g,故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合理即可)。(3)40℃时,碳酸钠溶解度为48.8g,烧杯③中溶剂质量为100g,若使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48.8g-47g=1.8g碳酸钠;60℃时,碳酸钠溶解度为46.4g B>A
【解析】(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20mL。(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导致液体从滤纸和漏斗缝隙流下,会使滤液浑浊。过滤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3)①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②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③50℃时溶解度A>B=C,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A”“乙>甲)
【解析】(1)p点甲乙溶解度曲线相交,故填: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甲溶解度20g,将12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溶解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0g:50g=1:5。(3)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故填:降温结晶。(4)t2℃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甲乙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甲溶解度变化较大,结晶做最多,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37.(2021海南)氯化钠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烧干海水变银山”是郭沫若对海南莺歌海盐场的赞美诗作。海水“晒盐”是通过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
(2)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创立“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制碱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产物中可作氮肥的是_______。
②产物中 NaHCO3比NH4Cl先结晶析出。请结合生产原理及图解释其原因:_______。
【答案】蒸发结晶 ;CO2; NH4C1 ;同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反应时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大
【解析】(1)海水“晒盐”是通过太阳光照射,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食盐,属于蒸发结晶;(2)①由工艺流程图可知: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氮肥,可用作氮肥的是氯化铵;②由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同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反应时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大,所以产物中 NaHCO3比NH4Cl先结晶析出。
38.(2021广西桂林)我们在生活和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水或溶液。
(1)硬水有害。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搅拌,若水样中出现较多泡沫,则水样为__________。家用净水器中活性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物质A溶解度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物质B溶解度。
②要从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其晶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_(填“冷却”或“蒸发溶剂”)结晶法。
③t2℃时物质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肥皂水 软水 不能 等于 蒸发溶剂 33.3%
【解析】(1)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滴加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若水样中出现较多泡沫,则水样为软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2)①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该温度下,物质A溶解度等于物质B溶解度;②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要从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其晶体,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结晶法;③t2℃时,A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物质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9.(2021辽宁抚顺)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2)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3)t2℃时,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1)丙>甲=乙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2:7 (4)丙>乙>甲(或丙乙甲)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甲=乙,故填:丙>甲=乙。(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快,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由图可知t2℃时,甲溶解度是40g,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0g,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40g:(40g+100g)=2:7,故填:2:7。(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且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结晶析出更多,故降温后溶液质量甲小于乙,丙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故填:丙>乙>甲。
40.(2021湖北黄石)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____。
A 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 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 加固体丙 B 加水 C 降低温度 D 蒸发浓缩
【答案】B C C AD
【解析】(1)大烧杯中加水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说明溶解吸热,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硝酸铵,硝酸铵溶解吸热,故填:B。(2)汽油去除油污,属于溶解,洗涤剂含有表面活性剂去除油污属于乳化,故选:C。(3)t1℃时溶解度乙>甲=丙,故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甲乙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乙>甲>丙,故选:C。(4)丙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故选:AD。
41.(2021辽宁铁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_______(填“甲”、“乙”或“丙”)相似
(3)t3℃时,将4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溶解度:乙>甲>丙B 溶剂质量:丙>乙>甲
C 溶液质量:乙>甲>丙D 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答案】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丙 80 蒸发结晶 BD
【解析】(1)P点是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减小而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丙相似;(3)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物质,将4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的质量为30g,溶剂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为80g;(4)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幅度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幅度较小,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蒸发结晶;(5)A、t1℃时,溶解度大小:甲>乙=丙,说法错;B、t3℃时,溶解度大小:甲>乙>丙,即:浓度: 甲>乙>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溶剂质量:丙>乙>甲,降温到t1℃,溶剂不变,溶剂的质量:丙>乙>甲,说法正确;C、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最多,乙居中,丙没有晶体析出,溶剂不变,溶液质量丙>乙>甲,说法错误;D、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此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质质量分数,丙物质在降温的过程,溶剂、溶质不变,质量分数也不变,丙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说法正确;答案:BD。
42.(2021湖北荆州)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55.2 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 降温结晶 ABD
【解析】(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3)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需要降温结晶,故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A.氯化铵和氯化钠溶解度均随温度降低为降低,降温至t℃,两者均析出晶体,得到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正确;B.60℃时,氯化铵溶解度大于氯化钠,饱和溶液各100g,则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大,分别蒸发掉10g水,仍是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大,降温至t℃,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不变,此时溶剂的质量: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20盐及其性质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四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9碱及其性质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专题14溶液真题特训(原卷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