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优质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优质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指导农业生产,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什么是甲骨文,大国兼并,屈原与端午节,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课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学习任务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梳理归纳,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
先民为什么要研究并总结天文历法?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小月29,闰年增加一个月
测定出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
阅读教材,归纳夏商周时期我国有哪些医学成就?
已经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望闻问切诊断法为中医沿用
望 闻 问 切
学习任务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阅读教材回答关于甲骨文的问题?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2.甲骨文出土于何地?首次发现的是谁?
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西等地,王懿荣
3.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5.甲骨文的地位与价值?
4.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有哪些?
阅读教材回答关于青铜器的知识?
1.我国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商朝青铜器有何特点?我国目前最精美的青铜器是什么?
最大:后母戊鼎 特点:①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目前最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2.青铜器的作用有哪些?
作用: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3.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
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因为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4.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向人们展示了什么?表明了什么?
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学习任务三:《诗经》和楚辞
阅读课本P50,了解《诗经》的概况
创作时间:先秦时期内容:《诗经》共有300多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关注现实,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地位: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价值: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材料研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载,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阅读上述《诗经》中的诗句,说明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阅读课本P50,了解“楚辞”的概况
根据课本,说一说端午节的来历?
南朝梁宗懔编撰的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1.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2.(2024·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3.(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天向”一词出自《楚辞·天问》,表达了古人对宇宙、人世的探索和追问。天问、墨子、天宫、蛟龙、悟空等大国重器的命名,均蕴含着厚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些大国重器的命名( )A.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达B.均受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响C.凸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D.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4.(2024·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 )A.临床医学B.顺应自然C.经验传承D.高超医术
5.有学者说,在商周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该学者意在强调( )A.青铜器的数量和种类多 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C.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D.青铜器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6.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为北图6066的甲骨展品,与其他骨片缀合成完整的古片,可印证《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正确。这说明了( ) A.甲骨文记载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史记》关于商朝的记载高度可信 C.出土文物能够与文献记载互证 D.文献记载没有文物印证皆不可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Unit3Alearnpptxpptx、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2课时docx、ALetslearnmp3、视频1mp4、视频2mp4、视频3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夏商周期时期:奴隶制度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分封制,分封制与“九鼎八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知识结构,天文历法和医学,1原始社会末期,2商朝,3《诗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8课 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知识结构,甲骨文与青铜器,天文历法和医学,核心素养,1原始社会末期,2商朝,3《诗经》,4《春秋》,1夏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