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次月考化学学科试卷
说明:
1.物理、化学同场分卷考试,考试总时长150分钟。
2.本试题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
3.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冰雪融化
C.葡萄酿酒D.光合作用
3.下列仪器中,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4.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拨打119B.泼水C.逃跑D.用湿抹布盖灭
5.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铜受热能膨胀
C.玻璃受撞击易破碎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酱油B.蒸馏水C.茶饮料D.苹果醋
8.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10.8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
A.减少药品B.向右盘中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平衡螺母
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0.实验室常用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B.C.D.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火药爆炸B.天然气燃烧C.食物变质D.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B.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 关系
1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7分)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请将图中仪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试剂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4)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6)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
(7)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是 。
15.(6分)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1)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木材(主要成分:木炭)燃烧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初中不同的化学实验中,水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
(3)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是当日举行的一项节日活动,制作龙舟过程中,将树木雕刻成龙的形状,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4)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春节期间,烟花表演中会发出的耀眼的白光,是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写出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6.(4分)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是化学变化的是 ;是物理性质的是 ;是化学性质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17.(6分)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若将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中含有3%的。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2)可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3)二氧化硫()遇到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的理想方法。写出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种类看是 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 反应。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7分)
如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有关实验示意图。
图一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若用胶皮管将装置B和E相连接,是在加热试管内固体之 (选填“前”或“后”)连接的。
(4)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接下来对集气瓶进行的操作是
再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图二中:
图二
(5)为检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物,Ⅲ中应倒入的试剂为 。
(6)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19.(9分)
某化学社团对蜡烛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实验1:将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判断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
实验1
(2)实验2: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再取出,观察火柴梗变黑的程度。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
实验2
(3)实验3: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的性质是 。
实验3
(4)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写出蜡烛充分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实验4
(5)为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得如表信息:
由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选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拓展】由此推测:钠燃烧时, (选填“是”或“否”)产生火焰。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利用稀有气体的 (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2)科学家研制的人造空气可供航天员呼吸。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0%,比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填“大”或“小”)。
(3)如图1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图1
①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填“密度”或“沸点”)不同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②已知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如图2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这一保鲜原理主要是 。
图2
(5)用图3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4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3图4 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A.图4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广口瓶
B.图4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至室温、瓶中氧气被消耗
C.图4中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塞被冲开。
D.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2024-2025学年南昌一中九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化学学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1.A2.B3.C4.D5.D6.D7.B8.A9.D10.D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11.C金属生锈(呼吸等合理即可)
12.A交叉
13.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或倒入澄清石灰水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7分)
(1)b
(2)e
(3)a
(4)f
(5)d
(6)j
(7)c
15.(6分)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防止高温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物理
(4)镁+氧气氧化镁
16.(4分)
(1)③④
(2)②⑤⑥
(3)⑧
(4)①⑦
17.(6分)
(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使用无氟冰箱,减少氟利昂的排放
(3)二氧化硫+臭氧三氧化硫化合氧化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7分)
(1)铁架台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前
(4)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5)澄清石灰水
(6)氧气的浓度
19.(9分)
(1)小
(2)比较蜡烛燃烧时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答案合理即可)
(3)可燃性(或能燃烧,答案合理即可)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5)沸点
【拓展】是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0分)
(1)氧气物理性质
(2)小
(3)①沸点②木条熄灭
(4)富氮空气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5)A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颜色
B
鉴别食盐水和白糖水
尝味道
C
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
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D
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是否产生火焰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是
铁
1535
2750
约1800
否
钠
97.8
883
约1400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70分,作答时间6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已知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章源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