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 鱼戏莲间 ——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清华大学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 鱼戏莲间 ——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教案,共2页。
1.掌握修改图形的方法,如:对图形进行“水平翻转”。
2.掌握添加“引导层”的方法。
3.学会制作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
1.课堂引入分析
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是一种特殊的传统补间动画。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在Flash动画作品中,“元件”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改变起始点或终止点的位置),也可以是曲线运动(沿“引导线”运动)。
上节课研究的是“元件”在两点间做直线运动。本课我们要研究“元件”在两点间做曲线运动,而运动的轨迹是由“引导线”决定的。
什么是“引导线”?怎样添加“引导线”?怎样使元件沿“引导线”运动?这些问题就是本课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难点问题。
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欣赏一些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启发学生观察动画中运动的对象轨迹是什么?它与上节课制作的动画有何不同?通过观察与启发,使学生理解:Flash动画中的对象即可以做直线运动,也可以做曲线运动,而曲线运动的轨迹是作者所画的“引导线”。以动画“鱼戏莲间”为例,鱼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而且是按“引导线”运动的。怎样添加“引导线”?这就是本课需要研究的问题。
2.重点内容分析
(1)添加引导层
添加运动引导层的方法比较简单,可启发学生通过看书来完成任务,也可以通过演示教学带领学生完成添加引导层的任务。在此教学环节中,关键是启发学生观察图层面板中“引导层”与普通层的区别。通过图层面板,学生就应该清楚该动画是否是沿“引导线”运动的动画。
(2)设置对象沿“引导线”运动
设置对象沿所画的曲线运动,关键是将对象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起点、终点上。如果操作不当,动画无法实现。这是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要注意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编辑状态下,Flash会显示引导层的全部内容,但是不能输出,也就是说:引导层的内容不会出现在播放的影片中。所以,画的引导线是什么颜色没有关系。
(3)理解“实例”的概念
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应组织学生学习“视野拓展”栏目的内容,学会改变实例的透明度。
(三)教学补充
关于“引导层”:
引导层可以为多个图层上的对象服务,即多个图层上的对象可以沿着同一个引导层指定的方向运动。
把图层与运动引导层相联系可以有不同方法:
1.拖拽运动引导层下边的图层,将该图层放到紧挨运动引导层的下边,该图层的所有对象都会自动吸附到运动路径上。
2.在紧接运动引导层下边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在该图层内创建的对象会自动沿运动路径运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秋第8课 写秋抒情 ——制作模仿写字效果的动画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清华大学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秋诗秋画 ——制作神奇的遮罩动画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1课 雪花飘飘 ——制作有“影片剪辑”的动画教案设计,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