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在丰富多彩的徽州文化中,“徽州三雕”作为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中的珍品,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下列砖雕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砖坯雕刻B.砖坯上色C.砖坯烧制D.砖坯打磨
    2.为了探究“薯片袋中充入的气体是什么”,将充入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 )
    A.作出猜想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是氮气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水泥砂浆C.液氮D.汽水
    5.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有机肥的腐熟D.石蜡的燃烧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B.加热液体
    C.用胶头滴管取液D.点燃酒精灯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一分子种类改变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9.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的过程中(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
    10.用图示的方法对化学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1.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1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向弯形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高锰酸钾的作用是提供氧气
    C.气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D.该装置有利于进行硫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可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可作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
    臭氧可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且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述的臭氧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文中描述的臭氧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上图步骤Ⅱ的变化为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________。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图中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14.(7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用B的发生装置制取气体,进行实验时需液封其下端管口,其目的是________。
    15.(6分)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
    (1)上述流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我们并没有观察到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
    (3)探究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________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字母序号)提供了证据。
    (4)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查阅资料】产生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的现象。
    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物质在燃烧时产生火焰的条件为燃烧时温度高于沸点。
    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1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拓展1】
    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2)若,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实验拓展2】
    (3)兴趣小组同学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后,迅速插入一支装有2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变黑的铜丝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但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
    17.(4分)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加热蓝色硫酸铜晶体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作出假设】假设1:发生________;假设2:发生化学变化。
    【设计实验】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实验】按正确操作向试管中加入试剂。
    (1)将装有试剂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
    (2)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的方法是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给试管________,然后再固定在有试剂的部位,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部分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雾,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得出结论】假设2正确。
    【反思评价】(4)实验结束后,出现了试管破裂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燃烧是否有火焰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滤渣质量为________g
    淀粉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序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收集25mL氧气所需时间
    1
    20mL
    淀粉0.5g
    m
    2
    20mL
    二氧化锰0.5g
    n

    相关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胱氨酸,能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

    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轻工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