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把不等式x+2≤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正确的是( )
A.B.C.D.
2、(4分)如图,矩形ABCD中,AB=4,BC=3,动点E从B点出发,沿B﹣C﹣D﹣A运动至A点停止,设运动的路程为x,△ABE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A.B.C.D.
3、(4分)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CA、BC的中点,若CF=3,CE=4,EF=5,则CD的长为( )
A.5B.6C.8D.10
4、(4分)如图,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OAB进行位似变换得到△DFE,若△OAB与△DFE的相似比为k,则位似中心的坐标与k的值分别为( )
A.(2,2),2B.(0,0),2C.(2,2),D.(0,0),
5、(4分)已知等腰△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则等腰△ABC的周长为( )
A.7B.8C.6或8D.7或8
6、(4分)某同学的身高为1.6m,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m,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m,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A.5.3 mB.4.8 mC.4.0 mD.2.7 m
7、(4分)估计的值在( )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D.5和6之间
8、(4分)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 )
A.B.且C.且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没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0、(4分)某学校八年级班有名同学,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名女生的平均身高,则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__.
11、(4分)如图,梯形中,,点分别是的中点. 已知两底之差是6,两腰之和是12,则的周长是____.
12、(4分)已知菱形的两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2
13、(4分)若三点(1,4),(2,7),(a,10)在同一直线上,则a的值等于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
(1)在第一个图中,以格点为端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边长分别为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2)在第二个图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为10。
15、(8分)计算:×2-÷;
16、(8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正方形CEFG的面积为,点E在CD边上,点G在BC的延长线上,设以线段AD和DE为邻边的矩形的面积为,且.
⑴求线段CE的长;
⑵若点H为BC边的中点,连结HD,求证:.
17、(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过A(0,—3),B(1,2).求直线的表达式.
18、(10分)图①,图②均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在格点上.试在网格中画出顶点在格点上,面积为6,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图形.
(1)在图①中,画出以点A为顶点的非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在图②中,画出以点A为对角线交点的非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BO=5,则AC+BD的长是________.
20、(4分)小张和小李练习射击,两人10次射击训练成绩(环数)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通常新手的成绩不稳定,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估计小张和小李两人中新手是_____.
2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____
22、(4分)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_____.
23、(4分)如图,在▱ABCD中,BE、CE分别平分∠ABC、∠BCD,E在AD上,BE=12cm,CE=5cm.则▱ABCD的周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中,AD平分交BC于点D,F为AD上一点,且,BF的延长线交AC于点E.
备用图
(1)求证:;
(2)若,,,求DF的长;
25、(10分)(课题研究)旋转图形中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的角)与旋转角的关系.
(问题初探)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线段,其中点与点对应,点与点对应,旋转角的度数为,且.
(1)如图(1)当时,线段、所在直线夹角为______.
(2)如图(2)当时,线段、所在直线夹角为_____.
(3)如图(3),当时,直线与直线夹角与旋转角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形成结论)旋转图形中,当旋转角小于平角时,对应线段所在直线的夹角与旋转角_____.
(运用拓广)运用所形成的结论求解下面的问题:
(4)如图(4),四边形中,,,,,,试求的长度.
26、(12分)在Rt△ABC与Rt△ABD中,,,AC、BD相交于点G,过点A作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交DA的延长线于点F,AE、BF相交于点H.
(1)证明:ΔABD≌△BAC.
(2)证明:四边形AHBG是菱形.
(3)若AB=BC,证明四边形AHBG是正方形.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x+1≤0,得x≤﹣1.
表示在数轴上为:.
故选D
考点:不等式的解集
2、B
【解析】
试题分析:当点E在BC上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不断增大,最大面积===1;
当点E在DC上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1.
当点E在AD上运动时三角形的面不断减小,当点E与点A重合时,面积为2.
故选B.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3、A
【解析】
首先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ECF是直角三角形,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AB的长,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CD的长即可.
【详解】
∵CF=3,CE=4,EF=5,
∴CF2+CE2=EF2,
∴△ECF是直角三角形,即△ABC也是直角三角形,
∵E,F分别是CA、B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AB=2EF=10,
∵D为AB的中点,
∴CD=AB=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解析】
两对对应点的连线的交点即为位似中心;找到任意一对对应边的边长,让其相比即可求得k.
【详解】
连接OD、BE,延长OD交BE的延长线于点O′,点O′也就是位似中心,坐标为(1,1),k=OA:FD=8:4=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记住两对对应点的连线的交点为位似中心;任意一对对应边的比即为位似比.
5、D
【解析】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和3,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详解】
当2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为3,2、3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8;
当3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为3,2、2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6、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物体的影长成比例可得:1.6:1.2=树高:3.6,则可解得树高为4.8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7、C
【解析】
由可知,再估计的范围即可.
【详解】
解:,.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估算,熟练的确定一个无理数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分类讨论: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实数解;当a≠5时,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然后综合两种情况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a的范围.
【详解】
当a=5时,原方程变形为-4x-1=0,解得x=-;
当a≠5时,△=(-4)2-4(a-5)×(-1)≥0,解得a≥1,即a≥1且a≠5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a≥1.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3)2-4×(-2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3)2-4×(-2k)<0,解得.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和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根的判别式和解不等式.
10、
【解析】
只要运用求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得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详解】
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1.
【解析】
延长EF交BC于点H,可知EF,FH,FG、EG分别为△BDC、△ABC、△BDC和△ACD的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结合条件可求得EF+FG+EG,可求得答案.
【详解】
连接AE,并延长交CD于K,
∵AB∥CD,
∴∠BAE=∠DKE,∠ABD=∠EDK,
∵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
∴BE=DE,
在△AEB和△KED中,
,
∴△AEB≌△KED(AAS),
∴DK=AB,AE=EK,EF为△ACK的中位线,
∴EF=CK=(DC-DK)=(DC-AB),
∵EG为△BCD的中位线,∴EG=BC,
又FG为△ACD的中位线,∴FG=AD,
∴EG+GF=(AD+BC),
∵两腰和是12,即AD+BC=12,两底差是6,即DC-AB=6,
∴EG+GF=6,FE=3,
∴△EFG的周长是6+3=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12、14
【解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得其面积即可.
【详解】
由已知得,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即:6×8÷1=14cm1.
故答案为:14.
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积的一半.
13、1.
【解析】
利用(1,4),(2,7)两点求出所在的直线解析式,再将点(a,10)代入解析式即可.
【详解】
设经过(1,4),(2,7)两点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
∴,
解得,
∴y=1x+1,
将点(a,10)代入解析式,则a=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理解题意,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确定点的横坐标a的值.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图见解析,三角形面积为2;(2)见解析.
【解析】
(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
(2)作出边长为 的正方形即可.
【详解】
解:(1)如图①中,△ABC即为所求,因,
所以△ABC为直角三角形,则,
故答案为2;
(2)如图2中,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
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5、4
【解析】
试题分析:先算乘除,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6、(1)CE=;(2)见解析.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
(1)先设CE=x(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铜川市重点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数学九上开学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