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通关讲义第3节机械效率(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通关讲义第3节机械效率(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通关讲义第3节机械效率(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通关讲义第3节机械效率(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练习,共31页。
    1.竖直提升物体时W有=__________;水平拉动物体时W有=__________;用滑轮提升物体时W额=__________。因为用滑轮的目的是提升物体,所以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就是额外功。
    2.用动滑轮提起一个重800N的物体,用的拉力是500N,物体升高1m,则人做的总功为_____J,有用功为_____J,额外功为_____J。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100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4 s内匀速前进了4 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所用拉力,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A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绳子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以上均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4.清晨,清河河畔聚集了很多钓鱼爱好者,若某位师傅不小心把水桶弄进水里,捞上桶时发现桶里带些水。在打捞水桶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桶所做的功是总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D.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5.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B.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功率为零
    D.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低
    7.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
    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
    C.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D.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其效率就越高
    8.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可高达100%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9.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不计绳重和摩擦),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B.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10.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B.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
    D.增加物体的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1.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F甲=______N,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η乙=______,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η乙。
    12.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在竖直向下的力F3作用下,将装满沙子的盒子水平匀速拉动。盒子重为G,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经过的路程为s1(绳长不可伸缩),此过程,定滑轮做的有用功W有用=________;机械效率η=______(用题目中的符号,写出表达式)。
    13.有一根重,粗细均匀的木棒OD,平均分成四个等份,如图所示。在A点悬挂一重300N的物体,在D点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把物体匀速提升0.2m,不计摩擦,则木棒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4.工人师傅常采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 =3m,斜面长度s=5m,现用力F沿着斜面把重力G=3000N的重物在50s内匀速拉到车上。若摩擦力f =700N,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__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1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当动滑轮重力不变时,提高_________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当物体重力不变时,减小_________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减少______,涂润滑油,减小机械自重。
    知识点3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在“探究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时,某小组利用重力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②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17.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补充表格中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由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能力提升练]
    1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m1的物体,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为m2,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h,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装置做的有用功都为m1gh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关系为
    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
    D.乙、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均为
    19.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使物体A、B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发现提升A比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更大。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四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A与物体B的重力更小
    ②提升A比提升B时的有用功更大
    ③提升A比提升B时的额外功更小
    ④提升A比提升B时,人做功的功率更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如图所示,拉力F为10N,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6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为20N
    B.此时拉力F的功率为2W
    C.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D.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B将向左运动
    21.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高处,若水泥重为G0,桶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F=B.C.D.F=
    22.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动滑轮重为100N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23.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挥拖车只用了30s时间,将水平路面上质量是1.5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5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为车重力的0.08倍,拉力F在30s内所做的功为______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一重为400 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升2 m,绳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为250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在这个过程中绳自由端下降的速度是___________ m/s,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
    25.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功率为______W,总功为______,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6.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F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拉力所做的功为 _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若保持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不动,F绕动力作用点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的过程中,F _____。
    27.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刚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中,沿竖直方向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且在_______(选填“静止”或“拉动”)时读数;
    (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由计算结果可以确定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选填“小明”或“小刚”),由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
    (3)随后小明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2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因此,某北方城市开展了暖房子工程,以改善老旧住宅楼的保温效果,图为施工现场使用的提升装置。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00kg,动滑轮重力为500N,拉力F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了10m,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的功率;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高频考题实战练]
    29.(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办法中,能提高如图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摩擦B.增大定滑轮重力
    C.增大动滑轮重力D.增大被提升物体重力
    30.(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物体M所受的重力为550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在20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m,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为350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m/s
    C.动滑轮重为50N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实验序号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4
    0.9
    2.5
    0.2
    0.4
    0.8
    1.0
    80.0

    6
    0.5
    3.3
    0.2
    0.4
    1.2
    1.32
    90.9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0.9
    0.3
    74.1%
    2
    4
    0.1
    1.6
    ______
    ______
    3
    4
    0.1
    1.1
    0.5
    72.7%
    装置甲
    装置乙
    钩码重G/N
    4
    4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1
    0.1
    绳端拉力F/N
    1.6
    1.4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1.4%
    第3节 机械效率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1 有用功和额外功
    1.竖直提升物体时W有=__________;水平拉动物体时W有=__________;用滑轮提升物体时W额=__________。因为用滑轮的目的是提升物体,所以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就是额外功。
    【答案】 G物h fs G动h
    【解析】[1][2][3]竖直方向上提升重物时,有用功W有=Gh,水平拉动物体是有用功W有= fs,用滑轮提升物体时,有用功W有=Gh。
    2.用动滑轮提起一个重800N的物体,用的拉力是500N,物体升高1m,则人做的总功为_____J,有用功为_____J,额外功为_____J。
    【答案】 1000 800 200
    【解析】[1]动滑轮由两股绳子承担物重,即
    n=2
    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
    s=2h=2×1m=2m
    总功为
    W总=Fs=500N×2m=1000J
    [2]有用功为
    W有=Gh=800N×1m=800J
    [3]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1000J800J=200J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100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4 s内匀速前进了4 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所用拉力,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A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绳子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以上均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答案】有用功 总功
    【解析】[1]物体匀速运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拉动物体即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A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2]绳子拉力所做的功是全部的功,为总功.
    4.清晨,清河河畔聚集了很多钓鱼爱好者,若某位师傅不小心把水桶弄进水里,捞上桶时发现桶里带些水。在打捞水桶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B.对桶所做的功是总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D.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答案】D
    【解析】师傅不小心把水桶弄进水里,目的是为了把水桶提上来,所以对水桶做的功为有用功;但水桶里面有一些水,又不得不对水做功,所以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手对绳子拉力做的功,包括对水做的功、对桶做的功、对绳子做的功为总功,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答案】D
    【解析】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目的是提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目的是捞桶,所以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是总功,故D正确.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B.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功率为零
    D.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低
    【答案】C
    【解析】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错误;
    B.根据可知,功率大小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做功多可能时间也长,功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功率为零,故C正确;
    D.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也就是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较小,因不知道总功的多少,所以不能说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低,故D错误。
    故选C。
    7.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
    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
    C.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D.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其效率就越高
    【答案】C
    【解析】A.效率越高的机械,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与做功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
    B.机械是否省力与功率大小无关,故B错误;
    C.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因为任何机械设备都要做一部分额外功,故C正确;
    D.在总功相同时,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其效率就越高,故D错误。
    故选C。
    8.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可高达100%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答案】D
    【解析】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所以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任何机械,总避免不了额外功的产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5m2,所以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不计绳重和摩擦),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B.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答案】D
    【解析】A.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时,绳端移动的距离也变短了,根据
    可知机械效率并不受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就减小了重物的重力,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不变,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降低了,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计绳重和摩擦,减小定滑轮重力,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均不受影响,所以机械效率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在提升物体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即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提高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
    B.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
    D.增加物体的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A.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故A错误;
    B.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故B错误;
    C.因为动滑轮上绳子根数为2根,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故C错误;
    D.由机械效率公式可知,增加物体的重力可以增加有用功,额外功不变,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图甲中F甲=______N,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η乙=______,图甲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η乙。
    【答案】100 80% >
    【解析】[1]图甲中滑轮是定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所需拉力
    [2][3]在图甲中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做的额外功为0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图乙中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由①②可见,绳重和摩擦不计,机械效率
    12.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在竖直向下的力F3作用下,将装满沙子的盒子水平匀速拉动。盒子重为G,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经过的路程为s1(绳长不可伸缩),此过程,定滑轮做的有用功W有用=________;机械效率η=______(用题目中的符号,写出表达式)。
    【答案】 F1s1
    【解析】[1]由题意知,定滑轮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F1s1
    [2]定滑轮所做的总功
    W总=F3s1
    所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3.有一根重,粗细均匀的木棒OD,平均分成四个等份,如图所示。在A点悬挂一重300N的物体,在D点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把物体匀速提升0.2m,不计摩擦,则木棒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75%
    【解析】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粗细均匀的木棒OD,平均分成四个等分,如图所示
    所以
    所以,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知,当物体上升0.2m时,B点(重心)将上升的高度
    克服木棒重力做的额外功
    木棒做的总功
    木棒的机械效率
    14.工人师傅常采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 =3m,斜面长度s=5m,现用力F沿着斜面把重力G=3000N的重物在50s内匀速拉到车上。若摩擦力f =700N,则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__W,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250 72%
    【解析】[1]由题意知当物体在F作用下从底部到达顶部,F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和,故
    [2]机械效率
    1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当动滑轮重力不变时,提高_________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当物体重力不变时,减小_________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减少______,涂润滑油,减小机械自重。
    【答案】 物体重力 动滑轮重力 摩擦
    【解析】[1][2][3]由机械效率公式可得
    当动滑轮重力不变时,提高物体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当物体重力不变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减小机械间的摩擦,涂润滑油,减小机械自重都可以减小机械效率。
    知识点3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在“探究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时,某小组利用重力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②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答案】匀速 80% ① ② 有关 ① ③ 错误
    【解析】(1)[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2]由表可知,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80%。
    (3)[3][4]通过对比①、②两次实验可知,用同一装置将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有关。
    (4)[5][6]通过对比①、③两次实验可知,用同一装置提升不同的重物到相同的高度,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17.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补充表格中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由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答案】 0.3 83.3% 匀速 增加物重 低
    【解析】(1)[1]根据图乙可知n=3
    [2]第2次实验做的总功为
    有用功为
    机械效率
    (2)[3]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3)[4]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以得到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5]由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质量越大),额外功在总功中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低,即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力有关。
    [能力提升练]
    1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m1的物体,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为m2,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h,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装置做的有用功都为m1gh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关系为
    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
    D.乙、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均为
    【答案】C
    【解析】A.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甲、乙、丙三种装置做的有用功都为
    W有用=G1h=m1gh
    故A正确;
    B.从图中可知,甲为定滑轮(n=1),乙为动滑轮(n=2),丙为滑轮组(n=3),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甲=h,s乙=2h,s丙=3h,因此
    s甲<s乙<s丙
    运动时间相同,根据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关系为
    v甲<v乙<v丙
    故B正确;
    C.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丙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F甲=G1=m1g
    由于物体的质量m1与动滑轮质量m2的关系不知道,无法比较F甲与F乙的大小关系,但
    F乙>F丙
    故C错误;
    D.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
    W额=G动h=m2gh
    乙、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
    故D正确。
    故选C。
    19.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使物体A、B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发现提升A比提升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更大。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四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A与物体B的重力更小
    ②提升A比提升B时的有用功更大
    ③提升A比提升B时的额外功更小
    ④提升A比提升B时,人做功的功率更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因同一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相等,物体的重力G越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由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可知,物体A的重力较大,故①错误;拉力的功率为
    由上式可知,用相同的速度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提升A的过程中拉力的功率较大,故④正确;因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使物体A、B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由可知,物体A和物体B的高度相等;由W有=Gh可知,提升A比提升B时的有用功更大,故②正确;由不计绳重和摩擦时W额=G动h可知,提升物体A和物体B时的额外功相等,故③错误。综上可知,只有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如图所示,拉力F为10N,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6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为20N
    B.此时拉力F的功率为2W
    C.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D.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B将向左运动
    【答案】C
    【解析】A.对B进行受力分析,B受到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为6N,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0N,这三个力平衡,则B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为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物体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也为16N,故A错误;
    B.由n=2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此时拉力F的功率为
    故B错误;
    C.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C正确;
    D.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A受到B给A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B受到A对B的摩擦力也不变,依然为14N,B受力平衡,仍保持静止,故D错误。
    故选C。
    21.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高处,若水泥重为G0,桶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F=B.C.D.F=
    【答案】D
    【解析】A.由图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3,根据题意,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故A错误;
    BCD.克服水泥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G0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的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所以绳子自由端拉力
    综上分析知,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动滑轮重为100N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答案】C
    【解析】AD.因为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所以绳子移动的速度为
    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
    故AD正确,AD不符合题意;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由

    故C错误,C符合题意。
    故选C。
    23.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挥拖车只用了30s时间,将水平路面上质量是1.5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5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为车重力的0.08倍,拉力F在30s内所做的功为______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 2.25×105 80%
    【解析】[1]由可知,车移动的距离
    由图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做的总功
    [2]车的重力
    因为摩擦力为车重力的0.08倍,所以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有用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一重为400 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升2 m,绳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为250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在这个过程中绳自由端下降的速度是___________ m/s,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
    【答案】 0.4 80
    【解析】[1]由图可知此滑轮组承载动滑轮的绳的股数为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内将一重为400 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升2 m,故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故绳自由端下降的速度为
    [2]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
    25.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功率为______W,总功为______,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答案】 100 500J 40%
    【解析】[1][2]根据图示可知,n=2;则拉力做功的功
    W总=Fs=50N×2×5m=5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有用=Gh=100N×2m=200J
    [3]装置的机械效率
    26.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F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拉力所做的功为 _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若保持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不动,F绕动力作用点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的过程中,F _____。
    【答案】 2 90 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1]拉力所做的功为
    W总=Fs=8N×0.25m=2J
    [2]有用功为
    W有=Gh=18N×0.1m=1.8J
    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3]若保持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不动,F绕动力作用点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向右的过程中动力臂先不断变长,当F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长,然后再继续转动到水平向右,力臂又逐渐变短,此过程中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F先变小后变大。
    27.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刚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1)实验中,沿竖直方向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且在_______(选填“静止”或“拉动”)时读数;
    (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由计算结果可以确定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选填“小明”或“小刚”),由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
    (3)随后小明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答案】 匀速 拉动 83.3% 小明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等于
    【解析】(1)[1][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此时绳端受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拉动时读数,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
    (2)[3]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5]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1.4%

    相关试卷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练习,共34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11.2 功率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11.2 功率当堂检测题,共2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