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 )
A .会升高 B .会降低 C .不变化 D .波动不大
2.(2016年皖江示范高中摸底考)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3.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会有少量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 )
A .水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4. “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 Fe2+进入人体后能( )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 .参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形成 D .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5.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
A.糖类 B. 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6.(2016年南海中学模拟考)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 )
①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②存在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③存在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A.乳糖、葡萄糖、脱氧核糖 B.乳糖、脱氧核糖、核糖
C.糖原、葡萄糖、核糖 D.糖原、脱氧核糖、葡萄糖
7. (2015陕西杜桥期中考)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B.葡萄糖是重要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原是各种生物体的储存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8.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9.( 2015炳辉中学月考)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形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10.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非选择题
1. (填空题)根据糖类水解后形成的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等几类。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其中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都是六碳糖,后者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的产物,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的能源物质;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五碳糖。
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最重要的多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在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________,最重要的多糖是_________
2. (填空题)脂质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其作用是______;
性激素的作用是 ;维生素D的作用是____ 。
3.(2015峨嵋二中期中考)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表: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有(溶解);“-”表示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4. (实验题)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类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___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鉴定还原性糖:___________。
②鉴定淀粉: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实验现象: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
(6)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
5.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 、—COOH 、—OH ) ,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上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种子。
(3)以上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______。
(4)北京地区小麦干种子的含水量约为14%,此时活细胞内水分( )
A、全部是自由水 B、全部是结合水
C、主要是自由水 D、主要是结合水
(5)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中的____________水,这是因为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_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而晒干后的种子,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____________,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____________水。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自由水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生化反应的良好介质。新陈代谢越旺盛,生化反应就越多,自由水的含量就会升高。
2【答案】A
【解析】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A错误;B.淀粉、半乳糖、糖原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C.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D.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钙盐,如果钙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4【答案】C
【解析】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少铁元素会使血红蛋白不能合成,引起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氧供应不足,这一病症称之为缺铁性贫血。
5【答案】A
【解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6【答案】C
【解析】①糖原和乳糖存在于动物细胞中;②叶绿体和核糖体都含有少量的RNA,都含有核糖,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核糖体的糖类是葡萄糖;③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含有五碳糖是核糖,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所以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是核糖;故选C。
7【答案】C
【解析】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其分子组成中分别含有核糖与脱氧核糖,A正确。葡萄糖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是重要的能源物质,B正确。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的储能物质,C错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
8【答案】C
【解析】“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糖,选出糖蛋白。
9【答案】C
【解析】通过题中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第10天时,可还原性糖的含量占干重的18%左右,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蓝色沉淀,A错误。第20天时,糖和脂肪含量的总和大概占了干重的50%左右,其余部分应是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第30天时,脂肪含量约占干重的50%,会与苏丹Ⅲ试剂反应,出现橙黄色,C正确。第40天时,不存在淀粉,所以碘液不会变化,D错误。
10【答案】A
【解析】解析:由于水中的含氧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而该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二、非选择题:
1【答案】 单糖 二糖 多糖 半乳糖 果糖 葡萄糖 光合作用 核糖 脱氧核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乳糖 糖原
2【答案】脂肪 磷脂 固醇
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和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答案】血红蛋白 脂肪 染色质(体) 纤维素(半纤维素)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解析】A.猪血中A为红色,灰分中含有Fe元素,说明是血红蛋白,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B.马肝中脂肪遇苏丹Ⅲ染液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C.蛙表皮染色质(体)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DNA遇到甲基绿溶液成绿色;D.棉花中含有纤维素;E.霉菌中纤维素酶,加入盛有D纤维素的试管中分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4【答案】
(2)斐林试剂、碘液
(4)①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斐林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② 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上,滴加工工业—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一致。(如: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砖红色,说明没有还有性糖存在。如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6)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到,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还原性糖的鉴定
5【答案】
(1)少 (2)花生 (3)多 (4) D (5)自由水 增加 降低 结合水
【解析】
(1)甲中的物质分子呈分散状态,与结合水的接触表面积大,因此结合水的含量多,自由水含量少,乙中的物质分子聚积在一起,与甲的情形正好相反。
(2)花生种子(含油脂多)里有大量的疏水基团,难与水结合,因此含结合水量较少;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时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易与水结合,因此含结合水量较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含结合水少的花生种子里含自由水的量就会多。
(3)种子吸水是通过吸胀作用来完成的,大豆种子中有许多亲水基团,所以吸水量要大。
(4)晒干的种子失去的是自由水,干燥种子里的水主要是结合水。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1讲 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橘黄色,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1 第1讲 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