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青莲居士,作者简介,诗人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文解读,诗文解读第一段,第一段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眼中的李白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
探究李白的思想特质,洞察其诗作所映照的诗人情感;品鉴李白的诗歌艺术,掌握其独特的表现技巧,进而领悟诗歌的内在美感。
ZHIRENLUNSHI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原籍陕西(现属甘肃),自幼博览群书,展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他热衷交友,受周围人士及社会风气影响,酷爱探讨修仙之术,追求侠义精神,心怀壮志,性情豁达而自由。到了25岁,他告别故土,开始游历长江与黄河流域,广结贤达,凭借其诗篇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
14岁,立下壮志,誓要“安定国家”、“拯救苍生”;25岁,手仗利剑,远游求官,却未遇良机;42岁,奉皇帝之诏,踏入京城,受封翰林;44岁,遭遇权贵排挤,被赐金放逐归乡;54岁,安史之乱爆发,投笔从戎,为国家效力;56岁,战败被流放,途中幸得赦免;61岁,再次请求从军,却因疾病受阻,未能成行;62岁,因病在当涂与世长辞。
天宝元年,李白得益于友人的举荐,得以应唐玄宗之召进入长安。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满以为能够一展宏图,确实也曾有过短暂的春风得意。但很快,他意识到唐玄宗只是将他视作消遣的宫廷诗人。此外,李白性格高傲,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因此触怒了权贵,遭到了他们的排挤。甚至唐玄宗也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因此,李白在长安的逗留时间不足两年,便被唐玄宗以“赐金放还”的名义,遣返回乡。离开长安之后,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山东,在兖州与之告别。临别之际,李白创作了此诗,以此赠别友人。因此,这首诗也被称为《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ZHENGTIGANZHI
“梦游”寓意在梦中游览。所说的梦游之地为天姥山,相传攀爬此山者能听见仙人天姥的歌声,因而得名。而“梦游天姥”便成为了创作的主题。
乐府诗中,“吟”作为一种诗体,源自古体诗,其特点是章节布局、句子构造以及格律较为宽松自由。在我国古代,"歌"、"行"、"吟" 并称为乐府古题,共同构成了被世人称作“歌行体”的诗歌形式。
此诗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诗人通过叙述“梦游天姥”的奇幻旅程,以此作为留给东鲁诸友的赠别之作。创作意图:在于离别之际,以诗篇作为与友人告别的纪念。
SHIWENJIEDU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译文】对于航海者而言,瀛洲远在海天苍茫之中,难以寻觅;而对于吴越地区的居民来说,天姥山在云霞的变幻中时隐时现。这座山仿佛与天际相接,屏蔽了苍穹,其巍峨之势甚至超过了五岳,使赤城山都黯然失色。即使天台山高达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山的面前,也显得卑小,仿佛要向其俯首称臣。
思考1:天姥山有何特点?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写天姥山?
手法:衬托、对比、夸张
思考2:诗人游的是天姥山,为何要先谈瀛洲、五岳等名山?
将神山(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与天姥山相提并论,以虚托实,为天姥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以高耸入云的五岳及邻近的赤城、天台等名山为参照,夸张地描绘了天姥山的巍峨壮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译文】我渴望依循这则传说,梦游神秘的天姥山。在梦境中,我于一个月夜悄然飞越月光如洗的镜湖。湖面上,皎洁的月光映照出我的轮廓,引领我抵达剡溪。诗人谢灵运昔日游历天姥山的居所依旧存在,那里溪水清澈,波光粼粼,山间的猿猴叫声哀婉动人。我穿上谢公当年攀登山岭的木屐,亲自踏上那通向云端的险峻阶梯。半山腰,便可见海日东升的壮丽景象;登顶后,又能听到天鸡的嘹亮啼鸣。山岩层层叠叠,路径曲折多变,无迹可寻。陶醉于奇异花卉,我靠在岩石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岩泉的轰鸣声,仿佛熊怒吼、龙长吟,令寂静的森林颤栗,连绵的山岩亦为之动容。乌云密布,预示着暴雨将至,湖面水波激荡,烟雾缭绕。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译文】电闪雷鸣,令群山震动崩塌。仙宫的石门轰然一声从中裂开,洞内碧空如洗,辽阔无垠,日月的光芒映照着金银打造的宫阙。天上的神仙身披彩虹为衣,以清风为马,依次降临。猛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驭着车辆,仙人如麻般络绎不绝。突然间心惊肉跳,猛地惊醒坐起,不由得长叹一声,醒来只见枕席依旧,梦中的云雾霞光已然消散。
沿着作者的脚步,梦境一共呈现了四幅图景,请试给每一幅图排序并拟小标题。(提示:以地点和事件为排序依据)
意境的赏析思路: ①景——寻意象 ②境——组画面,概括意境特点③情——品情感
赏析“月夜剡溪图”的意境
意象:湖、月、溪水、谢公宿处、渌水、猿声
意境概括:这是一幅恬静幽美的画面
情感:心情愉悦、心驰神往
赏析“登山奇观图”的意境
意象:青云梯、海日、天鸡
意境概括:这是一幅雄奇壮美的画面
情感:诗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的心情
赏析“山中夜景图”的意境
意象:迷花、奇石、熊咆、龙吟、岩泉、深林、层巅、云、雨、烟
特点:恐怖、惊悚(离奇险怪)
意境概括:这是一幅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画面
情感:诗人为之悸动惊恐,苦闷抑郁
赏析“仙人盛会图”的意境
意象:霹雳、洞天石扉、青冥浩荡、日月、霓衣、风马、云之君、虎、鸾、仙人
意境概括:这是一幅富丽堂皇、热闹盛大的画面
情感:让人惊叹艳羡,令人神往,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谢公,亦即谢灵运,为南朝时期杰出的山水诗派代表。在东晋之时,他积极投身政治,活跃于官场。然而,进入刘宋时期,其官位遭遇挑战,于是他索性辞去官职,带领几百名僮仆和门生游历山水之间,以此抒发对政治的不满。两人经历颇为相似,均曾对政治仕途充满热情,却均遭受挫折。最终,他们选择投身自然,以山水为伴,排解政治上的失意。李白便借谢灵运之事迹,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同时表达了他愿效仿谢公,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摒弃尘世的纷扰。
思考:诗人梦醒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得出来?
揭示了诗人在梦醒面对现实之际,心中所涌现的失落与留恋,伴随的是深深的痛楚和无限的忧郁。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仙人的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邀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思考讨论: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
梦中仙境,是作者理想境界的映射。描绘仙境之美,旨在凸显现实之恶。借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反感与不满,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藐视和坚韧不屈的个性。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译文】人生在世的欢乐,犹如梦境中的幻境一般转瞬即逝。自古至今,一切事物如同逝去的江水,一去不返。与各位好友离别于东鲁,何日才能重逢?先将白鹿安置于青翠的山崖之上,待到想要远行之时,便骑上它游览名山大川。我岂能屈身弯腰去讨好权贵,让自己失去畅快自在,欢愉愉悦的生活!
思考1: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世事变幻莫测,透露出人生如梦幻般的哀愁。
思考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坚守立场,决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维护独立自尊的人格;同时,亦透露出诗人规避现实、消极避世的思维倾向。
思考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轻视权势的个性与不屈不挠的反抗意志。
WENZHANGJIEGOU
KETANGXIAOJIE
诗人借助梦境漫步仙境,以此描绘天姥山的瑰丽景色,颂扬仙界的辉煌与美好,展现了他摒弃黑暗现实、藐视权贵、追求自由人生理想的境界。
作业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教学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吟诵诗韵,疏通诗意,体会诗境,艺术手法,方法总结,品味诗情,深悟诗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相关知识,“诗无邪”,吟诵诗韵,理解大意,《诗经·周南·芣苢》,整体感知,艺术手法,课堂小结,起概括劳动场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致云雀,学习目标,知人论世,诵读感知,文本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