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文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整体感知,文本解析,内容探究,音乐琵琶声,拓展延伸,艺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逾越两千载,一位文雅之士与一位山林樵夫,因音乐的纽带结缘,世间因而流传着一段知音的美丽传说。追溯至千年之前,一位才子与一位流浪歌女,亦因音乐结缘,共同缔造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知音绝唱。在那个难忘的夜晚,浔阳江水缓缓流淌,秋风吹拂,月光清冷,荻花飘散,这一切都深深铭记了那美丽而哀伤的故事。今日,我们将学习白居易在被贬之后,偶遇琵琶女,因共鸣而挥毫泼墨,创作的传世佳作《琵琶行》。
1、借助朗读,领略诗歌韵味。2、探究、赞赏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3、通过对人物生平与命运的分析,洞察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
ZHIRENLUNSHI
《琵琶行》最初名为《琵琶引》。白居易也创作了《长恨歌》。在古代,歌、行、引是三种不同的歌曲形式,后来这些形式演变成了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尽管这三种形式名称各异,但它们本质上是相似的,通常一并称作“歌行”。这类诗歌以铺陈叙事为特点,其音节和格律通常较为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诗形式,变化丰富。
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在二十九岁时荣登进士第,后官拜左拾遗(谏官)。他怀揣“兼济天下”的壮志,多次上奏章批判时弊。他创作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被誉为“讽喻诗”,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并揭示了统治阶层的堕落与罪恶。不幸的是,因触怒唐宪宗及官僚集团,他被贬至江州担任司马。
在文学领域,白居易提倡“文章应顺应时代而创作,诗歌应因事而作”,他强调继承并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先锋。在杜甫之后,他被尊为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通俗易懂、文采飞扬而闻名。《琵琶行》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并列为白居易的代表作。
白居易担任左拾遗一职后,因触怒了官员及皇上,在43岁时被调任为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他因上奏皇帝时言辞过于激烈,被指控越职奏事,先是遭贬为江州刺史,随后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便是在此后的一个秋天写成。诗人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映射出自己流落天涯的悲凉命运。
ZHENGTIGANZHI
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
元和十年,予左迁①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②然有京都声③。问其人,本长安倡女④,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⑤,年长色衰,委身⑥为⑦贾人⑧妇。遂命酒⑨,使快⑩弹数曲。
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为:做。贾(gǔ)人:商人。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快:畅快。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⑪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⑫二年,恬然⑬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⑭意。因为⑮长句⑯,歌⑰以赠之,凡⑱六百一十六言⑲,命⑳曰《琵琶行》。
漂沦:漂泊沦落。出官:(京官)外调。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迁谪(zhé):贬官降职或流放。为:创作。长句:指七言诗。歌:作歌,动词。凡:总共。言:字。命:命名,题名。
内容:诗篇开篇的短序,计一百三十八字。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时间背景、地点环境、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核心经过。同时,概述了琵琶女的生平经历和作者的心境感受。作用:阐释了创作这首长篇诗歌的缘由及命名由来,确立了全诗悲凉哀伤的情感基调。这首诗作为一篇情感充沛的长篇叙事诗,充满了抒情色彩。
“恬然自安”这个说法别有深意,实际上是指被贬之后的苦楚始终心头萦绕,难以真正安宁。所谓“迁谪意”,并非仅在“是夕”才有所体会。这两句含蓄的话语,既巧妙地透露出内心的郁闷与愤慨,又凸显了这次与琵琶女不期而遇给他带来的深刻影响,正是围绕着“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主题展开的。
WENBENJIEXI
2、诗文按什么顺序写?请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3、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
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4、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正如诗句所述:“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那琵琶女演奏的幽怨曲目深深触动诗人的心弦,而当她倾诉自己悲惨的命运时,更令诗人满怀同情。(琵琶女亦对诗人怀有深切的同情。)
5、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诗人天赋异禀,名扬四海,却如今失意落魄,内心充满了忧郁与悲愤;加之与友人离别,倍感孤独,难以忍受。
NEIRONGTANJIU
1、“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一位孤独守望空船,以音乐排遣心中的哀愁;另一位在江边送别客人,只有酒而没有欢乐的伴奏。一位擅长弹奏,另一位善于聆听(或擅长书写),共同演绎了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正如浔阳楼上的楹联所述: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2、 “琵琶声停欲语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反映了琵琶女怎样的心理状态?
一位曾风靡一时的歌女,随着岁月流逝,容颜渐衰,最终嫁给了商人。然而,她却遭遇了薄情寡义的商人抛弃。在人情冷暖的世间,她心中充满了哀愁与无奈。她弹奏琵琶并非为了吸引顾客,而是借此传达内心的哀怨之情。她这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行为,反映出琵琶女不愿轻易再次亮相的心态,透露出她不同寻常的生活背景和艺术天赋。
3、琵琶女本不愿抛头露面,可为什么最后还是出来了?
诗人以“寻声暗问弹者谁”起兴,继以“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再以“千呼万唤”的热情,使得琵琶女深感这份盛情难却,不便推辞。诗中运用了“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系列动作词汇,形象地传达了诗人聆听琵琶声后的惊喜之情与迫切想要会面琵琶女的渴望。在漂泊不定的人生旅途中,琵琶女得以遇见知音,对她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安慰与激励。诗人的行为体现了对琵琶女的尊重与礼遇,这是以艺术结交朋友,而非一般文人墨客的狎妓之举。因此,琵琶女最终放下重重顾虑,踏上了诗人所在的舟头。
技艺精湛的诗人擅长描绘无形之音,他们常用间接的渲染技巧。例如,唐代诗人顾况在《弹琴谷》中写道:“谷中何人弄瑶琴,琴音振荡谷中寂。因君敲击商声调,草虫惊动幽暗壁。”诗中通过“谷中寂静”与“草虫惊动暗壁”这样的侧面描写,巧妙地展现了弹琴所产生的意境。
4、《琵琶行并序》精彩而细腻地写出了琵琶乐曲的感人效果。诗人是怎样将音乐这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表现出来的?
TUOZHANYANSHEN
诗人倾力描绘音乐的韵味,旨在通过展现音乐的迷人魅力,彰显琵琶女卓越的艺术境界,以此映衬出她的失意与孤寂。这样的笔触,既寄托了诗人自身遭受贬谪的哀愁,也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遗憾与不甘。
1、诗人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揭示了季节、地点、时刻与事件。秋夜中的江水、火红的枫叶、摇曳的荻花,共同勾勒出一幅鲜明如画的景象,让人瞬间感受到秋意的侵袭,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凄凉而愁苦的情感,为整首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色,情景中蕴含着深情。浩渺的江水、柔和的月光,离愁难以消散,苦闷难以排解。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还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整首诗定下了感伤而悲凉的基调。
2、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YISHUSHOUFA
①结构清晰,情节连贯。这首叙事诗以作者江边送客时听到琵琶声,追寻声音与弹者相遇为开端,续而描述琵琶女的演奏和她的身世倾诉,终以作者感悟贬谪之情,圆满收尾,层次井然,布局紧凑。②叙事与抒情交织紧密。强烈的情感氛围贯穿全文,所叙述的故事充满感情色彩。景色的描绘、情节的陈述、人物的内心独白,均洋溢着深情,使得诗歌的故事性与抒情性相得益彰,浑然一体。③描写细腻,语言鲜活。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将内心的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部分,写得生动传神,形象鲜明,简洁有力。
试分析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ZHUZHIGUINA
《琵琶行》作为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诗人偶遇一位流落江湖的长安歌女,其琴音与悲惨经历深深打动了诗人的故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跨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了历尽沧桑的人们在相遇时共鸣的感慨。
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动态的旋律,小组展示欣赏第二曲,第二曲音乐描写方法,《琵琶行》理解默写,反馈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获奖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文学常识,第二部分诵读感知,诵读诗歌,第三部分文本研读,诗人与琵琶女比较,一共描绘了三次弹奏,第四部分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