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2.2[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2.2[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2.2[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2.2[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
    1.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建立。
    2.实验探究得出音调、响度的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
    1.音调与响度、音调与音色的区分。
    2.声音波形图的理解。
    教学准备
    发音齿轮(齿轮状的硬塑料板、电动机、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硬卡片,吉他,水瓶琴,音叉,用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或学生用至少两种不同的乐器接力演奏一小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特性。
    问:我们可以听出各种声音的不同,那么该怎么描述这些声音的不同之处呢?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性体验声音的特性。
    新知探究
    一、音调
    (一)音调
    1.交流与分享:认识音调——声音的高低。
    学生交流预习任务的成果,教师给予点评。
    播放课件中举例的音频,加深学生对音调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和听觉感受,理解音调。
    2.演示实验: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器材:利用剪成齿轮状的硬塑料板(间隔涂色,便于观察转速)、电动机、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制作的发音齿轮,硬卡片。
    步骤:用转动的发音齿轮拨动硬卡片发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让学生观察发音齿轮的转速变化和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3.交流与讨论:预习实验——钢尺振动的快慢对音调的影响。
    让每个学生小组运用学到的振动快慢与音调的关系,点评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教师介绍该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设计意图】运用学到的知识反思自己预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频率
    1.频率
    教师讲授频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照课件订正自己的预习任务。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频率,了解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演示实验:弦乐器的音调。
    教师展示吉他、小提琴等可调节弦松紧的乐器。
    (1)用同样的力度弹拨同一根琴弦,通过按压指板上的不同位置,改变弦的长度。
    结论:琴弦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用同样的力度弹拨同一根琴弦,调整它的松紧程度。
    结论:琴弦越紧,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在指板上的同一位置按压两根粗细不同的弦,用同样的力度分别弹拨这两根弦。
    分析:琴弦越细,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演示实验:水瓶琴。
    (1)敲击:水量越多,音调越低。
    发声体:瓶子和水。
    分析:水柱越长,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吹奏:水量越多,音调越高。
    发声体:瓶内的空气柱。
    分析:空气柱越短,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频率和音调的认识,并了解发声体的粗细、长短、松紧、多少等对振动快慢的影响。
    (三)声的分类
    1.提出问题:你是否听到过蜜蜂和蝴蝶飞行的声音?
    蜜蜂在飞行时每秒振翅约300次,即振动频率约300 Hz;蝴蝶在飞行时每分钟振翅约300次,即振动频率约5 Hz。
    介绍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和频率范围,学生对照课件订正自己的预习任务。
    2.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提问:
    (1)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2)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3)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
    (4)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人类的听觉范围,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简单了解能利用超声波、次声波的动物。
    二、响度
    (一)发声的响度
    1.交流与分享:认识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学生交流预习任务的成果,教师给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理解响度。
    2.演示实验:振幅(振动的幅度)与响度的关系。
    教师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3.播放视频《跳舞的米粒》。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回顾放大法(转换法)的应用,知道发声体的振幅决定了产生声音响度的大小。然后通过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听到的响度
    1.响度与距离的关系。
    教师用手机播放音乐(较小的声音),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再走回来,让学生注意听到的声音响度的变化,得出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跟人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知道听到的声音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介绍减少声音分散的例子:喇叭、土电话、听诊器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分散及利用该规律增大响度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音色
    1.课堂活动:找乐器。
    在课件中播放几段音效,让学生说出每段音效都是由什么乐器发出的。
    【设计意图】体验在音调、响度相同时,仍能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
    2.课堂活动:听声识人。
    让所有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在教室中随机碰触挑选学生,让其说一段话,然后其他同学猜说话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名字叫什么。
    【设计意图】体验通过音调区分男、女的声音,通过音色辨认是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加深对音调、音色的理解。
    3.知识梳理: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总结两个课堂活动,深化学生对音色的认识。
    四、波形图
    1.交流与分享:波形图中的信息。
    观看课件动图,引导学生分析波形图中有关声音特性的信息。
    (1)通过音叉敲击后响度逐渐变小,得出“响度看幅度”。
    (2)通过敲击水量不同的水瓶琴时音调的高低,得出“音调看疏密”。
    (3)通过音叉、水瓶琴的对比,得出“音色看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视觉,直观体验声音的特性与波形的关系。
    2.巩固练习:
    让学生说出波形怎样变化才能实现下述要求的效果,之后通过课件动画展示。
    要求:①升高音调;②降低音调;③增大响度;④降低响度;⑤改变音色。
    【设计意图】逆向思维过程,深化学生对波形图和声音特性的联系的理解。
    五、课后活动
    小制作:自制乐器。
    主要内容:借助调音器(如手机软件等),制作满足音阶规律的一组乐器,如排箫、橡皮筋吉他、水瓶琴、定音鼓等,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乐队,排练一首简单的乐曲。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音调
    1.认识音调
    2.探究音调的决定因素
    3.频率
    4.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二、响度
    1.认识响度
    2.探究响度的决定因素
    3.响度与距离的关系
    三、音色
    1.认识音色
    2.音色的影响因素
    四、波形图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课堂练习,课后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课后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