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备课(备作业)(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共15页。
1.(2020•高州市模拟)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到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
2.(2020•中山市一模)如图所示,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在20~40s内,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为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
3.(2020•济宁)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 (选填“A”或“B”);
(2)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 vB(选填“=”“>”或“<”)。
4.(2020•泰州)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 s,平均速度为 m/s。
5.(2020•无锡)在50m赛跑中,冲刺阶段小红超越了小华,领先到达终点。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以小华为参照物,小红是 的,若小红的最终成绩是8s,则小红的平均速度是 m/s。
二.选择题
6.(2020•宜春一模)成成同学测量了四个小球的运动情况,把四个小球运动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小球中平均速度相同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
7.(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mB.16mC.24mD.32m
8.(2020•连云港一模)体育课上,小明和小红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变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红的平均速度等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9.(2020•寿光市模拟)小明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则后50m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B.7.5m/sC.6.67m/sD.5m/s
10.(2020春•道里区校级月考)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 m/s;5 m/sB.5m/s;6.67 m/s
C.20 m/s;3.33 m/sD.1.67m/s; 5 m/s
11.(2020•崇川区一模)2019年12月20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一箭九星”发射任务,运载火箭全长约50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8s的位置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8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5m/sB.9m/sC.12m/sD.15m/s
12.(2020•临澧县模拟)如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 )
A.此时汽车的速度的大小是90m/s
B.此时汽车的速度的大小是90km/h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90m/s
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90km/h
13.(2019秋•涞水县期末)甲乙两车行驶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5:8B.8:15C.5:6D.6:5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0•枣庄)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四.计算题
15.(2002•海淀区)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1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6.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请根据它提供的信息求:
(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2:05
发车时间
09:0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一.填空题
1.(2020•高州市模拟)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到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
【答案】8.00; 0.2; 快
【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s=12.50cm﹣4.50cm=8.00cm;
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时间:t=0.2s×2=0.4s;
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速度为:v===20cm/s=0.2m/s;
(2)由图可知,小球由A到D的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2.(2020•中山市一模)如图所示,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在20~40s内,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为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100;匀速直线运动;5
【解析】(1)在s﹣t图象中,物体前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象读出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
(2)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s′=200m,
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v′===5m/s。
3.(2020•济宁)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 (选填“A”或“B”);
(2)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 vB(选填“=”“>”或“<”)。
【答案】(1)A;(2)=
【解析】(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A球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A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刻内B球的路程不变,所以B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A。
(2)由图可知,第1s至第6s,A球、B球通过的路程均为20个小格,即A球通过的路程等于B球通过的路程,所以A球的平均速度等于B球的平均速度,即vA=vB。
4.(2020•泰州)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 s,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1)40;(2)5
【解析】(1)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偏向“1”一侧,说明大表盘的读数应读大于3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0s,则该秒表的读数为0min+40s=40s,因此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40s;
(2)平均速度为:v===5m/s。
5.(2020•无锡)在50m赛跑中,冲刺阶段小红超越了小华,领先到达终点。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以小华为参照物,小红是 的,若小红的最终成绩是8s,则小红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运动;6.25
【解析】(1)小红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小红与小华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小华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
(2)小红50m比赛时的平均速度:v===6.25m/s。
二.选择题
6.(2020•宜春一模)成成同学测量了四个小球的运动情况,把四个小球运动的距离s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小球中平均速度相同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
【答案】B
【解析】将各点与坐标原点相连,并作出相应的“辅助线”,如图所示,
A、由图知,甲和乙运动距离相同时,甲所用时间较少,根据v=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丙和乙在同一条斜线上,说明其运动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相等,即丙和乙的速度相同,故B符合题意;
C、若丙和丁运动的距离相同时,丙所用时间较少,根据v=可知,丙的速度大于丁的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乙和丁所用时间相同时,乙运动的距离较多,根据v=可知,乙的速度大于丁的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7.(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8mB.16mC.24mD.32m
【答案】D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路程的计算公式是s=vt,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
由于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此时速度变为原来的二倍,则平均速度会变为原来的2倍,运动时间也会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s=vt可知,路程为原来的4倍,即4×8m=32m。
8.(2020•连云港一模)体育课上,小明和小红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变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红的平均速度等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AB、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红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红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红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红跑得较快,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v===5m/s,故小红的平均速度等于小明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9.(2020•寿光市模拟)小明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50m的平均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则后50m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B.7.5m/sC.6.67m/sD.5m/s
【答案】A
【解析】根据v=可知:
前50m的所用的时间:===10s,
则后50m的所用的时间:t2=t﹣t1=15s﹣10s﹣=5s,
所以,v2===10m/s;
10.(2020春•道里区校级月考)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5 m/s;5 m/sB.5m/s;6.67 m/s
C.20 m/s;3.33 m/sD.1.67m/s; 5 m/s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在前2秒内通过的距离为s=10m,则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5m/s;
由图可知,物体在前8秒内通过的距离为s'=40m,则物体在前8秒内的平均速度为:v'===5m/s,故A正确。
11.(2020•崇川区一模)2019年12月20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一箭九星”发射任务,运载火箭全长约50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8s的位置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8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5m/sB.9m/sC.12m/sD.15m/s
【答案】B
【解析】由题知,火箭长50m。以火箭的顶端与发射架的顶端相比较,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8s实际上升距离大约1.5个火箭高度,即s≈72m。
平均速度为:v===9m/s
12.(2020•临澧县模拟)如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 )
A.此时汽车的速度的大小是90m/s
B.此时汽车的速度的大小是90km/h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90m/s
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90km/h
【答案】B
【解析】AB、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物体的瞬时速度,故瞬时速度为90km/h;故B正确,A错误;
CD、因不知道物体的通过的路程,故无法确定物体的平均速度;故CD错误;
13.(2019秋•涞水县期末)甲乙两车行驶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5:8B.8:15C.5:6D.6:5
【答案】C
【解析】由题知,甲乙两车行驶路程之比s1:s2=5:4,所用时间之比t1:t2=3:2,
则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
v1:v2=:=:=5:6。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0•枣庄)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答案】(1)加速;(2)0.75;0.50;(3)C;(4)<
【解析】(1)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5cm,sBC=15 cm,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vBC===0.75m/s;
AC段的距离:
sAC=sAB+sBC=5cm+15cm=20cm=0.2m,
AC段所用的时间:
tAC=tAB+tBC=0.2s+0.2s=0.4s,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vAC===0.5m/s;
(3)由(1)知图中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图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不符合题意;
图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图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题意;
图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C。
(4)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时间tAD中点未到达路程sAD中点,则v1<v2。
四.计算题
15.(2002•海淀区)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1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析】(1)由v=可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1tl=8m/s×10s=80m;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t2===5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s=s1+s2=80m+100m=180m,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时间:
t=t1+t2=10s+5s=15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v===12m/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80m;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2m/s。
16.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请根据它提供的信息求:
(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解析】(1)由表可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t=t2﹣t1=12:05﹣09:05=3h。
由表可知,上海到南京的路程s=300km,
则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v===100km/h;
(2)由表可知,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时间:
t′=t4﹣t3=12:05﹣10:34=1h31min=h,
由表可知,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为:s′=300km﹣165km=135km,
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平均速度为:
v′==≈89km/h。
答:(1)D412次动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小时;
(2)动车在常州和南京间的平均速度是89千米/小时。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2:05
发车时间
09:0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巩固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4测量平均速度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14测量平均速度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