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析读课文,第3段,第4段,探究研讨,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旷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谪”字有何妙处?
“谪”字不仅交代了滕子京的身份,而且暗含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张本。
3.第1段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态度?
范仲淹一方面对好友的政绩表示赞赏,一方面对“重修岳阳楼”的盛举表示支持。这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要奋发有为而不是消沉下去。
4.体会“衔远山,吞长江”中“衔”和“吞”的妙处。
用拟人手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感,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景象,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如果用“连”和“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气势非凡:宽阔无边:湖光山色: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其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异”指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心境。这里由单纯写景转到了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览物之情”。
7.第3段的画面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第4段呢?有何作用?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物而悲。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8.品读2-4段,说说“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心境?
(1)览物之情有两种:一是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指责的悲伤;二是胸怀开阔,精神愉悦,荣辱偕忘的喜悦。本来就已经饱经人生忧患的“迁客骚人”触目伤怀,引发“感极而悲”之情。(2)产生不同的心境的原因:他们是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3)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之情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抒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9.作者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认为“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第5段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发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既然“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古仁人”的悲喜感情与个人进退、外物好坏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唯一能够影响他们悲喜感情的是民生疾苦、国家兴亡。
11.“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首先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之意,希望他也能像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次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政治抱负。
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两岁丧父,生活贫苦,却少有大志,刻苦读书。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曾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范仲淹在其从政生涯中,始终践行这一信念。
2.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悲伤惆怅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
3.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当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示例一)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因为当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以立于竞争前列。(示例二)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例句是宾语前置句,D项与之相同。A、C项是省略句;B项是判断句。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乃记之而去。D.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这篇文章是他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故又称“杂记”,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C.“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D.岳阳楼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登楼后产生的不同情感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借以劝勉滕子京。
1.完成晚练2。2.推荐阅读《渔家傲》《苏幕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知人论世识体,走近作者,范仲淹,探寻背景,认识文体,初读感知,朗读课文,初读思考,疏通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江西南昌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北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湖南岳阳楼,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的景色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图文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岳阳楼远景,洞庭日落,八百里洞庭,作家作品简介,文学常识,指做州郡的长官,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同“俱”全皆,同“嘱”嘱咐,疏通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