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5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7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第8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风成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景观图片和野外实践,认识常见的风成地貌类型及其作用下的地表形态,培养地理实践力2.学会利用野外考察的方法观察和识别常见的风成地貌,并对典型地貌的成因进行分析3.了解常见的风沙灾害,并学会分析风沙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加深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一、风蚀地貌1.风蚀作用地面物质在 风力 作用下脱离 原地 ,称为风蚀作用。包括 吹蚀 作用和 磨蚀 作用。 2.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壁龛、 风蚀柱 、风蚀残丘、 风蚀沟槽 等。 
    微思考1 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实的岩石,遭受风蚀呈现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原因是什么?提示:最主要的原因是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大,磨蚀强烈;此外,由于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侵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
    二、风积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 降低 时 沉降 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 沙丘 呈现。微思考2 总结沙丘形成的自然条件。提示:物质基础:沙源。动力条件:风。有无保护:植被覆盖情况。其他:地表形态的变化。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1.危害破坏建筑物, 降低 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治措施采取 草方格 、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微思考3 说出草方格固沙的具体作用。提示:草方格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重难归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我国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敦煌地处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月牙泉位于敦煌高地南部,为古河道一部分。月牙泉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1)夏季许多游客来敦煌游玩时,都会在鸣沙山上滑沙。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形成鸣沙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一支科考队在敦煌西北部发现了一处“魔鬼城”(如图)。据图判断,“魔鬼城”属于哪种地貌形态?属于什么地貌类型?提示:(1)风积地貌。风力堆积作用。(2)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地貌。
    规律总结根据沙丘形状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根据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判断风向。 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3)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典例剖析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冲积平原(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发育在山前,多位于河流上游;冲积平原一般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处。第(2)题,沙丘的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坡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较陡峭。
    学以致用下图为某岩石图片,该岩石常年被戈壁风沙吹蚀、磨蚀,形成独特的外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图示岩石独特外貌的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岩性差异和风力侵蚀D.流水溶蚀(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察该类岩石,他们应选择前往我国(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南地区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岩石常年被戈壁风沙吹蚀、磨蚀,其独特外貌是由岩性差异和风力侵蚀形成的。第(2)题,该类岩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
    二 风沙活动的形成与防治
    重难归纳1.风沙活动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形成风沙活动的动力条件——大风。二是形成风沙活动的物质条件——地面沙质沉积物。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2.风沙活动的防治措施应该从抑制风沙活动发生条件入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和地面粗糙度,减小风速,抑制风沙活动形成的动力条件;能够增加空气湿度,调整或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减少风沙活动的物质来源。
    锡北铁路(锡铁山—北霍布逊盐湖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防护体系,但锡北铁路沿线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铁路沿线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区域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1)简述锡北铁路沿线风沙对铁路及列车的主要危害。(2)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优势。
    提示:(1)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设备等;导致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视线,影响列车运行安全。(2)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路基的掩埋。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削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尘,防止就地起沙。
    典例剖析下图为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生成的某年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暴区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②增加固体颗粒物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③增加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④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风沙灾害的发生区域,结合我国的气候特征可知,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甲和丙。第(2)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扬尘、沙尘暴天气会增加大气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加重大气污染,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减少,降低大气能见度,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故②④正确。
    学以致用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图片示意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铁路沿线设置的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P地与Q地之间有贺兰山阻隔,贺兰山对来自西北的冬季风起阻挡作用,P地年大风日数少,同时,贺兰山对来自东部太平洋的夏季风起阻挡作用,使得Q地年降水量少于P地。第(2)题,草方格沙障的设置不能改变该区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但可截留水分和削弱风力。
    据报道,某调研组在河西走廊调研时,发现一处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它的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该处花岗岩岩体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这些花岗岩岩体组合在一起,状如流云翻浪,形似百兽飞禽。雄伟硕大的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数百千米,相对高度在百米以下。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B.冰川C.风力D.温度变化答案:1.C 2.C解析: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强劲的风力挟带大量沙石对坚硬的花岗岩进行磨蚀,形成了似“蜂巢”的风蚀地貌。
    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河流宽谷地区沙丘地貌广泛发育,以新月形沙丘最为著名。下图为马泉河部分地区典型的新月形沙丘景观图。据此回答3~4题。
    3.马泉河宽谷地区的主导风向为(  )A.偏北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东风4.马泉河宽谷段沙丘地貌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A.枯水季的河漫滩B.当地岩石风化物C.河源冰川堆积物D.新疆塔里木盆地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图中的新月形沙丘西侧坡度较缓,东侧坡度较陡,说明西侧为迎风坡,表明马泉河宽谷地区的主导风向为偏西风。第4题,河流枯水期,河流堆积物在宽谷地区的河漫滩出露,经风力搬运作用,受地形等因素阻挡,在河流宽谷地区堆积形成沙丘,所以马泉河宽谷段沙丘地貌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枯水季的河漫滩;图中新月形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距离新疆塔里木盆地远,该地区沙丘地貌的主要物质来源不可能是新疆塔里木盆地。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及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5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堆积作用。
    6.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题。

    相关课件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备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风沙活动,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图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风成地貌,风蚀地貌,学生活动,风积地貌,纵向沙垄,金字塔沙丘,新月形沙丘,合作探究3,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示范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