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文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渔场的形成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对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的学习,了解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树立科学的资源观2.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1.海洋生物资源(1)含义:又称 海洋水产 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2)开发利用。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 食品 、生活用品和 工业原料 。②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可以生产 化学药品 、保健品和 基因工程 药物。
2.海洋矿产资源从矿产资源形成的海洋环境和分布特征来看,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类型:(1)海洋 油气 资源。 ①储量: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 34 %。 ②分布: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大陆架 ,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总储量的 60 %。
(2)可燃冰。①分布于 深海沉积物 (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 天然气 与 水 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②科学家估计,全球可燃冰的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 2 倍。 (3)滨海砂矿。①分类:可分为 非金属 砂矿、 重金属 砂矿、宝石及 稀有金属 砂矿三大类。 ②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3.海洋空间资源(1) 运输 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2) 海上生产生活 空间,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3)海底通信、 海底仓储 、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
微思考1 为什么说我国沿海有发展海洋水产业的优越条件?提示:①中国大陆架宽而浅,太阳光可以照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②有众多的河流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③有寒暖流交汇,能够吸引大批鱼类,形成渔场。④中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有利于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业。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 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诸如 捕捞 、 养殖 、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 污染 等。(2)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 海岸带 的影响,要比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和迅猛。 (3)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 近海生态环境 。
微思考2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提示:禁止过度捕捞,加大执法力度;伏季休渔,给海洋生物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防治海洋污染。
重难归纳1.盐场的形成条件海盐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其中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以及海水的盐度高低是影响产盐量的重要因素。如下图所示。
同时,平坦开阔的平原淤泥质海滩也是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上述各种因素可概括为:降水少、晴天多、多大风、背风坡。
注意:北半球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区,而南半球渔场多分布在大陆西岸寒流区,如秘鲁渔场。
3.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远处是浩瀚的大海,近处是广阔的滩涂,地面被分割成多个四四方方的区域,四周盐蒿草茂密,乍看之下黑黝黝的,宛如一块块淤泥地,实则却是盐民取之不竭的盐仓。这里有一望无垠的银白色盐海,渠道纵横有序,盐田银光闪闪,景象十分美丽(如图)。6—9月是太阳光线较强、气温较高的时候,是晒盐的黄金时期。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海盐大多数都是在盐场上晒制出来的,这反映了影响海水盐度的哪一个因素?(2)在我国,盐场多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相对较少。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示:(1)海盐是依靠太阳光的照射,促使海水蒸发、盐分结晶而得到的,这说明了蒸发量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一个重要因素。(2)降水量也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比南方地区少,对晒盐有利。
典例剖析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甲、乙两图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原因: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2)实行“伏季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治水污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一致。海洋锋是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过渡地带,这里海水扰动强烈,底部的营养物质被带到上层,浮游生物众多,吸引大量鱼类。第(2)题,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可实行“伏季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治水污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学以致用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通道,其中海底隧道全长6.7千米,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港珠澳大桥属于海洋空间利用中的( )A.人工岛B.海底仓库C.海底世界D.海洋运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跨海大桥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影响B.海底隧道属于海洋空间利用C.海洋运输不包括陆地上的码头D.海底隧道受气候影响比较大解析:第(1)题,港珠澳大桥是海洋空间利用中的海洋运输。第(2)题,修建跨海大桥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海洋运输包括陆地上的码头;海底隧道受气候影响小。
1.海洋生物资源指的是( )A.水产养殖B.食盐C.鱼、虾、贝、藻等D.海上捕捞答案:C2.石油、天然气在海洋中多埋藏在( )A.海盆中B.大陆架和近海海底C.潮间带D.深海答案:B
3.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 )A.热带地区B.亚热带地区C.亚寒带地区D.温带地区答案:D
4.人们把废旧渔船沉入浅海海底,目的是( )A.处理垃圾,便于海上航行和海上捕捞业发展B.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人为的繁殖生息之地C.使海底锰结核在旧船体上富集D.为鱼类提供饵料答案:B
5.读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码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滨海旅游 ②海洋经济 ③海洋资源开发 ④海洋空间利用 ⑤海洋盐业A ;B ;C ;D ;E 。 (2)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有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文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海洋空间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海洋空间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经济动物,大陆架,深海沉积物,海岸带,工农业,海洋环境,环境保护,名师助学,海洋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