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10868/0-17277950300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10868/0-17277950301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210868/0-17277950301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巩固
1.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 200 mg,每天生成量与排泄量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尿酸过多或尿酸排泄机制退化时,会导致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当血液中尿酸质量浓度大于7 mg/dL时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长此以往将会引发痛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尿酸属于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内环境的酸碱度
B.痛风症状的出现体现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人体处于痛风状态时,只有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超出正常范围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尿酸属于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超出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会影响内环境的酸碱度,A项正确。痛风症状的出现与体内尿酸滞留过多有关,体现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项正确。人体处于痛风状态时,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均会超出正常范围,C项错误。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项正确。
2.暑假期间,小王每晚跑步约5 km,他在运动时大量出汗且锻炼后肌肉感到酸痛,但休息一段时间后就恢复了正常。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王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的含量有关
B.小王感到肌肉酸痛的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加强,引起乳酸积累
C.小王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
D.小王体内对维持内环境pH稳定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HCO3-、H2CO3等
答案:C
解析:小王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
3.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的HCl或NaOH后,pH变化最大的是( )
A.马铃薯匀浆
B.自来水
C.肝匀浆
D.磷酸缓冲液
答案:B
解析:自来水没有缓冲能力,pH变化最大。
4.生活中我们常提及的“上火”实质是一种炎症反应。中医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类,其中“实火”多由火热之邪内侵或人嗜食辛辣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口苦燥渴、身热烦躁、尿少便秘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健康人相比,“实火”患者的内环境成分可能发生了变化
B.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体会逐渐恢复相对稳定状态
C.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补充水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火”症状
D.“上火”的人体温一定会升高,从而引起发热
答案:D
解析:“实火”患者表现为口苦燥渴、身热烦躁、尿少便秘等症状,说明机体缺水,内环境稳态失调,A项正确。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体会逐渐恢复相对稳定状态,B项正确。“上火”患者表现为缺水症状,因此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补充水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火”症状,C项正确。“上火”的人通过机体调节,体温会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D项错误。
5.测量体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体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的调节也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
B.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C.体温过高时可采用物理或药物的方法进行降温
D.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升高体温
答案:D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而非升高体温。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3%的乳酸2 mL,血浆中的H+浓度升高,H+与HCO3-结合生成的CO2和H2O,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上述调节的意义是 。
(2)临床上给脑水肿患者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可消除水肿。药用机理是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会被代谢,血浆渗透压
(填“升高”或“降低”),促使水分由 向 转移,达到初步消肿目的;甘露醇经肾小球过滤后, (填“能”或“不能”)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导致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消除水肿。
答案:(1)维持机体pH的相对稳定 (2)升高 组织液 血浆 不能
能力提升
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媒介”也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也叫细胞外液
B.该“媒介”的稳态就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该“媒介”的稳态离不开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D.该“媒介”的稳态可能在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时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细胞和肝细胞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因组织坏死而使细胞破裂后,大量转氨酶会进入血浆。这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脏和肝的组织细胞中,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细胞破裂会导致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由此可知,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3.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注射)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可达到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不影响稳态
B.注射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相比会使药物更快到达全身各部位
C.理想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
D.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
答案:A
解析: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一般都会影响内环境稳态。
4.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男子的血液生化六项检验结果报告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原因是
。
报告单显示血液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健康人的血液中每一种成分都处于 中。
(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过滤,随尿液排出。根据此报告单中肌酐的测定值,推测该男子的 (器官)功能可能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进一步引起 平衡的失调。
(3)根据报告单中血清葡萄糖的测定值,推测该男子可能患 病。检测血糖最好在空腹时进行,其理由是 。
(4)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6.9%,无机盐含量不足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原因是
。
答案:(1)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液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动态平衡
(2)肾 水(盐)
(3)糖尿 排除进食引起的血糖升高的干扰
(4)血浆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的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
5.为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流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步骤①应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
(2)步骤②应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 。
(3)预测实验结果:
A组: 。
B组: 。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号试管pH明显升高;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中含有缓冲物质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ALT)
17
IU/L
0~45
肌酐(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步骤
A组
B组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①
?
加入
等量缓
冲溶液
加入
等量
血浆
?
加入
等量缓
冲溶液
加入
等量
血浆
②
滴加一定量的Na2CO3溶液
?
③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
?
?
结论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达标测试,共17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2内环境的稳态课后练习原卷版docx、12内环境的稳态课后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