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过关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过关检测(B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过关检测(B卷)含答案,共15页。
第3章过关检测(B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食用盐有加碘盐和未加碘盐,与碘元素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答案:C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2.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含量减少会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直接作用于甲状腺D.下丘脑内有神经分泌细胞,这种细胞既能传导兴奋,也能分泌激素答案:C解析:性激素含量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会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B项正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垂体,C项错误。下丘脑内有神经分泌细胞,这种细胞既能传导兴奋,也能分泌激素,D项正确。3.人和动物的内分泌调节功能是比较复杂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内分泌腺可分泌多种激素,如下丘脑B.有些激素呈现周期性分泌变化,如孕激素C.一个靶细胞只存在一种受体,如肝细胞D.有些内分泌器官除分泌激素外还有其他功能,如睾丸答案:C解析:一个靶细胞可能存在多种受体,如肝细胞上有胰岛素受体、胰高血糖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等。4.下列图中,能真实反映健康人餐后2 h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是( )答案:B解析:健康人进餐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进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值。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处于动态平衡之中。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重要方法,可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减患者具有怕热、多汗、食欲旺盛和情绪易激动等症状B.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试验前血清中TSH水平低于正常值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降低D.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答案:D解析:甲亢患者具有怕热、多汗、食欲旺盛和情绪易激动等症状;甲减患者则具有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行动迟缓等症状,A项错误。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通过反馈调节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试验前血清中TSH水平高于正常值,B项错误。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含量低,静脉推注TRH后,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升高,C项错误。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SH水平较低,即使静脉推注TRH,垂体也不能行使分泌TSH的功能,因此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D项正确。6.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下列甲—乙匹配中,符合该模型且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 B.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垂体细胞C.神经递质—神经元 D.垂体细胞—性腺细胞答案:A解析: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细胞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作用于垂体细胞,但不存在负反馈调节。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神经元,但不存在负反馈调节。垂体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细胞,但不存在负反馈调节。7.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中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大量丙酮酸分解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测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 )A.食量少,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B.食量少,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答案:D解析:甲状腺活动过强的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代谢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因此食量大,消瘦。由于氧化分解过程中无ATP形成,释放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散失,因此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8.T3是活性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当T3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其中TRs是甲状腺激素受体,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表示垂体细胞B.T3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C.当T3含量降低时会促进TRH基因的表达D.敲除TRs基因的小鼠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T3与TRs结合,通过抑制TRH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TRH基因的表达,使TRH的合成减少;该细胞能合成TRH,因此该细胞表示下丘脑细胞,A项错误。T3在甲状腺激素转运体的协助下进入细胞,且该过程消耗能量,说明T3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B项错误。当T3含量降低时对TRH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弱,C项错误。敲除TRs基因的小鼠,T3不能抑制TRH基因的表达,不会使TRH的合成减少,因此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D项正确。9.某类性别发育异常男性的性染色体正常且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临床发现,该类病的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缺乏雄激素受体导致的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与雄激素水平偏高有关答案:D解析: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其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其女性化可能是缺乏雄激素受体导致的。雄激素水平偏高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此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与雄激素水平偏高无关。10.下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b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B.图中既有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C.激素c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若手术切除甲,则丙分泌的激素会增加,乙分泌的激素会减少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表示垂体、乙表示甲状腺、丙表示下丘脑;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因此b只作用于垂体。11.切除甲状腺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常用措施,但患者体内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甲状腺后,患者神经的兴奋性降低B.切除甲状腺后,患者下丘脑分泌的TRH不能发挥作用C.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能抑制甲状腺癌复发D.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发挥作用后在患者体内失活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切除甲状腺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神经的兴奋性降低,A项正确。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的TRH增多,TRH会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能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抑制甲状腺癌复发,C项正确。激素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D项正确。12.褪黑素是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在黑暗中褪黑素分泌活动加强,在明亮环境中停止分泌。研究发现,将褪黑素注射到下丘脑中,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在卵巢细胞中也发现有褪黑素的受体。下列关于褪黑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褪黑素分泌的节律受光照的影响B.褪黑素随血液运输,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褪黑素与卵巢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D.褪黑素可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答案:D解析:在黑暗中褪黑素分泌活动加强,在明亮环境中停止分泌,说明褪黑素分泌的节律受光照的影响,A项正确。褪黑素随血液运输,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项正确。褪黑素与卵巢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C项正确。褪黑素可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D项错误。13.应急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作用到肾上腺髓质形成的一种活动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人短时间内抵御不良刺激,减少疼痛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应急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不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应急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的参与D.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部和时间短暂答案:C解析:应急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对肾上腺髓质具有调节作用,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项错误。应急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有利于抵抗不良刺激,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B项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属于信号分子,应急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的参与,C项正确。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D项错误。14.下图是某健康男子中午至傍晚期间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与DE段相同B.AB段血液中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摄取C.DE段血糖浓度持续升高,体现了胰高血糖素的正反馈调节作用D.F点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直接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答案:B解析:AB段血糖浓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DE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A项错误。AB段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随之升高,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摄取,B项正确。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升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DE段血糖浓度持续升高体现了胰高血糖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C项错误。F点时,运动后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增加以升高血糖,当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项错误。15.骑行已成为众多有氧运动爱好者的选择,有氧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有氧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可能增加B.有氧运动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可能增加C.有氧运动过程中运动系统活动增强,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有氧运动过程中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有氧运动过程中运动系统活动增强,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16.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体和细胞B.内分泌系统的分泌是实现体液调节的必要条件C.不同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因此激素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D.在不同发育阶段,体内激素的种类和分泌量可能不同答案:B解析: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细胞,即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体和细胞,A项正确。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但内分泌系统不是体液调节的必要条件,B项错误。不同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因此激素发挥作用具有特异性,C项正确。在不同发育阶段,动物体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差别,据此可推知,在不同发育阶段,体内激素的种类和分泌量可能不同,D项正确。17.下图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代表血糖,则AB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B.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BC段出现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若X代表CO2,则B、D时刻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度最高D.若X代表胰高血糖素,其含量变化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答案:A解析:若X代表血糖,则AB段血糖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18.精氨酸加压素主要是水平衡调节激素,可在运动中维持水分平衡,保持血浆容量的稳定。运动中精氨酸加压素分泌主要受血浆渗透压等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兴奋,引起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会影响该激素的分泌B.分泌该激素调节水平衡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该激素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D.该激素的含量一般较少,但作用效果很显著答案:C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19.人体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发高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B.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来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D.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些感觉的部位分别是肌肉和大脑皮层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两种方式使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最终使体温升高,A项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项正确。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C项正确。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两种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D项错误。20.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完成反射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a为下丘脑,b为垂体,则c为胰岛A细胞D.如果该图表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d、e为同一种物质,则a为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的膜,b为突触间隙,c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答案:D解析: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当e被切断时,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刺激a,机体不能够完成反射,A项错误。如果题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为转录,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中,B项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不受垂体的调节,如果题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a为下丘脑,b为垂体,则c不可能为胰岛A细胞,C项错误。如果题图表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d、e为同一种物质,可知d、e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则a为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的膜,b为突触间隙,c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状腺增生肿大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古称“瘿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医学文献指出“山居多瘿”。在1895年,科学家发现甲状腺的含碘量是其他器官的几百倍。请对“山居多瘿”现象作出解释: 。 (2)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中,上游腺体控制下游腺体,这称为 。检测发现,甲亢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很低,这是由于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3)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能量代谢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多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前禁食12 h。②将每只小鼠置于耗氧量测定装置中,甲组小鼠每天灌喂甲状腺激素制剂5 mL,乙组小鼠 。 ③3 d后,记录每只小鼠的耗氧量速率,并计算每组小鼠的平均耗氧量速率。本实验中,以小鼠的耗氧量速率为能量代谢速率的检测指标,依据是 。若甲组小鼠的耗氧量速率显著大于乙组,说明 。 答案:(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些山区土壤缺碘导致食物缺碘,患者不能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致使促甲状腺激素长期分泌过多,促进甲状腺增生肿大 (2)分级调节 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调节 (3)每天灌喂等量生理盐水 小鼠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有机物的代谢速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22.(10分)因肾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下图是肾性高血压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肾小球旁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能刺激血管收缩,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由肾小球过滤率下降导致的高血压称为钠依赖性高血压,由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素过多而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请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肾性高血压患者常表现有水肿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导致组织液 ;另一方面是因为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 。 (2)在临床上可通过B超检查肾上腺皮质是否增生来分析高血压的原因,其理由是 。 (3)肾性高血压在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提醒要低蛋白饮食,其原因是 。请你也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 答案:(1)增多 升高(2)若肾上腺皮质增生,会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3)高蛋白饮食会产生过多的尿素,加重肾排泄负担低盐低脂饮食(或戒酒或适当运动等)解析:(1)早期肾性高血压患者常表现有水肿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导致组织液增多,另一方面是因为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2)若肾上腺皮质增生,会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可通过B超检查肾上腺皮质是否增生来分析高血压的原因。(3)高蛋白饮食会产生过多的尿素,加重肾排泄负担,因此肾性高血压在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提醒要低蛋白饮食。因此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酒、适当运动等。23.(10分)科学家对某尿崩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抗利尿激素(ADH)受体基因正常,但其水通道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为确定突变的影响,研究人员用野生型基因和突变型基因合成了各自的mRNA,并将合成的mRNA注入蛙卵母细胞中使其翻译成水通道蛋白。为确定突变的水通道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将卵母细胞从等渗溶液转移到低渗溶液中,用光学显微镜测量细胞的肿胀度,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当细胞外液渗透压 时,由 分泌的ADH会增多,最终作用于 。 (2)本实验中,乙、丙两组起 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导致水通道蛋白发生的变化有 和 ,进而使水的重吸收 而发生尿崩症。 (3)由图可知,水分进出蛙卵母细胞的主要方式是 。 (4)若某患者ADH受体活性降低,则其血液中ADH水平会 。 答案:(1)升高 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2)对照 水通道蛋白减少 水通道蛋白不能结合到细胞膜上 减慢 (3)协助扩散 (4)升高解析:(1)正常情况下,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由下丘脑分泌的ADH会增多,最终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2)本实验中,乙、丙两组都是对照组,甲为实验组。实验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导致水通道蛋白发生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是水通道蛋白减少(甲比乙的通道蛋白少),二是水通道蛋白不能结合到细胞膜上(图甲中通道蛋白在膜内),进而使水的重吸收减慢而发生尿崩症。(3)由题图可知,水分进出蛙卵母细胞需要通道蛋白,而不需要能量,这种方式是协助扩散。(4)若某患者ADH受体活性降低,由于反馈调节,其血液中ADH水平会升高。24.(10分)下图表示黑色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导致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垂体产生的MSH的靶细胞是 。图中黑色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共同存在的调节机制是 。 (2)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但医生通过手臂内侧取血,可以检测MSH的含量,原因是 。 (3)若一只确定发生病变的大白鼠体内MSH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判断导致这种状况的病变器官是否为垂体,技术人员采取了以下检测方案:给该病变的大白鼠注射适量 ,检测血液中的 含量是否正常。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 答案:(1)黑色素细胞和垂体细胞 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2)MSH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3)促黑素释放素(MRH)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若血液中MSH的含量恢复正常,则病变器官不是垂体;若MSH的含量仍然很低(或基本不变),则病变器官为垂体25.(10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 d,结果如图1所示。图1(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手术应切除 。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 来计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 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它们单独作用。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图2(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 ,原因是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 ,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 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答案:(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垂体和胰腺 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3)促进大鼠生长 大于(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5)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解析:(1)图1的横坐标为注射生理盐水、胰岛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天数,纵坐标为平均体重,可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2)为排除体内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手术应切除垂体和胰腺。在动物实验中,每次注射试剂的量应按照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计算。(3)注射胰岛素的大鼠的体重大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的体重,说明胰岛素具有促进大鼠生长的作用。据图1可知,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大鼠的体重大于注射生长激素的大鼠的体重,也大于注射胰岛素的大鼠的体重,说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4)据图2可知,开始刺激后,胰岛素浓度上升,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血糖浓度将下降。(5)若要证实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胰岛素,再检测注射前后周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若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即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