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二册下册第3课 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二册下册第3课 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教案及反思,共6页。
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已基本掌握了WPS表格的数据输入和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等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在WPS表格中进行简单计算的技能。本节课是学生学习WPS表格数据处理方面知识的基础,也能为以后继续深入学习WPS表格其他知识做好铺垫。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运用WPS表格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来解决生活实践中一般的数据处理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懂得通过网络获取有效数据。
(2)初步掌握应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表格数据的方法。
(3)初步掌握在WPS表格中使用简单的公式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4)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引导学生学习WPS表格数据统计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在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体验分析、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3)通过应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初步掌握WPS电子表格的自动填充功能。
(2)初步掌握使用正确的公式进行数据计算。难,点: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平台、天气预报网址。
(五)教学建议
(1)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老师应从数学知识上推导出WPS表格公式的构成,使学生理解公式的由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并且充分发挥小组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式导入,引出新知
搜集相关统计数据(6分钟)
同学们,贝贝的爷爷奶奶打算国庆期间去北京看一看,贝贝很想知道北京未来5天的平均气温,以便爷爷奶奶带适量的衣服,你们能帮他们了解一下天气情况吗?
讨论并作出回答。
通过谈话,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再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好了能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很多问题。
通过上网查看天气预报,访问天气预报网站,我们可以查看到全国主要城市当天和未来5天的天气预报。
听完老师的推介后,上网站查看北京未来5天的天气情况。
想一想:查看到未来5天北京的天气后,你能把这些信息制成一个WPS表格统计表吗?
说一说:如果能,你又是如何做的?
试一试:用WPS表格制作出课本第21页图3-2(限时1分30秒)。
思考并讨论应该如何去完成,然后每两人为一组来完成任务。
在制表的环节采取了限时的方式,令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从而引发新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快速填表?
讲练结合,学习新知
自动填充表格数据(8分钟)
1.经老师巡视,发现绝大部分同学无法在1分30秒内完成统计表,其实这里是有窍门的,你们想知道吗?
2.示范表格自动填充日期的方法
(提示学生: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右下方,一定要让指针变成“+”时才能拖动鼠标)。
3.以两人为小组,在另一台机上试试,看能不能在1分30秒内完成表格。
4.说一说,自己在自动填充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情况?请分享你的解决方法。
5.长见识:阅读课本第22页表3-1,试一试用WPS表格自动填充工具填充文字序列其中一项(限时1分30秒)。
学生非常好奇,想知道其中窍门。
认真地听教师讲练。
上机试验。
说出各自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按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和操作。
老师激趣引出解决方法,并在学生兴趣正浓时进行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试一试、学一学、说一说,探索新知
进行简单的计算(8分钟)
1.同学们,我们录入完数据,怎样计算最低气温的平均值,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算出结果?
2.你能用Windws计算器,把平均值算出来吗?
3.找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用计算器计算,要把表格中的数据重新输入计算器,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其实PS表格本身就拥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而且它能又快又准地计算大量数据,你们想知道它的神奇功能吗?但是在学习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们,过关了,我才把这神奇的功能传授给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学生列出算式:(11+13+14+14+14)?=13.2。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公式(11+13+14+14+14)÷5中各个数对应的单元格是哪一个,能不能把数值改为单元格号从而使数学公式变成WPS表格计算公式。
2.教师示范用WPS表格公式计算最低气温平均值(提示:“=”一定要输在公式前面,还有“?”要输成“/”)。
3.学生上机计算最低气温平均值,老师巡视。
4.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看谁能又快又准计算出最高气温平均值。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把公式从数学中迁移到WPS表格中。
看老师示范后进行实操。
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竞赛,组长指导完成。
老师用引导法,带着学生一步一步从数学公式推导出WPS表格公式,以旧推新,化难为简解决教学重、难点。
以竞赛形式强化练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新知拓展,举一反三
说一说(6分钟)
1.用计算器和WPS表格都能得出统计结果,但哪种方法更方便?
2.大家互相交流探讨,看看还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计算平均值。
3.学生交流后,老师介绍WPS表格中计算平均值的函数的用法。
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讨论后,试用平均函数求平均值。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新知拓展,举一反三
小妙招(3分钟)
1.WPS表格的“自动填充”与计算公式配合能发挥“超音速”的计算能力,你们想知道吗?
2.老师演示课本第25页“小妙招”中的两个“自动填充”的“超能力”。
3.让学生上机操练。
学生看完老师的演示后,做相应的练习。
用夸张的语言描述WPS表格“自动填充”的强大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课堂强化练习
显身手(8分钟)
1.课本第25页图3-7的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有什么亮点呢?这些作品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
2.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6页的“显身手”。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
通过强化练习,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自我小结
小盘点(1分钟)
记录学生的学习收获情况(课本第26页“小盘点”)。
如实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 神奇的图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助探究,交流分享,合作学习,释疑解难,实践创造,展示评价,梳理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 幸运大转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合作学习,释疑解难,梳理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 守门游戏(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创造,展示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