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核心素养微专题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核心素养微专题课件,共12页。
核心素养微专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涉及的人地协调观,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构建的地理知识系统如下图所示。二、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指人们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涉及的综合思维,要求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构建的地理知识系统如下图所示。三、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涉及的区域认知,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构建的地理知识系统如下图所示。四、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涉及的地理实践力,要求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土壤、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构建的地理知识系统如下图所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