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卷(A)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卷(A)含答案,共13页。
第三章过关检测卷(A)(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正确反映北斗导航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2.下列有关Ⅰ层、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万里无云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时不会损伤皮肤答案:1.D 2.D解析:第1题,图中Ⅰ、Ⅱ、Ⅲ分别对应的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平流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对流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到对流层顶温度下降到-50~-60 ℃。第2题,Ⅰ层为对流层,该层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强烈,飞机受气流影响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而且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逆温现象;Ⅱ层为平流层,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因此天气晴朗,飞机在该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万里无云,但位于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会吸收紫外线,过量的紫外线可损伤皮肤。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3~4题。3.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强B.两者均减弱C.前者减弱,后者增强D.前者增强,后者减弱4.比较①②两地热力状况可知( )A.A1>A2 B.B1>B2C.C1D2答案:3.C 4.A解析:第3题,②地云量增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2)减弱,大气逆辐射(D2)增强。第4题,与②地相比,①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故A1>A2;①地海拔高,地面温度低,故B1C2,D1乙>丙>丁B.乙>甲>丙>丁C.甲>乙>丁>丙D.甲>丙>丁>乙18.若a~d为不同气压值,则由大气热力环流的规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流方向:乙→甲B.气流方向:丙→甲C.气温:甲>乙D.气压:甲>丙答案:17.C 18.B解析:第17题,依据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规律可知,乙处气温高于甲处,故气压值甲>乙;高空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故气压值甲>乙>丁>丙。第18题,依据图示等压面分布可知,甲为低压,气流上升,乙为高压,气流由乙流向甲,气温甲高于乙。同一地点,越往高处,气压越低,故气压甲高于丙。大湖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大气热力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垂直剖面图(单位:米/秒)。据此回答19~20题。19.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大气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地势高低差异B.湖、岸热力性质差异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20.图示大气热力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 )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C.冬季晴天D.冬季阴天答案:19.B 20.A解析:第19题,大湖和湖岸存在热力差异,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导致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相反。第20题,近地面风从湖面吹向湖岸,高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说明近地面湖面气压高、气温低,湖岸气压低、气温高,时间最可能是夏季白天。二、综合题(共40分)21.(10分)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低压中心是 ,高压中心是 。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 (3)下图为沿A—B线作的剖面图,请完成A、B间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的绘制。PA、PB、PA'、PB'的气压值大小顺序是 。 (4)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是( )答案:(1)B A、C(2)B(3)逆时针方向画箭头。PA>PB>PB'>PA'(或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