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小篮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小篮球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篮球、软式排球和小足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手段,是运用球类活动形式多样、不受正规规则限制、趣味性强、锻炼身体效果好等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章根据我国国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还编写了乒乓球教学内容,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小篮球》精品教案
小篮球教学的目的是用篮球运动的形式和手段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因此,水平三阶段教材内容的选编,在水平二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力争将篮球运动的综合性、游戏性、对抗性、竞争性和集体性等特点融合在教学之中。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所学小篮球基本技术的动作名称及术语,了解小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了解其锻炼价值及简单的比赛规则。
2.初步掌握和巩固小篮球的基本技术,并能够在篮球游戏及比赛中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能。
3.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小篮球的练习、游戏及比赛,并能体验小篮球活动的乐趣,表现出承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及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价值
小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对小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内脏器官功能;通过篮球活动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机敏、果断、顽强等心理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尊重竞争对手、勇于承担责任、服从裁判的良好体育道德精神。
(二)教材内容设计思路
根据五、六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本册教材小篮球的教材内容以传、接球和运球、投篮等几项基本技术为重点,以各种小篮球能力练习和篮球游戏为辅;以完整技术教学为主,单个动作为辅,将小篮球能力练习;小篮球游戏与小篮球的基本技术有机地结合,使学生能力和技术均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加强篮球规则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及规则在活动中、比赛中灵活运用。这里编写的小篮球内容,只是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教师还应根据课标的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表6-1-1小篮球教学内容安排建议
续表
注:☆掌握◇基本掌握◎了解
(一)移动
移动是通过各种突然、快速的脚步动作,以达到进攻时摆脱防守、接球、选择位置、牵制对手、掩护或是为了合理而迅速完成运球、传球、突破投篮等目的。移动在防守时是为了抢占有利位置,防止对手摆脱或及时果断、准确地抢、打、断球和抢篮板球。
1.侧身跑
【动作方法】
侧身跑时,头部和上体向来球的方向扭转,同时侧肩,脚尖朝着跑动方向。跑动时,既要观察场上的情况,又不影响跑动速度(图6-1-1)。
【动作要点】
面向球转体,内侧腿微屈,外侧脚掌内侧蹬地。
【教学重点】
脚尖朝向跑动方向,上体转向有球方向。
【教学难点】
跑动同时观察场上情况。
2.变速跑
【动作方法】
突然加速时,用脚掌短促有力地蹬地,重心迅速前移,同时上体前倾,前三步要短小,加快跑动的频率,手臂相应地摆动;突然减速时,步幅稍大,适当降低重心,上体抬起,脚前掌用力抵住地面,减缓重心的前移,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
速度变化突然,快慢衔接紧密;身体重心的变化及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
加速时步幅小,步频快;减速时,步幅稍大,重心稍低。
【教学难点】
加速时上体前倾,减速时上体逐渐抬起。
3.变向跑
【动作方法】
变向跑时(以左侧变向为例),最后一步是右脚落地,脚尖向左转,迅速屈膝,上体向左转,右脚用力蹬地,同时左脚向左前方快速迈出,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右脚快速用力蹬地向前迈出,两臂迅速摆动。变向跑的前三步要快速、敏捷(图6-1-2)。
【动作要点】
蹬地有力,重心移动快,左脚上步快。
【教学重点】
改变方向的第一步向斜前方迈出要迅速、果断,身体转动要快。
【教学难点】
脚尖内扣,腰带动髋扭转,快速移动重心并迅速跑出第一步。
【教学建议】
〇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是脚步移动的不同形式。经常练习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对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身体在移动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和培养快速移动的意识都有积极作用。教学时,应利用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技术的实战运用能力。
〇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采取多种练习方式对学生多进行快速反应的训练,如:学生用站立式起跑姿势准备,听教师口令后快速转身向前跑出。
〇结合示范动作,讲解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的动作要领和练习的目的与作用,帮助学生把握动作要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〇在脚步移动练习中,提示学生边跑动边观察教师的手势,以培养学生边移动、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〇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要把脚步移动和传球、运球等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练习,以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
〇脚步移动技术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在练习过程中,除不断变换练习方法外,还要鼓励学生明确练习目的,重视脚步移动,并与投篮相结合,增强练习兴趣和技术的实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自觉地培养刻苦训练的优良品质。
(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动作方法】
与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结构与方法基本相同,跑动中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一个连贯动作,接、传球时手臂与脚步动作配合要协调,必须在中枢脚离地后又未落地前根据接球人的位置迅速、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出(图6-1-3)。
【动作要点】
传球时,要求在中枢脚离地后、落地前,根据接球人的位置、跑动的速度,准确地将球传出。接球时,要求接球人跨步向前迎球。
【教学重点】
传球时,结合接球人的位置、速度和时机,准确地将球传出,做到人到球到;接球时,能迎球跨步接球。
【教学难点】
传、接球动作与脚步动作协调配合,接球时跨步迎球。
【教学建议】
〇该项教学内容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学习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基础上提高了技术要求。在传、接球时手脚配合要协调,尽量做到传球快、方向准、接球牢、持球稳。并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
〇在教学时,主要抓手脚的协调配合,强调传、接球的默契配合,注意精讲多练。
〇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的掌握情况和相互配合的程度,同时使学生了解自己传接球配合的成功率,鼓励学生刻苦练习,获得成功的信心。
〇教师可采取原地、走动、慢跑等教学步骤进行教学,等学生的传、接球技术熟练后再逐渐提高传、接球的跑动速度。
〇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的合作学习组织练习,如:一人原地传球,一人跑动中给信号要球,一人跑动中随时接球(图6-1-4)。
〇教师要多采取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如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迎面接力赛、“抢截球”游戏(图6-1-5)等。
〇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后,尽可能与抢断、投篮等技术组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三)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
右手运球向左侧变向突破时,突然改变球的方向,拍按球的右侧上方,使球从身体右侧弹向左前侧,右脚迅速向左侧前方跨出,上体左转、前倾并探肩,换左手拍按球的左后侧继续加速前进(图6-1-6)。
【动作要点】
向左侧变向时,拍按球的右侧上方,把球运向身体的左前侧。向右侧变向时,拍按球的左侧上方,把球运向身体的右前侧;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重点】
拍按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难点】
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教学建议】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在行进中改变方向的一种运球技术,是绕过障.碍或摆脱对手防守常用的一种手段。经常练习这种运球技术,对发展身体的灵活性,提高控球能力,加快进攻速度和启迪思维,开发想象力都有积极作用。
〇教学前先对学生的运球技术能力进行测试,不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运球水平和能力,便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进步程度。
〇教学时,先复习原地运球,纠正不正确的手法,然后进行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先巩固直线运球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两种运球技术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体前变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〇教学前多做提高控球、运球能力的练习。如左、右手的高运球和低运球,也可多做些行进间运球的游戏,如直线运球迎面接力赛(图6-1-7)、行进间单手曲线运球接力赛(图6-1-8)等。
〇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激烈性、对抗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一人固定位置防守,另一人左右变向运球突破防守;一人运球,圈内学生抢断(图6-4-9)等。
〇通过多种比赛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如:个人计时赛、小组计时赛、挑战计时赛等。
〇在游戏中运用此技术,并注重与传接球、投篮等技术动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战运用能力。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四)单手肩上投篮(以右手为例)
【动作方法】
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在前),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上。右手手腕后屈持球于右肩前上方,手心空出,左手扶球左侧。投篮时,两脚蹬地,同时右臂向前上方充分伸展,最后用手腕前屈和手指力量将球投出(图6-1-10)。
【动作要点】
上、下肢要协调用力,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动作将球投出。
【教学重点】
右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
【教学建议】
〇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室内课,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篮球比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技术动作前,让学生先观看完整技术动作、慢动作的视频,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表象。
〇投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教学时应抓住出手动作这个难点多做徒手或持球的练习,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和协调用力。基本掌握投篮技术动作后,应与其他技术动作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如:运投结合、传投结合等,提高投篮的实战运用水平。
〇对于篮球教学,徒手模仿练习不宜过多,应尽快过渡到持球练习。
〇让学生自选距离做定点单手肩上投篮练习(图6-1-11),也可由一点过渡到多点投篮。
〇根据学校器材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高度的篮筐,让学生自主选择,体验投篮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图6-1-12)。
〇教师要多采用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定点单手肩上投篮赛、挑战赛、小组积分赛等。
〇初步掌握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后,尽可能与传、接球、运球等技术动作相结合做综合练习,如:运、投结合;传、接、投结合。也可做有人干扰的投篮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五)发展篮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1.熟悉球性的练习
2.小篮球游戏
四、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
(一)运动项目评价
1.质性评价
表6-1-2小篮球动作质性评价(供参考)
2.量性评价
表6-1-3小篮球学练量性评价(供参考)
第六章球类运动181
注:此表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年版)》有关数据制订。
(二)综合性评价
表6-1-4小篮球学练综合性评价(供参考)
续表
项目
教学内容
考核项目
小篮球
1.移动: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
2.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4.单手肩上投篮◇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项目
教学内容
考核项目
小篮球
5.发展篮球活动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传不准、接不到
多进行原地、走动、慢跑等方式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反复体会传、接球动作要领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控制不住球
〇教师及时提示要点:向左绕障碍时,用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让球弹向左脚外侧前方;向右时动作相反
〇多练习左右手交换运球,可高低结合、快慢结合,熟悉球性
运球忽快忽慢
〇让学生先练习走动中运球,熟练后再过渡到跑动运球。跑动速度由慢到快,逐渐提高手脚协调配合能力
〇练习按拍一次跑两步节奏的运球,运球反弹的速度与跑速要吻合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投篮不准
〇多做徒手模仿练习或持球单手肩上投篮练习,体会托球、瞄篮、伸臂、屈腕、手指拨球的动作方法和用力顺序
〇做向上方单手肩上投篮练习,体会屈腕、手指拨球将球投出的用力方法
投篮时,发力顺序不够连贯
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
内容
优秀
(100~90分)
良好
(89~75分)
合格
(74~60分)
继续努力(59分及以下)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接球手形正确,传得准接得稳,用力适当,动作协调、连贯
传、接球手形较正确,传得准接得稳,用力适当,动作协调、连贯
传、接球手形较正确,基本能够传准接稳
传、接球手形不正确,传不准接不稳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手触球部位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灵活绕过障碍,控球能力强
手触球部位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连贯;手脚配合协调,有一定节奏;灵活绕过障碍,能较好控球
手触球部位基本准确;手脚配合较协调,有一定节奏;过障碍时比较灵活,且能控制住球
手触球部位不准确,手脚配合不协调,控制不住球
内容
等级
优秀
良好
得分
100
98
96
94
92
90
87
84
81
78
75
篮球运球/秒
男
11.8
12.3
13.0
13.6
14.5
15.4
15.8
16.5
17.2
18.1
19.0
女
12.9
13.5
14.5
15.4
16.7
18.0
18.8
19.9
21.0
22.5
24.0
内容
等级
合格
继续努力
得分
72
69
66
63
60
50
40
30
20
10
篮球运球/秒
男
19.9
21.2
22.5
24.2
26.0
27.1
28.8
30.5
32.7
35.0
女
24.9
26.2
27.5
29.3
31.0
32.1
33.8
35.5
37.8
40.0
维度
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建议
建议
权重
知识
锻炼价值练习方法动作术语
〇了解小篮球运动对发展身体素质的影响,如:了解其锻炼价值,知道能够促进人体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内脏器官功能
〇能够说出一些小篮球运动的动作名称和术语,如: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侧身跑等
〇在小篮球能力练习和游戏中,了解一些小篮球比赛的规则,知道走步、阻挡、3秒、5秒、8秒、24秒等违例及罚则
〇对学生的进步幅度、安全意识、合作态度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过程性评价
〇由教师或同伴对其术语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〇在游戏、比赛中对规则的掌握、运用程度、遵守情况进行评价
20%
技能与
体能
小篮球的完整技术
〇掌握技能:基本掌握小篮球基本技术,能够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和规则
〇体能:
行进间曲线运球,男生不低于26秒,女生不低于31秒
〇在量性评价时,建议给每名学生2次测评机会
〇质性评价时,要关注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连贯性
60%
维度
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建议
建议
权重
学习行
为和能
力表现
积极参与主动关注心理调节尊重对手和裁判
〇积极主动参与小篮球的练习、比赛、游戏和考核等活动,并体验小篮球运动的乐趣
〇主动关注自己小篮球测试的成绩,了解本学期的进步幅度或存在的问题
〇能够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共同参与小篮球的练习、游戏和比赛,既能表现出承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又能表现出尊重竞争对手、自觉遵守规则、服从判罚的优良品质。如: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学习中,表现出主动协作、主动配合同伴的良好行为;在投“活动篮”游戏中,正确对待输赢、为同伴加油、为对手喝彩
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的方法,对活动中相关的行为、态度、规则意识等表现进行评价
2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小篮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特色与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小篮球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六章 球类活动第一节 小篮球游戏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