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所学跑的动作名称和术语,知道跑的基本健身价值。
2.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跑步,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心肺功能提高。
3.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跑的学习和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遵守活动的规则,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表现出勇敢、顽强、不怕苦和累、坚持完成任务的良好品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价值
三、四年级跑的教材具有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奔跑能力的健身价值。经常参加跑的锻炼,对于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适应班级环境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育人价值。
(二)教材内容设计思路
在一、二年级基础上,快速跑主要是学习站立式起跑的方法,以初步掌握途中跑基本技术为主,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奔跑能力。耐力跑以学习自然跑动和呼吸配合方法为主,发展一般性耐力素质和跑的能力,为五、六年级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要重视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跑的教学运动量较大,且偏重于发展下肢力量,在选择搭配教材时可多选择发展上肢、运动量适中的教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内容选择上,除50米快速跑和400米跑外,还精选了发展快速跑、耐力跑能力的相关练习和游戏,通过内容多样、游戏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跑的学练积极性,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表4-1-1跑的教学内容安排建议
注:☆掌握;◊基本掌握。
(一)50米快速跑
【动作方法】
采用站立式起跑(图4-1-1)。“各就位”时,站在起跑线后面,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靠近起跑线;“预备”时,两腿稍弯曲,前脚的异侧臂屈肘在体前,上体稍前倾;听到“跑”或信号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跑出;途中跑时,后蹬充分有力,大腿积极前摆,用前脚掌着地;眼看前方,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屈肘前后协调摆动,并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图4-1-2)。
【动作要点】
预备动作前脚异侧臂在前,起跑两脚用力蹬地,反应快;起跑后,上体保持适当前倾,并随跑速的逐渐加快而逐渐抬起;途中跑后蹬充分,积极前摆,动作协调、舒展。
【教学重点】
起跑反应快,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蹬摆协调,跑得自然。
【教学建议】
〇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和体会50米跑的动作技术,它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应根据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较弱,并且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等特点,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趣味性和竞争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些游戏或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
〇教师通过讲解、动作示范或图片、多媒体视频演示,结合模仿、体验,帮助学生建立50米快速跑的正确动作表象。
〇采用各种突发信号起跑和变换方向起跑,让学生自我选择起跑的方式进行体验,并根据起跑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哪种起跑方式好。教学时可分组进行起跑练习,由学生自发口令或由同伴发令,培养学生合作与自主学练的意识和能力。
〇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策略,重复进行放松跑、短距离加速跑等学练,在学生跑的动作和能力改进提高后,再逐渐过渡到50米全程跑的学练。
〇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动作协调性较差,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直线跑的能力。如采用窄道跑、沿直线跑和对着标志物跑等方法。
〇尽可能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跑的练习,如让学生在各种反应、位移、奔跑等游戏中享受乐趣,发展奔跑能力。在组织形式上,可采用集体与分散学练相结合,个人与小组学练相结合的策略,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共同提高。
〇创设自评、互评的评价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跑的学习要点对自己和同伴做出评价,同时结合教师评价和达标考核,记录学习的变化和成绩。培养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二)300〜400米耐久跑
【动作方法】
采用站立式起跑,用较快速度跑20〜30米后,以勾速进入途中跑。途中跑的动作方法与快速跑基本相同,但是动作的幅度较小,要求动作轻快、协调,步幅均匀,并有节奏地呼吸,合理控制跑速和分配体力,快到终点时努力用较快的速度冲过终点,跑完全程(图4-1-3)。
【动作要点】
途中跑的动作轻快、协调,步幅均匀,呼吸有节奏。
【教学重点】
动作轻松、协调,呼吸节奏、方法和体力分配。
【教学难点】
呼吸节奏与跑的节奏配合。
【教学建议】
〇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和体会400米跑的动作技术。教学时应注意结合三、四年级学生心肺功能还相对较弱,意志力有待提高等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跑的距离和提高速度,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在游戏或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〇注意与水平一相关内容的衔接,运用游戏、比赛等方法进行跑走交替、自然地形跑、定时跑、往返跑等练习,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耐久跑的技术动作。
〇教师通过讲解、动作示范、图片或多媒体视频演示,结合模仿体验,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技术,明白步幅均勾、呼吸有节奏、合理分配体力的基本方法。
〇创设弯道跑的学习情境。如,让学生在“8字接力”、“十字接力”等游戏中进行练习,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动作。
〇逐渐增加跑的距离,可先练习分段跑,由150米、200米、300米逐渐增加到400米全程跑。
〇练习和体验400米全程跑,体会全程跑的完整技术。对没有场地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50米×8往返跑、利用学校地形跑等方法。
〇应注意对男、女学生和体能强、弱学生区别对待,对体弱学生应降低要求或改变练习方式。
〇耐久跑是对体力和意志的锻炼,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主动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
〇通过表扬、激励等方法和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品质的思想教育。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三)接力跑
1.30〜40米迎面接力跑
【动作方法】
场地两端线相距30〜40米(图4-1-4),两组学生为一队,有几支队场地中间就画几条跑道,同队的两组学生分别站在一条跑道的两端线外。从一侧的同学开始,排头学生右手持棒一端,采用站立式起跑和立棒式传接棒方法,教师发令后,向前跑出,把棒传给对面同伴后,站到对面组队尾。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队。
传接棒方法:一般采用立棒式传接棒方法,接棒人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虎口向前,手臂伸出向前准备接迎面同伴传来的棒,接棒后从小旗左侧跑出。传棒人右手持棒一端,棒立着将另一端传到接棒人右手中(图4-1-5)。
【动作要点】
直线快跑,右手立棒式错肩传接棒。
【教学重点】
右手立棒式传接棒方法。
【教学难点】
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2.20〜25米往返接力跑。
【动作方法】
场地一端为起点,相距20〜25米,根据队数放置折返的标志物(图4-1-6)。采用站立式起跑,右手持棒一端,教师发令后,向前跑出,跑至折返处绕过标志物跑回,把棒传给同伴后站到本队队尾。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队。
传接棒方法同迎面接力跑。
【动作要点】
直线快跑,右错肩、立式传接棒,折返半径小。
【教学重点】
右错肩、立式传接棒,合理的折返方法。
【教学难点】
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教学建议】
〇以上两项接力跑应通过讲解、动作示范、图片或多媒体视频演示,让学生明确接力跑的方法和规则。
〇运用口诀“右手递右手,从他(接棒人)右边过!”启发学生体会右错肩传接棒,掌握正确的传接棒方法。
〇设置小组学习的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明确小组内分工合作,体验原地、近距离、慢跑、快速跑中的传接棒方法,熟悉和掌握立棒式传接棒技术。
〇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通过增加标志物、缩短折返距离的方法,适当调整难易程度,引导学生体会折返跑的动作。
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提醒、激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障碍跑
20〜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的跑
【动作方法】
在快速奔跑的20〜30米途中,采用跨、跳、钻、翻、爬等方法通过几个障碍物(图4-1-7)。
【动作要点】
采用跨、跳、钻、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物。
【教学重点】
方法正确,姿势合理,安全、快速通过。
【教学难点】
灵敏、快速通过障碍物。
【教学建议】
〇引导学生思考、尝试练习适合自己的、能够灵巧地钻、跨、跳过障碍物的方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指导。
〇教师提出在中等速度跑中通过障碍物的限制条件,启发学生感受如何在中等速度跑中通过2〜3个障碍物。
〇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适当提高要求,鼓励学生挑战在快速奔跑中通过2〜3个障碍物。
〇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商,根据场地器材创想障碍物的设置、过障碍物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判断,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实现创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〇创设障碍游戏和比赛情境,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
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发展奔跑能力的练习和游戏
跑的教学应紧密结合三、四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多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避免枯燥的练习。这里介绍了发展跑能力的练习和游戏内容,目的是使小学生在游戏化的氛围中,忘却或推迟疲劳的出现,从而获得奔跑的动作体验,促进奔跑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1.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主要包括各种方式起动的跑、叫号赛跑、原地高抬腿跑、追逐跑、让距跑等,以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快速跑和耐久跑能力。
2.发展耐久跑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主要包括600〜800米结伴的跑走交替、慢速或中速的3〜5分钟“轮流领先跑”、慢速的800〜1000米跑、3〜5分钟定时三人牵手合作跑等,以增加腿部力量,发展学生耐久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四、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
(一)运动项目评价
1.质性评价
表4-1-2跑的动作质性评价(供参考)
2.量性评价
表4-1-3跑的学练量性评价(供参考)
注:此表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有关数据制订。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参考,以便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综合性评价
表4-1-4跑的学练综合性评价
项目
教学内容
1.50米快速跑☆
2.300-400米耐久跑☆
跑
3.接力跑◊
4.障碍跑◊
5.发展跑的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预备”时前脚同侧臂在前
〇提示学生前脚落位后另一侧手臂放在前面
〇让学生体会同侧和异侧手臂在前起跑的感觉,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起跑时异侧手臂在前的要求
途中跑跑不成直线
〇让学生相互观察跑的情况,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影响跑直线的原因
〇采用窄道跑、沿直线跑或安放标志物等方法加以纠正
途中跑后蹬腿蹬伸不积极,坐着跑
〇教师示范坐着跑的姿势,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产生的原因,强化学生对正确技术的理解
〇指导学生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伸,用前脚掌蹬离地面,提示注意蹬伸的速度和力量
〇体会后蹬跑和各种跳跃练习时脚尖蹬离地面的感觉
摆臂姿势不正确
〇感受以肩为轴,两臂前后自然、用力摆动
〇做原地摆臂练习,体会摆臂时肩、肘自然用力感觉,并通过中等速度的跑改进摆臂技术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体力分配不当
〇尝试2〜3分钟的匀速跑,体会和思考在耐力跑过程中如何分配体力
〇通过尝试练习,体会速度感觉
〇请速度节奏好的学生领跑
呼吸方法不正确
〇体会用力“呼气”和自然吸气的动作
〇在慢跑中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〇在中速跑中体会有节奏的呼吸
项目
优秀100〜90分
良好89〜80分
合格79〜60分
继续努力
59分及以下
跑
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动作准确,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动作较准确,较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动作基本正确,不够轻松、自然、协调
不能完成动作;姿势不正确,动作紧张、不协调
项目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50米跑/秒
得分
100
95
90
85
80
78
76
74
72
70
男
8.7
8.8
8.9
9
9.1
9.3
9.5
9.7
9.9
10.1
女
8.7
8.8
8.9
9.2
9.5
9.7
9.9
10.1
10.3
10.5
项目
等级
合格
有待努力
50米跑/秒
得分
68
66
64
62
60
50
40
30
20
10
男
10.3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11.7
11.9
12.1
女
10.7
10.9
11.1
11.3
11.5
11.7
11.9
12.1
12.3
12.5
教学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建议
知识
能力
态度
50米跑
〇能结合快速跑学练说出50米跑的有关动作术语,如站立式起跑、蹬摆、步频、步幅、前后摆臂等
〇在50米快速跑中,能做到:起跑时,前脚异侧臂在体前,反应速度快,起动快;途中跑蹬摆有力,跑动轻松、自然;保持快速冲过终点
〇大部分学生50米跑成绩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〇在学练与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主动积极参与,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积极进取等学习行为
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学练的态度、练习质量、行为表现等给予客观、综合评价
〇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使学生知道自己进步的幅度和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评价重点是掌握跑的正确姿势、跑的能力的发展和刻苦锻炼的主动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乐于助人等思想品质的培养
〇评价的方式可以由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等级评定
400米跑
〇知道400米跑的有关术语,如匀速跑、呼吸等
〇在400米跑中,能做到跑的动作自然轻快,速度均匀,呼吸有节奏,能合理分配体力
〇大部分学生400米跑成绩能达到合格水平
〇表现出积极进取,意志顽强,坚持跑完全程的行为
接力跑
〇知道接力跑的有关术语,如右错肩、立式传接棒、折返等
〇在接力跑中,能做到与同伴协调配合,顺利完成接力棒的传递
〇表现出主动积极参与学练,能与同伴合作、交流,不埋怨同学
障碍跑
〇知道障碍跑的有关术语,如跨、跳、钻、翻、爬等
〇在障碍跑中,能做到用较快的速度顺利安全地通过2〜3个障碍物
〇表现出主动积极参与学练,能与同伴合作布置障碍跑场地器材,积极创想障碍物的设置、过障碍物的方法,并能进行交流,能够注意安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重,教学特色,安全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一节 跑教案,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