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技巧》精品教案01
    《技巧》精品教案02
    《技巧》精品教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五章 体操类运动第四节 技巧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五章 体操类运动第四节 技巧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低年级技巧教材特点是动作简单、易学、娱乐性强。本册教材选择了灵活性较高、运动量较小的基础动作。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所学技巧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意义;初步学习和掌握技巧单个动作和联合动作的方法和技能;发展身体柔韧、灵敏、协调、平衡能力、速度等素质;培养果敢、坚毅及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促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仿生动作
    象行和兔跳,动作形象活泼,易引起学生练习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腹背肌和上肢力量及上下肢协调性,提高控制身体的能力。
    1.象行
    【动作方法】
    两脚左右开立(稍宽于肩),上体前屈用手或拳撑垫,臂和腿要充分伸直,左侧手脚撑蹬使身体重心右移,同时离垫后向前移行,然后右侧手脚撑蹬使身体重心左移,同时离垫后向前移行,反复交替前进(图5-24)。
    【动作要点】
    上体前屈手撑垫,臂腿充分伸直,同侧手脚撑蹬移重心。
    【教学重点】
    臂腿充分伸直,同侧手脚撑蹬移重心。
    【教学难点】
    模仿形象逼真,动作协调连贯。
    2.兔跳
    【动作方法】
    蹲立,上体抬起,重心后移,两腿蹬地同时两臂经体侧向前摆,向前方跳出,两手撑地,收腹屈腿,两脚落地成蹲立。
    【动作要点】
    脚蹬手撑,收腹屈腿成蹲立。
    【教学重点】
    蹬地摆臂配合协调,推手抬上体要迅速,蹬地收腹自然连贯。
    【教学难点】
    模仿形象逼真,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建议】
    〇教学时可以采取由易到难地让学生模仿动作。如象行,可以先让学生原地屈体俯撑(直臂)练习重心的左右移动,然后双手握脚踝左右移动重心,再过渡到手不接触地面的象行,最后再到手脚同时撑地的象行。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节奏由慢到快,速度与距离也应逐步增加。
    〇教学时,要注意队形的变化和加强学生个人学练与小组合作演练相结合。开始时可以用方形队,便于学生听清和模仿老师的动作。随着掌握程度的提高,可以不断地变化队形,如散点、圆形、半圆形等。但场地不宜过大,队形不宜散得太开,以免影响学生视、听效果。
    〇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如准备一些动物形象的头饰或图片等,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可以采取逛“动物园”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动物模仿练习。
    〇可以根据动作的特点选配适当的音乐,在学生基本掌握后,让学生在乐曲中进行练习,以激发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作的节奏感。
    〇仿生活动运动量不大,可作为课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内容,进行练习。
    〇仿生活动一般应在垫子上进行,也可在场地上练习,但场地必须平整洁净,最好要求学生穿长裤和运动鞋,以避免学生在练习中出现运动伤害事故。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象行时手脚之间距离过大,行进时两腿弯屈,异侧手脚同时移动
    纠正方法:强调动作要点;缩小支撑距离,强调膝关节绷直,练习中边做边呼“左右”,强化同侧手脚移动意识。
    (2)兔跳时手脚同时起落,跳起后两腿分开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提示两腿并拢或在两腿中间夹手帕等。
    (二)滚动
    不经过头部,只是身体各部位依次连续接触垫子的动作叫作滚动。前后滚动也叫半滚翻,是前后滚翻的辅助性练习手段。通过练习,让儿童体会团身姿势和身体依次触垫的感觉。这对发展柔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滚动练习基础打得好,前滚翻动作便会“水到渠成”。
    1.团身滚动
    【动作方法】
    蹲立,两手抱小腿,低头,膝靠近胸部;团身后倒,经臀、腰、背、肩、颈、头后部依次着垫;当头后部着垫时两手立即压腿向前回滚,恢复成蹲立姿势(图5-25)。
    【动作要点】
    身体团紧似球,向后滚动时低头抱小腿向上翻臀;向前滚动时,迅速压小腿。
    【教学重点】
    团身紧,滚动圆,后滚抱腿要翻臀,前滚用力压小腿。
    【教学难点】
    前后滚动圆滑连贯。
    【保护与帮助方法】
    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一侧。向后滚动时,一手扶肩,一手扶臀;向前滚动时,一手压小腿,一手托背部。
    2.左右直体滚动
    【动作方法】
    直体仰卧于垫上,两臂上举(或放体侧,或胸前屈肘)。随身体重心向左(右)移动,用肩、髋翻转的力量带动身体滚动一周,然后向相反方向还原(图5-26)。
    【动作要点】
    左右滚动身体直,肩髋用力移重心。
    【教学重点】
    肩和髋向滚动方向协同用力。
    【教学难点】
    左右滚动连贯自然,肩髋用力协调一致。
    【保护与帮助方法】
    保护者蹲撑或单膝跪撑于练习者一侧,一手扶肩部,一手扶髋部,顺势给
    予助力,用力不要过猛。
    【教学建议】
    〇教学前,做好颈、肩、腰、髋、腕、踝关节的准备活动,严格限制携带尖锐、硬物进行练习,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〇前后团身滚动时,在集体练习原地蹲撑、低头、团身动作后,可以选做以下一些练习:直腿体前屈练习、直腿坐屈膝贴胸练习、坐式团身前后滚动、仰卧团身前后滚动、蹲式团身前后滚动、胸与大腿间夹手帕做前后滚动等。左右直体滚动时,可让学生在垫子上做以下练习:俯卧或仰卧屈肘屈膝左右滚动、双手抱头屈膝(或直体)左右滚动、屈臂俯(仰)卧向一侧连续或左右滚动、连续向左(右)滚动两周、直臂上举持球或两脚夹球向一侧连续或左右滚动等。
    〇可安排小组或结伴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小群体的活动中,相互交流和帮助,以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进沟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
    〇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各种滚动的创想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抱球的前后滚动、夹物的左右滚动等。这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运动实践能力。
    〇加强保护与帮助。如为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可以让两人结伴做“摇小船”练习,也可让学生两手持球上举或两脚夹球做左右直体滚动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前后团身滚动时团身不紧,滚动幅度小
    纠正方法:强调动作要点,腹部夹物滚动;加强保护与帮助。
    (2)左右直体滚动时两腿分开或弯曲,滚动不协调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绷膝綳脚面,踝关节夹物练习;多做仰卧左右滚动;加强保护与帮助。
    (三)劈叉
    劈叉是静力性的技巧动作。在小学低年级安排纵叉、横叉动作练习,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弹性好等特点。通过练习,发展下肢肌肉、髋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促进柔韧性发展,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1.纵叉
    【动作方法】
    站立,一腿向前滑,使两腿前后逐渐分开,以大腿(前腿后部,后腿前部)着地,脚面綳直(前脚背向上,后脚内侧贴地),上体正直,面向正前方,两臂放体侧,两手撑地。
    【动作要点】
    前后滑行,前腿后部、后腿前部着地,脚面綳直,上体正直。
    【教学重点】
    两腿在一条直线上,逐渐下放贴地,上体正直。
    【教学难点】
    腿直、身正、髋正。
    【保护与帮助方法】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体侧或体后,双手扶上臂或向上提腰。
    2.横叉
    【动作方法】
    直立,两腿左右分开(脚尖向外),体前屈,两手撑地,两脚向左右外滑,在滑动中两膝伸直,两踝逐渐绷直,滑到两腿内侧全部着垫,两手推垫,两臂侧平举,抬头,挺胸,腹部微收。
    【动作要点】
    两腿左右外滑成直线;完成着垫动作后,挺胸、微收腹。
    【教学重点】
    两腿左右外滑成直线,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渐下振。
    【教学难点】
    身正、腿直。
    【保护与帮助方法】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正面或背后,握手或托臂、扶腰,帮助上提或扶正。初学时,最好前后各一人,增强练习者完成动作的信心或给予适当的助力。
    【教学建议】
    〇教学前,做好柔初性的准备活动,防止拉伤肌肉、韧带。可以进行左右弓步压腿、侧压腿、各种形式的踢腿及把杵上的压腿等准备性活动。
    〇教学时,利用照片、挂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纵叉、横叉的动作特点,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
    〇劈叉这项练习的难度较大,方法不正确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在教法上要循序渐进,做好保护与帮助,并随后做些放松调节活动。如纵叉时,可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练习:单腿跪撑,一腿伸直前滑→单腿跪撑,一腿伸直后滑→两手撑地,两腿前后下振,逐渐加大幅度→一腿前(后)滑成纵叉。劈叉练习,不要要求学生一次到位。
    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种教法手段进行教学。如:两人一组进行合作演练,利用低单杠、把杆、肋木架等手扶器械进行练习。
    〇在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提高要求。如利用绳子、线条、直尺等工具辅助学生把腿伸直。
    〇在学生基本掌握劈叉的动作要点后,可以不断变换练习的方式和动作结构,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和素质。如纵叉→横叉→两腿前并成坐撑→成蹲立。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勾脚、屈膝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直膝綳脚面,缓慢分腿下振,加强保护与帮助。
    (2)上体前倾、转髋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抬头、直腰、下髋,逐渐加大劈腿幅度;加强保护与帮助。
    (四)滚翻
    由头部(枕骨)开始,经颈、肩、背、腰、臀等身体部位依次着垫的动作叫前滚翻。是技巧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本教材是在掌握各种滚动特别是前后滚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好前滚翻动作技能,可以为以后学习各种前滚翻动作打好基础。通过滚翻练习,可以发展柔韧、灵巧、协调等身体素质,以及空间平衡能力。
    1.前滚翻
    【动作方法】
    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肩宽,屈臂、低头,同时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立(图5-27)。
    【动作要点】
    低头屈臂,蹬地有力,滚动圆滑,屈膝迅速,跟肩蹲立。
    【教学重点】
    团身紧、滚动圆、方向正。
    【教学难点】
    滚动圆滑,动作连贯。
    【保护与帮助方法】
    单膝跪立于练习者一侧,一手托肩,一手压小腿,必要时扶腰、背帮助成蹲立。
    【教学建议】
    〇要充分做好颈、肩、腰、髋、腕、踝的准备活动。如抱小腿的前后滚动成蹲撑和前滚翻成屈腿坐撑等。
    〇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禁携带尖锐、硬物进行练习,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〇可安排小组或结伴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小群体的活动中,相互交流和帮助,以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进沟通,形成良好的同伴合作氛围。
    〇对练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加强保护与帮助。如:借助10~15度的斜面(坡)帮助学生完成滚翻动作。
    〇可采取情景教学或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采用“低头看天”“小刺猬遇袭”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掌握低头团身的动作;采用“兔子坐兔子滚”的情景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滚翻动作,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掌握动作技术,寓教于乐。
    〇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技能后,可采取变化练习形式和动作结构,增加练习的难度,如持大球前滚翻,夹小球前滚翻,前滚翻起立接迎面传来的球等。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也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巩固与提高,发展学生动作应用能力。
    〇如果器材、设施和场地等条件允许,还可以采取增加分组的方式,来提高练习的密度。
    〇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及时评价的方式多激励、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练习。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手撑地过远,或两手不平行向前移动,臀部抬得过高
    纠正方法:语言提示或在垫子适当的位置画标志线,帮助者按住练习者的手加以限制。
    (2)头顶着地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帮助者手扶练习者头后部,使头后着垫或下颌夹手绢帮助其低头。
    (3)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强调动作要点;垫上作标记,沿直线进行滚翻;加强保护与帮助。
    2.连续前滚翻
    连续前滚翻是单个前滚翻动作的简单组合,教学重点要放在滚翻之间的衔接上。为此,教学应抓住这些环节,着重指导学生观察和掌握衔接的方法,强化衔接意识,完成连续前滚翻动作,进一步发展身体的柔韧、协调性和平衡、控制能力。
    【动作方法】
    与前滚翻成蹲立的动作相同。在前一个前滚翻成蹲撑后,接着再做一个前滚翻成蹲立(图5-28)。
    【动作要点】
    滚翻时蹬地、低头、提臀、团身前滚成蹲撑,连接下一次滚翻动作时,要连贯、协调。
    【教学重点】
    团身紧、滚动圆,两个滚翻动作的衔接自然。
    【教学难点】
    两个前滚翻之间衔接连贯。
    【保护与帮助方法】
    与前滚翻成蹲撑相同,只是保护者要随练习者移动跟进。也可采取双人保护与帮助。
    【教学建议】
    〇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头颈部活动及诱导练习,复习滚动及前滚翻动作。
    〇可结合图片做动作示范,同时要给学生提示或演示保护与帮助方法,以帮助学生养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〇可结合学习的内容来启发学生思考连续前滚翻动作和单个滚翻动作有什么区别,以启示学生了解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动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〇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衔接”动作的练习。可以先进行分解练习:蹲立→确定手的前撑大致位置;前滚翻后迅速放手;前滚翻后迅速蹬地→手前撑制动→脚离地后再回落。
    〇在教学过程中,可提高练习的密度,加强保护与帮助;安排结伴练习形成帮带小组;让衔接有困难的学生在斜面上由高处向低处做连续前滚翻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关键动作环节的体会。
    〇学生掌握连续前滚翻的动作技能后,可变化滚翻练习的形式和动作结构,如采用“前滚翻后接球”的游戏方法,或让学生沿垫上的直线翻滚并压直线上的小气球来提高学生的滚翻技能和练习兴趣。
    〇要合理运用多种组织形式、教法手段进行教学。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连续前滚翻衔接动作和滚翻方向正,可在垫子上画一条直线,比谁翻得直,比谁的连续动作衔接及时、自然、连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衔接不及时、不连贯
    纠正方法:强调动作要点,提示前一次滚翻臀部离垫后,顺势蹬地出手前撑;加强保护与帮助,适时发出“蹬”“撑”等提示;做滚翻后立即做一次兔跳动作诱导衔接意识。
    (2)滚翻不正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要求撑垫时两手要平行,用力要均匀;在垫上画一条标志线,让学生及时分析调整;加强保护与帮助。
    (五)仰卧推起成“桥”
    这是一项发展学生柔韧性的重要教材。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肩背、腰腹和髋部肌肉力量和弹性及关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顽强、不怕困难和同学间相互帮助等精神品质。
    【动作方法】
    仰卧于垫子上,两臂于肩上屈肘,两手(与肩同宽)撑垫,两腿分开屈膝,脚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脚(内侧)用力蹬地,挺髋、伸膝,同时两臂用力推撑,两手依次向脚跟方向移动,抬头挺胸,直至两腿蹬直、两臂推直成“桥”。
    【动作要点】
    两脚蹬地,挺髋、伸膝的同时两手于肩上推撑垫,成“桥”。
    【教学重点】
    直臂支撑,蹬地、抬头挺髋。
    【教学难点】
    蹬地、挺髋、抬头与两手推撑动作的协调配合。
    【保护与帮助方法】
    站在练习者体侧,扶其腰部两侧,练习者挺髋、推撑时顺势上提,帮助成“桥”。
    【教学建议】
    〇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及辅助性练习,防止拉伤肌肉、韧带。可两人一组进行体前屈上下振、拉肩练习,后压腿、纵叉体后屈及各种俯腰、甩腰、涮腰练习等。
    〇利用照片、挂图等直观教具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桥”的动作特点,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并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方法。
    〇仰卧推起成“桥”动作难度比较大,在教法上要循序渐进,可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练习:跪姿后躺→跪姿后躺顶髋→躺姿顶髋→躺姿加手顶髋→有人扶持的推起成桥→仰卧推起成“桥”。
    〇在教师帮助下下腰。两脚开立,两臂上举,教师托腰,让学生向后弯腰,逐渐使两手撑垫子推起成“桥”。
    〇两人一组,一人保护,另一人背对墙下腰成“桥”;做一次后二人互换。
    〇要合理运用多种练习形式、教法手段等进行教学。但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不要求一次到位。
    〇在练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协同练习、互帮互学的快乐,最好两人一组进行学练,一人练习,另一人做好保护与帮助。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1)手臂弯曲,两腿没蹬直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两臂要伸直,两腿要蹬直;加强保护与帮助。
    (2)手没撑住,挺髋顶肩不充分,头未抬
    纠正方法:提示动作要点;多做跪姿和躺姿顶髋练习;加强保护与帮助。
    三、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
    教学内容
    评价要点
    评价建议
    知识
    技能
    态度
    仿生
    知道所模仿动物的名称并能描述其动作特点
    能够动作协调地进行模仿活动,模仿对象生动形象
    〇出勤好
    〇学习积极、认真,努力完成练习任务
    〇能够与同学愉快合作,相互保护与帮助
    〇在感觉略有疼痛的时候,能够坚持做动作,但不蛮干
    〇教师要以发展眼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动作质量、行为表现等给予综合评价
    劈叉
    知道纵叉与横叉的基本特点,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纵叉与横叉的腿部幅度逐步到位,能够为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与帮助
    滚翻
    知道“前滚翻”与“连续前滚翻”的动作术语及其关系,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能够较圆滑地做前滚翻和较连贯地做连续前滚翻动作,并能够为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与帮助
    仰卧推
    起成桥
    会描述动作方法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能够独立或有人帮助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练习,能够为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保护与帮助
    相关教案

    小学人教版第三节 技巧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a href="/tiy/tb_c40051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技巧教案</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要点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育三至四年级第二节 基本体操教案: 这是一份体育三至四年级第二节 基本体操教案,共2页。

    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四节 技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四节 技巧教学设计,共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