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 论教养.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 论教养.第1页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 论教养.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论教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论教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一、合作探究
    1.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第2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自然引出下文对“真正的教养”的剖析。
    3.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4.第10段“愚蠢到了极点!”为什么要加感叹号?
    明确:语气强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无教养”之人的厌恶之情。
    5.第12段引用谚语,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6.第15段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连续提出三个问题,引起读者对“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的思考。
    7.阅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8.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但很少人能从中获益,其原因是这些书籍“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
    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有些人认为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再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
    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9.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举例论证。
    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作者在论述“教养”这一论题中,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从众多的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列举的事例典型、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文章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的本身到剖析教养的表现,贯穿作者对教养的观点:尊重。
    (2)对比论证。
    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二、品味语言
    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2.“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3.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明确:“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4.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5.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三、拓展延伸
    1.利哈乔夫谈教育与历史。
    利哈乔夫认为,中学时代的教育是树立人文素质最重要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对文学、艺术、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青少年不必急于选择专业,而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审美欣赏力,而这种审美欣赏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民族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因为“文学是心灵的对话”,也是一种哲学。
    利哈乔夫认为,一个人是在多年历史中培养出来的,无意识地吸收了现代的和自己前辈的东西,历史为他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不仅仅是一个窗口,而是一扇门,一扇大门。
    譬如,如果一个人生活在革命者、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生活过的地方,生活在伟大的批评家和哲学家生活过的地方,每天回味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景,参观伟人的故居和博物馆,他就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街道、广场、运河、楼房、公园——回忆、再回忆、不断地回忆,这些隐含一代代人的爱和智慧不自觉地被加以创造,融入我们的思想中,成为好与坏的准则。它教我们尊敬前辈,培养对后代的责任感。这样,过去的和将来的就不可分了,每一代人好似时间中相互连接的种子。
    2.国学经典。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唐·韩愈(原毁》)
    赏析: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要求别人宽而少。要求自已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不会怠慢;要求别人宽而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作者在这里阐述了古代君子所具有的良好修养,表达了人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观点。
    四、本课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已经步入智能时代,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对文明的表现和“有教养”的要求会更高,希望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六、随堂练习
    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16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它与第17段有什么关系?
    提出作者的观点,统领下文内容。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第16段提出观点: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第17段则具体从多方面举例论说怎样做到这一点。
    2.为什么作者说“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
    因为行为举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内涵。只有敬重社会,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才能有优雅的举止。
    3.体味下列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1)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4.结合选文谈一谈,应如何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
    示例: 要做一个举止优雅的人,必须对世界万物怀有一颗敬重之心,在与人的交往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以不妨碍别人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七、作业布置(口头作文,任选一)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事例。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论教养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论教养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9* 论教养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9* 论教养一等奖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检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问题探究,写法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