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第1页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第2页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共6页。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3.领会本文叙述、写景、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4.品味、鉴赏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5.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各级进取,大胆开拓,做一个精彩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的内涵及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2.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资料展示,创设氛围,走近范仲淹,走近岳阳楼,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力求读得通顺、流畅,读得铿锵悦耳,声情并茂;整体把握文章,清理行文思路,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词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记得了许多美文妙句,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遂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美文。
    二、资料展示,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有关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选出较好的资料交付老师,图片可由实物投影显示,文字资料可由学生自行朗读或实物投影显示。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也可酌情介绍一些必要资料。
    实物投影显示:范仲淹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岳阳楼等资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教师播放洞庭湖四时湖景画面,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1)生字:滕téng 日星隐曜yà 浩浩汤汤shāng 淫yín雨
    薄bó雾冥冥míng 樯qiáng倾楫摧
    岸芷zhǐ汀兰 心旷神怡yí 谪zhé 偕xié
    (2)通假字
    百废具兴(通“俱”,都、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2.学生齐读课文一遍,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1)注意读出骈句的节奏美、散句的变化美。
    (2)注意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
    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
    第二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
    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的写景文字,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意境悲凉,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
    第四段“至若”领起,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快而有力。以下的写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此乐何极!”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楼也,则有……”应读出超脱、挥洒自如的情味来。
    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注意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3.教师示范朗读部分段落,学生跟读。
    4.学生大声练读,尝试表情朗读,力求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5.学生推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示范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文句,翻译课文,并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共同解疑、释疑。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疏通文句,翻译课文,理解大意,并围绕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各组,酌情给予指导点拨。
    4.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文言知识。
    资料内容如下: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越明年(第二,今义,相对于“今年”)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一篇文章,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
    去国怀乡(离开,今义,前往;国都,今义,国家)
    进亦忧,退亦忧(进,入朝为官;退,隐居乡野。今无此义)
    沙欧翔集(鸟停在树上,今义泛指聚集)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做……太守”)
    百废具兴(荒废了的事业,名词)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用作名词,心理活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
    (4)难句翻译示例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②衔远山,吞吐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④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譬: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譬。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注意互文)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
    ⑦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五、披文入理,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并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
    1.教师要求学生复述各段大意并作简要概括。
    选五位同学发言。
    生1: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记得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并嘱托作者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
    生2:第二段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作者认为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先从空间上写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然后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晨昏之间的万千气象,然后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小结。接下来,作者转写登楼览物之情,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
    生3: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大意是: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和星星隐藏了他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喂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
    生4: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大意是: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水波一起荡漾,金光闪烁,水中的月亮宛如一块温润的璧玉。渔歌的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旧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那是多么的欣慰和欢喜啊!
    生5:第五段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忧虑,唯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这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唯恐国君有阙失。那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表达了对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取而代之谁去呢?
    教师总结: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交代写作背景、作记缘由。第二部分(二至四段)为全文主体,第二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三、四段两个排比段分写“览物之情”,一悲一喜,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品读课文,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集中鉴赏课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扩展阅读,阅读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比较两篇诗文立意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师生研讨,品读探究
    1.提问:同学们,《岳阳楼记》创作于庆历六年,即公元1046年。如信秘百五十多年过去了,它仍然迈着稳健的步子行进在密密匝匝的文学丛林中,你认为它永葆青春的奥秘何在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生1:我想,这恐怕是因为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胸怀天下的豪放气度和宽广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情操;是一种道德追求,更是人生的飞跃。这刚劲健朗、积极进取的精神气度将永远受到与时俱进、激流勇进的人的青睐。
    生2:我想,也许是因为文章再现了洞庭湖的壮景,为洞庭湖又染上了一层壮丽的色彩,从而吸引了后人。
    生3:我反对。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可作者对岳阳楼本身用笔不多,这是有深意的。作者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将文章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提高了文章的品位,这是本文构思方面独具匠心所在。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
    生4:这篇文章的章法是美的,“异”字居文章之要。第二段末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引起三、四段。第五段“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异”字一语中的,推出作者的政治理想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回百转,层层推进。
    生5: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既有对事情由来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生6:我很同意第二个同学的见解。文章的意境美是不容忽视的。试想,如果没有优美的画面,单单有枯燥的议论,又能吸引多少人呢?又能流传多久呢?
    生7: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美应是最主要的原因吧。本文语言优美、精练,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为鉴赏定向。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很有创见。《岳阳楼记》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立意、构思、章法、意境、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今天,我们重点鉴赏文章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
    (1)鉴赏文章的立意美,感受作者的宽广襟怀,理解其崇高的理想追求。
    提问: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讨论,明确:“先忧后乐”的思想源泉于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曾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说法,范仲淹使其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教师引申: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仕途进退的原则,这是他有无大抱负的表现。他们的“忧君”固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异常可贵的。
    提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吗?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允许求大同,存小异,鼓励创新,但不提但是标新立。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抓住“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时代意义即可。
    (2)鉴赏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
    教师要求同学展开想象,再现文中优美生动的景物,有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感受文章的画意、诗情。
    选三位同学交流,每人负责一幅画,注意体现洞庭湖的浩瀚无垠、万千气象,抓住总体特征,从雨湖、晴湖、月湖多个角度,从形、声、光、色、味多个方面描绘。
    (3)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美在骈散兼用。骈句,流利畅达、简洁凝练、如珠走盘。有音律和谐的对仗,如“日星隐耀,山岳潜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也有整齐的韵脚,如“上下无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等,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读来润畅,听来清晰。
    美在炼字。如“衔远山,吞长江”,“衔”形象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两个动词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如换成“连”“接”,只是客观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
    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不仅比喻形象,一“跃”一“沉”两种意境齐出,相互映衬,用词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学生自己选例揣摩语言。
    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谈谈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画意、诗情、理解融为一体,不但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理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先生的文章,我们就像站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涯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让我们点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
    学生齐背课文。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文件包含第2课时合金ppt、合金的应用mp4、探究合金的熔点_mp4、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岳阳楼记优秀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学·积累,合作·探究,拓展·反馈,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