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品味其作用。
2.体会杜小康成长的感受,学习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经历。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一)情境导入
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来品味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课文回顾
提问: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明确:本文讲了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故事,表达了一个孤独可以使人坚强的主题。
二、课文研讨
(一)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小组活动: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组内交流品味其表达作用。
明确:(1)自然景色的描写;
(2)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举例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明确:(1)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2)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3)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4)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5)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概括:表现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小结: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4.学过的那些课文中环境描写也很出色?试举几个例子并说说其作用。
提示:《我的叔叔于勒》第20自然段和第48自然段;《智取生辰纲》中关于“热”的描写。
(二)揣摩人物心理,体会杜小康成长的感受
1.重点朗读以下段落。(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1)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2)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3)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4)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2.讨论交流,学生按照下列句式说一段话:我认为杜小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
示例:(1)杜小康是一个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少年形象。
(2)杜小康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少年。
(3)杜小康是一个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少年。
(4)杜小康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孩子。
3.文中的环境描写与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联系?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杜小康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杜小康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情节发展。
4.拓展延伸:联系自身体验谈感受。
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用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最好有环境描写)
三、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孤独,如何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人民文学》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作者不是诗人,却凭着他对儿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爱创造了小说的诗的世界。作者在这里把草房子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文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语言,请找出来加以鉴赏。
2.推荐阅读《草房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括情节,理解主题,探寻心路,感受情感,欣赏景物,细品语言,识别文体,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孤独之旅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之美,学习迁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