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七年级 语文上册 教案、课件、习题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模拟检测卷 统编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模拟检测卷 统编版(2024),共9页。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仿膳(shàn) 瘫痪(tān) 熬夜(áo) 沉寂(jì)B.粼粼( líng) 诀别(jué) 姊妹(zǐ) 荫蔽(yīn)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D.捶打(chuí) 菡萏(hàn 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放学后的温睿刚走到小区楼下,就闻见一股熟悉的火锅香,她喜出望外:“爸爸回来了!”B.平时,我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家,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叮嘱我好好学习。C.拆包装、消毒、提取核酸……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操作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这位“95后”核酸标本检测员的细心和耐心。D.她十分喜爱《小王子》这本书,翻来覆去地重复读了好几遍。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B.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C. 香山的秋天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令尊”“垂问”“贤弟”“赏光”是敬辞,“家君”“小女”“犬子”“高寿”是谦辞。C.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D.《陈太丘与友期行》写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表明元方是个性情直率、爱憎分明的孩子。5.综合性学习。(10分)进入初中,意味着我们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走进新的校园,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交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大家不妨来参加“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请你为本次“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环节。要求:贴近生活,切实可行。例:举行“交友之道”故事分享会(4分)① ② (2)你的同桌小吴搜集了很多古诗,想从中挑选几句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分享。下列名句中适合的一句是( )(3分)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直到夜郎西。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一春晖。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拟在本周五下午第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在本班教室开展“有朋自远方来”故事分享活动。请你作为班级代表邀请年级组长王老师参加,你该怎么说?(3分) 第二部分(6—17题48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B.与儿女讲论文义 我寄愁心与明月C.日中不至 尊君在不D.闻道龙标过五溪 过中不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8.文中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说明理由。(4分) 散步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0.本文以叙事为主,但第④段穿插了写景的句子,请分析其作用。(4分) 1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养一朵雪花 石兵①少年时,我曾悄悄养了一朵雪花。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竟真的做到了。②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特别大,让我萌生了养一朵雪花的念头。试验了多次,我发现雪花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便取了一块冻得冰冷的铁片,小心翼翼地让雪花落在上面,趁它没有融化,放入院落中的地窖里。③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堡,贮存着过冬的大白菜,天气极冷,大白菜上结着冰磕,整整齐齐站成一排。④彼时,我还是个身材瘦小的孩子,矮下身就能钻入地窖。我把盛着雪花的铁片放在最冷的角落里,尽量让自己离雪花远一点,害怕不小心呵出的热气融化了它。⑤后来,这朵雪花竟然真的在地窖里安了家。每天清晨,天未亮时,我都会在最冷的时分悄悄打开菜窖,用一支小小的手电筒照向它。雪花的花瓣一片也没少,紧紧贴在灰黑色的铁片上。尽管颜色渐渐不再那么洁白,变得有些晶莹剔透,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朵雪花的纯洁与美丽,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好。⑥那时,家里穷,大白菜就是过冬唯一的蔬菜,母亲隔几天就会取出一棵。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窖里的雪花却一直灿烂。⑧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可没一会儿,就变成了浙渐沥沥的雨,落在地上顺着沟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竞顺着菜窖的门缝流了进去。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莹的雪花,是的,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滴入地窖的雨因为地害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地窖的地面上,还有那块铁片的身上,都“绽开”了雪花。只是,这些雪花都没有我养的那朵漂亮。⑩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地窖美景只存在了短短几天。气温已经不可逆转地上升,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了。⑪我养的那朵雪花是在某个清晨悄悄消失的,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那天,我走入菜窖,拿起那块不再冰冷的铁片,突然忧伤起来。⑫多年后的一天,白发苍苍的母亲从床下拿出一块泛黄的铁片递给我,问:“这个铁片,你还记得吗?”⑬我一直以为没有人知道我养雪花的事。见我惊奇地瞪大眼睛,母亲笑着说:“你只养了一朵雪花,我可是养了一大堆呢。为了养雪花,我去学校找老师请教,老师说,只要温度够低,让雪花与空气隔开,它就能存放更久。那年冬天,每次下雪,我都悄悄收集一些,把它们放在背阳的地方养着,看到你的雪花要化了,我就悄悄运一朵放在上面。我知道你每天早上去看它,所以就在你睡熟后悄悄替换一朵。晚上可真冷啊,出去一趟就冻得脸也红腿也疼。”⑭原来,养雪花的人不是我,而是母亲。为了孩子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一件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母亲放弃了睡眠与温暖,默默付出了这么多。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养了一朵雪花,独立完成了一件困难至极的事,这种源于童年的自信让我始终笃信自己是个被幸运券顾的人,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充满信心,却不知一切的幸运其实都源于母亲,她默默为我筑造起一座童话城堡,让不可能成为可能。⑮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虽然我的童年贫穷与饥饿如影随形,但因为母亲,因为那朵养了一冬的雪花,一切都被铺陈了温暖而美好的背景。这背景的底色,就是爱吧。(选自《意林》2021年7月刊)12.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3.第⑥段中加点的字“躲”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 14.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16.本文故事情节安排巧妙,请作简要分析。(4分) 17.根据以下《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任务单,补全表格中相关内容。18.作文。(50分)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模拟检测卷答案1.A (B.粼 lín。 C.霎shà,颊jiá。D.徊 huái。)2.D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用在这里,语意重复。3. B(A去掉“使”‘C“香山”和“秋天”互换位置;D 否定失当,应删去第二个“不”。4.B “高寿”是敬辞。5. (1)(示例)1举办“我的朋友”主题征文比赛2举办“做合格的朋友”主题演讲比赛(2)A(3)(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2)班的学生代表×xx,我班将于本周五下午第一节班会课时间在教室开展“有朋自远方来”故事分享活动,想邀请您参加,不知您能否挤出时间?6.D (A.“王凝之”中的一个字;代词,指代元方。B.连词,和;介词,向。C.表否定,没有;同“否”。D.动词,经过。)7.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8.示例一:“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示例二:“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9.“太迟”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春天的企盼。“熬过”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病痛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因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10.①描写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②渲染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的氛围。11.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12.“不可思议”说明做成这件事情很难,“真的”肯定了养雪花的事实。这句话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引人入胜)13.“躲”是“躲藏”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害怕母亲发现自己养雪花这个秘密的心理。14.写出了母亲对“我”温暖而美好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成就自己童话般的愿望,默默付出,助力“我”成长的感激之情。15.母亲为了帮孩子养雪花去学校找老师请教,每天在孩子睡熟后冒着严寒悄悄地去替换雪花,为了孩子的愿望坚持默默地做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个好学习、能吃苦、有智慧、有耐心、极富爱心的慈母形象。16.文章先写“我”养雪花,后面情节突转,写母亲告诉“我”真相。这种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戏剧般的阅读享受,同时也让母爱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人心,很好地达到了感动人、影响人的效果。17.① 寿镜吾(老师或先生),极方正、质朴、博学又有些严厉。②五猖会;③示例:这篇散文写了童年鲁迅对五猖会热切向往,却因父亲强迫背书而扫兴、无奈和厌烦的感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中心理刻画惟妙惟肖,值得推荐。18.略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2分)得分评卷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8题。(11分)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11分)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2—16题。(17分)得分评卷人四.名著阅读,回答17题。(分)语段节选人物及特点选自篇目篇目推荐理由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①人物: 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写了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读来颇有情趣,倍感亲切。“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人物:父亲特点:重视孩子读书,但对孩子严厉,不顾及孩子心理。②《 》③ 得分评卷人第三部分(18题 50分)题目:▲100▲200▲300▲400▲500▲600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仿膳(shàn) 瘫痪(tān) 熬夜(áo) 沉寂(jì)B.粼粼( líng) 诀别(jué) 姊妹(zǐ) 荫蔽(yīn)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D.捶打(chuí) 菡萏(hàn 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放学后的温睿刚走到小区楼下,就闻见一股熟悉的火锅香,她喜出望外:“爸爸回来了!”B.平时,我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家,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叮嘱我好好学习。C.拆包装、消毒、提取核酸……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操作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这位“95后”核酸标本检测员的细心和耐心。D.她十分喜爱《小王子》这本书,翻来覆去地重复读了好几遍。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B.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C. 香山的秋天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令尊”“垂问”“贤弟”“赏光”是敬辞,“家君”“小女”“犬子”“高寿”是谦辞。C.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D.《陈太丘与友期行》写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表明元方是个性情直率、爱憎分明的孩子。5.综合性学习。(10分)进入初中,意味着我们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走进新的校园,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交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大家不妨来参加“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请你为本次“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环节。要求:贴近生活,切实可行。例:举行“交友之道”故事分享会(4分)① ② (2)你的同桌小吴搜集了很多古诗,想从中挑选几句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分享。下列名句中适合的一句是( )(3分)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直到夜郎西。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一春晖。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拟在本周五下午第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在本班教室开展“有朋自远方来”故事分享活动。请你作为班级代表邀请年级组长王老师参加,你该怎么说?(3分) 第二部分(6—17题48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B.与儿女讲论文义 我寄愁心与明月C.日中不至 尊君在不D.闻道龙标过五溪 过中不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8.文中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说明理由。(4分) 散步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0.本文以叙事为主,但第④段穿插了写景的句子,请分析其作用。(4分) 11.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养一朵雪花 石兵①少年时,我曾悄悄养了一朵雪花。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竟真的做到了。②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特别大,让我萌生了养一朵雪花的念头。试验了多次,我发现雪花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便取了一块冻得冰冷的铁片,小心翼翼地让雪花落在上面,趁它没有融化,放入院落中的地窖里。③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堡,贮存着过冬的大白菜,天气极冷,大白菜上结着冰磕,整整齐齐站成一排。④彼时,我还是个身材瘦小的孩子,矮下身就能钻入地窖。我把盛着雪花的铁片放在最冷的角落里,尽量让自己离雪花远一点,害怕不小心呵出的热气融化了它。⑤后来,这朵雪花竟然真的在地窖里安了家。每天清晨,天未亮时,我都会在最冷的时分悄悄打开菜窖,用一支小小的手电筒照向它。雪花的花瓣一片也没少,紧紧贴在灰黑色的铁片上。尽管颜色渐渐不再那么洁白,变得有些晶莹剔透,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朵雪花的纯洁与美丽,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好。⑥那时,家里穷,大白菜就是过冬唯一的蔬菜,母亲隔几天就会取出一棵。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窖里的雪花却一直灿烂。⑧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可没一会儿,就变成了浙渐沥沥的雨,落在地上顺着沟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竞顺着菜窖的门缝流了进去。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莹的雪花,是的,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滴入地窖的雨因为地害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地窖的地面上,还有那块铁片的身上,都“绽开”了雪花。只是,这些雪花都没有我养的那朵漂亮。⑩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地窖美景只存在了短短几天。气温已经不可逆转地上升,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了。⑪我养的那朵雪花是在某个清晨悄悄消失的,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那天,我走入菜窖,拿起那块不再冰冷的铁片,突然忧伤起来。⑫多年后的一天,白发苍苍的母亲从床下拿出一块泛黄的铁片递给我,问:“这个铁片,你还记得吗?”⑬我一直以为没有人知道我养雪花的事。见我惊奇地瞪大眼睛,母亲笑着说:“你只养了一朵雪花,我可是养了一大堆呢。为了养雪花,我去学校找老师请教,老师说,只要温度够低,让雪花与空气隔开,它就能存放更久。那年冬天,每次下雪,我都悄悄收集一些,把它们放在背阳的地方养着,看到你的雪花要化了,我就悄悄运一朵放在上面。我知道你每天早上去看它,所以就在你睡熟后悄悄替换一朵。晚上可真冷啊,出去一趟就冻得脸也红腿也疼。”⑭原来,养雪花的人不是我,而是母亲。为了孩子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一件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母亲放弃了睡眠与温暖,默默付出了这么多。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养了一朵雪花,独立完成了一件困难至极的事,这种源于童年的自信让我始终笃信自己是个被幸运券顾的人,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充满信心,却不知一切的幸运其实都源于母亲,她默默为我筑造起一座童话城堡,让不可能成为可能。⑮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虽然我的童年贫穷与饥饿如影随形,但因为母亲,因为那朵养了一冬的雪花,一切都被铺陈了温暖而美好的背景。这背景的底色,就是爱吧。(选自《意林》2021年7月刊)12.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3.第⑥段中加点的字“躲”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3分) 14.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16.本文故事情节安排巧妙,请作简要分析。(4分) 17.根据以下《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任务单,补全表格中相关内容。18.作文。(50分)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模拟检测卷答案1.A (B.粼 lín。 C.霎shà,颊jiá。D.徊 huái。)2.D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用在这里,语意重复。3. B(A去掉“使”‘C“香山”和“秋天”互换位置;D 否定失当,应删去第二个“不”。4.B “高寿”是敬辞。5. (1)(示例)1举办“我的朋友”主题征文比赛2举办“做合格的朋友”主题演讲比赛(2)A(3)(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2)班的学生代表×xx,我班将于本周五下午第一节班会课时间在教室开展“有朋自远方来”故事分享活动,想邀请您参加,不知您能否挤出时间?6.D (A.“王凝之”中的一个字;代词,指代元方。B.连词,和;介词,向。C.表否定,没有;同“否”。D.动词,经过。)7.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8.示例一:“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示例二:“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9.“太迟”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春天的企盼。“熬过”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病痛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因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10.①描写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②渲染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的氛围。11.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细腻地表现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12.“不可思议”说明做成这件事情很难,“真的”肯定了养雪花的事实。这句话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造成悬念,引人入胜)13.“躲”是“躲藏”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害怕母亲发现自己养雪花这个秘密的心理。14.写出了母亲对“我”温暖而美好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成就自己童话般的愿望,默默付出,助力“我”成长的感激之情。15.母亲为了帮孩子养雪花去学校找老师请教,每天在孩子睡熟后冒着严寒悄悄地去替换雪花,为了孩子的愿望坚持默默地做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个好学习、能吃苦、有智慧、有耐心、极富爱心的慈母形象。16.文章先写“我”养雪花,后面情节突转,写母亲告诉“我”真相。这种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戏剧般的阅读享受,同时也让母爱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人心,很好地达到了感动人、影响人的效果。17.① 寿镜吾(老师或先生),极方正、质朴、博学又有些严厉。②五猖会;③示例:这篇散文写了童年鲁迅对五猖会热切向往,却因父亲强迫背书而扫兴、无奈和厌烦的感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中心理刻画惟妙惟肖,值得推荐。18.略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2分)得分评卷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8题。(11分)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11分)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2—16题。(17分)得分评卷人四.名著阅读,回答17题。(分)语段节选人物及特点选自篇目篇目推荐理由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①人物: 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写了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读来颇有情趣,倍感亲切。“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人物:父亲特点:重视孩子读书,但对孩子严厉,不顾及孩子心理。②《 》③ 得分评卷人第三部分(18题 50分)题目:▲100▲200▲300▲400▲500▲600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