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冀少版(2024)六年级上册姑苏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冀少版(2024)六年级上册姑苏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欣赏《姑苏行》,认识南方音乐特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器乐和典型的器乐曲。
3、正确认识部分乐器并识别其音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曲目,认识音乐特点,通过笛子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许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知识,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姑苏行》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特点和音色的区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笛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寒山寺图片,诗《枫桥夜泊》并欣赏歌曲《涛声依旧》;
2、导出《姑苏行》,聆听音乐,图片诱导情感;
3、给出问题再次聆听,然后解决问题。
三、新课教学
1、初听乐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2、分段欣赏。
《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为“慢(A)——快(B)——慢(A1)”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要灵活并具有弹性。同时,要求气息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
(1)引子,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一个“晨”字。力度弱起渐强,旋律音域由低向高进行,如旭日渐渐东升,描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荣欣、一派祥和的迷人景象。
(2)A段,优雅的行板。这里的演奏要突出一个“行”字,而且是优雅、欣然的“行”,如同徜徉在如苏园林的美景中。因此速度应稳健而流畅。指法上,强调江南丝竹中“颤、叠、赠、打”手法的运用(乐谱中有详细的标记,应严格照谱演奏)。要注意换气位置的准确,因此错误的换气位置会破坏旋律句法的完整。同时,换气位置的处理也是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吹奏弱音段时,口锋要精细,发音要纯,并显得玲珑剔透。
(3)B段,热情小快板。其演奏要突出一个“舞”字,这里的“舞”有舞榭歌台上的“舞”、花园中万紫千红的“舞”、游人心中心神荡漾的“舞”,亦有音乐与演奏技法上的“舞”;突出旋律的起伏、流动与力度的强弱对比;手指灵巧、富有弹性,仿佛在笛上“舞”动。同时,速度不宜过快,应突出一种优雅的“舞感”。
(4)A1段,稍慢的行板。音乐中表现的是一个“归”字,如同夕阳西下,游人念念不舍地归去。演奏手法上仍采用A段“颤、叠、赠、打”的技法,但气息应柔和一些并逐渐减弱,直至曲终。
3、复听乐曲,体会笛子的音色。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
(1)曲笛
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
(2)梆笛
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
四、课堂小结
江南音乐丰富多彩,音乐特点鲜明,形式多种多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又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知识,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魅力。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冀少版(2024)雪橇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环节,欣赏器乐曲《十一月·雪橇》,竖笛吹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上册唱歌 龙咚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图片引入,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歌曲学习,拓展延伸,加入乐器伴奏,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苏少版三年级下册嘀哩嘀哩 郊外去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歌曲,歌曲处理,展示春天,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