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分数的初步认识(进阶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212608/0-17278709263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分数的初步认识(进阶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212608/0-17278709264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1分数的初步认识(进阶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212608/0-17278709264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范围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秋•武山县期末)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A.B.C.
2.(2024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如图直线上的点能表示的是( )
A.XB.YC.Z
3.(2023秋•汉中期末)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 )个.
A.5B.4C.3D.2
4.(2023秋•璧山区期末)哥哥比弟弟高,也就是弟弟比哥哥矮( )
A.B.C.D.
5.(2024•宜昌)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概每过5730年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湖北省博物馆存有一件1965年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公元前494元)越国青铜器。越王勾践剑中现在的“碳﹣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 )范围内。
A.B.C.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市中区校级开学)把一根长21米的彩带平均剪成5段编成中国结,每段是全长的 ,每个中国结用彩带 米。
7.(2023秋•峡江县期末)里面有 个,再加上 个就是1。
8.(2023秋•舞钢市期末)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 ,爸爸吃了3份,小红吃了2份,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 ,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还剩这块蛋糕的 。
9.(2024春•建邺区期末)1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0.(2023秋•泽普县期末)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
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8.1分数的初步认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3秋•武山县期末)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
A.B.C.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感.
【答案】C
【分析】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对折二次,被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解答】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选:C。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弄清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后,这张纸被平均分成多少份。
2.(2024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如图直线上的点能表示的是( )
A.XB.YC.Z
【专题】数感.
【答案】C
【分析】把数轴上一个单位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表示这样的4份。
【解答】解:如图:
直线上的点能表示的是Z。
故选:C。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2023秋•汉中期末)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 )个.
A.5B.4C.3D.2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感.
【答案】A
【分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再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即分母是6的分数.分母是6的分数中分子是1、2、3、4、5的分数是真分数.
【解答】解: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共5个.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数单位的意义、真分数的意义.
4.(2023秋•璧山区期末)哥哥比弟弟高,也就是弟弟比哥哥矮( )
A.B.C.D.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哥哥比弟弟高,把弟弟看作单位“1”,哥哥占7份,弟弟占5份,求弟弟比哥哥矮多少,把哥哥看作单位“1”,用7﹣5=2,用2除以7即可解答。
【解答】解:哥哥比弟弟高,也就是弟弟比哥哥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能够掌握。
5.(2024•宜昌)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一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概每过5730年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湖北省博物馆存有一件1965年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公元前494元)越国青铜器。越王勾践剑中现在的“碳﹣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 )范围内。
A.B.C.D.
【专题】综合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假设原来的含量为单位“1”,则5730年后为,9000大约是5720的1.5倍,不超过2倍。所以9000年后含有的量比多,比1少。
【解答】解:根据题意,由分析解答:
设原来的含量为1,则5730年后为,所以9000年后含有的量比值在~1之间。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市中区校级开学)把一根长21米的彩带平均剪成5段编成中国结,每段是全长的 ,每个中国结用彩带 米。
【专题】综合填空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求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个中国结用彩带多少米,平均分的是21米,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5=
21÷5=(米)
则把一根长21米的彩带平均剪成5段编成中国结,每段是全长的,每个中国结用彩带米。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7.(2023秋•峡江县期末)里面有 7 个,再加上 8 个就是1。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
【答案】7,8。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5份,其中1份是,7份是7个即;1里面有15个 ,则加上(15﹣7)个就是1。
【解答】解:15﹣7=8
答:里面有7个,再加上8个就是1。
故答案为:7,8。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8.(2023秋•舞钢市期末)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 ,爸爸吃了3份,小红吃了2份,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 ,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还剩这块蛋糕的 。
【专题】综合填空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块蛋糕看作单位“1”,分母表示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得的份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爸爸吃了3份,小红吃了2份,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还剩这块蛋糕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9.(2024春•建邺区期末)1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11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专题】数感.
【答案】,11,5。
【分析】解:1的分母是8,所以它的分数单位是,1化成假分数是,所以它有11个;最小的质数是2,2与1的差是,所以1再加上5个就是2。
【解答】解:1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1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单位的意义及质数的意义,解答过程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
10.(2023秋•泽普县期末)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
【专题】综合填空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由于每次对折后,都将这张纸在对折前的前基础上平均分成2份,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即对折了两次,所以将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2=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其中一份是这张纸。
【解答】解: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要求学生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测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是正确的,人创造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跑得最快,小朋友参加50米赛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