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案
展开### 教学目标
1. **理解《创造宣言》的核心思想**,把握作者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2. **学习并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探讨如何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内在潜能,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 活动设计
1. **视频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创新改变世界的短片,如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或历史上伟大发明的故事。
2. **提问引导**:看完视频后,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创新的理解。你认为创新有哪些形式?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二、教学新课
##### 目标导学一:认识《创造宣言》
- **作者简介**:
-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写作背景**:
- 本文写于1943年10月,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先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激励人们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 **核心思想**:
- **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只要给予适当的条件和机会,就能发挥出创造力。
- **处处皆是创造之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创造的场所。
- **天天都是创造之时**: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充满着创造的机会。
##### 目标导学二:深入理解《创造宣言》
1. **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创造宣言》,注意标注重点段落和句子。
2. **讨论交流**:
- **问题1**: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 **问题2**:文章中提到的“处处皆是创造之地”具体指的是什么?
- **问题3**:如何理解“天天都是创造之时”这句话?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并记录下每组的观点。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结果。
##### 目标导学三: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 **观察与发现**
- **步骤**:
1. 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
2. 记录下观察到的问题和现象。
3. 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 **活动**:每人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提出改进方案。
2. **联想与类比**
- **步骤**:
1. 找到一个相似的问题或情境。
2. 分析其解决方案。
3. 将解决方案应用到当前问题上。
- **活动**:提供几个成功的创新案例(如“共享单车”、“智能手机”),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类比点,并应用于其他领域。
3. **实验与验证**
- **步骤**:
1. 提出假设。
2. 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
3. 收集数据,分析结果。
4. 得出结论。
- **活动**:分组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某个假设,如“不同形状的纸飞机飞行距离是否不同”。
4. **反思与总结**
- **步骤**:
1. 回顾整个创新过程。
2. 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 总结经验教训。
- **活动**:每组完成实验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
##### 目标导学四:案例分析
1. **案例引入**:提供几个成功的创新案例,如乔布斯创立苹果公司、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等。
2. **案例分析**:
- **背景**:介绍案例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 **创新点**: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和关键因素。
- **结果**:讨论这些创新带来的影响和成果。
3. **讨论**: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的创新思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 目标导学五:实践活动
1. **创新项目设计**
- **任务**:每组同学设计一个创新项目,可以是新产品、新服务或改进现有产品的方案。
- **要求**:
1. 项目名称和简要描述。
2. 项目的目标用户和市场需求。
3. 创新点和竞争优势。
4. 实施计划和预期效果。
- **展示**: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创新项目,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问。
2. **创新小发明**
- **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发明或模型,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 **要求**:
1. 发明名称和功能描述。
2. 使用材料和制作过程。
3. 解决的问题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问。
#### 三、创意活动设计
##### 活动一:创新故事会
- **活动目的**:通过分享创新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 **活动步骤**:
1. 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关于创新的故事,可以是历史上的创新人物、现代科技的创新案例,或是自己经历过的创新事件。
2. 每位同学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3. 教师总结分享的故事,并补充一些相关的创新知识。
##### 活动二:创新辩论赛
- **活动目的**: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 **活动步骤**:
1. 分组准备:将班级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就一个创新话题进行辩论,如“创新是否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管?”
2. 辩论规则:每组有5分钟的时间陈述观点,然后进行自由辩论,最后由评委打分。
3.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辩论的情况,并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的重要性。
##### 活动三:创新工作坊
-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 **活动步骤**:
1. 准备材料: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纸板、橡皮筋、胶带等。
2. 任务设定:每组同学设计并制作一个小装置,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如“自动浇花器”、“简易风扇”等。
3. 展示交流: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创新点。
4. 点评提升: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 活动四:创新演讲
- **活动目的**: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 **活动步骤**:
1. 选题准备: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创新主题,准备一份演讲稿。
2. 演讲练习:在小组内试讲,接受同伴的反馈和建议。
3. 全班展示:每位同学上台演讲,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问。
4.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演讲的情况,并补充一些相关的演讲技巧和知识。
#### 四、总结归纳
- 回顾整节课的主要内容。
- 强调《创造宣言》的核心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 邀请几名同学分享今天学到的东西,特别是对他们个人有何启发。
#### 五、作业布置
- 家庭作业:完成课堂上的创新项目设计;写一篇关于创新的小论文,探讨创新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预习下一课内容,思考与本课之间的联系。
### 板书设计
```
课题:创造宣言
一、导入
1. 视频引入
2. 提问反馈
二、教学新课
1. 认识《创造宣言》
- 作者简介
- 写作背景
- 核心思想
2. 深入理解《创造宣言》
- 阅读课文
- 讨论交流
3. 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 观察与发现
- 联想与类比
- 实验与验证
- 反思与总结
4. 案例分析
- 成功案例
- 分析讨论
5. 实践活动
- 创新项目设计
- 创新小发明
三、创意活动
1. 创新故事会
2. 创新辩论赛
3. 创新工作坊
4. 创新演讲
四、总结
1. 回顾主要内容
2. 强调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上的写作任务
2. 预习下一课内容
```
### 注意事项
- 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
- 对于涉及敏感话题的部分,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探索相关的知识领域。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提示,我的设计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优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板书设计,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