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5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5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5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6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63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66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70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1-172794648376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0-17279464643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0-1727946464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214707/0-17279464644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含答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结合资料,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区域认知能力2.搜集资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3.结合资料,分析西气东输的主要影响,强化人地协调观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资源跨区域调配,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2)资源调配除了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在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还会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微思考1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前提是什么?提示: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前提是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需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3.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我国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很不匹配。(2)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煤炭 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我国的 铁路 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 天然气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3%~6%。
微思考2天然气是完全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炭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来说,天然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所以天然气并非完全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1)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2)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倡导形成亚欧非之间的能源互联互通大格局,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1)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推动中西部地区 天然气 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 就业 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 环境保护 的要求。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
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影响
重难归纳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的生产与消费存在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1)有利影响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2022年12月9日,我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启动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调水工作,这是北延供水工程首次在冬季启动调水。北延供水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供水能力,加大供水力度,扩大供水范围,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持续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实现京杭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目标,提高天津、河北等地水安全保障能力。
(1)为什么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突出?(2)分析南水北调对受水区水环境的有利影响。提示:(1)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分布不均衡,华北地区径流量小;华北地区城镇化水平高,植被覆盖率低,水源涵养能力差;华北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华北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水体受到污染,水质变差;华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较为严重。(2)补充了地表和地下水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了水质;有利于恢复水体生态。
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数十亿立方米的水量。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读引江济汉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江济汉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①减少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对引江济汉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考虑取水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B.绕开江汉油田,以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C.需要依靠泵站提水D.可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线路分布位置和材料信息,可判断引江济汉工程的意义。引江济汉工程有利于减少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但不能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①正确,②错误;该工程有利于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但不能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项。第(2)题,读图可知,引江济汉工程沿途并不经过大型湖泊,说明原有湖泊对工程选线影响不大。故选D项。
学以致用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9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的原油正式进入中国。下图示意中缅油气管道线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气荒”的是(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C.部分地区暂缓实行“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3)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包括( )①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第(1)题,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最快缓解“气荒”的措施是部分地区暂缓实行“煤改气”,C项正确;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需要时间,A、B两项错误;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虽能缓解“气荒”,但不利于经济发展,D项错误。
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山高谷深、气候湿热,A项正确;植被茂密、虫蛇出没对管道建设影响小,B项错误;此地没有荒漠分布,水源充足,C项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项错误。第(3)题,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有利于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③正确;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④正确;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
二 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重难归纳1.西气东输(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③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④西部是我国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南水北调(1)三条线路比较
(2)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据报道,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投资中,新疆吸纳资金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西气东输工程每年会为新疆增加1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同时,西气东输工程也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每输送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提供2 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2 660万吨,可保证8 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大大刺激了东部地区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西气东输还可以
改善生态环境。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的污染物量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的比例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的比例为29:1。
天然气是比较理想的矿物能源,但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交通不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落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工农业发展落后,市场对资源的需求量有限。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2)下列关于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和能源结构调整B.可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污染D.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经过恰扬金气田,有利于气源的补充。第(2)题,俄罗斯向我国供应天然气,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增加就业,但是对俄罗斯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不大;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可能消除大气污染。
学以致用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有(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②新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③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④我国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煤炭资源贫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 )A.缓解能源紧张状况B.减轻环境污染C.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D.加剧交通压力
解析:第(1)题,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煤炭需求量较小,且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煤炭需求量大,但煤炭资源贫乏。第(2)题,疆煤东运和疆电外送都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的区别主要在于,疆煤东运可能加剧交通运输压力,而疆电外送有助于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可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建设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2.下列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解析:第1题,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包括为西安等城市的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第2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入长江,水量不受长江干流的影响,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处于温带,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
河西走廊酒泉附近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量巨大,该地区建有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7年6月,酒泉至湘潭±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投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据此回答3~5题。3.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A.两端降水自西向东递减B.东端土壤结构疏松C.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D.东端城镇化进程慢
4.下列关于酒泉风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B.关闭区域内火电站等,尽量减少其他电源数量C.对风电基地风能资源进行拆分建设,扩大开发范围D.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扶持零配件装备企业
5.建设酒泉风电基地以及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影响是( )A.降低输电线路沿线土地的经济价值B.运行增加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C.湖南省变为西电东送的目的地D.改变了我国人口流动大方向
解析:第3题,酒泉风能资源丰富,而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据此可知,酒泉至湘潭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两端资源型产业潜力大。第4题,酒泉风电基地参与西北电网建设,提高电能跨区域调配能力,对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第5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会增加噪声污染,并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贵州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并且独具“水火互济”优势;同时,贵州省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省级行政区。右图为贵州省河流、水电站和煤炭资源分布示意图。
(1)说明贵州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2)简述贵州成为西电东送重要省级行政区的意义。(3)贵州实施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简述西电东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意义。(4)贵州省能源基地建设要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煤炭、水能资源丰富,并且能“水火互济”,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地理位置优越,可向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主要煤炭调入省级行政区就近供煤、送电;铁路、公路和水运比较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2)促进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带动采掘、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降低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3)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该地区的环境污染。(4)优先发展火电。理由:火电建设投资少、收益快,有利于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火电发电量受季节影响小,电力供应稳定。或优先发展水电。理由:水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水电站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解析:第(1)题,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能源生产量、能源开采和输送便捷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贵州成为西电东送重要省级行政区,可以促进贵州省的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第(3)题,对于输入地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从能源供给、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知识概览,调配背景,典例剖析,西电东送,3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突破•储素养,生产和消费,知识点二西气东输,经济优势,北多南少,鄂尔多斯,一带一路,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能源紧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范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点一西气东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