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第一课(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01 \l "_Tc165278847"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02 \l "_Tc165278848"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3
03 \l "_Tc165278849"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18
04 \l "_Tc165278852" 热考题型·解题策略32
05 \l "_Tc165278853" 真题感悟·命题洞见38
文言文课标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文言文阅读高考选文特点及变化
2020年及以前,全国卷文言文一直选用人物传记文体。这种传记均出自“正史”, 传主多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
2021年全国高考及新高考,选文均选自纪事本末体的史书。纪事,记叙事实。本末,始末,原委。纪事本末就是较为完整地记录时间的首尾始终。先将重要的事件分门别类,形成独立的篇章,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详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022年,1卷和甲卷选文均出自《战国策》,2卷出自《东观汉记》(吴汉其人其事,是一部记载东汉光武帝至汉灵帝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官府于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乙卷出自《说苑》 (探讨“德 ”,又名《新苑》,是汉代刘向所编纂的小说集,记述了一些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
出处多样化,体裁多样化。
近三年新高考课标卷选材变化
考情小结
1.选文特点:选文不再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
四大体例: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杂史笔记。
2.选人特点:选文内容的对象原米一般涉及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改革家、军事家等,以帝王将相,清官廉吏、爱国将领等正面人物力主。用这些历史人物的责任担当、进取精神影响考生,化育青年,体现出高考“立德村人”的价理念。
3.选文结构:①人物传记类 (一人多事)大多先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传主一生的主要事迹,结尾穿插一些主观评价。
②纪事本末体(一事多人)按照时问顺序,详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③宏大叙事(宏大场景,完整事件,多大多事)
4.考题内容:題型相对稳定(考查断句、文化常识、文意概括、翻译句子、内容分析);试題考点更加灵活;关联教村,教考结合。
5.五题模式基本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题型变化的空间不大,且五题模式刚刚成形,应该会稳定一段时间。从2023年新高考命题的选文看,文言文阅读大多是复合文本,有的以一文本为主,另一文本作为补充参照,有的两则文本不分主次,共同对一事或一人或一议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命题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辩证思考的的能力。从教材课文的编排看,无论是文言文还是古代诗歌,“一课多篇”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为这种命题方式预页设了依据。
6. 所谓参照式阅读,又叫多文本阅读或跨文本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思辨性阅读”中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并且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这更增加了古诗文参照阅读的可能性。
2025年备考策略
1、出题和课文联系更趋紧密,备考要注重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应用,千万不要去押题和题海战术。如: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和新高考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自《战国策》,新旧教材中都有从《战国策》取材的课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对其内容和形式并不陌生。
2、文言文出题会越来越灵活,选题也会越来越广泛。(小说、散文、议论文等都有可能会进入选择视野)但能力要求没变还是理解和分析综合,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仍然是基本策略。
3.掌握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基本用法,谙熟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牢记古代文化常识。
4.强化训练,掌握断句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①采取阅读未加标点的文言文的方式,提高断句和整体理解能力。
②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因此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做好课内知识的积累、梳理与运用;同时要多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作品,如《史记》、《古文观止》、《资治通鉴》、《战国策》等。培养语感,增强理解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一、整体阅读
第一步:先看选文的出处,整体了解选文的题材、类别,了解选文涉及的人物、事件的朝代,便于理解文中文化名词(如官职)等的含义。
第二步:细读分层次,理文本脉络。
文言文多以时间为顺序来记述人物、事件。因此,考生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官职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概况。
第三步:通读理主旨,概括中心意。
步骤释义: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进行整体评价,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断句题
第一步,通读全文,找出文中各种“名”
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第二步,先易后难,找标志,逐步缩小范围
1.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惟”“焉”“其”“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另外,“嗟夫”“嗟乎”“呜呼”等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有“也”“矣”“哉”“乎”“与(欤)”“焉”“耶(邪)”“兮”“耳”“而已”
(3)“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乎”一般放在句末,表感叹、疑问等语气,后面要断开;但要考虑特殊情况,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乎”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后面就不能断开了。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曰”“云”“言”“谓”
3.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断句
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规律。
固定词组,古今异义词,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4.利用修辞手法、句式断句
5.抓关键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
语法上充当主干成分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动词,这便是“关键实词”。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作主语,常可在其前断开,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作宾语,常可在其后断开。此外,在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和宾语常有省略现象,这时的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的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果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把它和它的宾语断开)。
第三步,重视复查,断完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句子的含意、情理逻辑再检验一遍。
文化常识
第一步: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
第一步: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
第一步:出现比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在其他内容不好判断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认为此项表述正确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常见古今异义
亲戚;妻子;中国;所以
无论;更衣;殷勤;卑鄙
其实;春秋;结束;约束
中原;烈士;牺牲;虽然
不好;根本;学者;地方
山东;县官;致意;从容
便宜;故事;南面;可怜
以为;从而;至于;祖父
不必;因而;智力;前进
即使;向来;因为;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
四、文言阅读的基础实词和虚词
【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的产生:
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120常见文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预备知识: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预备知识:其他高频词汇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实词的判断方法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如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
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⑥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句中的“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字,“粜”的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
“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文言虚词】
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⑵结构意识:
⑶句位意识:
(4)呼应意识:
(5)语气意识:
虚词的推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换” “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五、概括分析题
第一步:定比对区间(每行末尾标明序号)
第二步:定比对角度
1.比对人物:避免误解形象、张冠李戴
2.避免时序颠倒、空间错位的错误。
3.比对关键词语: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4.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避免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的错误。
5.比对关系:避免改变因果、事件杂糅的错误。
【答题技巧】
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
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
(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
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注意】
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
(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
(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
(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六、文言翻译题
一、文言文翻译“三要点”
1.实词: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准确理解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别难理解的词语。
2.虚词:副词、连词、介词。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之”“其”“而”“以”“于”等。②不必译出的,如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句首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备查知识一】
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如:“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
(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D.表处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趋向,如“操军破,必北还”。F.表频率,如“岁赋其二”。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
(2)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怎么样。)
(4)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
(2)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则其至又加少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备查知识二】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2.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
(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
3.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4.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5.定语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6.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备查知识三】
常见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
②何所……?(所……是什么?)
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
⑤孰与……?(与……比,哪个更…?)
⑥独……耶?(难道……吗?)
2.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吗?)
⑧……非……欤?(……不是……吗?)
⑨宁……耶?(哪里……呢?)
(10)顾……哉?(难道……吗?)
(11)独……哉?(难道……吗?)
3.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过……罢了!)
③惟…耳!(只……罢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4.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
②得无(微)……乎?(该不……吧?))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④庶几……欤?(或许……吧?)
5.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③其……?其……?(是……呢?还是……呢?)
6.其它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
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
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然而:这样却;但是。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
虽然:虽然如此;即使如此,但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庸:不用,无须。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向使:假使,如果。
之谓:说的就是。
之于:对……的态度,同……相比
二、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2.译(直译)
3.调(特殊句式的语序)
4.删(句首语气词、特殊场合的连词)
5.补(省略或隐含的成分)
6.变(修辞或典故)
比喻句-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实在不能保留,译出本体即可。
借代句-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即可,如可将“缙绅”“三尺”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
【赋分点】
a.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b.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c.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文言简答题
【技法指导】
一、审题干,看要求,找到对应区域
文言阅读主观题,题目会就探寻事件原因、概括为文(为官为学为人)特点、解读驳论艺术、概括主要情节(事件)、探究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鉴赏语言艺术、分析形象特征(性格、作用等)、提炼作者观点、勾联前人点评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明确题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区域,细读文本内容,然后进行概括。
二、扣文本,细思量,读懂原文是王道
文言阅读的主观题,只要懂得文意,回答起来不算难。但问题就在这里,不少考生读不懂文章,在形成答案时一脸茫然。说一千,道一万,读不懂原文也白搭。“读懂”是王道。也许这也正是这道理题的初衷,重点考查是否“读懂”。简单的文言段落还好对付,遇到难一点的阅读障碍时,要注意勾连前后文的情节内容加以推断分析。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从选择题对文意的理解,多方面来找到正确的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脑子转不过弯来。
三、细梳理,抓关键,注意条分缕析
主观题分值这3分,得分点多为两至三个。作答时要有踩准得分点的意识,用小序号①②③标明。然后依据文段内容,对照题目要求,仔细阅读,条分缕析,概括出两到三点内容。
四、依原文,得观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文言主观题与文言翻译虽都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但不同的是,文言翻译一定要忠于原文,贴近原文逐安逐句译出;文言主观题在文言翻译的基础上,既要忠于原文但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同是对文意理解,文言主观题考查层次高于文言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引用原文,但不能简单翻译。
一、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
1.看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二、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1.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三、三读,借助题目,以“题”悟意
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是选择题,往往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
同学们在做阅读题时,总是轻阅读,重做题。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做题,你把所给的文言文读懂了,读透了,题目几乎全部回答正确。这就是整体阅读之效。
一、纪传体文本阅读
(一)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说明:快速通读为初读,初读后,应大致上理清文本的层次。文言文人物传记,其行文大多按传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展开,我们可以据此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二)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说明:这一步是在快速通读基础上的精读。
1.着眼开头,掌握传主的基本信息。
主要包括:①姓名、字号;②籍贯;③家庭背景;④学识;⑤性情;⑥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⑦最初任职情况等。
2.着眼主体,清晰掌握传主的各项信息。
以事件为核心,每件事情要注意以下内容:
①时间。要特别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份。
②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的每一个任职地。
③官职。要特别注意人物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④人物。要特别注意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⑤因果。要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应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这些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记号,加深印象。在勾画传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概括分析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思考各选项分别是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功德品格与自己的认知是否一致。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3.标示文化知识,力争清楚明白。
文言文人物传记中,经常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纪时纪年、民风民俗、地理地名等。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一一标示,逐一弄清楚、弄明白,在此基础上与文化知识题的选项作比对。
4.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5.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三)把握性格,确定定位
说明:在掌握传主事迹之后,还应该把握传主性格,确定传主定位。传主的性格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作者直接介绍;二是旁人相关评价,我们要注意发现。作者对传主的定位,即作者把传主归为某一类人,这种信息一般在开头或结尾。
二、纪事本末体文本阅读
(一)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说明:快速通读为初读,初读后,应大致理清文本的层次。试卷所选文本为同一题目下不同时间发生的不同事件的节选组合,事件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所以第一步必须弄清楚文本选了哪几件事,从而理清层次,一件事即为一个层次。
(二)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说明:这一步是在快速通读基础上的精读。
1.弄清什么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弄清事件的本末——由何引起、经过如何、结果如何。
3.看有无点评,如何点评。
4.标示文化知识,力争清楚明白。
5.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6.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三)找出共性,归纳中心
说明:试卷节选组合的纪事本末体文本材料,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归纳出这个主题,对于理解文本有重要帮助。文本材料一般都会说明取材来源,比如“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贞观”指明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君臣论治”就是主题,这种信息一般在开头或结尾。
三、编年体文本阅读
(一)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说明:快速通读为初读,初读后,应大致理清文本的层次。试卷所选文本若为同一年份所发生的事情,按月记叙,不同的月份,会有不同的事情。月份就是理清层次的依据,同时还要佐以事件。
(二)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说明:这一步是在快速通读基础上的精读。
1.弄清在什么时间什么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弄清事件的全过程——由何引起、经过如何、结果如何;是事件过程的连贯性叙述,还是人物对策。
3.看有无点评,如何点评。
4.标示文化知识,力争清楚明白。
5.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6.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四、论说类文本阅读
(一)审视标题,统揽全文
说明:试卷所选论说类文本一般都保留了标题。标题一般含有以下信息:①体裁、题材属性;②论说对象或话题。审视标题,可以统揽全文。
(二)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说明:快速通读为初读,初读后,应大致理清文本的层次。论说文的层次就是论说的思路、顺序,理清层次也就是梳理思路。
(三)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说明:这一步是在快速通读基础上的精读。
1.依文体,揽内容。
比如:“说”,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就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发表见解,一般不涉及国政。“论”,相当于现代政论文,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辩”,相当于现代驳论文,批驳一个错误观点,或辨析某些事实。“书”,书信体论说文,写给一个具体对象,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
2.依思路,明层次。
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思路,但都有以下几个要素:①话题提起的缘由;②自己的基本观点;③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在驳论类文本中,还有反驳的对象。这些要素的组合顺序各不相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思路就有不同的层次。理清了层次,就把握了文本的基本内容。
3.依观点,找论据。
论说类文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观点,这是全文的“牛鼻子”。观点也叫论点,有中心论点,也可能有分论点。有论点就会有论据,把论点和论据一一对应,是理解论说类文本的基本方法。
4.标示文化知识,力争清楚明白。
5.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6.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四)体会特点,欣赏艺术
说明:论说类文本的概述题或分析题,可能会涉及文本的特点或论说艺术,我们在阅读时要加以体会和欣赏。
五、杂记类文本阅读
(一)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说明:快速通读为初读,初读后,应大致理清文本的层次。试卷所选杂记类文本一般都是单篇,若文字多于字数标准,就会节选。我们应在分清写景、记事、抒情的基础上,理清层次。
(二)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说明:这一步是在快速通读基础上的精读。
1.依对象,明思路。
所有的“记”都是有记叙对象的。若是山川景物,大都是游记,游记就有游踪以及与游踪对应的风景。如《石钟山记》《登泰山记》。若是某个事物,就有来历、形态、与人的关系等内容。有些还会或多或少穿插作者的议论。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对象明确文本的思路。
2.依描述,抓特点。
不管描述什么对象,都要写出它的特点。我们可以依据描述来概括对象的特点。
3.依内容,析感情。
记叙类的文本一般都会含有作者的某种感情,我们应该依据内容分析作者的感情。
4.标示文化知识,力争清楚明白。
5.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6.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三)体会特点,欣赏艺术
说明:杂志类文本的概述题或分析题,可能会涉及文本的特点或艺术特色,我们在阅读时要加以体会和欣赏。
六、国别体阅读——《战国策》
(一)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说明:顺着时间和事件两条线索,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的全过程。
(二)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说明:这一步是在快速通读基础上的精读。
1.抓要素,捋情节。
抓住故事的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参与者。捋出故事全过程的情节。
2.抓对话,明技巧。
《战国策》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策”,具有说话的技巧,表现在人物的对话中。
(三)体会特点,欣赏艺术
说明:《战国策》的概述题或分析题,可能会涉及文本的特点或艺术特色,我们在阅读时要加以体会和欣赏。
阅读文言文,要根据文体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阅读时,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粗略读,勾画人物、时间和地点,以“事”串联
先通读一遍文本,大致了解一下文本内容,描述了什么事情,从而整体把握全篇大意——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总体主旨。
第二步:借题读,巧借概述或概括分析题,以“题”悟意
概述或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即每个选项对应文章的一个层次。在读文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僻的、难懂的字词,从而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先读一下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通过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概括分析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
第三步:圈点读,勾画关键信息把握内容,以“文”会意
1.纪事本末体文言文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就具体事件君臣展开讨论,因此,圈点勾画关键信息——事件、人物和观点等词语,从整体上梳理事件梗概。
2.议论说理类文言文要抓住议论的中心,寻找文章观点要重视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文中议论的语句,并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3.写景游记类文言文一般按照写景的顺序或作者的游踪来构思,因此,圈点勾画游览的地点、写景的语句、游览后的心得和感想。
4.传记类文言文的行文多以时间为顺序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圈点勾画关键信息——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从整体上梳理人物经历及事件梗概。在梳理内容时,要特别关注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
(1)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考生应当知道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
(2)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往往表明传主在旧朝和新朝的地位有所变化。
(3)表示时间变动的词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数日”“累年”“既而”“曩”“向”“旋”等。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
读文通法示范
一、国别体[2022·全国甲卷]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第一步:粗略读,勾画人物、时间和地点,以“事”串联
第一层,秦王想要拆散齐楚联盟,张仪出马。
第二层,张仪用商于之地做诱饵,欺骗楚怀王和齐绝交。
第三层,陈轸竭力劝阻,楚怀王不同建议。
第四层,张仪欺骗楚怀王,怀王大怒,兴兵伐秦。
第五层,陈轸再谏,怀王不听,楚军大败。
第二步:借题读,巧借概述或概括分析题,以“题”悟意
(以下面“试做考题”第3题B项为例,A、C、D三项请依照B项的示例进行助读和做题)
A.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第三步:圈点读,勾画关键信息把握内容,以“文”会意
1.圈点勾画文中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词语,梳理主要事件梗概。
2.结合文中人物的事迹,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或精神品质。
陈轸是一位爱国忠君、深谋远虑、敢于进谏的谋士形象。
张仪是一位足智多谋、口才出众、不讲信心的纵横家形象。
楚怀王一位贪图利益、不听忠言、刚愎自用的君主形象。
二、纪传体文本[2020·新高考Ⅱ卷(海南)]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根据人物传记一般写法,文本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第一句,介绍传主姓名、籍贯等基本情况;第二层,从“举乡试”开始到“十五年,卒官”,为中间主体部分,叙述传主生平主要事迹;第三层,最后几句,交代传主去世以及后世评价。
勾画事迹,解读品性
1.勾画出与海瑞生平为人为官的事迹。
①初入仕途。
②担任淳安知县时的事迹:穿布袍吃粗米、让老仆人自己种菜;借胡宗宪之口说出生活极端简朴的情况;按规矩招待都御史鄢懋卿。
③被陆光祖提升为户部主事后与世宗皇帝之间发生的事:皇帝“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众官员都奉承迎合,唯独海瑞上疏指出皇帝的不对。经过波折,最终下狱。突出其“痴”。
④世宗皇帝去世后海瑞复出,闻皇帝死讯悲恸昏倒。突出其“忠”。
⑤担任南京右都御史时的情况。
⑥海瑞去世后官员、百姓对他的哀悼与评价。
2.文化知识,力争清楚。
在勾画传主事迹的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文化知识的相关概念,尤其是加点待考查的概念。
①教谕。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②知县。唐代出现雏形,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代正式确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袭宋代的知县制度,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知县可通过科举等选官途径选用,升迁主要官职是知州、知府、主事和同知等。③总督。明清两代地方军政大员。④都御史。御史的一种。中国古代封建朝廷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⑤文选。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的简称,吏部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官员的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其职官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⑥主事。明代,主事是各部司官的最低一级,从六品。⑦世宗。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君主去世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本文指明世宗。⑧宦官。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人员,自东汉开始,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⑨诏狱。奉皇帝命令关押钦犯的牢狱。⑩提学御史。明代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⑪给事中。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⑫佥都御史。明代都察院官员,位在副都御使之下。
3.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画波浪线待断句的句子,从官职加人名加行为来看,应该是写了两件事,故应先将这两件事分开,再进行梳理分析。第一件事中“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很明显是记言,“昨闻”的宾语应该是“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前为目的,后为行动。第二件事以“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始,很明显是记事,故应按照事件的进展来断句。原文加上标点为: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4.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在勾画事迹、解读品性的过程中,顺便翻译画横线的待翻译句。第一处所写之事是在海瑞担任南京右都御史之后,明白右都御史的职责,就知道后面所做之事了。第二处所写之事是在海瑞去世之后,刻画了百姓悼念、送别的情景。依据基本意思,落实具体字词与句式的翻译方法,就可以初步翻译了。
把握性格,确定定位
宦官黄锦评价:“此人素有痴名。”闻皇帝死讯悲恸昏倒,突出其“忠”。最后作者评价:“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考中乡试。代理南平县教谕,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袍吃粗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知县为母亲祝寿,买了二斤肉。”都御史鄢懋卿巡视部署经过淳安县,供应的东西十分微薄,海瑞直言地方小不足够容纳车马。鄢懋卿十分愤恨。然而平时听到过海瑞的名声,因而收敛威风离开了。很久以后,陆光祖任文选郎中,提升海瑞为户部主事。当时世宗在位时间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在西苑,专心斋戒做法事。总督巡抚等大官争相进献各种代表吉祥征兆的礼物,主管礼仪的官员就上表祝贺,唯独海瑞一人上疏。皇帝得到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左右的人说:“快抓住他,不要让他逃跑!”宦官黄锦在一旁说:“这个人一向有痴的名号。听说他上奏章时,自己知道触犯皇上应当死,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上等待被治罪,僮仆也都奔走逃散而没有留下的,这样子是不会逃跑的。”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起奏章来读,一天读了好几遍,被感动得叹息,奏章留在宫中几个月。于是逮捕海瑞,关进钦犯监狱,追究主使他上疏的人。皇帝刚死,外面朝廷上许多人尚不知道。提牢主事听到这情况,认为海瑞将要被任用,就摆了酒菜款待他。海瑞自己猜测应该是要被送赴西市受刑了,于是大吃大喝,没有顾忌。提牢主事就贴着他耳朵说:“皇帝刚刚逝世,先生现在就可以出去受重用了。”海瑞随即十分哀恸,昏倒在地。海瑞获释后,恢复了原来的官职。皇帝多次想征召任用海瑞,执政的大臣暗中阻止他,于是就任命他担任南京右都御史。各司官员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来纠正这种作风。有一位御史偶尔招戏班子唱戏,海瑞打算遵照太祖的法令给他杖刑。各司官员们忧惧恐慌,都憎恨他。提学御史房寰担心被检举揭发,想先发制人,给事中钟宇淳又加以怂恿,房寰便两次上疏恶毒诋毁海瑞。海瑞也多次上奏章乞求退休,皇上劝慰挽留不允许。万历十五年,海瑞死在官任上。海瑞没有儿子。去世之时,佥都御史王用汲进入探视,(发现他用的是)葛布的帐子和破旧的竹器,这状况是有些贫苦的读书人都忍受不了的。(王用汲)因而落泪,凑集了钱替他收殓。老百姓停止做生意。灵柩抬出到江上,穿白衣戴白帽送丧的人站满两岸,边洒酒祭奠边哭的人百里不断。海瑞生平所治理的学问,以刚强为主,因此自号为“刚峰”,天下人称他为“刚峰先生”。所以所到之处均致力于清丈土地,颁布一条鞭法。他的用意主要在于对老百姓有利,而做起事来不能说没有偏颇的地方。
三、纪事本末体文本[2021·全国乙卷]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此类文本没有连贯的事件,是由若干件事情组合而成,首先要把每件事分开,理清层次。本文四件事,构成四个层次。
第一件事(第一层):戴胄与皇上就如何处置假冒资历和门荫的候选官员的问题进行的对话。
第二件事(第二层):殿中侍御史李乾祐与皇上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案件应如何处置的问题进行的对话。
第三件事(第三层):皇上就判处死刑问题对侍臣发表的讲话以及采取的措施。
第四件事(第四层):皇上与魏征讨论案件审理的问题。
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1.明确人事,弄清本末。
第一件事 引起:戴胄被提升为大理寺少卿,主管案件审理,皇上痛恨候选官员假冒资历与门荫,要杀了他们。经过:戴胄上奏表示反对,与皇上对话。结果:皇上采纳了戴胄的意见。以后皆如此,天下再无冤案。
第二件事 引起: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经过:李乾祐进谏。结果: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
第三件事 引起:皇上与侍臣谈论审查死刑的问题。经过:皇上谈论后制定多次审查奏请以减少冤案并尊重死刑者的新法令。结果:全活甚众。
第四件事 引起:皇上与侍臣谈论案件审理问题。经过:魏征为皇上讲述隋炀帝时一起盗窃案的处理情况。结果:皇上明白了自己与臣子应该怎么做。
2.文化知识,力争清楚。
在理清层次、琢磨事件、弄清本末的过程中,同时注意文化知识的相关概念,尤其是加点待考查的概念。
①大理少卿、大理丞。大理少卿是大理寺少卿的简称。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大理少卿是大理卿的副职。大理丞是大理寺丞的简称。大理寺的主官为大理寺卿,其次才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寺正、大理寺丞,丞之职在正刑之轻重。大理寺丞分管大理寺的各项事务。唐时规定,寺丞分管司法案件的复审。②卿。君王称呼臣子。③陛下。臣子对君王的敬称。④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⑤殿中侍御史。唐代殿中侍御史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下,较侍御史(从六品下)低。⑥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3.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画波浪线待断句的句子,是在叙述对话之前的事由,我们可以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思路来断句。原文加上标点为: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4.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画横线待翻译的句子都是引用的文字。第一处是戴胄的话,边读边想他说话的整体意思,据此,再加上对字词句的理解,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第二处是引用皇上下诏的文字,前面规定了五覆奏、三覆奏、行刑之日的规矩,据此,再加上对字词句的理解,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找出共性,归纳中心
利用文章出处《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可知,共性主题为君臣之间讨论国家治理的问题。再结合文中所记事件以及君臣对话可知,具体论述的是如何对犯案者执法。
【参考译文】
戴胄为人忠诚清廉、公正耿直,被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很多候选官员假冒资历和门荫,所以发布敕令让他们自首,不自首的就判处死刑。不久,有假冒者被发觉,皇上想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这些人应当流放。”皇上大怒说:“你想守法,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说:“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陛下愤恨候选官员多有欺诈行为,所以想要杀了他们,然而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又依照法律裁断,这是忍小愤恨而存大信用的做法。”皇上说:“你能够执行法律,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戴胄先后多次冒犯皇上的威严执行法律,奏答说的话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滔滔不绝,皇上都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再也没有冤案了。鄃县县令裴仁轨私下役使看守城门的人,皇上很愤怒,想要杀他。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劝谏道:“法律是陛下和天下人所共有的,不是陛下独有的。如今仁轨犯了轻罪却处以极刑,臣恐怕天下人会手足无措。”皇上很高兴,免了裴仁轨的死罪,任命李乾祐为侍御史。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是最重的刑罚,所以要求三次审查再奏请,这是希望能够思考得成熟详细的缘故。可是有关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三次审查奏请。另外,古代处决犯人,君主为此撤掉音乐,减少膳食。我的宫廷里没有常设的音乐,然而常常为此而不吃酒肉。再者,各部门审理案件,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减轻刑罚),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案呢?”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两天之内要五次审查奏请,下达到州县的死刑要三次审查奏请。行刑的日子,尚食局不要进奉酒肉,内教坊和太常寺不许演奏音乐。(死刑)都经过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值得同情的,记下案情上报朝廷。”因此而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审查奏请是在处决前一两天(完成两次审查奏请),到处决当天还要三次审查奏请。只有犯恶逆罪的案件只要一次审查奏请就行了。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案件审理问题。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一起盗窃案,隋炀帝命令於士澄逮捕窃贼,只要稍微与案件有牵涉而疑似盗贼的,都通过拷打刑讯使他们屈服来取证,总共两千多人,隋炀帝下令都杀掉。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张元济最终不敢执章表上奏,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岂只是隋炀帝无道,他的臣子也没有尽忠尽责。君臣全都这样,国家怎么能够不灭亡呢?你们应该以此为鉴!”
四、编年体文本[2022·新高考模拟卷]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九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什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快速通读,理清层次
本文依据年份、月份并佐以事件,可以分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时间:贞观六年。事件:文武官请封禅。
第二个层次 时间:十二月癸丑日。事件: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
第三个层次 时间:(十二月)辛未日。事件:帝亲录系囚,纵遣天下死囚。贞观七年九月,死囚皆如期返回。
第四个层次 时间:贞观十四年。事件:帝与刘仁轨之间的事。
逐层细读,获取信息
1.弄清时间、事件、参与者,弄清事件的全过程和性质。
第一件事: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帝初拒绝,后又欲从之,魏征认为不可,此事最后停止。
第二件事:十二月癸丑日,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希望帝为政如贞观之初,帝反问自己近来是不是怠于为政,魏征对比回答,帝欣然接受。
第三件事:(十二月)辛未日,帝亲录系囚,怜悯应死者,放他们归家,到期回来就死刑。第二年,即贞观七年九月,死囚们都自觉按期归来,帝赦免了他们。
第四件事:贞观十四年,陈仓尉刘仁轨杖杀因事坐牢还傲慢骂人的原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帝诘责,魏征分析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帝悦,提升刘仁轨。后刘仁轨劝谏帝校猎之事,帝嘉纳之,又提升刘仁轨。
2.有无点评,如何点评。
文本中没有点评的文字。
3.文化知识,力争清楚。
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登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③癸丑、辛未:干支纪日法,“癸丑”为贞观六年十二月初四日,“辛未”为贞观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④中国:称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由华夏族建立的政权。⑤四夷:指古代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的泛称,是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⑥河:特指黄河。⑦京师:在古代有首都、朝廷、天子的军队等意思,在本文中指唐朝都城长安。
4.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文中待断句是魏征对皇帝的一番分析。语境是皇帝不太理解温彦博希望皇帝如贞观初年那样为政的意见,魏征对此发表看法,拿贞观初年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作对比,最后说服了皇帝。所以,待断句中有两个表时间的概念可以帮助断句,一是“贞观之初”,二是“比来”。待断句还有前后对比的词句可以帮助断句,“志在节俭”与“营缮微多”,“求谏不倦”与“谏者颇有忤旨”,两两对应。还有一个“此其所以异耳”的句式。原文加上标点为: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
5.边读边想,初步翻译。
第一处是皇帝阐述反对封禅的理由,据此可以推求词义并翻译。第二处是刘仁轨劝谏皇帝暂缓校猎的建议,据此可以推求词义并翻译。
【参考译文】
贞观六年,文武官员一再请求举行泰山封禅大典。皇帝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认为不是这样。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裕,人人饱暖,即使不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又有什么妨害呢?而且侍奉上天扫地来祭祀,为什么一定要去登泰山的顶峰,然后才算展示自己的诚心和敬意呢!”群臣仍然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要听从他们的意见,唯独魏征认为不可。太宗说:“你不想让朕举行泰山封禅大典,是因为我中原大唐不安定吗?”答道:“安定。”“四方夷族未归服吗?”答道:“归服了。”“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可以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呢?”答道:“陛下虽然有上述几点理由,然而继隋朝末年大乱之后,人口没有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且远方夷族的首领,都应当跟从,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把我方的虚弱展示给他们。况且赏赐供给不可计量,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连年免除赋税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崇尚虚名而受到实际的害处,陛下怎么能采用呢?”正赶上黄河南北地区数个州县发大水,于是举行泰山封禅大典这件事就停止了。十二月癸丑日,皇帝与大臣们讨论安危的根本所在。中书令温彦博说:“希望陛下能经常像贞观初年那样,那就好了。”皇帝问:“朕近来听政有所懈怠吗?”魏征说:“贞观初年的时候,陛下意在节俭,不倦怠地征求谏议。近来营建修缮之类的事暗中多起来,谏官都颇觉得触犯圣意,这就是与当年的不同处。”太宗拍掌大笑着说:“的确有这事。”辛未日,皇帝亲自审查关押的囚犯,见到应处死刑的人,内心怜悯他们,放他们回家,但约定明年秋季回来就死。于是下令全国的死刑犯人,均放他们回家,让他们到期到京城来。贞观七年九月,上一年放回家中的死囚犯人共三百九十人,没有人监视管制,都按期限自己来到朝堂,没有一个人逃亡,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因事获罪被关押在狱中,自恃品秩高,谩骂陈仓尉刘仁轨,刘仁轨将其乱杖打死。太宗大怒,命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他。刘仁轨说:“鲁宁当着陈仓百姓的面却要如此羞辱我,我实在是忿恨之极,而将他杀掉。”魏征说:“陛下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吗?百姓恃强而侵凌官吏,如同鲁宁一样的情况到处都是。”太宗高兴,提升刘仁轨为栎阳县丞。太宗将要驾幸同州狩猎,刘仁轨上奏书说:“今年秋季粮食大丰收,百姓刚收割十分之一二,让他们承担狩猎事,筑路修桥,耗费一二万工力,实在是妨碍农事。希望陛下车驾稍微停留十天半个月,等他们完成收割事务,对公对私都有好处。”太宗赐给玺书嘉奖采纳他的意见,不久提升刘仁轨为新安县令。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掌握实词——录、去、书
(1)(2022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____________
②即斥去 去:____________
③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书:____________
答案:①记载 ②离开 ③书信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①首先,根据语法结构可知,“录功”为动宾结构。其次,联想课内例句“录其所述”,可推出“录”为“记载”。最后,将“记载”代入原句,语句通顺。②结合课内例句“则有去国怀乡”,可推出“去”为“离开”。将“离开”代入原句,语句通顺。③根据课内例句“家书抵万金”以及“书”的常用义可推出“书”为“书信”。将“书信”代入原句,语句通顺。
2.筛选文中信息
(2)(经典题,3分)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首先,准确理解题干要求,抓住限制语“马文升”“皇上”“修身爱民”,即下列选项主语应是“马文升”,宾语是“皇上”,内容是“修身爱民”。其次,理解选项句子含意。最后,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筛选排除。①句省略主语马文升,结合语境可知,此句指马文升劝谏新登基的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符合题干要求。②句省略主语马文升,结合语境可知,句意指马文升正直敢言,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言无不尽。②句的重点内容在于马文升直言劝谏,并没有体现出“修身爱民”的内容。故②句错误,排除A、C项。③句省略主语马文升、宾语太子,结合语境可知,此句指马文升进言对太子的言语举止进行正确引导,没有涉及“皇上”。故③句错误,排除A、D项。④句主语为马文升,结合语境可知,该句写马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赈灾,抚恤灾民,没有涉及“劝谏皇上修身爱民”的内容。故④句错误,排除C、D项。⑤句结合语境可知,句意指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反省过失,符合题干要求。⑥句结合语境可知,句意指马文升劝谏皇帝停止额外织造,赈济饥民,捕捉盗贼。由上可排除②③④句,①⑤⑥句正确。故答案为B项。
3.分析概括内容要点
(3)(2022改编,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敢于劝谏。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他也言无不尽,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并且在孝宗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时,严肃斥退了教坊进献的杂戏。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事务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首先,要根据A、B、C、D项内容中的重点词(如人名、地名、官职),找出与选项内容相对应的原文语句。A项,根据重点词“御史”“受灾民众”“贼寇”,找出对应原文“授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B项,根据重点词“劝谏”“孝宗”“教坊”,找出对应原文“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即斥去”。C项,根据重点词“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南京”,找出对应原文“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振饥民,捕盗贼”。D项,根据重点词“文武全才”“大盗”“钧州”,找出对应原文“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其次,要运用比对法,把每一个选项与相应的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认真比对。由上可知,A、B、C三项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与原文内容“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不对应。故答案为D项。
(4)(2022新编,4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奸人怨恨马文升的原因。
答案:马文升严格考核各将校,贬退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明确题干,确定答题区域。题干是“简要概括奸人怨恨马文升的原因”,根据文章内容,可确定答题区域在“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之前。其次,根据答题区域找出相关语句“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然后进行分析概括。最后,注意“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的答题要求,归纳整理答案。
参考译文: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气力。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的职位。先后巡察山西、湖广,作风果断,非常有名。成化初年,(马文升)被召为南京大理寺卿。(平叛)满四之乱,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抚慰安顿流亡百姓,政绩突出。当时,(马文升)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回来。(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管督率漕运。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马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盐价银赈济灾民。孝宗即位,任命他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孝宗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教坊进献杂戏。马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看这些杂戏做什么呢?”(于是)就斥退了他们。第二年,(马文升)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当时天下已经太平很久了,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经常伺机入侵。马文升严格考核各将校,贬退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拿着弓箭在马文升的家门旁窥伺,有人写诽谤信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多次上书分条陈奏利于国家、方便施行的事情。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认为太子已经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马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典籍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京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朝廷命令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皇帝都完全接纳。(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德高望重,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能比得上。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担任吏部尚书。南京、凤阳遭遇暴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拔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设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并不紧急的事务,停止额外织造,赈济饥民,捕捉盗贼。事后,马文升又向吏部主管上奏十件事。皇帝全都表示赞赏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已转移到宦官手里,马文升年老,接连上疏请求离职,皇帝答应了他。(马文升)在家闲居,没有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马文升)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擅长应变,朝廷中的大事往往要等他来做决定。他在边疆建立功勋,国外都听过他的名字。他尤其看重气节,砥砺操守,行事坚守正道。他去世一年多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钧州,就放弃偷盗离开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①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②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③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④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①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②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③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④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4.掌握虚词——之、其、以
(5)(2016北京,3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eq \b\lc\{(\a\vs4\al\c1(使人之楚买生鹿,载粟而之齐)) B.eq \b\lc\{(\a\vs4\al\c1(其人民习战斗之道,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eq \b\lc\{(\a\vs4\al\c1(楚王果自得而求谷,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eq \b\lc\{(\a\vs4\al\c1(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A项,根据语境推断,前文管仲让齐桓公高价购买楚国的活鹿,可推知“使人之楚买生鹿”句意为“让人去楚国买活鹿”,故“之”译为“到……去”。根据前文齐国购买粮食,可推知“载粟而之齐”句意为“运粮到齐国去”,故“之”为“到……去”。B项,根据语境“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推断,可知“其”代指“楚国的”。根据语法推断,“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中“其”没有具体实际意义,它作为语气副词,起加强祈使语气的作用。C项,结合“果”的常用义可知“果”译为“果然”,将“果然”代入“楚王果自得而求谷”“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句意通顺。D项,首先根据语法结构推断,“以其重宝”与“以生鹿”均为“介宾结构”,“以”为介词,再结合课内例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可推知“以”为“用”,分别代入两句中,句意通顺。故答案为B项。
5.把握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
(6)(2022新编,3分)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管子事迹,以桓公、管子对话为线索,集中笔墨记叙“买鹿制楚”事件,叙事详略得当。
B.文章首段描写桓公、管子对话,后文通过楚王与桓公、管子的对比,突出了齐国战胜楚国的原因。
C.文章中楚王认为禽兽有害而钱币有利,于是通告百姓,让他们寻找生鹿换取财物。
D.本文语言质朴流畅,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手法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鉴赏艺术手法。首先,整体把握文章大致内容以及作者情感倾向。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文章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二、三段讲述“买鹿制楚”,四段讲述“买衡山之械器”。通过对“买鹿制楚”“买衡山之械器”的描写,可得知作者赞扬齐桓公与管仲的长远目光。其次,根据选项关键词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分析语句含意。最后,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照,尤其注意表现手法、人物事件叙述、语言风格。根据比照可知原文第二段中“楚王让丞相通告百姓,让他们寻找生鹿换取财物”,而不是选项中的“楚王通告百姓”,人物事件叙述错误。故答案为C项。
6.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7)(2022改编,4分)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____________ ②管子____________ ③楚王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善如流 ②深谋远虑 ③鼠目寸光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与成语运用。分析人物形象,可从文中议论描述性语句、文章具体事件、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中提炼关键信息,概括人物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件以及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从文章中“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可知,齐桓公能够接纳管仲的提议并且坚定执行,体现出齐桓公善于接纳他人好的建议的特征。从文章中“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贵买其鹿”等语言描写,体现出管子目光长远、聪明智慧。从文章中对楚王的语言描写“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体现出楚王爱财、目光短浅的特点。最后,梳理答案,用成语或熟语概括作答。
7.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
(8)(2016北京,5分)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答案:①齐桓公与管子不动一兵一卒,通过买入活鹿、兵器等手段让楚国降服、令衡山奉国而归齐。可见用经济、金融手段也可战胜敌国。②管子制服楚国和衡山国的战略都是己国囤粮,并设法诱导对方国家忽视粮食生产,动摇对方国家根本。可见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③齐桓公知人善任,虚心向管子请教,采纳管子的策略并加以落实,才取得最后成功。可见上下一心是成功实施谋略的保证。④齐国舍眼前小利而图长远利益,楚国、衡山国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长远发展,以致陷入对方圈套而败。可见做事情要立足长远,着眼于未来。(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思考、领悟与探究。首先,答题时要抓住文中事件、人物对话等得出启示。其次,要注意多角度思考,既从成功方角度思考成功的经验,又从失败方角度思考失败的教训。最后,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写出启示,不可空答启示。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9)(2018北京,5分)《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①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注】①斯:就。②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案: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分别是:孔子回答子路,听到合于义理的事,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后再做;(1分)孔子回答冉有,听到合于义理的事,需要立刻去做;(1分)孔子向公西华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问,会有两种不同的回答。(1分)此则短文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2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一问三次回答分别对应选文三个段落,将每个段落的大意概括出来即可;第二问对应最后一段,重点放在孔子的解释说明上。概括大意时,抓住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闻斯行诸”,其意思为“听到就立刻去做吗”。子路和冉有分别就这个问题请孔子指导,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孔子指导的不同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在第三段给出了解释:子路和冉有两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给出的答案不一样。抓住“性格不同”,再结合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差别,所以在指导别人做事的时候,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使用不同的方法,可得出第二问的答案。
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
冉有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时,您回答说,‘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我被弄糊涂了,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总是畏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提醒他退让些。”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选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选自《孔丛子·答问》,有删改)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序号(3分)( )
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 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 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 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 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 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 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4分)
(2)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4分)
5.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1. CEG(3分) 解析:“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在他的书中说”,其后应跟“说”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一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这就是“引以张本”, 其后应断开。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其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2. B(3分) 解析:“不可以不劝爱人”句意: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本文中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
3. C(3分) 解析:“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的人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的说法扩大了范围。
4. (1) 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态度,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4分)
解析:“骄侮”,高傲轻慢;“唯”,副词,只有;“是以”,因此,所以。
(2) 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4分)
解析:“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
5.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发表意见。(3分)选项切片
对应原文
悟意
切片1: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又担心楚国作梗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长交善,惠王患之。
根据选项,“长交善”为“关系密切”之意,“患”为“担心”之意。
切片2:因为齐国曾经帮过楚国,齐楚关系密切。秦惠王希望张仪考虑如何应对
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
根据选项,“方”为“正在”之意,“虑”为“考虑”之意,“奈何”为“如何”之意
切片3:张仪答应尝试出使楚国。
“张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根据选项,“约车”为“准备车马”之意,“币”为“财物”之意,“试”为“尝试”之意。
事件
内容、过程及结果
秦欲伐齐
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王为此忧虑,张仪出马。
张仪献策
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交邦,让我劝说秦王献上商于的土地,方圆六百里,
陈轸进谏
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于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
张仪骗局
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成功。割地缩小范围。
陈轸再谏
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
整本书阅读第一课(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整本书阅读第一课(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整本书阅读第一课讲义教师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整本书阅读第一课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戏剧(考教衔接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戏剧(考教衔接讲义)(含答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戏剧考教衔接讲义教师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戏剧考教衔接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讲义教师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讲义学生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7页, 欢迎下载使用。